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你的管理错在哪里?
8032800000010

第10章 没有尊重与信任的管理不会成功

对待员工应该宽容

管理者和员工相处,最重要的是胸怀宽广,具有容人之量。要做到充分发挥员工的才能,合理安排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必须注意与员工保持感情联络,这样才能把员工吸引、凝聚到自己周围。

宽以待人对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宽以待人的核心是宽容,即“宽恕”和“容人”。宽容的度量也就是管理者的成熟度,它标志着管理者的自信心和迎接挑战的能力,宽容的结果是创造出一个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创造出一个员工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良好环境。

在协调上下级关系的问题上,上级若缺乏宽容的雅量,必将变成孤家寡人。这正如中国古语所说:“水至清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能宽容地对待下属,不仅使上下级关系更加亲密,而且确保了全局利益。对在某一方面比自己有才能的下属怀有嫉妒心理的管理者,一般是那些心胸狭窄能力浅薄的人,因此见到比自己能力强的员工,往往倍加打压,不让其展露头角,磨掉他们的锋芒,通过贬抑达到排他目的。表面上,虽是管理者的权位保住了,威信维持了,但实际上这种嫉妒打击严重破坏了上下级关系。这会导致人才外流、众叛亲离,公司的衰败只是时间问题了。

所以,管理者一定要有宽容的度量,要清楚管理者不必在各方面都要胜过下属。俗语说:“水涨船高。”真正高明的管理者正是那些善用比自己强的人才的人。

多聆听年长者的倾诉

对于年长员工的烦忧、怨恨、悲伤、不平不满的心情不要觉得麻烦,应安排几次机会聆听他们的倾诉。如此一来,他们心理上的压力自然会缓解。

管理者常有这种体会:年轻的员工倒还容易应付,但是年长的“老狐狸”可就棘手了。

对付“老狐狸”确实很难。也许他们认为,公司推翻了按资历升迁的先例,着实背叛了与他们的约定及他们对公司的期待,所以他们便将此怨恨向管理者发泄,使他左右为难。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者该如何是好呢?

最基本的办法就是活用“烦恼说给人听会减半,喜悦说给人听会加倍”的原理。对于年长员工的烦忧、怨恨、悲伤、不平不满的心情不要觉得麻烦,安排几次机会聆听他们的倾诉。你可多询问他们过去工作的状况,附和着他们的话,并以客气的言词与其交谈,他们的态度就会变得非常温和。如此一来,他们心理上的压力自然会缓解,而能客观、冷静地反省自己的工作能力、意愿及业绩。他们对于愿意亲自聆听自己牢骚的管理者一定也会心存好感。

作为管理者,你不仅在工作上,而且在人际关系、社会经验等问题上,都可以向年长者请教。尽管在公司中你是他们的上司,但是你还是完全应该尊重长者,他们心中也会产生满足感。

成败均不应改变信任

一个聪明的、有能力的管理者,应该在员工出现失误时依旧信任他。

有的管理者在员工出错时,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他明着也去同情员工、帮助员工,显得如何仁义、如何大度,而暗地里却在百般怀疑员工,怀疑员工是不是在出卖他,怀疑员工是不是在为其他公司做事,甚至以更阴险的用心怀疑员工。这种管理者的心态一时半会儿看不出来,但时间长了自然会显现他的狰狞嘴脸。

一个聪明的、有能力的管理者,应该在员工出现失误时仍旧信任他。只要你真心实意地帮他改正失误,在他改错后仍然像以前那样信任他就足够了。

作为一名员工,他出现失误,本身也会有一种自责情绪,也同时在怀疑你会不会对他失去信任。

员工当然明白你对他失去信任将会意味着什么,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去信任他。

你可以与他一起研究出现失误的原因,然后以真诚的态度,而不是以那种上司对员工的态度,给他提出改良的建议。要表明你以后会继续信任他。可能的话,在他的失误中你也给自己揽一份责任,与他共担失误,减轻他的压力,赢得他的信任。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用人固然有技巧,但最简单最重要的方法是信任和大胆地委派工作。

企业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对人要充分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正是这个道理。一些企业不但没有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反而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了内部权力之争,企业失去了凝聚力,也就失去了它的社会资本。所谓企业的社会资本,是指人们为了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而在企业内部互相信任、互相依赖的一种社会资源,它是企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企业增值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组织内部共同合作的能力,而这种合作的能力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相互努力的基础上的。

在一家企业内部,倘若没有相互信任,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专业知识以及共同合作的准则,员工之间就无法彼此信任,企业的社会资本难以形成,经营效率难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也就不可能得到增强。

有关社会资本的著名国际案例是美国某公司的兴衰史。该公司失败的最重要原因,并不因为缺乏资金和人力资源。1984年该公司的营业额高达33亿美元,拥有48万名员工,可谓实力雄厚。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其缺乏社会资本,缺乏凝聚公司内部员工的社会基础。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公司总裁本人对家族外的高层领导者不放心,也不信任。因此,当外在竞争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便把公司大权交给自己的儿子,而本应继承权力的总经理遭到了冷落,结果导致许多有才华的人在关键时刻离职而去,使公司业绩一败涂地,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日本松下公司的一位总裁曾说:“用他,就要信任他;不信任他,就不要用他,这样才能让下属员工全力以赴。”用人固然有技巧,但最重要的就是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通常受上司信任、能放手做事的人,都会有较强的责任感,所以无论上司交代什么事,都会全力以赴。相反地,如果上司不信任员工,动不动就插手管事,使员工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奉命行事的机器而已,事情成败与他的能力高低无关,因此对于上司交办的任务也不会全力以赴了。

管理者都知道信任别人对工作会有所帮助,但却很不容易做到。上司在交代员工做事时总会存着许多疑虑,譬如“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一个人去处理,能负担吗?”或者“像这种敏感度很高,需要保密的事,会不会泄露出去呢?”管理者通常会有这种微妙的矛盾心理。

而更为微妙的是,当上司以怀疑的眼光去对待员工时,就好像戴着有色的眼镜,看问题一定会有所偏差,一件很平常的事也会产生质疑了。相反,以坦诚的态度面对员工,就会发现对方有很多可靠的长处。信任与怀疑之间,就有这么大的差别。

现代社会最大的缺点,就是人与人之间普遍缺乏互信互敬的胸怀,因此导致许多意识上的差异,甚至行为上的争执,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管理者如果有信任别人的度量,不但可以提高办事效率,还可以为缺乏信任的人际关系增添许多光明与和谐的成分。

韩国三星集团领导者李秉哲一直坚持“人才第一”的经营理念。他尊重员工,并创造条件使他们充分发挥才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李秉哲从创业初期就始终实行并一贯坚持的用人之道。只要是他看准的人才,就大胆提拔使用,并且努力扶持并予以充分的信任,使他们信心十足地发挥自己的潜力。美国惠普公司认为,人才最需要的是信任和尊重。惠普在这方面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公司,它只问你能为公司做什么,而不是强调你从哪里来。在处理问题时只有基本的指导原则,却把具体细节留给基层管理者,以便作合适的判断,这样公司可以给员工保留发挥的空间。惠普是最早实行弹性工作制的企业,允许科技人员在家里为公司工作。惠普不歧视离开惠普又想返回的人才,有一位高级副总裁在惠普曾经三进三出。惠普实行分权管理,在公司管理层的支持下,各类人员各负其责,自我管理。公司鼓励员工畅所欲言,要求员工了解个人工作情况对企业大局的影响,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以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要求。

因此对待要用之人,首先就要信任,如此才能赢得员工的忠诚。

专权只会引起员工的反感

过分的固执和专权,必然会引起员工们的反感。长时间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必然会引起你的员工们的不满,到那时候,恐怕你是无法再和你的员工们一起工作了。

有“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思想的管理者,在员工眼里是不会有好印象的,“专横跋扈”会成为这类管理者的代名词。作为管理者,不管处世还是待人,都要坚持以理服人的原则,不能胡作非为。

管理者不能因为员工的言谈举止不合自己的意,便大发脾气,甚至极不明智地大吼大叫,出言不逊,这不仅会对管理者形象有损,还会造成其他不利影响。

有这种思想的管理者做事专权,喜欢把员工们管得很严,让他们服服帖帖;在工作上,喜欢对员工工作吹毛求疵,甚至过分干涉他们的私事,所有这些都是不明智的。

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没有人喜欢被别人严格控制。一般人都会对这种专制的做法持反抗心理,把这样的管理者认作与暴君无异。如果总是向员工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久而久之,他们会对你采取抵制、敌视态度。你的一些事务上的合理的要求与建议也许一并被他们置之不理,或许他们还会在工作中“回敬”你,让你防不胜防,最终吃亏的还是你。

因此,作为管理者,不应该太专权,而应该考虑一下员工们的想法,别让自己的专权引起员工们的反感。要给员工们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去自由自在地发展。要经常与员工们进行沟通,不要靠专权去控制他们。

通过授权表明你对下属的信任

要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它能激发一个人的欲望与成长能力。简单的做法是,从他们开始新工作的那一天就把责任交给能干的下属,而不管他是自己苦心栽培的心腹,还是新聘的人。

《富比士》是全美,也是全世界最著名的财经杂志。

《富比士》总裁布鲁斯·富比士在用人方面放手授权,他很少对下属的工作指指点点,而是完全交给他们放手去做,关键是要有成果。

在这方面,雷·耶夫纳感触颇深。他刚到富比士工作时,公司就给了他很高的薪水,工作条件也十分优越。当时,雷,耶夫纳的任务就是对富比士的附属机构进行调整,使该机构所出的《IAI》周报重振雄风,布鲁斯·富比士给他的唯一指示是:一切由你全权处理,不过,事后要向我报告工作结果。

雷·耶夫纳每天早上到《富比士》对面的餐厅喝咖啡,在那里和《富比士》各部门主管轮流会谈,了解各部门的进展状况,决定哪些主管和布鲁斯·富比士面谈。

“这是我第一次感到手中握有无限大权。”雷·耶夫纳如是说,精神抖擞的他对《IAI》采取的第一步行动是扩大版面,并且加大行间距离,以便于读者阅读。此外,他让手下有事直接向他汇报,不必像以前那样层层报告。6个月内,《IAI》果然重振往日雄风,雷·耶夫纳从此名声大噪。各界纷纷邀请他演讲,担任顾问,这一切和布鲁斯·富比士的充分信任及充分授权分不开。

由此可见,管理者要协调好与下属的关系,一定要学会授权艺术,授权的同时要注意训练员工能担当重任的能力。

使他们具有独当一面的管理本领

英国著名经理人汤姆斯·佩恩准备提拔一个新人当部门主管。于是告诉他说:“你在此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要挑战你所见的一切,了解采取的每个行动背后的获利原因。如果没有获利就不要去做。若见到你不喜欢的事就改变它;或至少质疑它。如果你维持现状的话,人们就会认为你同意了这些状况。”

与此同时,佩恩也让他知道自己偶尔会回来,会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并要求得到合理的答复。佩恩的良苦用心在于训练下属独立的管理能力。

提高他们的获利认同能力

一流的经理人不仅训练员工自主的管理能力,而且提高他们对获利重要性的认识。

事实上训练员工达到这个目标也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求在训练与专业知识培养、事业创立、秘诀培养、自我建立、工作多样化和自我激励等方面寻求适度的平衡。

经理人可以随时激发员工对工作目的及获利原因有新的认识。例如,经理人可以拿起一封信并问道:“为何你以这种方式处理它?”或是员工接电话时你站在一边说:“你为何告诉客户你月底前无法见他?”或拿起一份备忘录问他:“这份档案帮你达成什么目的了?”总而言之,你不断地质疑、询问,并以此来发现问题,激发员工自主思维,这样也是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与领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