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本书读懂大秦史
8025600000056

第56章 西巡陇西

时间?公元前220年

人物?秦始皇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二十七年),即始皇称皇帝的第二年,他做了统一天下后的第一次出巡。这次是到陇西、北地,即秦的西部边地去巡行。其路线是:从咸阳出发向西北行,到北地郡视察;然后西行出鸡头山(今宁夏隆德东),折向西南,到陇西郡视察;视察之后东返到回中(今陕西陇县西北)——回中有秦的行宫,叫回中宫,也许是在这里略事休息,而后回归咸阳。

陇西是秦的老家、发祥地,秦建国之前的先祖非子,因为给周孝王养马,使马蕃息,周孝王就把非子封于秦邑(今甘肃张家川),而秦邑就在陇西郡内。北地,是秦惠文王和秦昭襄王时并吞的义渠之地。在当时来说,这两郡是秦的西边、后方之地,其外则是戎狄杂居,与中国不相通属。看来,秦始皇此次巡行,有视察和安抚巩固后方之意,因此也就没做什么大的劳民举动。

秦始皇虽然在西巡的途中没有什么举动,然而他一回咸阳,马上就下令在渭水之南兴建了一座新的宫殿。本来给这座新宫殿起名叫做“信宫”,但建成时,又改名为“极庙”,以比象“天极”。

所谓“天极”,是天心的中央,即相当于北极星的位置,也叫做北辰。古人认为此处是太一神居住的位置,因此又称为中宫天极,而太一神是天上最高的神即天帝的别名。这就看得出来,秦始皇是要处处神圣自己,天帝居天极,那么,建宫殿称“极庙”,用意也就在于显示他是人间的主宰。

其实秦始皇在建这座宫殿时,最初取名为信宫,也就是这么想的。信字的古义为“诚”,有敬的意识,又当“极”讲,故信改为极,于意没变;而古伸字即信字,与申通义,申即神字的初写。所以,当初作信宫,就有在这座新宫殿祭鬼礼神的用意。庙,是祭祀先祖神灵的宫殿。所以,极庙也就是诚敬祖先的宫殿。这就是说,这座新宫殿,既是敬天的场所,又是祭祖的庙宇,也是皇帝的居处——当然皇帝的居处,同时就是国政的殿堂。

古代的宗庙,也就是国家大政的场所。大祭祀要在宗庙里举行,颁布正朔四时要在宗庙里进行,军国大事要在宗庙里出令赐命,战功凯旋要在宗庙里献俘庆功,以及朝见、会盟、祈禳、庆典等等,都是要在宗庙里举行的。可是秦原来的都城是雍,所以祖宗的宗庙在雍,迁都咸阳后,宗庙未迁。因此,凡遇祭祀庆典之事,往往是去雍城举行。如秦始皇加冠就是在雍城宗庙举行的。然而军国政事,尤其是接见诸侯及来使,就不能到雍城,所以在没造极庙之前,秦国有大事是在咸阳宫朝会。如荆轲使秦,秦王就是在咸阳宫接见的。

现在天下统一了,再像以前那样,既不方便,又不合礼,也显不出新气象,须要有一座新的完善的既为朝堂又为庙堂的象征皇帝的宫殿才行。可以这样认为,信宫——极庙,秦始皇是先有筹划,只是上年军国大事太繁,一时顾及不上。这回他外出巡行,使视野开阔起来,回到咸阳后,便愈感到咸阳宫狭小,已不适宜他这个天下的皇帝了。于是一刻不等,立即兴工,开始了这个新宫殿的建造,并准备以这座新宫殿为统治中心,因此命名为极庙。

秦始皇不仅在渭南兴建了这座极庙,而且还对咸阳进行了规划。即修建一条自极庙一直通达到骊山的大道,又在这座宫殿中建造了甘泉前殿,及一道有护墙的甬道,跨渭河与原来的咸阳宫相连属。这样一来,把咸阳宫也纳入新规划的整体宫殿系统中来。因此,此后所说的咸阳宫,就不是指以前荆轲刺秦王时的那个咸阳宫了,而是以此极庙为主了。秦始皇建造极庙,是把原来的咸阳宫殿重新规划扩建成新的规模,变得更庄严神圣,因而使秦都咸阳更为壮观。

延伸阅读

始皇西巡,“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陇西”相当于后来的陇右,包括今天的天水、陇南北部及定西等地。“北地”就是现在的平凉庆阳一带。“回中”在陕西宝鸡附近。近年来史学家对“鸡头山”的地理位置分歧较大,有的权威专家及著作认为,鸡头山即今天平凉市的崆峒山;也有人认为是今成县鸡峰山。其实,这些说法都与事实相距甚远。据多名专家通过反复考证认为,秦始皇所出鸡头山,就是今天陇南市西和县东北二十多里的塔子山和云华山。

至于成县鸡峰山之名,属于后起,况且距离礼县大堡山西垂故地也较远,在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不会有皇帝无缘无故去登临游览的可能。在说成县鸡峰山与先秦时就远远驰名的泰山也不可比拟。西和鸡头山虽然不很驰名,但它处于西垂故地中心地区,也是交通要道上的必经之处。因此秦始皇就是途径“鸡头山”,沿“鸡头道”巡游来到西垂祖地的,这也证实如今西和的塔子山在历史上是相当有名气的。

世界历史大事记

公元前218年,年轻的西庇阿在提基努斯河战役中第一次参加战斗。这次战役中罗马军的指挥官是西庇阿的父亲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迦太基军的指挥官是汉尼拔。结果罗马人被击败,按照传统说法,西庇阿救了他父亲一命。接下来西庇阿又参加了特雷比亚战役(公元前2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