书城管理是主管就要懂的心理掌控术
8034600000030

第30章 身体姿势反映内心世界

身体语言是表达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无声而真实的语言,在非语言手段中最为引人注目。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身体语言包括姿势、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目光和其它用于交际中的身体动作。身体语言除了能够传递一定的信息,同时也能影响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身体语言是表达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无声而真实的语言,在非语言手段中最为引人注目。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两个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50%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来实现的。身体语言是国际性的,不同国家的人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借助身势语能够进行交际。一些有智慧的主管就善于从下属的身体语言中寻找蛛丝马迹。让我们来看看不同的身体语言代表的含义吧。

手势

手势在各国有不同的表达意义,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手势不同的交际功能。

在美国,用拇指和食指捏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指头分开向上伸直,则表示“OK”一词;在日本,这种手势则表示钱;在阿拉伯人中,这种动作常常伴以咬紧牙关,两个动作一起表示深恶痛绝。用手指在太阳穴旁边转圈,中国人表示动脑筋,美国人和巴西人则表示发疯。俄国人把手指放在喉咙上表示吃饱了;日本人用此动作表示被“炒了鱿鱼”。美国人、日本人抿着嘴吃东西才算得体,而印第安人却以张口大嚼为礼貌。假如一位美国人无意中把筷子直直的插进饭碗内,再把饭送给中国人吃时,中国人心里就可能会大为不快。因为按照中国的风俗,供奉死人时才把筷子插进饭碗里。美国人用手指着太阳穴表示用手枪自杀,反映的是美国私人拥有枪支不足为奇的社会文化背景;日本人用手戳向肚子表示剖腹自杀,反映了日本传统文化中的武道精神;在新几内亚,将手架在脖子上表示自杀;在中国,这种手势表示被人砍头,是古代刑法取去“首级”的遗风。

姿态动作

姿态动作的幅度和速度以及姿势和坐立习惯也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心态。犹太人的手部动作远比一般德国人的手部动作来的自由,所以二战时期生活在德国境内的犹太人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手部动作,以免暴露身份。白色人种的年轻人步履轻捷,而年轻的黑人则步伐较慢,这与他们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在东方人眼里,美国女子大胆而泼辣,因为她们的步子比东方女子大,腰板挺的更直。在西方人眼里,日本女子的莲莲碎步反映出她们的柔顺和屈从心理。英国人将两臂交叉放在胸前表示旁观或不准介入,恰似中国的“袖手旁观”;美国人着重随意的个性,常常大大咧咧地坐下来或者站着时一副松松散散的样子,所以当某位美籍外教上课时坐在课桌上,中国学生的惊讶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但在德国等欧洲国家,生活方式比较规范,人们十分注重礼仪,懒散的样子常被认为是粗俗和无礼的标记。不同文化在姿态动作上的这些时而明显,时而微妙的差别常常容易导致交往失当,甚至会使交际完全中断。了解这些差异并采取必要的补偿手段,对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互相理解,避免误会,对于填平文化沟壑,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情

很少人能够随意控制自己眼睛的变化,使其故意显示与内心状态不一致的信息,但几乎所有人都能够随意控制自己的表情肌,使之作出与内心真实体验不相对应的虚假表情。

与目光一样,表情可以有效地表现肯定与否定,接纳与拒绝,积极与消极,强烈与轻微等各种难度的情感。

任何一种表情都是整个面部肌肉的整体功能,但面部的某些特定部位对于表达某些特殊情感所起的作用更大。在一般情况下,表现厌恶的关键部位是鼻、颊和嘴;表现哀伤的关键部位是眉、额、眼睛和眼睑;嘴、颊和眉、额对于表现愉悦特别重要。而恐惧则主要由眼睛和眼睑表现。而在特定情况下,如情境要求人作出特殊的表情,以便控制自己留给别人的印象时,人们的眼神与表情会出现分离。在这种情况下,透露人们内心真实状态的有效线索是眼神,而不是表情。因为表情是可以伪装的。眼神与表情相分离这一事实本身,就是人们作假的有效信号。只不过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只去注意容易觉察的大肌肉运动,而不去注意眼神的变化。

身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自己也在经常使用身姿来进行沟通。如与上级谈话,我们的坐姿自然就比较规范,腰板挺直、身体稍稍前倾。有些人则干脆“正襟危坐”。如果我们对别人的谈话表示不耐烦,则坐的姿势就会后仰,全身肌肉的紧张程度就会明显降低。无论什么人在讲话,只要看一眼听者姿势,就会明白他的讲话是否吸引听众。

一些姿势是世界性的沟通语言。西方人演电影时用身体姿势表示欣赏、理解、困惑、接纳、拒绝、傲视、防卫、敌对,我们在看电影时也能建立起高度类同的概念。同样,我们的绘画艺术,电影和电视作品中的各种姿势,也可以被其他文化背景的人所理解。动画片《三个和尚》使用的全部是姿势、动作、表情等身体语言,照样被世界各国艺术家所欣赏,并赢得世界大奖。

§§第五章 情感管理掌控术:学会换位思考,让部属和你一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