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四季养花一本通
8017300000012

第12章 冬季常见花卉的养护

梅花

别名:红梅、干枝梅。

原产地:中国长江以南地区。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冬季或早春开放。

日照:喜阳光,宜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处生长,但不宜在风口处栽植。

温度:性喜温暖,有一定的耐寒力。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较耐瘠薄土壤,亦能在轻碱性土中正常生长。

水分:对水分敏感,盆土长期过湿,易引起黄叶,甚至烂根落叶;但盆土长期干旱也容易造成落叶。

养花要诀

栽植

盆栽梅花一般每隔1~2年换1次盆。换盆时间宜在早春花后进行。换盆用土可用腐叶土4份、园土2份、河沙2份、腐熟厩肥土2份混匀配制的培养土。

施肥

梅花不喜大肥,当新梢长到约5厘米时可施1次稀薄的碎骨麻酱水,促使枝条生长健壮。放叶时肥水要充足,一般每月施1次稀薄液肥,以促进枝叶茂盛。待枝条长到20~25厘米时应节制肥水。夏末秋初施2次追肥,以促进花芽分化。每次施肥后都应注意及时浇水和松土,以保持盆土疏松,有利根系发育。

生长季节如发现因缺铁而引起叶片发黄,可结合浇水浇灌0.1%的硫酸亚铁溶液。

浇水

浇水要掌握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就浇透的原则。雨天及时倾盆,避免积水。当新枝长到20~25厘米时须注意适当扣水,使盆土偏干,抑制新梢伸长,促进花芽分化。伏天浇水是关键,此时若浇水不足容易落叶和影响花芽形成。生长旺盛期每天浇1次水。秋凉后浇水量要逐渐减少,以利枝条充实。

温度、光照

梅花喜欢阳光充足且通风良好的环境,不耐长期荫蔽。只有给予充足的光照,使其获得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才能取得充分的营养,因而才能生长健壮,开出既多又大的鲜艳花朵。

病虫防治

梅花容易发生的生理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涝害:梅花怕水涝,如根部积水会导致梅花烂根而死亡。因此梅花浇水要适量,同时要防止雨季盆内积水。预防涝害的措施:露地栽种梅花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盆栽宜选用疏松肥沃、透气良好的培养土,雨季注意及时排水和倾倒盆内积水,即可防止烂根。

(2)药害:在防治蚜虫、红蜘蛛、卷叶蛾等害虫时,若使用乐果、敌敌畏等农药,则易发生药害,引起叶子提前脱落:如在伏天落叶,就会影响翌春开花。所以,防治上述害虫时,宜喷洒50%辛硫磷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

(3)中毒:梅花对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光化学烟雾等抗性弱。如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栽种,长势很差,甚至死亡。因此,栽植地点宜选在空气清新处,不能栽种在具有污染源的工厂的下风方向。

整形修剪

梅花开花的特点是在1年生的新枝条上形成花芽。一般的修剪多是从幼苗开始,当幼苗长到25~30厘米高时截去顶端,萌芽后留顶端3~5个枝条作为主枝,当枝条长到20~25厘米时再行摘心,促使花芽饱满。第2年花谢后留基部2~3个芽短剪,发芽后及时剪除过密枝、重叠枝,保留枝条长到约25厘米时再行摘心,促使形成更多的花枝。修剪时应注意剪口芽的方向,一般枝条下垂的品种应留内芽;枝条直立或斜生的品种应留外芽,剪口要平。梅花的修剪很重要,如不及时进行短剪和摘心,则树形杂乱、开花少。第3年以后应根据造型的要求,每年反复修剪,则树形优美、花枝充实、着生花蕾多。

繁殖

(1)扦插法:扦插因操作比较简便,技术不太复杂,同时用扦插繁殖长大的花株可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所以不少艺花者喜欢采用此法。

梅花扦插的时间一般在早春或晚秋。做法是:先选1年生健壮枝条,从其中下端部位剪取12~15厘米长的枝条作为插穗(如有条件,可将接穗放入植物生长素中蘸一下,促其生根),直立插在苗床里,封上土,上面留一个芽节(2~3厘米)露在表土外面。插后浇1次透水,特别要注意遮阴,不可曝晒。最好要在床面上经常喷水,保持空气湿润,若能搭个塑料棚以保证遮阴及湿润,则可以提高成活率。若未措棚,入冬前,可在扦插苗床上盖些马粪、碎草,并盖上塑料布,以保湿保温。春季时,不可过早揭去防寒物,需到4~5月发芽后,再根据气温情况决定是否除掉塑料膜。第3年春天才可进行定株移栽。扦插的成活率与品种有关,除素白台阁梅成活率较高外,其他品种成活率一般都不很高,能达到30%的成活率就算不错了。

(2)压条法:此法操作比较简便,成活率也比较高,一般在春季进行。操作时,先选好1~2年生根茎萌条,再在压入土壤的部位割开茎皮(不可割得太深,以免伤到木质部);也可在基部用利刀环剥后进行培土压条(不可使芽苞受伤),既要注意保持伤口处的土壤湿润,又不能使土壤太潮、让明水浸入伤口。一般春季做好压条后,夏季即可生根。

花期调节

梅花花芽分化到8月份基本完成,落叶后在较低温度下花芽的生长膨大和花蕾的开放,主要取决于温度,如温度适宜,则12月就可开花。所以要想让梅花在元旦、春节时开花,只需提前10~15天将梅花移入光照较好的室内,并逐步提高温度,使温度保持在10~20℃,并向植株适当喷水,花芽很快就会膨大露色开放。开放后,应移至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否则花会很快凋谢。

如要想让梅花在“五一”节开放,应选花芽较多的盆梅置于温度0~5℃的环境,抑制其萌发,4月中旬逐步提高温度,并接受光照,就会很快开放。

如果想让梅花在国庆节开放,可选择宫粉等品种,于花后将盆梅放置背风向阳处,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新梢生长。在5月中旬逐步减少浇水,使之提前结束新梢生长。6月进行扣水,并增施磷、钾肥,以促进花芽分化。7月中下旬对盆梅逐步降温移入冷窖,保持0~5℃,且要给予一定的光照。8月底将盆梅移出,放半阴处适应一下环境,再逐步增加光照,这时花芽会迅速膨大,9月底就可开放。

腊梅

别名:香梅、黄梅花、香木、腊木等。

原产地:我国中部地区的秦岭、大巴山、武当山。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花期很长,从11月下旬开到翌年3月,盛花期是1~2月。

日照:性喜阳光,怕风,宜种在向阳避风处。

温度:耐寒,-15℃能露地安全越冬。

土壤:喜疏松、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的沙质壤土。

水分:耐旱,但忌水湿。

养花要诀

栽植

(1)地栽。腊梅地植应选背风向阳处,移植时间多在冬、春二季,苗的根部须带土团。栽植前,在定植穴内施足粪肥、厩肥或腐熟的豆饼等做基肥。施基肥后,在肥上盖上一层薄土隔开,再放苗填土。栽植后,要及时浇水并适当修剪。

(2)盆栽。盆栽腊梅,培养土应选用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上盆后要及时浇透水,并放在阴棚下缓苗约一个月,再放在庭院内或阳台上阳光充足处养护。

施肥

地栽腊梅管理上可以粗放些。一般每年6~9月份,每隔20天施1次液肥(可用骨粉和饼肥泡水,充分腐熟后施用),这样可以保证枝叶、花芽发育良好。

盆栽腊梅,平时要经常追肥,以促其形成大量花苞,否则开花稀少。一般每年5~6月间每隔7天施1次腐熟的饼肥水,肥、水比可按3:10配合。7~8月间为腊梅花芽形成期,施肥可每隔15~20天1次,且肥水的浓度应稀一些,肥与水的配比以1:5为好。这样有助于花芽分化。所施肥料必须充分腐熟,不然会烂根。秋后再施1次干饼肥,以供开花时对养分的需要。入冬后要让盆土偏干一些,不再施肥,否则花期缩短。

浇水

地栽腊梅初冬前浇1次水,花谢后施1次肥,并浇1次水,平时一般不浇水,只有天气太早时可适量浇水。

盆栽腊梅浇水应掌握干透再浇水的原则,不可多浇,盆土不宜过湿;但也不可过干,过干则花开不整齐。

温度、光照

盆栽腊梅,12月份移入室内。如果室温高,元旦前即可开花;但若室温低,花期可延迟到春节前后。花后应移往阴凉处,防止过早抽新梢和叶,影响花芽分化,对来年开花不利。

病虫防治

(1)病害。腊梅在常规栽培过程中,夏季高温高湿易发生褐斑病、叶斑病等细菌病害。防治可用多菌灵500倍液喷洒。另外,还要加强日常管理,做好预防工作。

(2)虫害。侵害腊梅的有螨类、食叶和柱干类虫类。

防治方法:对蛀干类害虫可用综合防治方法,7月初孵幼虫抗药力差,可在树干蛀孔处注射90%敌百虫1000倍液,毒杀幼虫。虫口密度低的腊梅,用毒签塞虫孔。9月成虫羽化盛期,用灯光诱杀成虫。

整形修剪

腊梅萌发力强,花后要及时修剪,一般将花枝20厘米以上部分剪除,并将前一年的伸长枝剪短,留1~2对芽即可。这样可使养分集中于抽发新枝,并为翌年开出色艳朵大的花创造有利的条件。

繁殖

腊梅的繁殖可用播种、压条、嫁接、分株等方法。播种法因不易保持花卉的原有优良特性,故一般不采用。采用较多的是嫁接法,嫁接又有切接和靠接两种方法,而又以切接最为常用。

切接的时间约在3月中旬,最好在腊梅叶芽刚萌发至米粒大小时进行,若等到叶芽发得过大或已发出叶后再切接就不易成活。切接通常用狗牙腊梅的实生苗为砧木,以素心或磬口腊梅等珍贵品种为接穗。接穗宜在1个月前就选定1年生粗壮而较长的枝条,将其顶梢截去,这样可使养分集中到枝条中段的芽上。接穗长7~8厘米,留取1~2对芽。削接穗时不可削得太深,以稍露木质部为准。砧木从离地面5~6厘米处剪断,从砧木直径的1/3处向下切,劈开4~5厘米,把腊梅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对准形成层。接好后用软麻皮绑扎牢,然后用疏松土壤把砧木和接穗一起封住,直至把接穗顶部盖没。此后要保持土壤湿润。1个月后,松开封土,检查是否成活,若已成活,则抹除砧木上的其他新芽,以促接芽成长。接着仍将松土盖在上面,以免刚接活的嫩芽受到风吹日晒而死亡。再过1个月后逐渐去土,让芽苗逐渐接受阳光。用此法繁殖的腊梅生长旺盛,当年可长至50厘米左右。

花期调节

元旦、春节腊梅盛开,不用人工催延花期。若使腊梅在“十一”开放,应在花芽形成后(8月前后)将生长健壮的盆栽腊梅移入冷室,经低温和短日照处理即可开花。

瓜叶菊

别名:黄瓜花、千日莲、瓜叶莲、千里光。

原产地:大西洋加那利群岛。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花期较长,从11月至翌年4月。

日照:喜阳光充足和凉爽通风的环境,但忌强光直射。

温度:喜冬季温暖、夏季凉爽的气候条件,不耐寒冷霜冻或高温。

土壤: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

水分:忌干燥和积水,水分过多容易烂根。

养花要诀

栽植

播种用土可采用腐叶土和细沙各半配制,盆土浸透水后,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土面上,稍盖细沙,厚度以看不到种子为度。盆面盖上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在20℃的温度条件下,7~10天即可萌芽。出苗后,逐渐掀开玻璃通风。当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浇1次稀薄液肥,移植在口径10厘米的小花盆中;待长出5~6片真叶时,即可定植于口径约20厘米的花盆中。

施肥

瓜叶菊除定植时施基肥外,生长过程中应每隔7~10天追施1次稀薄饼肥,也可使用稀释后的化肥。花蕾出现后可增施1~2次磷酸二氢钾1000倍液,施肥一直持续到开花(雨季停施)。施肥时如污染了叶片应及时冲洗。

浇水

瓜叶菊叶片大而薄,需保持充足水分,但又不能使盆土过湿,以维持叶片不凋萎为合适。平时浇水要根据盆土干湿情况而定,干后再浇,约2~3天浇1次,每天可用清水向叶面喷水1次,炎热的天气可喷水2次,以降低气温,增加空气湿度。花蕾出现后,应尽量控制浇水,开花期应将盆置于8~12℃的凉爽环境中,可使花期延长到30~40天。

温度、光照

随着植株的生长,应及时调整盆间的距离。平时可放在向阳处养护,但夏季应放在半阴处,避免阳光直射。实践证明,在向阳处生长的瓜叶菊叶厚色深、花色鲜艳;若光照不足,易引起徒长,影响开花;在强烈的直射光下,瓜叶菊叶片会卷曲、干燥、缺乏生气。此外,瓜叶菊趋光性较强,如植株长时间一面朝阳,植株就容易长偏,影响美观。为此,生长期每7~10天应转动花盆1次,使背阳面转到向阳面,这样可保持株型匀称。

病虫防治

瓜叶菊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黄萎病和蚜虫等。

(1)白粉病:瓜叶菊在幼苗期和开花期,如室温高、空气湿度大,叶片上最容易发生白粉病,严重时可侵染叶柄、嫩枝、花蕾等。初发时,叶片出现零星的、不明显的白斑,后可发展至整个叶片布满灰白色粉状霉层。植株受害后,叶片、嫩梢扭曲萎蔫、生长衰弱,有的完全不能开花。发病严重时,会导致叶枯,甚至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①室内经常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增加光照;②控制浇水,适当降低空气湿度;③发病后立即摘除病叶,并及时喷50%多菌灵1000倍液或喷加的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止蔓延。

(2)黄萎病:此病主要由病毒病原菌引起。被害植株分蘖性很强,花序展开受压抑,花色变绿,发育不正常,偶尔亦有花徒长现象。病毒一般由叶蝉传播。

防治方法:①生长期间可适当增施钾肥,以增强植株抗病力,减少病毒侵染的机会:②喷洒0.5%高锰酸钾水溶液进行消毒,可起到预防作用;③发现植株染上病毒,应立即拔除病株并烧毁,防止蔓延。

(3)蚜虫:瓜叶菊生长期若通风不好,常会发生蚜虫危害,虫害严重时喷40%乐果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繁殖

瓜叶菊繁殖有播种法和扦插法,但以播种法为主。

(1)播种法:播种期视所需花期而定,在北京地区2~9月均可播种。播种采用浅盆或播种箱,用细沙土或腐叶土3份、沙土1份、壤土1份混合过筛,消毒后使用。播种用撒播法,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播后盆上盖玻璃以保持湿度,并将一边玻璃稍微垫起,微留空隙通气,上面用报纸或苇帘遮阳。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1℃,3~5天即可发芽,发芽率约为60%,发芽后逐渐加大玻璃空隙,除去遮阳物,以利通风透光,避免幼苗徒长。

(2)扦插法:一般在5~6月进行。于花后选生长充实的腋芽扦插,芽长6~8厘米,摘除基部大叶,留2~4片嫩叶插于粗河沙中即可。插后保持沙子湿润,20~30天即可生根。插穗也可选用苗株定植时摘除的下部腋芽。扦插法仅用于不易结实的重瓣品种。

一品红

别名:圣诞树、猩猩木、老来娇。

原产地: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等热带地区。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11~12月。

日照:属于典型的短日照植物,要求充足的光照,生长在荫蔽条件下,往往茎弱叶薄、苞片色泽变淡。

温度:性喜温暖,不耐寒冷和霜冻。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好。

水分:对水分的反应比较敏感,既怕旱又怕涝。

养花要诀

栽植

盆栽一品红常用15厘米口径盆。可用培养土、腐叶土和沙混合,或用泥炭土、炭化稻壳、粗河沙以3:1:1的比例混合而成。土壤以微酸性为好,并加入适量钙、镁肥,可使红色苞片更加鲜艳。

施肥

生长期每半个月施肥1次。通常在花芽分化前两周,对每株补充1茶匙可溶性肥料。

冬季肥料浓度应降低一半。

浇水

生长期如果水分充足,茎叶生长迅速,有时出现节间伸长、叶片狭窄的徒长现象;相反,盆土水分缺乏或者时干时湿,会引起叶黄脱落。因此,水分的控制直接关系到一品红的生长和发育。一品红在插条生根期间叶面喜水,其他时间叶面以干燥为好。

温度、光照

一品红生长适温为18~25℃,冬季温度不能低于10℃,否则会引起苞片泛蓝,基部叶片变黄脱落,形成“脱脚”现象。当春季气温回升时,从茎干上能继续萌芽抽出枝条。

一品红为短日照植物。在茎叶生长期需充足阳光,促使茎叶生长迅速繁茂。要使苞片提前变红,可将每天光照控制在12小时以内,促使花芽分化。

病虫防治

一品红主要虫害有白粉虱、红蜘蛛、蓟马、介壳虫、蚜虫等,可用相关杀虫剂或杀螨剂防治,如40%三氯杀螨醇1000~1500倍液等。此外还应保持栽培环境清洁,及时消除杂草。

整形修剪

一品红植株生长很快,容易徒长,使株形偏高,为此,不少养花者将它进行做弯造型。一般在枝条长至18厘米左右时开始,做弯前两天起就不要浇水。操作时间宜在下午6时左右,因为一品红经过1天曝晒,枝条含水量相应减少而发软。如在早晨做弯,则枝条脆硬容易折断。做弯系用细绳把枝条拉成弓形,并予以固定。可按不同的方向,隔一段时间做弯1次,把枝条扭绑成左右盘旋的螺旋状,使植株变矮。最后1次做弯应在开花前20天左右。做弯造型时注意,要把强枝放在周围,弱枝放在中间,强枝向下弯曲程度要大些,这样可使植株枝叶分布均匀、高矮一致、开花整齐,整个树形丰满美观。

繁殖

由于一品红生根容易,故多用扦插法繁殖。春末气温稳定回升后用花谢以后修剪下来的花枝,每3节截成1段进行扦插;或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利用嫩枝扦插,每段带有2枚剪去1/2的叶一片。剪插条时剪口有白色乳汁流出,要用草木灰或硫磺粉封住,并放置阴干1~2天,待剪口干燥后再插入素沙中。插后保持土壤湿润,在25℃左右的条件下约经1个月即可生根。腋芽也可扦插,但不如枝插好。

花期调节

一品红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利用短日照处理可提前开花;而利用长日照处理,又可延迟开花。通常短日照处理在遮光棚架中进行。每天遮光13小时左右,一般从下午6点到次日早晨7点进行,遮光必须严密。遮光处理时,气温保持25℃,单瓣品种处理45~55天为宜,重瓣变种处理55~56天。如处理时间过长,顶叶小,颜色暗;处理天数少,则顶叶不鲜艳。遮光处理必须连续进行,不可间断,如果间断,前期处理不起作用。有时经遮光处理顶叶已开始变红,若停止处理,又会返回到绿色。要在“十一”开花,在盛夏就要开始处理。当温度超过35℃以上,应加强管理,下午浇足水,并在地面喷水降温,晚上10点后,把棚架打开一部分,通风降温2~3小时。处理期间可适当增加施肥量,每周追肥1次。经过短日照处理开花的一品红,顶叶很大,单瓣品种直径可达42厘米,重瓣变种直径可达34厘米。花期自“十一”可开到年底,比自然花期更好。

如欲使一品红推迟开花,就应用人工补光的方法增加光照时间。补光最好在晚上10点到凌晨2点进行,光照强度在500勒左右,一般每隔3米安装1盏100瓦白炽灯即可,高度为1米左右。抑制栽培一般应在9月25日开始补光,至预定花期前42~63天停光。在此期间应注意温度管理。

报春花

别名:樱草、年景花、藏报春。

原产地:中国。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11月至翌年5月,尤以元旦、春节期间为盛。

日照:喜光,但忌强烈阳光照晒。

温度:典型的暖温带花卉,喜温凉气候,耐高温,不耐严寒和霜冻。

土壤: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宜采用中性土壤栽培。

水分:喜湿润。

养花要诀

栽植

播种后,待幼苗出土后经过1~2次移植,长到约5片真叶后移栽在口径约10厘米的小花盆内,盆底宜施少量骨粉或腐熟饼肥末。待幼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定植在口径约为16厘米的花盆中。盆土宜选用腐叶土2份、园土1份,并施入少量基肥的培养土。这种培养土疏松肥沃,多呈微酸性,以利根系发育。初上盆时应注意适当遮阴。

施肥

缓苗以后10~15天施1次氮磷结合的稀薄液肥或复合化肥。入秋后天气逐渐凉爽,报春也逐渐进入旺盛生长期,这时应加强肥水管理,每7~10天追施1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液,前期应适当多施氮肥,以促使枝叶肥壮;后期应适当增加磷肥的成分,同时每半个月向叶面增喷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以促使其多孕蕾开花,直至现蕾。

浇水

报春喜湿润环境,但不宜浇水过多,盆土过湿,会沤烂根部。夏季如浇水不当,会使幼苗植株死亡,所以夏季应注意掌握浇水量和浇水次数。一般每天早、晚应各浇1次水,中午前后天气特别干热时,要向植株及盆周围地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和降低气温,创造凉爽湿润的气候环境,以利其生长。秋凉时应适当减少浇水量和浇水次数。冬季入室后,随着生长和孕蕾开花也要注意适当浇水。

温度、光照

报春性喜光,但忌强烈阳光照晒,夏季幼苗期应把盆株放于阴凉通风,多见散射光处。从9月份起,可使盆株多接受些散射光照,从10月起,可将盆株置于全光照下,使其多接受晚秋光照,促其生长和花芽分化。

报春稍耐寒,不喜高温。冬季室温宜保持在15~20℃为宜,夜间维持在8~10℃即可,12月份报春陆续开花时,可将室温控制在5℃左右,这样可延长花期,给节日增色添彩。

病虫防治

报春花幼苗软弱,极易发生猝倒病,引起幼苗腐烂死亡,应注意及时喷药防治。如已发病可取少量70%敌克松原粉拌40倍细沙土施入盆土中,或配成800倍液喷洒土面,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整形修剪

在开花期间,选刚结籽的植株,摘除一部分花枝,并增施1~2次以磷肥为主的稀薄液肥,以使种子充实饱满。

花谢后要及时剪除,施1~2次薄肥,以利新花枝生长,则可继续开花。

繁殖

报春花以播种法繁殖为主,种子多在5~6月成熟,适播期在6~9月。一般6月下旬播种,植株发棵大,但因夏季气温高,移栽小苗成活率低,所以需要遮阴管理。8~9月天气转凉,播种管理较方便,但生育期短,植株生长矮小,花期晚且短,降低了观赏价值。所以,一般在种子成熟时随采收随播种最好。播种时先将花盆装好培养土(播种土用筛子过筛、整平),用浸盆法将土湿透,或者用细孔喷壶浇水,但不要将土面破坏。因种子细小,可以用沙子或土拌和后再播种,播种后不再覆土。播后盖上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湿润,同时放在半阴处避免阳光直射。发芽适宜温度为15~21℃,当温度超过25℃时发芽率明显下降。当出苗率达60%以上时,应去掉玻璃板或塑料薄膜,防止小苗因温度过高而徒长。

富贵竹

别名:仙达龙血树。

原产地:中国。

花期:——

类型:观叶植物。

日照:喜欢散射光,也能耐阴,畏强光直射。

温度:喜温暖,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越冬温度为10℃。

土壤:适宜生长于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

水分:喜湿润。

养花要诀

栽植

插瓶水养之前要将插条基部叶片剪去,并将基部用利刀切成斜口,以利吸收养分和水分。生根之前每隔3~4天换1次清水,10天内不要移动位置或改变方向,约15天左右即可生出白色须根。

金边富贵竹可盆栽,也可瓶插水养。盆栽可选用园土加少量河沙做培养土,另加少量焙干捣碎的蛋壳做基肥。

施肥

水养要及时施入少量复合花肥或营养液。但施肥不能过多,以免造成“烧苗”或引起徒长。若长期不施肥,植株生长瘦弱,叶色发黄,也会影响观赏效果。

盆栽每月施1次稀薄液肥或复合花肥。

浇水

水养生根后不宜经常换水,水分减少后要及时添加。

盆栽富贵竹生长期间浇水要充足,经常保持盆土湿润。夏季高温和干燥季节应每天向叶面喷水2~3次,否则过于干燥会引起叶尖干枯。

温度、光照

盆栽时,平时放室内光线明亮处,夏季避免阳光照射,冬春宜多见些阳光。过于阴暗,不利于叶色的充分表现,会影响观赏效果。越冬温度保持在10℃以上即可。

繁殖

金边富贵竹的繁殖,一般采用扦插法,可用沙插,也可用水插。扦插时间以5~7月最适合,如果有升温设备条件,则全年都可进行。插穗可剪取不带叶的茎段,长8~9厘米,插入沙床后,只要注意保持湿润和适当遮阴,2~3周后即可生根,1个月就可上盆栽植。

瓶插水养

整形修剪时修剪下来的枝条可以瓶插水养,瓶插水养富贵竹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入瓶前要将插条基部叶片剪去,并将基部用利刀切成斜口,切口要平滑,以利吸收水分和养分。3~4天换1次清水,10天内不要移动位置和改变方向,15天左右即可长出白色的须根。

(2)生根后不宜换水,水分减少后只能及时补水,常换水易造成叶黄、枝萎。

(3)生根后要及时施入少量复合肥,则枝干长得较粗壮,叶片油绿。若长期不施肥,植株生长瘦弱,叶色发黄,影响观赏。但施肥不能太多,以免造成“烧根”或引起徒长。

吊兰

别名:挂兰、钩兰。

原产地:南非。

类型:观叶植物。

花期:春、夏、冬皆可开花。

日照:喜半阴,较耐荫蔽,可长期在室内栽培,忌烈日直射,忌干风。

温度:喜温暖、夏日凉爽的气候环境,不耐寒冷。

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水分:喜湿润,不耐干旱,但根部忌水浸渍。

养花要诀

栽植

选用中性培养土做盆土,用可以悬吊的中小型花盆栽植。

施肥

生长旺盛期,每个月可施腐熟的稀薄液肥2~3次。花叶品种宜少施氮肥,否则叶片上的白色或黄色斑纹会变得不明显。

浇水

生长期浇水要适量,其要求与文竹一样,保持盆土湿润,不可过湿。冬季需控制浇水。可经常用水清洗叶片,保持其清新鲜洁。

温度、光照

生长适温为20℃左右。冬季需在室内防寒越冬,越冬温度宜在5℃以上。春季转暖后可移出室外养护。

叶片对光线敏感。夏、秋季要避免直射阳光,需遮去50%~70%的阳光。春季宜置于半阴处。冬季可给予充分光照。光照过少过强都不利于生长,光照不足,叶色浅淡或呈黄绿色;光照过强时,叶片枯黄,严重时甚至枯萎死亡,尤其是花叶品种,更怕强光。

繁殖

(1)扦插法:当叶片长到7~8片、长10厘米左右时,切断带有气生根的小植株直接上盆,春、秋两季10天左右就会发根,极易成活。

(2)分株法:在温室内四季均可进行。一般条件下在春季对盆栽母株进行分株繁殖,方法是先将母株浇透水,几小时后将母株从盆中扣出,将老叶、残叶去除,用利刀将母株的根状茎切开分栽,盆栽后置阴凉处1周左右即可成活。

(3)播种法:播种出苗快,温度15℃条件下,约半月即可发芽,但小苗生长缓慢,一般不用此法繁殖。

吊兰的无土栽培

吊兰无土栽培可选用泥炭、河沙、水藓、蛭石、陶粒等做基质,并在春末夏初最佳时期栽植。栽植时,盆底放些透水透气的陶粒,厚度3~4厘米,然后将植株放入盆的中央,添加基质至盆的八分满,用手轻轻压实,再在表面覆盖一层陶粒或水藓。定植后的第1次营养液,一定要浇透,以后每10天补液1次,每次50~100毫升。平时补水,只需保持基质湿润即可,不必过湿。

吊兰除基质栽培外,也可用水栽培。原来盆栽的植株也可洗根后置于水中栽培,但换水要勤,并及时剪去出现的烂根。在萌生新根后,才能恢复正常的养护。

施肥可采用一般观叶植物的营养液,但要注意1次不能施得过多,要少量勤施。

叶尖干焦发黄的处理

养吊兰虽不费事,但如不注意管理,就很容易使叶尖干焦发黄。吊兰喜半阴环境,如放置地点光线过强或不足,叶片就容易变成淡绿色或黄绿色,缺乏生气,失去观赏价值,甚至干枯而死。如处于阳光直射、空气干燥的环境下,最容易引起叶尖枯焦。所以应放置于较阴凉通风处,并要经常向其叶面喷水,以增加环境湿度。

浇水和施肥不当,也会引起吊兰叶片干枯的现象。吊兰喜湿润,但浇水过量或排水不良,就会引起烂根,使植株生长不良,引起枯焦死亡。吊兰较喜肥,肥水不足,植株易发生叶片黄绿、枯尖现象。但肥也不宜过量,要视生长情况,合理施肥。越冬要防止冻害,室温不宜低于4℃。

佛手

别名:佛手柑。

原产地:印度、中国及地中海沿岸。

花期:盛花期4月,春、夏、秋都可结果。

类型:观果植物。

日照:喜阳光。

温度:喜温暖气候,不耐寒。

土壤:宜疏松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在碱性土壤中则生长不良。

水分:喜湿。

养花要诀

栽植

佛手一般每隔1~2年要换盆1次,宜在早春进行,盆土应换加肥培养土,另加一些蹄片做底肥。春季抽出新梢长至15~20厘米时,应及时摘心,以利于花芽分化。遇有光开花不坐果的情况,可于盛花期,摇动佛手枝干,使弱花抖落,辅以人工疏花,留下坐果花。一般子房大而发绿的花朵容易坐果。当果有玉米粒大小时,应将枝上新萌叶芽全部摘去,使养分集中于长果,直到新果坐稳,再停止摘芽。

施肥

为使佛手多开花结果,应注意增施磷、钾肥。开花坐果早期,要严格控制氮肥,增施磷肥,做到促花保果。5月可浇稀薄的饼肥水(饼0.5千克加水20升),6~8月浇“矾肥水”(黑矾0.25千克,饼肥2.5干克,水20升),9月浇稀薄的饼肥水。如遇多雨的季节,虽不浇肥水,但应在盆内施少量饼块,以满足植株对肥料的要求。

浇水

刚入室时每天上午喷水1次,入冬后3~5天浇1次水,一般在上午10点以后浇水,盆土保持稍干些为好。因佛手喜光照,所以应摆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室内切勿烟熏。

4月中旬后,佛手于室外可正常生长,此时要防浮土吹入花内影响结果。盛夏天气炎热,盆内水分不足,中午又不能浇水时,可在盆的周围喷水以利降温防止烧叶。也可在早晚向枝叶上喷洒清水,目的在于增湿降温。因佛手喜湿润气候,受干热风吹袭,坐果率低。

温度、光照

黄淮地区的佛手6~8月为生长旺盛期,9月生长缓慢,冬季在室内处于半休眠状态。盆栽佛手要在霜降前入室,整个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10℃,10℃以上时可开窗慢慢降温,若温度过低,则应缓慢升温,谨防温度骤然变化。

病虫防治

佛手主要的病虫害为红蜘蛛、蚜虫、介壳虫及煤烟病等。红蜘蛛、蚜虫多发生在温度高、湿度大、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主要危害嫩枝和叶,使枝叶变黄发枯、脱落。可用50茗敌敌畏800~1000倍液或亚胺硫磷800~1000倍液喷洒。介壳虫危害佛手枝、叶、果,可用亚胺硫磷800~1000倍液喷洒全株,及在植株根部埋呋喃丹防治。煤烟病多发生在蚜虫密集的枝梢,可用波美0.2度的石硫合剂或波尔多200倍液喷洒。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的要点是要求果枝分布均匀,枝短粗,叶片肥厚。佛手在室内生长的枝条称“春梢”,生长细弱、叶大而薄,一般在3月中旬剪去。“五一”前后抽生的枝条为“夏梢”,其枝条节间多细长,组织不够充实,除做抚养枝外,基本上完全疏剪掉。在6月中旬一般剪去5片叶以上没有花的枝条,剪去横生枝,除去剪口处的丛生芽。夏、秋高温季节,应将夏梢、病虫枝、纤细枝及时剪去。“秋梢”是立秋后发的枝梢,其生长粗壮、节间短、组织充实,枝上的叶片小而肥厚,叶色深绿。此时应剪去生长细弱、发育不良的枝条,并注意保护秋梢,这是促使佛手多开花坐果的关键。

佛手3~5月结的果称“春果”,由于生长在室内,一般果枝长而细,花簇生果枝顶端,不孕花多、坐果率低、果小。6~8月结的果为“伏果”,由于枝短充实,花多单生,花大,坐果率高,占全年结果的55%以上。8月中旬坐的果称为“秋果”,仅占全年结果的10茗。为避免1次结果太多,当佛手果实长到纽扣大小时,可疏去一些果实,使保留的果实得到充足的营养,个头大而均匀。

繁殖

佛手常用扦插和嫁接法繁殖。扦插宜在早春新芽萌发前结合修剪进行。选择健壮的1~2年生枝条,选取中段剪成10~12厘米长的茎段作插条,插入沙土中,浇透水,用塑料薄膜覆盖,放半阴处,在25℃温度条件下约经1个月即可生根。嫁接常采用切接或靠接。

常春藤

别名:英国常春藤、洋常春藤、加那利常春藤。

原产地:欧洲,尤以英格兰最为普遍。

类型:观叶植物。

花期:秋季开花,翌年5月果实成熟。

日照:喜半阴环境,也能在充足阳光下生长,畏强烈阳光曝晒。

温度:喜温暖、较耐寒,最忌高温、干燥环境。

土壤:以疏松、肥沃的壤土最为理想。

水分:喜湿润。

养花要诀

栽植

盆栽宜选用疏松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土壤。一股用腐叶土4份、园土3份、河沙2份和基肥1份配制而成。

施肥

生长旺季应每半月左右施1次稀薄饼肥水,也可向叶片上喷洒0.2%磷酸二氢钾液,这样会使叶色更加艳美。但需注意施液肥时不能沾污叶片,以免引起叶片枯焦。

浇水

平时浇水不宜过多,要见干见湿,夏季需多浇些水,并经常向植株喷水,提高空气湿度,以利于生长。冬季室温低时要控制浇水,否则容易烂根。北方冬季气候干燥,越冬期间最好每隔一段时间用与室温接近的清水喷洗1次枝叶,以保持叶片清洁翠绿。

温度、光照

常春藤喜光照,但也较耐阴,放在半光照的条件下栽培即可生长良好。如能于春、秋两季各选一段时间放于室外遮阴处,早、晚让它多见些阳光,则其会生长旺盛、叶绿色艳。但要注意避免强光直射,否则易引起日灼病,叶缘及叶尖枯焦。

常春藤的生长适温为20~25℃,不耐寒,怕炎热,因此放在室内培养时夏季要注意通风降温。冬季室温最好能保持在10℃以上,最低不得低于5℃,否则易受冻害。新上盆小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应及时摘心,促使其萌发侧枝,形成丰满株形。一般每隔2~3年于早春换盆1次。

病虫防治

常春藤常见叶斑病危害,可用波尔多200倍液喷洒防治。

如室内通风条件差,易受介壳虫和红蜘蛛危害,分别用50%马拉松800倍液和40%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喷杀。

繁殖

常春藤繁殖可采用扦插法。扦插的季节很宽,舂、夏、秋季都可进行。剪取20~30厘米长的茎蔓,摘去下部的片叶,再将基部2~3节埋入土中,只要保持土壤湿润,很快就会生根。也可将茎蔓连续压条,将茎蔓横置土面上,用土块压在节上,然后保持土壤湿润,节部很快就会长出根须来。

生根以后,可按3~5节为一段,从节间处剪断。剪断后很快就会生长成新茎,待其长至10厘米左右时即可分植。

常见的栽培方式

一般有3种栽培方式:

(1)用吊盆种植。即剪取1年生以上的枝条进行扦插,采用蛭石、珍珠岩、腐叶土等混合为基质,让枝叶向盆外伸展,这是家庭中最简便易行的种植方法。

(2)用高盆立栽。即在盆内竖立桫椤柱或葵衣棒,将成活的植株绑扎在柱上,任由细小的枝叶自然下垂。

(3)制作盆景。在野外挖取多年生大叶的常春藤“树桩”,经修剪种活之后,再用斑叶品种进行嫁接,为难得的盆景良材。如能制作出悬崖式的树形,观赏价值更高。

枸骨

别名:乌不宿、老鼠刺、八角刺、猫儿刺。

原产地:中国中部。

类型:观果植物。

花期: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

日照:较耐阴。

温度:喜温暖气候,也较耐寒。

土壤:喜肥沃和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水分:喜湿。

养花要诀

栽植

宜在秋后或春季萌芽以前上盆栽种,挖掘苗木时,必须注意保护好侧根和须根,仅有主根时难于成活,最好带土球移植,同时对枝叶要适当疏剪,以减少水分消耗。盆土宜用肥沃疏松且透气性好的微酸性、中性或钙质土壤,常用腐叶土或熟化田园土,掺拌适量沙土。

施肥

生长期每隔15天左右施1次稀薄腐熟的饼肥水,冬季只需施1次有机肥做基肥。

浇水

平时保持盆土湿润,但也不要积水。夏季除蔽荫外,要勤浇水,并常向叶面喷水。

温度、光照

枸骨耐阴,宜放置于半阴和湿润的环境中养护,干燥和强光都不适宜其生长。

病虫防治

危害枸骨的害虫主要有木虱、介壳虫。有时枝干会发生因木虱危害而引起的煤污病,可喷洒波尔多液,涂以石硫合剂进行防治。介壳虫危害严重时,会导致不能结果,可喷洒40%敌敌畏1000倍液喷杀。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可减轻虫害。

整形修剪

枸骨萌发力强,平时可随时减去徒长枝、萌发枝,摘去多余的芽,保持一定的观赏树形。为使枸骨正常结果,应根据其雌雄异株的特性,必须同时培育有雌、雄株,辅以人工授粉,或者用枝接法在雄株上部分枝干上嫁接雌性枝条,也可在雌株上嫁接雄性枝条。

繁殖

枸骨常用播种与扦插方法繁殖。

(1)播种法:一般种子成熟后采下沙藏,于翌年3~4月播种。其方法与一般木本花卉播种基本相同,出苗率较高。构骨在自然条件下很容易繁殖,种子常常被鸟类食后随粪便排出,落在土中就能萌发出苗。

(2)扦插法:常在梅雨季节用嫩枝作插穗,截成12~15厘米长。留2片叶,其余叶除去,插于苗床,遮阴保湿,1个月后可生根。

大花蕙兰

别名:虎头兰、喜姆比兰、蝉兰。

原产地:中国。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冬至晚春。

日照:稍喜阳光。

温度:喜温暖,耐高温,喜较大的昼夜温差。

土壤:野生时靠根系附着在树干或岩石上生长,栽植适合透气性良好的栽培基质。

水分:喜潮湿,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

养花要诀

栽植

大花蕙兰要求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栽培基质,可用腐叶土种植,也可用苔藓、炭屑、蕨根、木炭、树皮块、碎砖等混合栽培。不宜用普通的培养土和种植中国兰花的培养土种植。通气和排水不良的土壤会导致根系腐烂。

种植盆以四壁多孔、口径在15厘米的陶质花盆为宜,每盆种3~4株。

换盆在花后或早春进行,不宜频繁换盆。

施肥

大花蕙兰在各种洋兰中属于喜肥的一类。春、夏季追施稀薄的化肥或稀释1000倍的复合肥,也可施用腐熟的麸饼、骨粉等有机肥,秋季改用含钾量高的肥料,每半个月施1次。基本上全年都需要施用复合肥,这是栽培大花蕙兰使之花多繁茂的重要方法之一。

浇水

大花蕙兰生长期需充足的水分及较高的空气湿度,但应把握“干透浇透”的浇水原则。夏季每日都要浇水2~3次,并要对叶面多次喷水,既可防止黄叶出现,又能有效降温,同时应保持通风良好。冬季休眠期要少浇水。

温度、光照

大花蕙兰生长适温为15~27℃,越冬温度不能低于10℃,夏季不能高于29.5℃。花芽分化期间,即夏、秋两季,必须有明显的日夜温差才能使其分化花芽,而当花芽已萌发时,晚上温度不能超过14℃,否则易使花芽提早凋谢。

室内培养时要放在有明亮散射光处。春末应遮光30%左右。夏季如放室外培养,要遮掉70%~80%的直射强光,防止曝晒。冬季无须遮阴,置于室内能接受清晨阳光且通风良好处即可。

病虫防治

大花蕙兰如果栽培环境不良,易遭受病虫危害。常见病害有镰刀菌病害、黑腐病、软腐病、炭疽病、灰霉病、白绢病等。这些病害轻者影响大花蕙兰的生长,伤害其组织,重者影响全场植株,使之报废,损失惨重。

防治方法要以预防为主,盆栽时最好架空放置,摆放不可太密,以利通风。风应从植株的下方向上吹,以吹散浊气。通风良好不仅可减轻病虫危害,而且有利于植株生长。另外,每半月喷1次杀菌剂预防病害的发生。对环境卫生、水源、植材、器具的清洁工作也须特别注意。

大花蕙兰的虫害也较多,如介壳虫、红蜘蛛、蚜虫、蓟马、飞蛾、毛虫等,应定期喷洒杀虫剂,以彻底杀灭这些害虫。

繁殖

大花蕙兰通常用分株法繁殖,与换盆同时进行。生长健壮的植株每3年分株1次。一般在开花后的短暂休眠期内进行。分株时将大丛的植株用消过毒的利刀将假球茎之间的根茎切割成数丛,使每丛最少带3个以上的假鳞茎,立即在伤口处涂上硫磺粉防腐,然后单独上盆。

苏铁

别名:铁树、凤尾蕉。

原产地:亚洲南部。

类型:观叶植物。

花期:生长速度缓慢,寿命可达200余年。俗传“铁树60年开1次花”,实则十余年以上的植株在南方每年均可开花。

日照:性喜阳光充足的环境,也能耐半阴。

温度:喜温暖气候,不耐寒,在温度低于0℃时极易受害。

土壤:不宜用黏重土壤栽培,否则常因排水不畅造成烂根。

水分:喜湿润,但不耐涝。

养花要诀

栽植

栽培苏铁应使用酸性腐殖培养土,忌用排水不良的黏质土壤。苏铁生长缓慢,小型植株每年春季应翻盆换土1次,但不必年年换入大盆。桶栽大型植株可2~3年翻换1次。换盆的最佳时间为5月上旬,这时气温逐渐上升,苏铁结束休眠,萌动或生长已经开始,翻土换盆比较安全。已经出现的黄叶要全部剪去,随着气温的上升,植株会重新长出叶片。

施肥

苏铁喜有机肥料,翻盆换土或上盆时最好多施一些马蹄片做基肥。在生长旺盛期经常施用有机肥料,施麸肥最好,可使叶片油光翠绿。如果当地水质偏碱,10天左右应施1次0.2%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可预防其叶片缺铁性黄化,促使叶色浓绿光亮,并能刺激生长。

浇水

浇水应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冬季如果室温较低则生长停止而处于半休眠状态,水要少浇。春、夏季生长旺盛期浇水可多些,保持土壤湿润;入秋后生长逐渐缓慢,应控制水分,保持一定的干燥,以便越冬。

温度、光照

苏铁喜阳又耐阴。室内养护时,夏季可放在通风遮阳的阳台或窗口,以免强光照射,尤其是新叶刚抽生时,更要避免强光直射,以防叶片受伤。春、秋、冬三季也应适当避免强光直射。

冬季寒流来临前将苏铁移至室内,使最低室温不低于5℃。

病虫防治

易患生理性黄叶病,施用适量硫酸亚铁即可防止。

易受介壳虫危害。首先应保持通风良好,发现介壳虫后,喷施石硫合剂或氟乙酰铵。

整形修剪

家庭养苏铁首次购买时,为提高其观赏价值,可选购2~3个幼小的植株拼栽于浅盆中,不需要修剪和盘扎造型就能制作成别具一格的树桩盆景。

繁殖

苏铁可用播种法或分株法繁殖。播种法可在秋末采种贮藏,于春季稀疏点播,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发芽。分株法最常用,生长健壮的多年生植株常在茎基部或茎干上长出蘖芽。待蘖芽长出4~5片叶子后切割下来,如已生根,可直接栽于富含腐殖质的粗沙盆中;如未生根,可切割后先晾一天,待切口稍干后再栽入沙中催根,放半阴处,控制浇水,让盆土偏干些为好。待生根后再上盆栽植。

检查根系是否腐烂

苏铁在正常发育情况下,每年春季可生2轮新叶。如发现植株2~3年不发新叶或叶片发黄干枯,应及时检查根系是否腐烂。若有根系腐烂情况,要将腐烂部分除掉,移入室内用素沙土栽植,控制浇水,过一段时间可以恢复继续生长。

朱蕉

别名:铁树、千年木。

原产地:中国、印度及太平洋热带岛屿。

类型:观叶植物。

花期:冬至早春。

日照:耐阴,忌强光直射。

温度: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夏季怕暑热,越冬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上。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喜保水力强的腐殖土,也能在瘠薄的沙土中生长。不耐盐碱,喜微酸性土壤。

水分:耐水湿,抗旱力差,如果缺水叶面则呈干燥状态,并失去光泽,色彩变暗。

养花要诀

栽植

盆栽可用泥炭土、园土、河沙等量混匀配制的培养土。

施肥

生长旺季每隔半个月施1次薄肥水或复合化肥。

浇水

生长季节浇水要充足,干旱季节和夏季天气炎热时除每天浇水外,还要往叶面上喷水1~2次,这样叶片才能显得滋润清秀。

温度、光照

朱蕉较耐阴,全年可放室内半光处培养,也可于春、秋两季放室外遮阴养护。

冬季将花盆移至室内光线充足处,减少浇水并停止施肥,室温不低于10℃即可安全越冬。

繁殖

朱蕉可采用播种法、扦插法和压条法繁殖。

(1)播种法。朱蕉果实夏末、秋初成熟。种子较大,待浆果熟透后采收,淘洗干净后晾干。用旧盆土装入木箱或花盆内进行点播,室温保持在24℃以上,15天左右萌芽出土。待幼苗长到5厘米左右时移入小花盆内,每盆栽1株,继续培养。

(2)扦插法。取茎秆截成10厘米左右的插穗,将叶片全部剪掉。以素沙为基质,插穗入土深6厘米左右。40~60天生根,茎秆上的休眠芽也同时萌发,待新枝长到5厘米左右时即可移栽。

火棘

别名:火把果、救军粮。

原产地:陕西、甘肃南部、河南、江苏、浙江、云南等地。

类型:观果植物。

花期:5月开花,9月果实变红。

日照:亚热带树种,喜充足的阳光。

温度:较耐寒。

土壤:在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或中性土中生长良好,但也较耐贫瘠。

水分:喜湿润,稍耐旱。

养花要诀

栽植

扦插苗生根后,就可立即上盆。为提高成苗率,冬季来临之前一定要移入温室或棚内养护,否则难以越冬。

施肥

在修剪之后,要施2次15%的饼肥水,此时如遇风雨,要移入室内,以免影响授粉结实。在开花期间应施1次复合肥。进入秋季后,在果实膨大期应再施2次饼肥水。

浇水

在生长期,浇水要掌握见干见湿。

温度、光照

火棘很需要阳光,给予充足的光照,才能多结果。在萌发之前,应根据造型的需要对植株进行修剪,只需保留少量结果枝,不可多留,否则结果多,长不大。

在冬季来临之前,要移入室内向阳处,这样可使果实延至翌年5月,与第2年花期相接。白花红果相映成趣,大大增加观赏效果。

整形修剪

对萌蘖枝、细弱枝要予以疏除,对旺盛生长枝要进行摘心或短截,保证枝条充实、果实发育加快和株形优美。

繁殖

火棘可用播种法和扦插法繁殖。

(1)播种法。种子于11月上、中旬果熟时采收,可采后即播,或采后堆放后熟,捣烂漂洗取种,阴干后沙藏,至翌年春播。播种后覆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再盖稻草,4月上中旬即可发芽出土。当幼苗见真叶时间苗,苗期加强管理,施追肥数次,当年生苗木可高达20厘米左右。

(2)扦插法。于春季2~3月,选1~2年生的健壮枝条作插穗,剪成长10~15厘米枝段,随剪随插;或在生长季节剪取半木质化嫩枝,可带1段1年生的枝条做插穗,均易于生根成活。

虎刺梅

别名:铁海棠、麒麟花、虎剌。

原产地:马达加斯加。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自然花期为冬、春季,若温度适宜全年均有花可赏。

日照:喜阳光充足的环境。

温度:性喜温暖,不耐寒,耐高温。

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耐干旱和瘠薄。

水分:怕水渍。如果土壤湿度过大,则生长不良,甚至腐烂死亡。

养花要诀

栽植

盆栽要求用沙质壤土,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加1/2的沙土和少量肥料配成。虎刺梅生长较迅速,一般每年或隔1年于早春换1次盆。

施肥

虎刺梅不喜浓肥,生长期一般3~4周施1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水即可。施肥过多,特别是施氮肥过多,枝条徒长,只长叶不开花。孕蕾期增施1~2次磷、钾肥则花多且色艳。

浇水

虎刺梅属于多肉植物,耐干旱,浇水不宜多,若盆土长期过湿,不仅引起烂根,而且危及植株生存,因此平时浇水以盆土稍干燥为好。夏天水分蒸发快,浇水要适当多些,但盆内不能积水。开花期浇水过多会引起落花落蕾,甚至引起烂根。

温度、光照

虎刺梅喜欢阳光充足,一年四季都应给予较充足的光照。开花期间,阳光充足,则苞片色彩鲜艳,且花期长;阳光不足,花色暗淡,若长期放在荫蔽条件下培养则不开花或很少开花。虎刺梅喜温暖,不耐寒。北方地区一般于5月上旬出室,放置向阳处,10月上旬入室,放室内有阳光照射的地方。

越冬期间室温低时叶子完全脱落,进入半休眠状态,此时要严格控制浇水,保持盆土干燥。温度低于0℃时植株会因冻害死亡。冬季室温如能保持在15℃以上则整个冬季开花不断。虎刺梅是很适合北方栽植的秋、冬季室内花卉。

整形修剪

虎刺梅的花开在新枝的顶端,要想让虎刺梅多开花,就必须进行适当的修剪。如果主枝太长,开花就少,所以应在花期之后将过长的和生长不整齐的枝剪短,一般在枝条的剪口下长出2个新枝,当新枝长到5~6厘米时就能开花。每年修剪1次,几年后,整个植株就会开满鲜艳的小红花。由于枝条细长较软,随植株长大,可用竹棍或铁丝扎成不同形状的支架,将枝条牵引捆缚其上,使之成为花柱状,开花时更能显现出红花绿叶的美丽。若不及时修剪,任其自然生长,其主枝就会越长越长,不仅开花少,而且株形也不美观。

繁殖

虎刺梅常用扦插法繁殖,在整个生长期均可进行,但以春末夏初扦插成活率最高。扦插时选生长充实、成熟的茎段,剪成7~8厘米长做插穗,将插穗放在阴处晾干,使浆汁凝固,或用草木灰把伤口封住,防止乳汁外溢然后进行扦插。扦插基质可用素沙或蛭石。插后放荫蔽处,保持基质潮润而不过湿,2~3天以后再浇水,每次浇水都不宜过多。一般约经1个月左右便可生根。

蒲包花

别名:荷包花。

原产地:墨西哥、秘鲁、智利。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1~5月。

日照:属长日照植物,延长光照时间可提早开花。

温度:性喜凉爽,不耐寒,且怕炎热,生长适温为7~15℃,温度高于20℃时,不利于生长和开花。

土壤:在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生长良好。

水分:忌湿,适宜通风良好的环境。

养花要诀

栽植

栽于腐叶土6份、河沙4份配制的培养土中。

施肥

生长季节可每隔10天左右施1次腐熟的稀薄饼肥水,也可穿插施几次复合化肥。出现花莛时增施1次0.5%~1%的过磷酸钙,以利花色鲜艳。施肥时也要注意防止肥水沾污叶片,以免引起腐烂。每次施肥后都要及时浇水和松土,以利根系发育。

浇水

蒲包花平时浇水不宜过多,要见干见湿,如盆土持续潮湿则易引起烂根。浇水时要注意勿使水珠集聚在叶面或芽上,不然易烂叶、烂心。在室内摆放时要经常喷些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则长势更加良好,但开花期不能往花朵上喷水,否则不易结实。

温度、光照

如果天气闷热,加上盆土过湿,就会使植株基部叶片腐烂。为此,中午日照强烈时需放通风凉爽处,特别是春季开花后,5~6月种子成熟期更要注意通风,并遮去中午的强光,有利于种子成熟。幼苗生长期也要保持通风良好,温度以维持12~15℃为宜。

病虫防治

(1)猝倒病:蒲包花在幼苗期易患猝倒病。可采取土壤消毒、去除病株、使盆土不过湿、多见阳光来预防,还可用65%的代森锌500~700倍液喷洒植株和土壤的表层。

(2)红蜘蛛、蚜虫:蒲包花生长期如盆土干燥易发生红蜘蛛,用10%的扫螨净乳油2000倍液喷杀。花茎抽出后易发生蚜虫,可用绝蚜1号1500倍液喷杀。

繁殖

蒲包花繁殖多采用播种法。也可进行扦插或茎尖组织培养进行繁殖。播种期一般在8月立秋前后,如想让蒲包花在春节自然开放,播种期可提前到7月上中旬,但要采取措施避免夏季高温引起的幼苗腐烂。

播种不可过密,否则,出苗后易徒长。因种子细小,播种后不必覆土。盆上盖玻璃或报纸,保持盆土湿润。置阴凉通风处,7~10天发芽,这时除去玻璃或报纸,逐渐加强光照,并注意通风。土壤控制不干不湿,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

君子兰

别名:达木兰、大花君子兰。

原产地:非洲南部。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花期长达30~50天,以冬春为主,元旦至春节前后也开放。

日照:忌强光,为半阴性植物。

温度:喜凉爽,忌高温。生长适温为15~25℃,温度低于5℃则停止生长。

土壤:适宜肥厚、排水性良好的土壤。

水分:喜湿润,忌干燥环境。

养花要诀

栽植

盆栽时可用腐熟的马粪、腐叶土、河沙或炉灰渣混合而成,其比例为6:3:1.对成年苗每2~3年要换1次盆,盆的大小依苗来定,换盆时进行换土。

施肥

君子兰喜肥,但施肥过量易烂根,因此宜采取“薄肥勤施”的方法,切忌施浓肥和“生肥”。在春、秋生长期,10天左右施1次以氮素为主的薄肥,促使枝叶生长。蹿箭时每周施1次以磷素为主的薄肥,以加速出箭并能使花大色艳。气温30℃以上时,君子兰处于半休眠期,10℃以下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均不宜施肥,并要注意保持盆土偏干些。

此外,家庭莳养君子兰应每隔1~2年换盆换土1次,这不仅有利于及时补充盆土营养、增加肥力,而且可使根部舒展,有利于生长。换盆宜在春季开花后或秋季进行。

浇水

君子兰有发达的肉质根,浇水过多易烂根,浇水过少又影响新叶生长、生根和抽箭。浇水量的多少应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凡是小盆小花、气温高、通气好、蒸发快、土壤透气好的宜多浇,反之,要少浇。一般苗期需水少,开花期需水多。春、夏浇水宜多,一般每天浇1次水,秋、冬浇水宜少,秋季可1~2天浇1次水,冬季需4~5天浇1次水。

温度、光照

君子兰生长适温为15~25℃。温度高于25℃时植株生长较差,常会出现叶片徒长,影响花芽分化,此时要注意通风降温;低于10℃时,生长缓慢;降至0℃以下时,会导致植株冻死。夏季要注意降温,或选择气候冷凉的高山等地越夏,促进花芽分化。冬季必须注意防寒。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君子兰生长,一般以6~10℃为宜。

君子兰喜弱光不喜强光,特别是夏季不能放在阳光下曝晒,在50%透光环境下生长的植株叶片青翠碧绿,可大大提高观赏效果。君子兰具有较强的向光性,故要定期转动盆的方向,让植株均匀受光,使叶片的伸长方向在一条线上。

病虫防治

君子兰常见的虫害是介壳虫,发生虫害时,介壳虫常聚集在叶片的嫩梢已吸取叶液,分泌出大量病菌,使茎叶变成霉黑色,造成煤烟病,并使叶片枯萎。此虫繁殖力强,1年可发生多代,一只雌成虫常能繁殖数百只幼虫,如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造成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以预防为主。平时要经常注意察看株体,发现虫害,及早除治,以防蔓延。除治介壳虫可以人工、药物同时俱用。如只有1~2片叶梢发现虫害,可作人工刮除,用细木条削尖或用竹扦将虫体刮去。若出现大量害虫,可用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杀,也可用40%的氧化乐果乳剂加1000~1500倍水制成溶液喷洒。一般喷洒1~2次即可将其杀灭。

此外,还要注意的是:蚯蚓也会成为君子兰的害虫。在君子兰的植株幼小时期,其肉质根非常嫩弱,若盆土中有蚯蚓,它常常会到处乱钻,使嫩根受伤,破坏君子兰吸收营养的功能,使植株停止生长发育或造成烂根。防治方法是:要经常注意盆土表面有没有圆形土颗粒(即蚯蚓排泄物),若发现,可立即用50%的敌敌畏乳剂1500~2000倍液浇灌。浇灌后发现有蚯蚓钻动时,立刻除去;隔1周后再进行1次,即可将蚯蚓除尽。

繁殖

君子兰可用播种或分株法繁殖。播种,由于君子兰自花授粉结实能力低,需进行人工授粉获得种子,种子成熟后即可播种。将种孔朝下点播在浅盆内,覆沙土1~1.5厘米,浇透水后置于室内,保持20~25℃及盆土湿润,约1个月左右即可发芽。以后适当控制水分,给予充足光照。一般种苗第1年只长2片叶子。分株,君子兰根颈周围容易产生分蘖,俗称“脚芽”,可以利用这些分蘖进行繁殖。分株一般在春季3~4月结合换盆进行,将“脚芽”分离母株后,栽植到素沙中培养根系,约经1个月左右便可产小新根,这时再重新栽植。

安全度夏

我国许多地区炎夏时气温高达30℃以上,这种环境条件不适宜君子兰正常生长,会造成叶子徒长,叶片薄而细长,色泽发黄,同时脉纹不清晰,影响观赏价值,天气闷热还易引起烂根。为使君子兰安全度夏需采取如下措施。

(1)遮阴降温:夏季可将花盆放置在建筑物的背后或大树树阴下,也可放在朝北的通风良好凉爽房间的窗口养护。

(2)增加空气湿度:在北面阳台内部地面上铺沙洒水,将花盆放在沙面上;或在水池上面放一块木板,池内盛有冷水,将栽有君子兰的花盆放在木板上,均能起到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的作用。

解决“夹箭”问题

成年的君子兰在开花前先抽出花梗,俗称“拔箭”。但是,有些植株在生长发育中,花梗未抽出来,花蕾就形成了,夹在假鳞茎中,造成“夹箭”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室温(盆上温度)过低,不利于花梗细胞分裂和伸长;花期营养不足,特别是缺少磷、钾元素;盆土板结,缺乏通透性以及浇水不足,等等。解决办法是适当提高盆土温度,花期前加强肥水管理,也可应用“催箭灵”药物处理。

变叶木

别名:洒金榕。

原产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

类型:观叶植物。

花期:——

日照:喜弱光,不耐荫蔽,不宜长期置室内栽培。

温度:性喜高温,对低温、霜冻的反应敏感,持续数天6℃左右的低温或一夜霜冻,地面枝叶即会枯死。

土壤:喜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

水分:喜湿润。

养花要诀

栽植

盆栽可用3份园土、1份堆肥、1份河沙,或3份粗泥炭、3份腐叶土和2份沙混合作为基质。每年换盆1次,于早春4月进行。

施肥

每2周施1次腐熟液肥。氮肥不可太多,否则叶片变绿、暗淡,不艳丽。秋末到冬季,少施肥或不施肥,以免抽长新梢。

浇水

5~10月生长期应给予较充足的水分,每天向叶面及地面喷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和叶面光洁。秋末及冬季逐渐减少浇水量,但要注意向叶面喷水,保持室内空气潮湿,并适当通风。

温度、光照

变叶木喜热畏寒,冬天室内安全越冬温度为10~15℃,低于10℃容易发生脱叶现象,在枝条上也会出现水渍状或变色。夏天可适应30℃以上高温。

变叶木对光线适应范围较宽,但充足的阳光有利于促进其良好生长,并获得较高观赏价值,因此,除了夏季强光下需适当遮阴外,春、夏、秋三季在露天光照条件下叶片的颜色变得更美丽。变叶木不太耐阴,一般适宜放在室内有较强散光处,而且时间不宜超过2~3周。如果长期缺乏光照或光线不足,会使叶色缺少光泽,还容易落叶。

病虫防治

生了煤烟病,用清水擦洗或喷多菌灵500~100倍液。

如果栽培环境高温干燥,容易发生介壳虫、红蜘蛛、蚜虫危害。红蜘蛛和蚜虫可喷乐果1000倍液防治,介壳虫可喷石油乳剂100~150倍液防治。

繁殖

变叶木常用扦插法育苗。春末夏初剪取生长健壮的1~2年生枝条作插穗,剪去叶片,截成12厘米左右长的段,浸入清水中,洗净切口的汁液,密插入沙床中,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在25℃以上温度条件下约3周后即可生根,1个半月左右即可上盆培育。家庭养花者也可采用水插法,可于夏季剪取插穗插入清水中,每隔3~5天换1次清水,约1个月后即可生根。

防止“秃脚”

变叶木培养3~4年以后,茎干下部的老叶往往逐渐褪色并易脱落,新生叶片聚生于顶端,株形姿态很难看,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秃脚”。造成“秃脚”的主要原因,大体上有以下几种:①长期未换盆、换土,加上施肥少,致使养分供不应求,促使下部叶片老化脱落;②盆土黏重、板结,通透性差,排水不良,影响根系正常发育;③光照不足,叶芽便聚生于顶端,新生叶便于接受光照;④植株长久未剪枝,株形长得杂乱,消耗大量养分,导致植株长势衰弱,叶色易变黄脱落;⑤平时浇水忽多忽少,使盆土过干或过湿;⑥冬季温度低。若冬季室温低于15℃即易引起落叶。长期在10℃左右的低温下养护,不仅易“秃脚”,而且也是导致变叶木死亡的主要原因。

只要针对以上种种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止措施,便能避免变叶木“秃脚”现象的发生。

五针松

别名:五杈松、日本五针松。

原产地:日本。

类型:观叶植物。

花期:5月。

日照:喜阳,但怕北方烈日曝晒,幼树比较耐阴。

温度:为暖温带高山树种,不甚耐寒,在我国北方地区不能露地越冬,更怕暑热。

土壤:对土壤要求较严,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中性及微酸性腐殖土,不耐盐碱。

水分:怕渍水。

养花要诀

栽植

五针松盆栽用土要求排水、通气性好,富含有机质并呈微酸性的沙质土,一般常用腐叶土与黄泥土(或黑山泥)和沙质土拌和,比例为6:3:1.盆土不可呈碱性,否则不利生长,五针松会发黄脱落。

五针松初上盆时,宜用素烧泥盆,因其通气性好,易于成活。待伏盆后,再换形式古朴、色泽深沉的紫砂陶盆。盆栽土隔3~4年应换1次,换土时间应在2月末至4月初或9月至10月中旬为宜。换盆时要适当剪去一些老根,并浇透水。

施肥

五针松施肥宜用薄肥少施的方法,施以充分腐熟的饼肥,成熟植株施肥宜在春、秋两季进行。春肥在发芽前2~3个月,每隔10天施1次,浓度约15%,以促进发芽、长枝。7~8月天气炎热,宜在早晚施10%的稀肥水,约半个月1次。9月份是五针松增粗生长最快阶段,故秋肥可适当浓些(用肥浓度可提高到25%左右),以促进多发腋芽、少发花芽,同时保证有足够的养料供给茎枝生长。10月底以后需停止施肥。此外,施肥还要看天气情况,如久雨初晴不宜立即施肥;久晴不雨则要先浇水,过2~3天后再施肥。

浇水

五针松最怕渍水伤根,因此浇水要适量,不能浇多,要经常喷叶面水,土壤湿度宜保持在15%~30%之间,用天然水最好。一般春、秋季1天浇1次,夏季1天2次,冬季几天1次。同时还应根据天气的变化灵活掌握。

温度、光照

五针松属强阳性植物,平时花盆应放在干燥通风、阳光充足处养护,过湿过阴皆对其生长不利。家庭盆栽1~2年的五针松幼苗,除在夏季炎热的中午要适当遮阴防止针叶日晒过分而引起焦叶外,其他时间都应该放置在室外露天,任其充分接受阳光。这样,五针松盆景枝叶茂密、浓绿,观赏价值高,病虫害少。

病虫防治

栽培五针松,如养护不当,易遭受叶枯病、松落叶病、松梢螟、介壳虫等病虫危害。如发现叶枯病、松落叶病,应及时清除病叶,并喷洒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800倍液;发现松梢螟、介壳虫危害梢尖和食害针叶时,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

整形修剪

对已造型的五针松,为了保持其固有造型姿态,需要每年进行摘芽、修剪,以控制枝叶生长,达到枝叶疏密适度、苍劲碧翠之态。

摘芽一般在4~5月进行,以芽抽出长达2~3厘米时进行最好。对枝条顶梢上长得过长的芽,可摘去1/3~1/2,避免抽发徒长枝,促使植株针叶紧密短小、枝干长得粗壮有力。

五针松的修剪,可在11月下旬至第2年2月下旬休眠期进行,一般采用轻剪的方法,以均衡长势和保持一定的树姿。

五针松的整形,要从幼树开始,并在冬季进行,因为冬季五针松生长缓慢,在整形作弯时要防止扭断枝条,或造成松脂流失过多等情况。

繁殖

五针松的繁殖一般用播种法和嫁接法。但以嫁接法繁殖速度快,植株成形早。枝接法是一种常用的五针松嫁接法。嫁接在冬末春初即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选择2~3年生、壮健的黑松做砧木,以生长正常的五针松1年生枝条为接穗,接穗长5~8厘米,分枝可有可无。在砧木根上端1~2厘米处,斜切成30°切口,切口深度约为砧木主干的1/3;接着将接穗下端削成一边长一边短的斜削面(向内的斜面长一些,向外一面略短一些)。将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处,插时对准一边的形成层(一般是砧木粗,接穗细,只要有一边对准即可),然后一手捏紧接口,一手用麻布或塑料带自下而上地扎紧打结,可在枝接部位用塑料薄膜套上或用湿土埋盖枝接的部位,4月接穗放叶,就可去除塑料袋,或扒开湿土。

美丽兜兰

别名:美丽囊兰。

原产地:印度北部、泰国、中国南部各省。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9月至翌年2月开花,以初冬时节开花最集中,花期约一个半月。

日照:喜光,忌烈日直晒。

温度:性喜既温暖又凉爽通风的环境,不甚耐寒。

土壤: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

水分:喜空气湿润的环境。

养花要诀

栽植

盆土可用腐叶土2份、泥炭土或锯末1份混合配制,每盆宜栽植分株后的幼苗3~4株。栽植时,最好在盆底垫2~3厘米厚的木炭或碎瓦粒,以利排水通气。

施肥

在生长期,每隔半月左右施1次腐熟的饼肥水或1%~3%的复合肥。施肥后,要接着用清水喷淋叶面。

浇水

平时要注意保持盆土湿润,但也不宜浇水过勤,要待盆土七成干时再浇。夏季炎热干燥时,耍经常向植株及周围地面喷水,以提高环境空气湿度,必要时每天要喷水2次,否则,叶片会皱缩变黄。

梅雨季节雨量过多,阴棚要有挡雨设施,不可让雨水滞积在盆土中,否则时间一长,就造成烂根。

温度、光照

春季3~4月气温转暖时,花盆出房后应放在通风良好的阴棚下,给予40%~50%的受光率,既不能直晒,也不可不见太阳,否则,会导致开花少或不开花。

在我国中部和南部地区,冬季在室内保暖,即可越冬,且仍能开花。但盆栽者在10月中、下旬即应将其移入室内放置向阳窗口,节制浇水,不使土壤过湿。冬季的室温,以10℃左右最为适宜,若长时间置于0℃的环境中,叶片就会枯黄脱落,甚至死亡。但室温也不可太高,否则也会生长不好,甚至使植株腐烂。

繁殖

美丽兜兰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一般在4~5月进行。分株不宜过勤,要等到生长满盆之后才能分盆,否则会影响其生长。

天竺葵

别名:石蜡红、洋葵、洋绣球、绣球花。

原产地:非洲南部好望角一带。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花期很长,除夏季休眠外,自10月至翌年6月陆续开花不断。

日照:喜阳光充足,如光照不足,则不开花。

温度:喜冷凉气候,适温10~25℃,能耐0℃低温,在夏季高温期进入半休眠状态。

土壤:喜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

水分:耐干燥、忌水湿,水分过多有致死危险。

养花要诀

栽植

天竺葵生长快,每年需在早春换盆1次。去掉老根和部分旧土,补充新的培养土,并在4月下旬移到室外向阳处养护。

施肥

施肥不宜过多,以免引起徒长,最好在翻盆或上盆时施以基肥。生长期每周施腐熟饼肥水1次。花芽形成期,每2周施1次骨粉或过磷酸钙,利于开花。夏季高温时为休眠期,需停止施肥。

浇水

浇水要注意适量,水分过多会引起徒长,亦容易烂根并引起落花,盆土过干则易引起叶片枯黄,6~7月间呈半休眠状态,应严格控制浇水,如盆土过湿,叶片常发黄脱落。夏季经常喷水降温,保持盆土湿润,还要注意通风透光。

温度、光照

天竺葵喜温暖、忌高温,生长适温为10~25℃。温度超过35℃,会进入半休眠状态;冬季温度要保持10~12℃,短时间能耐5℃低温,3℃以下易受害。

在日照充足的场所养护,生长健壮、叶片浓绿、节间短、株形优美,日照不足则不易开花。夏季放在阴凉处,避免烈日曝晒。开花期应避免强光直射,否则花瓣焦枯,容易凋零。冬季充分见光,雨雪天增加人工辅助光照,对开花更为理想。

病虫防治

通风不良且过于潮湿,易生叶斑病和花枯萎病。发现后应注意通风,立即摘除生病的花和叶,以防感染,并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防治。

虫害主要有红蜘蛛和粉虱危害叶片和花枝,可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

整形修剪

由于天竺葵生长迅速,每年都要修剪整形。一般每年需对植株修剪3次。第1次在3月份,主要是疏枝;第2次在5月份,剪除已谢花朵及过密枝条;立秋后进行第3次修剪,主要是整形。

修剪整形的方法是:伏天过后,天气转凉,天竺葵逐渐恢复长势,休眠的植株已长出新芽。此时正是8月下旬至9月上旬,养护者即应结合换盆对植株进行全面修剪。根据植株长势,一般选留靠近基部位置生长健壮、分布匀称的主枝3~5个,其他过密的、纤弱的及徒长的枝条,一并从基部剪掉。然后再把主枝及侧枝进行短截,每个侧支只留生长健壮的侧芽,使整个植株枝条分布均匀、紧凑,株形丰满矮壮。

对培养1年的植株,在适当位置短截即可。经过修剪整形的植株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恢复长势。一般待剪口干缩半个月后,即可开始正常追施肥料,以便不断抽生新芽,陆续开花。为了避免过分徒长,可进行摘心,促使多发侧枝、多开花。

繁殖

(1)扦插法。家庭中培育以盆插最为简便。除7~8月处于半休眠状态不宜扦插外,其他时间均可扦插,但以4~5月和9~10月最为适宜。插穗选择1年生、长势健壮、有顶芽的嫩梢,长约7~10厘米,在节下剪下,剥去基部叶片,留顶端叶片1~2片。如顶端叶片大,可剪去1/3~1/2,以减少水分的蒸发。不要把插穗立即插入盆中,需要晾干半天,待其萎蔫后方可扦插到备好培养土的盆中。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3,插后浇足水,放在阴凉处,保持湿润,约1个月可生根。春天扦插的在秋冬时就能开花,秋季扦插的在翌年春季开花,一般扦插苗6个月开花。

(2)播种法。单瓣种容易结子,待种子成熟后,采收就可在盆中播种。种子不大,覆土不宜深。在20℃条件下,10天左右可以发芽,要到翌年春季才可开花。播种繁殖,能选育出优良的中间型品种。苗高12~15厘米时进行摘心,促使产生侧枝3~5枝,使植株丰满,将来开花多。

橡皮树

别名:印度橡皮树、印度胶榕。

原产地:印度。

类型:观叶植物。

花期:——

日照:喜光照,但也能耐半阴。

温度:性喜温暖,不耐寒。

土壤:宜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水分:喜湿润。

养花要诀

栽植

盆栽可用4份泥炭土或腐叶土、4份园土、2份河沙混合均匀配制,另加少量骨粉或饼肥渣、草木灰等做基肥。

小苗需每年春季换盆,成年植株可每2~3年换盆1次。换盆时剪除部分卷曲老根,增加腐殖土和基肥。5~7年生的成年植株,最好移栽于木桶中,以后一般不再更换,只需每年施肥3~4次,即可枝繁叶茂。

施肥

肥水充足,则生长旺盛、叶色浓绿。生长旺盛期每半个月到1个月施1次腐熟的饼肥水。

浇水

炎夏季节,除早晚各浇1次水外,还需向植株喷水数次,以防叶缘枯焦。秋、冬季应适当减少浇水。

温度、光照

橡皮树耐寒性较差,生长适温为20~25℃。冬季室温应保持在10℃以上为宜,低于5℃时易受冻害。超过35℃应移到凉爽通风处,并喷水降温。

橡皮树喜欢阳光,但畏强光曝晒,盛夏日照强,中午前后若置于遮阴处或室内半阴且通风处,植株长势更好。盆栽幼苗或刚移栽的苗,应置于半阴处,待缓苗后再移至向阳处培养。

病虫防治

(1)炭疽病:叶上病斑圆形至不规则形,常发生于叶尖或下缘,颇大,甚至扩大至叶的大部分,褐色或棕褐色,后期病斑具暗褐色的边缘,中央呈灰白色,上生小黑点,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子座组织在寄主病叶或落叶中越冬。分生孢子靠风雨传播。自6月开始出现病斑,多雨水时发病重,如天气干燥、晴朗发病则轻。

防治方法:选无病植株采扦插枝条。清除病叶、落叶,减少病源。开始发病即选喷退菌特、百菌清、多菌灵等500~800倍液。

(2)灰斑病:病斑开始时为小灰斑,扩大后呈不规则状,边缘黑褐色,内灰白色,后期病斑干枯破裂,并出现黑色粒状物,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病菌寄生在橡皮树病残叶上,多从伤口侵入,常年发病,以9~10月发病较重。高温干燥,有介壳虫危害时发病多。

防治方法:摘除病叶,避免机械、人为伤口;防治介壳虫,减少病菌入侵;发病初喷50%多菌灵1000倍液。

整形修剪

家养橡皮树以中小型为好。当植株高1米左右时,可于早春打顶,留70~80厘米,促使生长出3~5个侧枝,以后每年对侧枝短截1次,让侧枝上再生新枝。经过修剪整形,植株可变得丰满匀称。栽培养护好的,3年即可长成2米高的大型植株。每次修剪后应立即用胶泥将切口封住或涂上木炭粉,以免因汁液流出过多失水枯死。

繁殖

橡皮树常用扦插法繁殖,操作简单,极易成活,且生长快。扦插时间在春末夏初,可结合修剪进行。插穗多选用1年生半木质化的中部枝条。插条截取后,为防止剪口乳汁流出过多、影响成活,应及时用胶泥或草木灰将伤口封住。插穗的长度以保留3个芽为标准,剪去下面的1个叶片,将上面2片叶子合拢,用细塑料绳绑好,以减少叶面蒸发。然后扦插在素沙土或蛭石为基质的插床上。插后保持插床有较高的湿度,但不要积水,适宜温度为18~25℃,经常向地面洒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并做好遮阴和通风工作,2~3周即可生根。盆栽后放于遮阴处,待新芽萌动后再逐渐增加光照。

巴西木

别名:香龙血树、巴西铁树、巴西千年木、佥边香龙血树。

原产地:巴西。

类型:观叶植物。

花期:——

日照:喜光照,但忌强光直射,较耐阴。

温度:性喜温暖。

土壤: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适合室内栽培。

水分:喜多湿。

养花要诀

栽植

盆栽巴西木常用12~20厘米口径盆,3个茎干的用25厘米口径盆。

盆栽以腐叶土、培养土和粗沙的混合土最好。市场上盆栽巴西木多采用精沙土,有利于植株发根,但长期使用会因缺肥而不利于植物生长,必须换成以上配制的混合土。

每年春季必须换盆,新株每年换盆1次,老株2年换盆1次。

施肥

可在基部或边缘埋施有机肥,半个月后再施液态的有机、无机混合肥(尿素或磷酸二氢钾溶液),生长期还可适当进行根外追肥,用稀释100倍营养液喷叶片,每半个月1次。冬季施肥量可减半或停肥。氮肥施用不宜过多,否则叶片金黄色斑纹不明显,影响观赏效果。

浇水

巴西木对水分需求量少,一般10天左右浇水1次,盆土保持在半干半湿即可。浇水不宜过多,以防树干腐烂。此外,在北方莳养,由于气候干燥,应经常向叶面及周围地面喷水,提高周围的空气湿度,以利于巴西木的生长。

温度、光照

巴西木生长适温为20~30℃。冬季10℃以上即可过冬,温度过低时会停止生长,且叶尖和叶缘会出现黄褐斑。

巴西木较喜阴,在明亮的散射光处生长良好。夏季要避免直射光,宜置于阴凉处。秋、冬季时,放在室内阳光充足处即可。光照过少时,巴西木的叶片会呈灰绿色且条纹不清,基部叶片黄化,尤其是斑叶种类长期在低光照条件下,色彩会变浅或消失,从而失去观赏价值。

病虫防治

巴西木病虫害较少,但近年来发病率却较高,这主要由藏在枝干内的原产地带来的蛾类害虫所致。受病虫害侵蚀,植物会出现树皮松散脱落、树叶脱落等现象。可先将杀虫剂喷于植物枝干上,然后用塑料纸覆盖,闷死虫卵或幼虫。也可以剥开局部树皮,夹出害虫,再喷施药物以防止扩散。还可喷施烟草浸出液。此外,应注意保持叶面清洁,并适当通风,改善小环境。

对于叶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

虫害有介壳虫和蚜虫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

繁殖

巴西木的繁殖采用扦插法,扦插分土插和水插两种。

(1)土插:土插即将老株修剪的顶部枝干截成8~10厘米的小段插入干净河沙中,保持一定湿度即可生根。

(2)水插:将插条插入水中2~3厘米,经常更换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洁,1个月即可生根。

芦荟

别名:油葱、龙角、狼牙掌。

原产地:非洲南部及地中海地区。

类型:肉质草木植物。

花期:2~4月。

日照:喜阳光充足的环境,也耐半阴。

温度:性喜温暖,畏寒冷,在5℃左右停止生长,0℃时生长过程发生障碍,如果低于0℃,就会冻伤。

土壤:适合排水良好且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

水分:喜湿,耐旱,生长最适宜湿度为45%~80%。

养花要诀

栽植

栽培以排水良好且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最佳。

施肥

施肥以三元素复合肥或堆肥为主,每隔1~2个月施肥1次,可促进其生长旺盛。

浇水

芦荟虽耐旱,但在春、秋两季生长最旺盛,必须充分浇水。盛夏有一较短的休眠期,应控制水分,以干燥为宜,高温多湿容易腐烂,尤其是烈日高温下浇水,容易烂根烂叶。10月以后要移至室内向阳处,要干透后再浇水。

温度、光照

芦荟生长适温为20~30℃。冬季10℃左右能安全越冬,温度低于5℃有受冻坏死的危险。

全日照、半日照或稍阴处均能生长,但过于阴暗容易造成徒长。室内过夏应放置在半阴和通风的环境,秋季需将盆株置于光线较充足的场所。

病虫防治

生长季节植株或叶上会出现黑霉病,这时要减少浇水,清理受害部位,涂上硫磺,以防蔓延。

繁殖

芦荟可用分株或扦插法繁殖。分株多在早春结合换盆进行,将植株从盆内磕出,剪取根部分蘖的小苗另行上盆。扦插于4~5月间从老株项部剪取长约10厘米的插穗,晾晒1~2天,待切口干缩后插入素沙中,约20~30天即可生根。

罗汉松

别名:土杉、罗汉杉。

原产地:我国南方各地,尤以广东最多。

类型:观叶植物。

花期:4~5月。

日照:阳性植物,喜光,但也颇耐阴。

温度:性喜温暖,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在0℃的低温下不会受冻。

土壤: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在腐殖土中生长特别良好,不耐盐碱和瘠薄,在轻碱土中叶片常发黄。

水分:比较耐早,不耐水涝。

养花要诀

栽植

一般每隔2年换1次盆,换盆时间春、秋两季均可。盆土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加少量河沙并掺入少量骨粉混匀配制。换盆时注意适当剪去过量的根系和腐败的须根,同时剪除过密的枝条,添加新的培养土。

施肥

罗汉松不喜浓肥,春秋两季各施2~3次以氮肥为主的稀薄液肥即可生长良好。施肥后的第2天要浇1次水,这样有利于根系的吸收。

浇水

罗汉松耐干旱,因此,生长季节浇水应以保持盆土略干些为宜。若浇水过多,盆土长期水渍,就会造成烂根、黄叶,严重时叶片大量脱落,植株便会死亡。夏季水分蒸发快,浇水要充足些,此时盆土过干叶片易枯焦,也会影响观赏。

温度、光照

北方地区盆栽,当室外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出室,放室外背风向阳处养护,入夏后移至半阴处,雨后注意及时倾出盆内积水,以免受涝。冬季温度下降到5℃时应入室,入室后控制浇水,在不结冰的条件下即可安全越冬。

整形修剪

罗汉松有两种造型方式,一种是任其顶梢加长生长而使树冠呈圆锥形;另一种是把植株顶梢剪掉,并对过长的侧枝进行短截,从而使树冠呈低矮的球形。对树冠内的侧枝则不要疏剪,枝叶稠密,观赏价值高。

病虫防治

罗汉松的主要虫害为罗汉松新叶蚜,此虫集于罗汉松嫩梢及嫩叶背面吸食汁液,使嫩梢生长不良、叶片变小、叶色发黄、树势衰弱。

防治方法:早春罗汉松尚未萌芽时,喷布波美1~3度石硫合剂液,杀灭新叶蚜的越冬卵。或在4月下旬,喷布40茗氧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毒杀成虫。

繁殖

罗汉松可用播种、扦插、压条、嫁接等法繁殖。一般10年左右开始结实,秋季种子成熟后随采随播或沙藏到翌春播种。扦插繁殖南方地区宜在春、秋两季进行,北方地区在雨季扦插最易生根。扦插时宜选半木质化新梢做插穗,这种插穗插后愈伤组织形成快、发根快。为促进快速发根,常用500~1000毫克/千克萘乙酸或吲哚丁酸溶液浸泡约5秒钟后再插入基质中,浇透水,上覆塑料薄膜,放温暖荫蔽处,约1个月后即可生根。

南天竹

别名:天竹、兰天竹等。

原产地:中国、日本。

类型:观果植物。

花期:花期5~6月,果熟期10~11月。

日照:要求半阴条件,在强光宣射下生长不良、叶色不正,且难于结实。

温度:性喜温暖,不耐寒,北方地区多做盆栽。

土壤:适合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

水分:喜湿润。

养花要诀

栽植

南天竹多在2~3月芽萌动时换盆或移栽,2~3年换1次盆,再加肥培养土,pH7~pH8,以呈弱碱性为好,有时盆中需加少量石灰。栽时须保护好须根,主根可稍露出土面,盆土上可放一些青苔,保持湿润。盆栽南天竹宜放在通风的半阴处。阳光不足时植株生长瘦长,结果也少,若放在强光下,特别是夏、秋季烈日曝晒,嫩叶容易枯焦。盆栽久放室内,叶片也易枯萎脱落。越冬室温需5~10℃,大株也可在室外越冬。

施肥

在生长季节,每半月浇1次饼肥水,雨季施腐熟的饼肥或粪肥块,若盆土过于缺肥,易造成落果。

浇水

浇水掌握见干见湿、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但在南天竹开花时,浇水的时间和间隔及水量必需保持稳定,不可忽长忽短、忽大忽小,同时应避免淋雨,并且要施行人工授粉多次,促使多着果。着果后,盆土宜偏干些,如果太潮湿,或时燥时湿,会有落果现象发生。

阳台盆栽南天竹,一方面要保持盆土湿润;另一方面应注意提高空气湿度,夏季适当遮阳,叶面喷水。

温度、光照

为使仲秋后南天竹的叶色变红,增强观赏性,伏天过后应让盆栽南天竹尽量在白天阳光充足、夜晚易受霜侵露润的地方生长一段时间。

冬季放于室内观果,要注意室内通风良好,否则易发生介壳虫和煤污病。介壳虫危害其茎枝,可喷洒50%敌敌畏800~1000倍液进行防治。也可用棉花球蘸酒精擦除。发现煤污病,可及时用清水冲洗。

整形修剪

南天竹每年4月修剪1次,剪除干枯枝、病虫枝及过密的枝条,保持一定疏密度。6~8月摘心,落果后剪去干花序。

繁殖

南天竹采用播种、分株、扦插法繁殖均可。播种繁殖,果熟后最好随采随播,或沙藏层积后春季播种。播种苗生长较慢,3~4年后才能开花结实。分株可于早春芽萌动时进行,用利刀自茎间切割株丛后分别栽于盆中,或将根际萌发的分蘖苗切下另行栽植。扦插宜选1年生健壮枝条,截成12~15厘米的小段,于春季插入沙土中,插后遮阴,并盖塑料薄膜保湿,保持土壤湿润。

乳茄

别名:牛头茄、五代同堂、五指果。

原产地:美洲热带地区。

类型:观果植物。

花期:花期9~10月,果期11月至翌年1月。

日照: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

温度:性喜温暖。

土壤:要求土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

水分:适合湿润环境。

养花要诀

栽植

盆栽乳茄宜用盆口直径达30厘米以上的大花盆。乳茄喜疏松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在南方的酸性土和北方的碱性土中也均能生长,但盆土最好不要掺入换盆后留下的旧土。地栽也不要选择前茬是茄科植物的地块栽种,这样能明显减少病虫害,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长。

施肥

生长期每10~15天施1次稀薄肥水,孕蕾期多施磷、钾肥,或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于叶面,以促花、促果。

浇水

春天苗期时保持根土半干半湿,不要浇水太勤,以免降低地温、影响植株生长,有条件的话可于春季加盖地膜,增加地温,促进根系生长。生长期充分浇水,夏、秋季开花结果时不要缺水。

温度、光照

乳茄不耐寒,生长适温为15~25℃,最佳挂果温度为20~35℃。在华南地区略加保护即可露地越冬,而华东、华中、华北地区冬天必须在室内越冬。可于霜降后搬入室内光线较好的地方,维持不低于10~15℃的室温。

病虫防治

如果通风不良会发生腐烂病、叶斑病,栽培过程中应注意通风,并用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

如发生红蜘蛛虫害,可用三氯杀螨醇600倍液喷杀防治。

整形修剪

当植株长至30~40厘米高时,适当摘心2~3次,促使多发侧枝,形成丰满匀称的株形,也利于开花结果。盆栽保留3~4个枝杈,地栽保留5~6个枝杈,抹去多余的腋芽和分枝。

繁殖

乳茄常用播种法繁殖。浆果成熟后取出种子,干燥贮藏,南方在3月份播种,北方在4月份播种,深度在0.3~0.4厘米,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种子发芽出土后,苗前期要遮阴,以后逐渐多见阳光,并加强肥水管理,待苗高15厘米左右即可定植盆栽。地栽株行距60厘米×80厘米即可。

长寿花

别名:寿星花、矮伽蓝菜、圣诞伽蓝菜。

原产地:马达加斯加。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12月下旬至翌年5月初。

日照:喜阳光充足,也耐半阴。

温度:喜冬暖夏凉的气候,畏酷暑和严寒。

土壤:适合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

水分:耐旱,怕水涝。

养花要诀

栽植

一般于每年春季花谢后换1次盆,盆土以选用腐叶土4份、园土4份、河沙2份,另加少量骨粉混合配制而成为好。这种培养土疏松肥沃、排水性能好,呈微酸性反应,有利于长寿花生长发育。

施肥

生长旺季可每隔2~3周施1次稀薄复合液肥,促使生长健壮、开花繁茂。11月份花芽形成后增施1~2次0.2%磷酸二氢钾或0.5%过磷酸钙液,则花多色艳、花期长。

浇水

长寿花耐干旱,故不需大量浇水,平时只要每隔3~4天浇1次透水,保持盆土略湿润即可。冬季低温时和雨季要控制浇水,以免引起烂根。

温度、光照

长寿花喜阳光充足,家庭培养一年四季都应放在有直射阳光的地方。但夏季中午前后宜适当遮阴,或移放室内半光处,否则光照太强,易使叶色发黄。反之,若光照不足,不仅枝条瘦弱细长、叶片薄而小、株形不美,而且开花数量减少、花色不鲜艳,还会引起叶片大量脱落,失去观赏价值。

冬季需注意防寒,室温不能低于12℃,以白天15~18℃、夜间在10℃以上为好。如果温度过低,则叶片发红,开花期推迟或不能正常开花,影响节日观赏。长寿花具有向光性,因此生长期间应注意调换花盆的方向,调整光照,使植株受光均匀,促使枝条向四周各方匀称生长。

整形修剪

花谢后要及时剪掉残花,以免消耗养分,影响下次开花数量。

繁殖

长寿花一般采取扦插繁殖,容易成活。在春、秋两季剪取6~8厘米长的茎段插在沙壤土中,注意保持土壤和空气湿度,插后15天左右就可以生根。并进入正常管理。为使盆内植株状态丰满,可在盆内呈三角形插3棵。

条纹十二卷

别名:锦鸡尾、雉鸡尾、蛇尾兰、锉刀花。

类型:多浆植物。

原产地:南非。

花期:——

日照:喜阳光,也耐半阴。

温度:性喜温暖。

土壤:适宜富含腐殖质而又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

水分:耐干旱,忌水湿。

养花要诀

栽植

盆栽的用土,可用园土和粗沙各半拌和,稍加点骨粉则更适宜。生长季节浇水要适度,以盆土稍干些为宜,若浇水过多加上排水不畅,就会烂根。如发现此种情况,要立即将植株从盆中取出,剪去腐烂部分,略晾干后涂上木炭灰,再栽在河沙内,喷水使沙湿润,经过一段时间养护仍可重新生根成长。

施肥

此植物不太喜肥,只需每年春季施1~2次薄肥就能满足需要。

浇水

因不耐水湿,要适当控制浇水。尤其是冬季和盛夏,条纹十二卷处于半休眠期,此时宜干燥的环境,要严格控制浇水。冬天盆土过湿,易引起根部腐烂和叶片萎缩。如发生可从盆内托出,剪除腐烂部分,晾干后重新扦插补救。

温度、光照

栽培时不宜太深,上盆后需放置荫蔽处养护。新根生出后逐渐让其见阳光,开始时光照时间不宜太长,以后可逐渐延长。

条纹十二卷不耐高温,夏季高温时期应尽量放置在遮阴处安全度夏。但光线不宜过弱,否则易导致叶片退化、缩小。

冬季前要移入室内保暖,白天要多给光照,但光线不宜过强,否则叶片易发红、枯萎。

病虫防治

条纹十二卷有时发生根腐病和褐斑病危害,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杀。虫害有粉虱和介壳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杀。

繁殖

条纹十二卷主要用分株法繁殖。早春换盆时将母株侧旁分生的小植株剥离母体,另行栽培。新分株上盆后需放荫蔽处,控制浇水,待新根生出后逐渐多见些阳光和适当增加浇水量。也可用播种繁殖。

茶梅

别名:小茶梅,因其花型兼具茶花和梅花的特点,故此得名。

原产地:中国。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10月下旬至翌年4月。

日照:半阴半阳环境最适宜,强烈阳光会灼伤其叶和芽,导致叶卷脱落。

温度:性喜温暖。

土壤:喜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沙质壤土,碱性土和黏土不适宜种植。

水分:喜湿润。

养花要诀

栽植

茶梅喜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沙质壤土。北方地区盆栽时宜选用以腐叶土或泥炭土为主,另加少量河沙的培养土。这种培养土质地疏松、排水性能好、透气性强、肥沃、偏酸性,适合根系发育。但不能使用碱性土或黏土栽种茶梅。

施肥

一般2~3月可施1~2次人粪尿,促其枝叶生长;4~5月施1次饼肥水,促其花芽分化;9~10月再施1次磷肥,促其开好花,也有利于过冬。

浇水

浇水以保持盆土湿润又不积水为宜。夏季每天早晚各浇1次,冬季可数天浇1次。除冬季外,还应隔几天向叶面喷1次水,以保持叶面清洁。浇水必须浇透。施肥宜清淡,特别在幼苗期。

温度、光照

茶梅属半阴性植物,忌强光照射。一般每年5~9月应放在遮阴处培养,若受到烈日直射,极易灼伤叶和芽,造成叶片卷曲,严重时枯焦脱落。深秋和冬季需多见些阳光。茶梅性喜温暖环境,生长适温为18~25℃。温度不能过高,气温超过35℃时,嫩叶易发生日灼病。茶梅的耐寒力较强,冬季可放在2℃以上的冷室内越冬。

整形修剪

茶梅和山茶花一样,也需适时疏蕾及剪除残花,以减少养分消耗。一般每枝留1个花蕾,其余都疏去,使养分集中,则花大色艳。及时剪除残花既可保持株形美观,又有利萌发新枝。此外,宜每隔2~3年花后换1次盆,换盆时除填加新的培养土、补充营养外,同时要进行适当修剪整形,使之通风透光。

繁殖

茶梅可用扦插、嫁接、压条和播种等方法繁殖,一般多用扦插繁殖。扦插在5月进行,插穗选用5年以上母株上的健壮枝,基部带踵,剪去下部多余的叶片,保留2~3片叶即可。也可切取单芽短穗做插穗,随剪随插。插床要遮阴,经20~30天可生根,早晚逐步透光。幼苗第2年可移植或上盆。

玻璃翠

别名:玻璃海棠、何氏凤仙。

原产地:东非。

类型:观花植物。

花期:四季开花不绝。

日照:喜光,但忌阳光直射。

温度:喜温暖气候。

土壤: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水分:喜潮湿,不耐干燥,但怕积求和雨淋。

养花要诀

栽植

培养土可选用腐叶土、园土和粗沙以1:1:1的比例混合,并施入少量豆饼为基肥。

施肥

生长期每隔7~10天施1次腐熟的饼肥水;花后可每隔15~20天施1次。

浇水

玻璃翠性喜湿润,畏气候干燥。生长期间除了适当浇水外,还要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为此,可经常用清水向叶面喷雾,特别是在夏天,每天早、晚都应用水喷洗枝叶,同时向花盆四周洒水,以提高空气湿度、降低温度。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一旦空气过于干燥,叶片即失去光泽、不舒展,严重时叶柄也卷曲。

温度、光照

夏季要适当遮阴,避免强光直晒。如果过度荫蔽或施肥水过足,易引起茎叶徒长,导致倒伏。冬季移入室内,放置窗台阳光充足处养护。保持室温13~16℃、盆土微潮润,每隔5~7天用与室温接近的温水喷洗枝叶1次;空气干燥时也要经常用水喷雾,以增加空气湿度,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玻璃翠叶片翠嫩、花朵鲜艳。

玻璃翠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每7天左右最好转动花盆1次,使植株各部分受光均匀、株型美观。

繁殖

玻璃翠的扦插繁殖极为简单,全年都可进行。扦插时,剪取8~10厘米长的顶端嫩枝,插在有水的瓶中,置阳光处,在20℃左右的条件下,20天左右生根,取出即可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