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求人办事是不可避免的,但好面子的人,往往不肯顺应时势,不借助外力,结果当然是难以成功。做“独行客”绝不是最好的选择,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才是成功办事的不二法宝。
社会是人群的集合,无数个体的竞争之力汇合起来,构成巨大的社会力量。一个人要想作出一番非凡的事业,为社会作出贡献,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努力,必须寻找一切成功的契机,寻求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借为己用。
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是多方面、多种途径。借助声望,借助外交,借助政治,借助关系,借助社会舆论,借助时事潮流,等等,不一而足。在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中,最常见的是借助“第三者”的力量,即政治上或军事上的结盟;在商界中,最普遍的借力,要数借重名商巨贾、沽名而钓“利”;在社会生活中,那些手握大权的政界要人和掌握雄厚经济实力的强人,有着特殊的社会地位和深广的影响力,借助他们的声望和影响,可大大增加竞争取胜砝码。
借力在中国由来已久,中国自古有很多才智谋略与之有关,比如狐假虎威、攀龙附凤、借刀杀人、拉大旗作虎皮,等等。借权贵名流为自己所用,只是借光的常见形式,实际上凡是能让我们为人做事增光添彩的人、物、事都是借光的范围。
军机大臣左宗棠是清政府的大官,他自诩廉洁,坚持认为:一个人只要有本事,自会有人用他。所以从来不给人写推荐信。
黄兰阶是左宗棠一位至交好友的儿子,他在福建候补知县多年也没候到实缺。于是想效仿别人请大人物、权贵写推荐信而步步高升,便想到了父亲生前与左宗棠很要好,就千里迢迢跑到北京来找左宗棠,想得到他的引荐。
一开始,左宗棠见黄兰阶是故人之子,十分客气,但当黄兰阶一提出想让他写推荐信给福建总督时,左宗棠马上就变了脸,毫不客气地把黄兰阶赶走了。
离开左相府的黄兰阶是又气又恨,但当他闲踱到琉璃厂时,无意间见到一个小店老板学写左宗棠字体,十分逼真,心中一动,想出一条妙计。黄兰阶请小店老板在自己新买的一把扇子上,用左宗棠的口气和笔记落了款,之后便得意扬扬地回福州去了。
回福州后不久,就是参见总督的日子,黄兰阶手摇纸张扇,径直走到总督堂上。见此情景大家都很奇怪,总督也忙问:“现在都立秋了,老兄还拿扇子摇个不停。兄台很热吗?”
这一问,正中黄兰阶下怀。黄兰阶把扇子一晃:“不瞒总督大人,外边天气确实不热,只是我这柄扇是我此次进京,左宗棠大人亲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
总督一听此言大吃一惊,本来自以为这姓黄的没有后台,所以候补几年也没任命他实缺,不想他却有这么个大后台。左宗棠天天跟皇上见面,他若知道自己故意难为黄兰阶,只消在皇上面前说个一句半句,我可就吃不住了。
但总督大人还是很谨慎的,他要过黄兰阶扇子仔细察看,确系左宗棠笔迹,至此终于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堂,找到师爷商议此事。很快,总督大人就让黄兰阶上任做了知县。这之后没几年,黄兰阶就高升到了四品道台。
后来,又一次总督一次进京觐见,见了左宗棠大人,故意讨好他说:“宗棠大人故友之子黄兰阶,如今在敝省当道台了”。左宗棠笑道:“是嘛!那次他来找我,我就对他说:‘只要有本事,自有识货人。’老兄就很识人才嘛!”
黄兰阶能够官拜四品道台,在险恶是官场施展拳脚,都是因为他以左宗棠这个大权贵为背景,让总督这个小贵人给他升了官,实在是棋高一着的鬼点子。
当然,欺世盗名,瞒天过海,是应该遭受谴责的,清政府的官场腐败也令人惊诧而痛恨。但单从借力的角度,为自己寻求一些贵人作为背景,从而使自己尽快得到提拔,英雄有用武之地,却是很值得研究。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多位贵人的共同提拔,可产生乘数的提拔效果,所以,你依附的权贵越多,晋升的机会就越多,成功的概率就越大。
点评:
不管借助的是谁的势、谁的力,拉大旗做虎皮,拉的就是声望和面子。对于一个无权无势的人来说,若是能借助他人的力量充实自己,则无异于为“独行客”添了防身利器,必定如顺风行船,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