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是主管就要懂的心理掌控术
8034600000025

第25章 与下属面谈,掌控他的性格特点

卡耐基认为,要想掌握高超的用人之道,必先要做到知人善任。知人,就是要了解人,指的是对人的考察、识别、选择;善任,就是要善于用人,指的是对人要使用得当。知人善任,就是要认真地考察干部、确切地了解干部,把每个干部都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去,充分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施展才干。这是做好主管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

人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并不都是表现在情绪和脸谱上的,也不能从一般的表现上都能看得出来。因此主管应该亲自考察自己直属的下级干部,以知其意志、应变、知识、勇敢、性格、廉德、信用,而决不可凭感情和印象用人。

曾国藩指出,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的东西,谈话是最好的手段。有人指出,当谈话深入到一定深度时,对方的心理活动可以灵敏地接触到。

谈话识人的这种考察方法,是最古老的识才方法,也是最长久的识才方法。只要人类社会需要并继续存在着识才工作,那么,这种考察方法就将始终得到最广泛的运用。惟一不同之处,在于各个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个别谈话的方式和内容将发生显著的变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识才工作中的一部分“个别谈话”,有的可能被微机技术或其他技术所取代。但仍有大量的“个别谈话”,是任何先进技术所不能取代的。尤其是当识才工作进入到“终端决策”阶段时,主管与被荐举对象的直接接触,包括必要的“个别谈话”,是必不可少的,无法取代的。鉴于此,给予“个别谈话”以正确的评价,并不断改革谈话方式,变换谈话内容,使考察者和被考察者产生顺畅的思想沟通和认识接触,是获取令人满意的考察结果的惟一途径。

一次加州大学要招聘一名校长,当来应聘的校长候选人挑选到还剩四人时,校委会特地发出邀请,把四位候选人连同他们的夫人一起接到学校住了几天,再通过实际生活加以观察。原来他们认为:假如校长的夫人品格不高,校长的工作实际上将会受很大影响。结果果真又淘汰了一名。

日本住友银行在招考干部时,其总裁曾出过这样一个试题:“当本行与国家利益发生了冲突,你认为应如何处理?”许多人答:“应为住友的利益着想”,总裁认为“不能录用”;另一些人答:“应以国家利益为重”,总裁认为“仅仅及格,不足录用”;有一个人这样回答说:“对于国家利益和住友利益不能双方兼顾的事,住友绝不染指”,总裁的评语是:“卓有见识,加以录用”。

早在一千八百年前,我国的诸葛亮就十分强调主管必须善于知人。他认为:人“美恶悬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伪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就是说,人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并不都是表现在情绪和脸谱上的,也不能从一般的表现上都能看得出来。有的看来温良而实际狡诈,有的外表谦恭而内心虚假,有的给人的印象勇不可挡实则临事而惧,怯懦得很,有的人在处境顺利时可以尽力,到处于逆境、环境变化时就不能忠于事业和信仰了。因此他提出主管应该亲自考察自己直属的下级干部,以知其意志、应变、知识、勇敢、性格、廉德、信用,而决不可凭感情和印象用人。诸葛亮的“知人”方法对于经营者在用人上是有赞助大帮助的。其方法为: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就是要亲自与下级干部讨论对各类事物是非对错的看法,来观察他的立场、观点、信仰、志向是否明确坚定。

“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就是要求主管就工作中某些现实问题的处理意见同下级干部不断地进行辩论,提出质疑,以此来考察他的智慧与应变能力。

“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就是不断地向下级干部提出咨询,请他们对一些重大问题提出谋略和决策方案,以考察他是否有能力和见识。

“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即告诉下级可能面临的灾祸和困难,来识别他是否能临难而出,勇往争先,义不反顾,救国救民。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就是主管在与下级同宴时可以劝他饮酒,以观察他是否贪杯、酒后能否自制以及表露出来的本来性格如何、是否表里如一,等等。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就是把下级干部放在有利可图或者可以得到非份利益的工作岗位上,看他是否廉洁奉公、以公司利益为重,还是贪图私利或者只顾小集团的利益,见利忘义。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就是委托下属独立自主地去完成某种工作,看他是否克尽职责、克服困难,想办法去把事情办好,还是欺上瞒下、应付了事,来考察下级是否忠于职守、恪守信用。

在一般的单位中,主管将下列两种“识人”方法运用的最多:

1、面谈识人

通过谈话使主管面对谈话对象产生直接的亲身感受和较深的体验通过谈话使主管面对谈话对象产生直接的亲身感受和较深的体验,从而避免各种外来影响和偏见。面谈的内容包括面谈对象的能力、经历、性格心理、爱好、特长等。面谈的程序:首先是面谈前做好准备工作;其次是按照事先安排的内容顺序谈话,先谈什么,后谈什么,做到心中有数。面谈时应当注意:一是谈话的气氛要愉快、亲切、融洽、轻松自如;二是尽量让对方多讲,以便多了解对方,三是掌握谈论主动权,使谈论内容不偏主题;四是礼貌待人,谦虚和蔼;五是头脑清醒,注意观察,善于捕捉对方无意流露的各种线索,把谈话引向深处;六是谈话结束时礼貌告别,必要时,约定下次谈话时间。

2、座谈识人

这种方法是通过开座谈会的方法进行考察了解。又分两种具体座谈的方法:一是被考察者不在场,主持者提出有关问题,征求参加者的意见,做到“兼听则明”。二是被考察者在场,通过被考察者在会上的各种反应和表现来鉴别。在会上提问的内容可以是一般知识,也可涉及专业理论,还可以是各种新奇的想法。座谈可采取自由发言的方式,这可以观察被考察者的各种反应:能否抓住问题的症结?解剖问题的方法是否巧妙?思路是否灵活多变?提出的设想的数量与质量如何?对别人的意见抱什么态度?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如何?等等。通过这些方面的观察,可了解其长处与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