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思路决定出路.1
8031800000026

第26章 用行动证明实力(5)

绕道而行,并不意味着你面对人生的逆境望而却步,也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在审时度势。绕道而行,不仅是一种生活方法,更是一种豁达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灵活应变的处事理念。大路车多走小路,小路人多爬山坡,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敢于并善于走自己的路,这样你永远不会是一个失败者,而是一个勇于开拓的创新者。

不要逞匹夫之勇、图一时之快碰壁而归,你完全可以运用你的智慧和耐心,不妨暂时屈就你所不喜欢的职业,你可以暂时应付一下你所讨厌或轻视的人,你可以暂时走进一个黑暗的涵洞,只要你不忘记从它的另一端钻出来,只要你知道这一切都仅仅是过程和方式,而不是你的终极目标,你就用不着灰心和难过,也用不着在乎周围的人怎样批评或嘲笑你。

法国作家勒农曾说过:“你不要焦急!我们所走的路是一条盘旋曲折的山路,要拐许多弯,兜许多圈子,我们时常觉得好似背向着目标,其实,我们总会越来越接近目标。”的确,我们时常必须把目标放在背后,而耐心地去做披荆斩棘、铺路修桥的艰苦工作;我们时常必须尝试去走很多条看来非常晦暗无望的道路之后,才发现距离目标越来越近了。因此,只要我们记住自己理想的方向,就算多兜几个圈子也不算错误。

智慧之源

学会绕道而行,迂回前进,适用于生活中的许多领域。比如当你用一种方法思考一个问题和做一件事情时,如果遇到思路被堵塞之时,不妨另用他法,换个角度去思索,换种方法去尝试,也许你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遇事要三思而后行

人们面对的是变化的、运动着的世界,因此,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总会受时间、空间的局限,以至于常常出现因为考虑不周、鲁莽行事而造成损失的情况,所以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许多矛盾和问题的产生,都是冲动、未经深思熟虑的结果。

冲动情绪往往是由于对事物及其利弊关系缺乏周密思考引起的,在遇到与自己的主观意向发生冲突的事情时,若能先冷静地想一想,不仓促行事,就会避免冲动,事情的结果也就会大不一样了。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首批“封王”中最年轻的军事将领,在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之后向金陵进军的途中,石达开均为开路先锋,他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攻城夺镇,所向披靡,号称“石敢当”。在“天京事变”中,他支持洪秀全平定韦昌辉的叛乱,成为洪秀全的首辅大臣。

但是,就在这之后不久,石达开却独自率领20万大军出走天京,与洪秀全分手,最后在大渡河全军覆灭,他本人亦惨遭清军骆秉章凌迟。

历史证明石达开带队离开洪秀全这一决策完全错了。石达开虽拥有20万大军,英勇决战江西、浙江、福建等12个省,震撼半个中国,历时7年,表现了高度的坚韧性,但最后仍免不了一败涂地。

1863年6月11日,石达开部被清军围困在利济堡,石达开决定用自己一人之生命换取全军的安全,这又是他的决策失误。当他的部属知道主帅“决降,多自溃败”时,已溃不成军了。此时,清军又采取措施,把石达开及其部属押送过河,而把他和2000多解甲的战士分开。这一举动,顿使石达开猛醒过来,他意识到诈降计拙,暗自悔恨。

回顾石达开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源自他的行事鲁莽和自不量力,这种冲动决定了他出走后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当我们在做决定时,常会犯一个老毛病,就是“自不量力”地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甚至“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情。因此,在面临做出决定时,首先,应先问问自己做这个决定到底是为什么?有什么目的?做此决定会产生何种后果?这样能促使你三思而后行,避免冲动。

其次,要锻炼自制力,尽力做到处变不惊、宽以待人,不要遇到矛盾就以“兵戎相见”,像个“易燃品”,见火就着。倘若你是个“急性子”,更应学会自我控制,遇事时要学会变“热处理”为“冷处理”,考虑过各个选项的利弊得失后再作决定。

智慧之源

做事需三思而行,它与想前想后、犹豫不决是有区别的:想前想后只停滞在事前事后而不行;三思而行则是先想好后才行动,在工作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勤奋可以弥补一切

百业勤为先。人的一生就是在勤奋与懒惰的斗争中度过的。古人云:勤能补拙。这就是说凡事只要刻苦努力,没有办不到的。大凡世界上的成功人士,他们的一生都是在与懒惰作斗争中取得胜利后才成功的。因此,勤奋应该是我们一生中努力追求的方向和目标。只有勤奋努力,懒惰才会退缩,这样我们才能踏上成功的坦途!

只要一息尚存,只要“现在就去做”的念头从你的潜意识闪到意识里时,你就要立刻行动。人生最昂贵的代价之一就是:凡事等待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天永远都不会来,因为来的时候已经是今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生命中最最重要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生命唯一可以把握的一天;只有今天才是我们可以用来超越对手,实现目标的一天。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明天,希望永远都在今天,希望就在现在。

比尔·盖茨说:“想做的事情,立刻去做!当‘立刻去做’从潜意识中浮现时,立即付诸行动。”从小的事情开始,立即去做!养成习惯,机会出现时,你就能立即行动。

常有人这么说:“成功开始于想法”。但是只有想法,却没有付出行动,想法永远都只是想法,不会成为现实。一个业务员要成功,必须拜访无数的客户。如果不知道顶尖的业务员一天拜访多少个客户,那么你就没有成功的机会;如果你无法付出类似顶尖业务员所做的努力,你就无法提高成绩。成功的人永远比一般人做得更多。当一般人放弃的时候,成功的业务员会找寻下一位顾客;当顾客拒绝他的时候,他会去找寻如何自我改进的方法,以及顾客不购买的原因。他们永远都在不断地改善自己的行为、态度、举止和自己的人格,他们总是在探索顾客的追求,以期下一步活动会产生更大的行动力,满足顾客的一些需求——他们永远在行动中。

相比之下,有些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不学习、不创造,每天都在抱怨、麻木、颓废中度过。他们哪来收获呢?一个成功者从来不拖延,也不会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动,而是今天就动手去干。他们忙忙碌碌,尽其所能干了一天之后,第二天照样接着去干,不断地行动,直到成功。有些人总是喋喋不休地大说特谈他以前错过了多么好的成功机会,或者正在“打算”将来干多么大的事业。失败者总是考虑他的那些:“假若如何如何,我就会……”所以总是以失败告终。怨天尤人不会改变命运,只会耽误我们的时间,使我们没有时间去争取成功。幸运不是偶然的,只要勤奋工作,专心致志去做好你现在的工作,坚持下去直到把事情做好,便能迎来成功的硕果。

先从小事上练习“现在就去做”,这样你很快便会养成一种强而有力的习惯,在紧要关头或有机会时便会“立刻掌握”。如果你有个电话应该打,可是你总是拖拖拉拉,而事实上你已经一拖再拖。如果这时那句“现在就去做”从你的潜意识里闪到意识里:“快打呀!”你就该毫不迟疑地开始行动。或者,你把闹钟定在早上6点,可是当闹钟响起时,你却觉得睡意正浓,于是干脆把闹铃关掉,倒头再睡。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你就会养成万事拖沓的习惯;如果正好相反,你听见闹铃然后条件反射似的从床上立刻爬起来,那么你就真的战胜了人性的弱点,长期坚持下去,你就会养成“现在就去做”的习惯。

革命先驱李大钊曾经说过:“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有辉煌的梦,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为自己的人生书写辉煌,这是为什么呢?当然,其中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也许很难一下说得清。但是,行动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行动就没有成功,更不可能有辉煌。有的少年朋友想得很多、很绚丽,却不爱把这些想法与行动结合起来。结果,美丽的梦幻成了肥皂泡,一触即破,自己也成了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庸才。事实上,每一位成才者都为自己的梦付出过艰辛的劳动。

徐悲鸿的画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他那勾勒得栩栩如生、呼之即出的《奔马图》成为现代美术史上的珍品,无疑他是成功的;钱学森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理论奠基人,被选进《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录》,无疑,他的一生也是相当辉煌的。但是,你知道为了这份辉煌,他们付出了多少劳动吗?徐悲鸿花了三十年来临摹中外名家大作!钱学森整整用了二十余年的时间来精通数学、物理学、空气动力学、系统工程学等理论。无数个春夏秋冬,数不清的清晨和黄昏,他们都在行动着,为理想而作。著名成功学家陈安之的讲座好多人都听过,他曾经讲了行动对于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意义的不可取代性。如果你不敢行动,不想行动,不愿意去行动,那么你就没有办法知道成功的秘诀。

所以凡事立刻行动、马上行动、现在就去做,千万不要放弃你现在任何一个念头。一个比失败更严重的问题,一个比不负责任还要严重的问题,一个人不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行动力、凡事拖延。通常成功者有了想法就马上行动,而一个拖沓的人却选择:“明天再做”、“后天再做”、“我先睡觉”、“让我休息一下”、“我先喝一杯咖啡”、“我资料还没有整理好”……他总是有一些借口来劝服自己为什么现在不能行动。

任何成功人士都了解立即行动的重要性,下决定一次就足够,但是行动一定要很多次。别人之所以会比你成功,因为他行动的次数比你多。我们知道,路需要一步步地去走,饭需要一口口地去吃,纵使你有再灿烂的梦,也需要从迈步开始。如果你已经发现了自己的目标,有了自己的梦,那么就从现在开始行动吧。

智慧之源

成功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是有一条却是每一个成才者的必经之路。这就是行动,行动胜于一切。没有行动,一切言词都是空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