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跟巴菲特学炒股
8032500000003

第3章 巴菲特炒股的启示

巴菲特以其独特的炒股思维和理念,在炒股的领域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功,给在股市里淘金的人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其美轮美奂的炒股天赋,令人咋舌。他仅以100美元的资本金,在40多年的时间里炒出了数百亿美元,其财富仅次于微软之父比尔·盖茨。

《圣经》里有一个故事,主人给三个仆人相同的钱,让其做买卖。年终回来后,第一个仆人赚了十倍,第二个仆人赚了五倍,第三个仆人一分没赚。回来后,主人把未赚钱人的钱要了回来,给了那个赚了十倍的人,这就是有名的“马太效应”。股市也是如此,只有能够获得收益的人,才能生存于股市,股市里真正体现的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

巴菲特的天才之处就是其驾驭股市的能力。他的性格严谨、理性,而这些性格,对于搏击股票市场的人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在股票市场上往往看到的是浮躁的场面,嘈杂的人流如股海中的一叶扁舟,仓皇地起起落落,随时都有被风浪吞没的风险。

巴菲特除有坚强的性格和理性的思维外,对上市公司的研究是其成功的关键,他习惯于阅读财务报表,从枯燥的账目中了解市场的波动和发展趋势,对研究出来的有发展前景的快速增长的公司全力投入,同时进行全面的跟踪了解,从各种渠道了解掌握公司的基本情况,并时时跟踪注意公司基本面的发展变化。有一些股民,对股票知识十分陌生,有些人买入的股票连上市公司是做什么的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所持股票公司的发展前景和隐含的增值了。风险和收益是股市的孪生兄弟,这些人十有八九会成为高风险的代名词。

美国华尔街股市有句名言:“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股市,因为那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去股市,因为那是地狱。”当今的股市高收益已经不复存在,想要在股海里博弈的人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理念,像巴菲特那样,具有理性的性格,渊博的财务知识,敏感而独特的目光和对经济发展趋势的正确预测,这些对于想在股市里淘金的人,都将变得必不可少。

巴菲特一如既往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向前走。20世纪70年代之后,巴菲特的个人财富逐步向“亿”迈进。如果我们再仔细分析其后来的投资,是没有实质意义的。亿万富翁和中小投资者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投资心态。那么,此时应该回过头,看看巴菲特以往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曾染指证券经纪业务,这多少让巴菲特从小就受到一种熏陶。人们熟知有关他在11岁时曾买过每股38美元的城市设施优先股的故事。但是,少有人知道,在此之前,巴菲特还很小的时候,便有成为富有的人的愿望。巴菲特生于1930年8月30日,他有一种大萧条时期出生的人特有的谨慎。巴菲特在传记中说,他在5岁之前便希望有一天,自己变得非常非常富有。6岁的时候,卖可乐赚了5美元。平时,他要替父亲挨家挨户地兜售苏打饮料。7岁的巴菲特发高烧住进了医院,他在病床上用铅笔在纸上写满数字。他对护士说,数字代表着他未来的财产。“现在我虽然没有太多钱,但是总有一天,我会很富有。我的照片也会出现在报纸上。”

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他坐在太平楼上,平静地对他的好友们说,他将在35岁之前发达。巴菲特很喜欢《赚到1000美元的1000招》一书。并且参照书本的建议,和几个好友逐项尝试:到跑马场清扫票报;收集高尔夫球出售等。后来,巴菲特替父亲的商店干活,搬箱子、拉汽水瓶、清扫垃圾箱。13岁时,巴菲特又参加送报纸的工作。再后来,卖弹子球机。到14岁时,巴菲特竟然向内布拉斯加的一块40英亩的农场投资了1200美元。

如果不知道巴菲特这些往事,那么他在我们的脑海中的形象是不完整的。巴菲特的成功有迹可寻。首先,要建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没有目标,无法建立起庞大的个人事业帝国。其次,我们要设定一种速度朝着这个目标前进,而为达到设定的速度我们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和精力。龟兔赛跑的故事给予我们很好的启示。

巴菲特投资的座右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当他人害怕时,你应该设法对他感兴趣;当他人蜂拥而至时,你要小心提防”。在股市中,什么时候买入股票,什么时候卖出股票,连看自行车的老太太都能如数家珍:当自行车如潮水般蜂拥而至时,股市已到了高峰;当自行车冷落车稀时,股市的机会就要到来。而人们的心态往往是用错误的思维决定自身的行动:当股市高涨时,人们往往买入股票,其实股市早已孕育着极大风险;当大厅里人员稀少时,股市下跌,人们纷纷抛出股票,其实正是机遇所在。贪婪和恐惧是人性最大的弱点,假如在股市里无法弥补这样的弱点,十有八九会成为股市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