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谷雨诗选(一)
8033300000001

第1章 序

刘上洋

在江西,谷雨是播种的季节,也是诗歌生长的季节;是春雨催醒万物的季节,也是诗歌召唤诗人的季节。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时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同志的倡导下,谷雨诗会应运而生。诗人们相聚在谷雨时节,朗诵诗歌,探讨诗艺,诗歌与春天共生共荣,诗情与时代、与故乡同调同韵。春光如羽,春雨如丝,在江西生机蓬勃的大地上,诗歌如花,粲然开放。

江西山川秀丽,物华天宝,天然就是诗歌的福祉。崇礼重学、耕读传家的人文传统,更使江西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诗歌原乡,哺育了陶渊明、晏殊、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杨万里等彪炳中国诗史的文学巨匠。这些优秀的江西籍诗人,勇于在诗歌发展的历程中担当勇士,在诗歌创作的激流中傲立潮头,如陶渊明成为文学史上田园诗派的代表,欧阳修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领袖,杨万里独创了清新活泼的“诚斋体”……从而成为中华文化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他们的伟大创造,激励着一代代江西诗人,诗歌创作在江西蔚然成风。谷雨诗会,无疑是承接江西诗歌传统的创举,是对江西这一文化风尚的发扬。

几近半个世纪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一年一度的谷雨诗会不断发展壮大,其影响逐渐深入民间,演变成了全省性的文化活动,成为江西具有标志性的地域文化品牌。每年谷雨时节,全省各地纷纷举办诗会,甚至连社区、乡村、军营、学校、工厂,也都飞扬着澎湃的诗情。从2003年开始,谷雨诗会扩展为融朗诵会、研讨会和采风等活动为一体的谷雨诗歌节,更使这一品牌活动名闻遐迩,深入人心。作为持续举办的全省性、群众性的文学活动,它已成为全国独有的文化景观,赢得了全国诗坛乃至整个文坛的关注。

谷雨诗会也是当代江西诗歌繁荣的重要园地,是一代代诗人成长的重要舞台。谷雨诗会的传统,感召和吸引了无数爱好文学的青年投身于诗歌创作,他们集合在谷雨时节,在春天里播种,在诗歌中成长。可以说,正是谷雨诗会的传统培育和造就了江西诗人队伍,甚至造就了江西整个文学创作队伍。因为,许多作家正是从谷雨出发、从诗歌出发,抵达各种文学体裁的创作前沿。

坚持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谷雨诗会,以其可贵的实践为当下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就是:群众需要好诗,诗歌离不开人民。诗人只有走出狭小的“自我”,真情热爱人民,真诚理解时代,自觉地到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去汲取诗情画意,才能创作出沟通群众心灵的优秀诗作,才能让诗歌之树常青。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谷雨诗会,与春天同在,与时代同行。祝福未来的谷雨,以蓬勃的诗情推动江西诗歌的更大繁荣,收获更多的精品力作,产生更大的文化影响。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