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家庭养猫一本通
8013200000004

第4章 猫的形态与习性

猫在动物分类学上与虎、豹等猛兽同属一科,即猫科动物。因而在形态结构、生理习性等方面,彼此有很多相似之处。我国有“照猫画虎”的说法,就非常确切地说明了这点。但猫的体型要小得多,成年猫体长一般为40~45厘米,尾长15~30厘米,体重雄猫为3.5~7千克,雌猫为2.5~4.5千克。猫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它的生活习性有关,有其独特性。

猫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动物

猫在野生时期以食肉为主,家养后仍爱吃老鼠、鸟类、青蛙等动物,并且可以连毛吞下而不会发生消化障碍。这与猫消化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先拿猫的牙齿来说,猫牙齿齿冠的边缘都很尖锐,特别是前臼齿的齿冠上有4个齿尖,上颌第二和下颌第一,前臼齿齿尖较大且尖锐,称裂齿,这些齿尖使猫能将猎物的皮肉撕裂。猫舌面长有各种乳头,位于舌前端中间部的乳头(丝状乳头)不仅数量多,而且表面覆盖一层很硬的角质膜,乳头的尖端朝后呈牙齿状,所以猫可用舌舔食附在骨上的肉。猫的唾液腺很发达,吃食时分泌大量稀薄的唾液,不但能湿润食物,有利吞咽和消化,而且唾液里的溶菌酶,还能杀菌、消毒、除臭,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防止极易腐败、变质的肉类危害口腔器官。再拿胃来说,猫胃是单胃,呈梨形囊状,约能容纳1/3升的食物,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将食物与胃液混合,并进行前期消化的作用。猫的胃腺很发达,整个胃壁上都有胃腺分布,而在猪、兔等动物的胃中,约有1/3的胃壁上没有胃腺(无腺部)。胃腺能分泌盐酸和胃蛋白酶原。盐酸是一种强酸,具有很强的腐蚀作用,能将吃到胃里的肉、骨头等食物加工成糊状的食糜,以利肠道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吸收。盐酸能使胃蛋白酶原转变成胃蛋白酶,分解、消化蛋白质。食糜进入肠道后,在各种酶的作用下,营养物质被充分地分解、吸收,其余不能被机体利用的物质迅速后送,形成粪便排出体外。猫的肠管和草食动物不同,小肠只有家兔的一半长,盲肠不发达,只有家兔的1/20,但其肠壁较宽厚。肠管的这种短、宽、厚的特点,具有明显的肉食动物特征,说明猫虽然经过较长时期的家养驯化,但其解剖生理构造仍保持着肉食动物的特性。因此,在猫的饲养上,尤其是家养的名贵观赏猫,由于捕鼠能力差或不捕鼠,应在饲料中添加较高比例的动物性饲料,以保持正常的消化生理功能和营养需要。

猫运动快速、隐蔽,善于爬高

猫虽然体型不大,却有230~247块骨头,500多块肌肉,比人类和某些动物还多。这些骨头和肌肉十分紧凑地构成了猫矫健的形体和发达的运动系统。猫的肌肉发达,收缩力强,由于肩胛骨和锁骨变得较小,故猫四肢运动的频率快、幅度大,奔跑速度很快。如果仔细观察猫奔跑时的姿势,就像一只正在追捕猎物的猛虎和烈猎一样,四肢尽力向腹下收拢,然后迅速弹出,并尽可能地张大幅度,腹部离地面很近。身体几乎成一条直线,四肢落地时只用脚趾着地。脚趾上长有厚实的肉垫,使猫在奔跑时的声响很小,在行走时,几乎没有声响。因而猫的运动,能做到快速而隐蔽,这是一个肉食动物在搜寻猎物时所必备的本领。但猫的耐久力较差,不善做长距离的奔跑。猫的后肢比前肢高,骨骼强壮,肌肉发达,有很大的爆发力,即使在匍匐的状态下也能迅速地跃起。因此,猫在捕抓猎物时,一般不一味地穷追不舍,而是躲在隐蔽之处,待猎物靠近时再猛扑上去将其捕获,猫奋力一跃可跳出2米多远的距离。

猫爬高的本领在家畜中可谓首屈一指。“蹿房越脊”对猫来说并不困难,甚至能爬到很高的大树上去。猫在遭到追击时,总是迅速地爬到高处,然后静观其对手无可奈何地离去。猫之所以善爬高,主要归功于猫的利爪。猫四肢长有弯钩状的爪,前爪5只,后爪4只。平时爪不露在外面,包在指(趾)球套中,当要采取攻击行为时才伸出利爪,因此,猫爪也是狩猎和搏斗时的有力武器。猫爬树时,用其利爪牢牢地抓住树干攀越而上。但猫爪的钩都朝后生长,因此,上树容易,下树难,有时可以看到有的猫上了树而下不来的情形,最后还得人上去把猫抓下来。猫在多数情况下,从高处下来时,不是滑下,而是直接跳下来。猫可以从很高的地方掉下来(比如从房上、楼上),而身体不会有损害,但如果让狗从同样的高度掉下来,不死即伤。猫为什么能不受到伤害呢?这与猫有发达的平衡系统和完善的机体保护机制有关。当猫从空中下落时,不管开始处于何种姿势,即使是背朝下,四脚朝天,在下落过程中,总是能迅速地转过身来(一系列的眼、耳、脑的协同作用),当接近地面时,前肢已做好着陆准备。猫脚趾上厚实的肉垫能大大减轻地面对猫体的反冲震动,加之猫腹腔内的大网膜很发达,上面积满脂肪并充填在内脏器官之间,可有效地防止震动对各脏器的损伤作用。猫尾巴也是一个平衡器官,当猫在围墙或栅栏等较高而窄的物体上行走时,总是将尾巴高高地竖起,如同飞机的尾翼一样,使身体保持平衡。

猫感觉机能非常灵敏

猫的感觉机能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

猫的眼睛就像一架设计精巧的照相机,眼球前方的瞳孔(俗称黑眼仁),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快门,可控制进入眼球光线的强弱。在瞳孔的后面有一双面凸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镜头里面的凸透镜,可起到聚焦的作用,在眼球的底部,有一视网膜,相当于感光胶片;视网膜与视神经相连。光线首先通过瞳孔进入晶状体,晶状体凸面的弧度可以调节,从而使光线的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里面有感光细胞,受光线的刺激后产生兴奋冲动,这种冲动经视神经传入大脑产生视觉。猫的视力很敏锐,在光线很弱时甚至夜间也能分辨物体,而且猫也特别喜欢比较黑暗的条件,因此,在白天日光很强时,猫的瞳孔几乎完全闭合成一条细线,尽量减少光线的射入,而在黑暗的环境中,瞳孔开得很大,尽可能地增加光线的通透量。在一天当中,随着光线的变化,猫瞳孔呈现不同的形状。瞳孔的这种开大和缩小就像照相机快门一样迅速,保证猫在快速运动时,能根据光的强弱、被视物体的远近,迅速地调整瞳孔,对好焦距,明视物体。

猫的视野很宽,两只眼睛既有共同视野,也有单独视野,每只眼睛的单独视野在150度以上,两眼的共同视野在200度以上,而人的视野只有100度左右。单独视野没有距离感,共同视野有距离感。猫只能看见光线变化的东西,如果光线不变化猫就什么也看不见,所以,猫在看东西时,常常要稍微地左右转动眼睛,使它面前的景物移动起来,才能看清。猫是色盲,在猫的眼里,整个世界都呈现深浅不同的灰色。如果您仔细地观察猫的眼睛,就可发现猫有一层特别的“眼皮”,横向来回地闭合,这就是第三眼睑,又叫瞬膜,位于正常眼睛的内眼角。第三眼睑对眼睛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第三眼睑患有疾患时会影响猫的视力和美观。因此平时要注意保护好猫的第三眼睑,不能用手摸,有病要早治疗。

猫的听觉十分灵敏,据测验,猫可听到的声频在30~45千赫兹之间的声音,而人能感知的声频是17~20千赫兹,就是说有许多声音猫能听到而人却听不到。猫对声音的定位功能也比人强,它能区别出15~20米远、距离1米左右的两个相似的声音。猫耳朵就像是两个雷达天线,在头不动的情况下,可做180°的摆动,从而使猫能对声源进行精确的定位。猫能熟记自己主人的声音,如脚步声、呼唤自己名字的声音等。

猫也有先天性耳聋。有人认为蓝眼睛的猫听不见声音,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比如泰国猫绝大部分是蓝眼睛,但耳聋的比例却很小。不过有人作过统计,蓝眼睛的白猫耳聋的比例比较高,这可能与遗传特性有关。患有先天性耳聋的猫真的一点声音也听不到吗?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对有些声音耳聋猫能“听”到,不过不是通过耳朵,而是通过四肢爪子下的肉垫来“听”。正常情况下肉垫里就有相当丰富的触觉感受器,能感知地面很微小的震动,猫就是用它来侦察地下鼠洞里老鼠的活动情况。耳聋猫肉垫里的感受器更多,可以通过某些声音使地面产生震动而被猫“听”到,这样再结合正常的视力,耳聋猫也能十分健康地生长发育。

猫的嗅觉也很发达。猫的嗅觉器官位于鼻腔的深部,叫嗅黏膜,面积有20~40平方厘米,比人大两倍,里面约有2亿多个嗅细胞。这种细胞对气味非常敏感,能嗅出稀释成800万分之一的麝香气味。当气味随吸入的空气进入鼻腔后,就能刺激嗅细胞发生兴奋而产生冲动,沿嗅神经传入大脑,引起嗅觉。猫的嗅觉可和狗相媲美,但人们只充分利用了狗的嗅觉功能,而对猫却无所作为。原因就是猫不愿受人的摆布,它的许多功能只是在对自己有利时才使用。猫靠灵敏的嗅觉寻找食物,捕食老鼠,辨认自己产的小猫。小猫生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靠嗅觉寻找母猫的乳头。在发情季节,猫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味,公母猫对这种气味十分敏感,在很远的距离就能嗅到,彼此依靠这种气味互相联络。

猫的味觉器官位于舌根部,叫味蕾,很小,呈囊状,顶端开口于舌表面,里面含有味细胞。溶解在液体里的食物通过开口刺激味细胞,产生味觉。猫的味觉也很发达,能感知苦、酸和盐的味道,对甜的味道不敏感。喂给稍有发酸变质的食物,猫就会拒绝进食。猫能品尝出水的味道,这一点是其他动物所不及的。

猫的胡须是一种非常敏感的触觉感受器,它可以利用空气振动所产生的压力变化来识别和感知物体。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起到眼睛的作用。在遇到狭窄的缝隙或孔洞时,胡须被当做测量器,以确定身体能否通过。有人曾实验将猫的胡须剪掉,结果猫捕鼠的数量明显减少,甚至不捕鼠。因此,胡须在猫的生活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千万不能随便损伤猫的胡须,并且要经常地保持胡须的干净整洁。

猫有一身美丽的被毛

名贵的观赏猫最引人注目的是有一身美丽的被毛。被毛及皮肤不仅构成了猫的漂亮外貌,而且还有重要的生理机能,能帮助维持身体内环境的平衡。

皮肤及被毛是一道坚固的屏障。能防止体内水分的丢失;能抵御某些机械性的损伤,如摩擦冲撞等;保护机体免受有害理化作用的损伤,如较强的酸、碱腐蚀,太阳光里某些射线(如紫外线)的伤害作用。另外,皮肤及被毛在寒冷的冬天,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使猫具有较强的御寒能力。在夏天,又是一个大散热器,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在皮肤里有许多能感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器官,叫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可感觉一种或数种刺激,如冷、热觉,触觉和压觉、痛觉等。这些感觉在捕获食物和躲避危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十分注意皮肤及被毛的清洗和梳理,保持皮肤清洁,促进被毛的生长,保护皮肤的屏障功能。

毛是从皮肤的毛囊内生长出来的,毛囊呈细长袋状。猫的毛囊有两种,一种是只长一根毛的孤立毛囊,另一种是长有多根毛的复合毛囊,以复合毛囊为主。因此,猫的被毛是很稠密的,大约每平方毫米200根左右。猫的被毛可大致分为针毛和绒毛两种,针毛粗长,绒毛短细而密。绒毛发达的品种抗寒能力强,但梳理被毛较费事。毛的颜色由色素物质含量的多少而定,含色素少的毛色浅,反之毛色深。受季节的影响,猫每年都要脱毛。脱毛受光照变化的控制,如果是生活在野外的猫,1年要脱两次毛,春秋各1次。但家养猫,晚上有灯光的照射,所以脱毛次数要多些,约3~4次。如果是持续不断并且大量掉毛,则可能是一种病态,如寄生虫或过敏性疾病都能引起过度脱毛,这时要找兽医诊治。毛的生长速度和人发差不多,每周平均约生长2毫米。由于品种不同,毛长到一定长度就不再生长了。

猫皮肤里还有皮脂腺和汗腺。皮脂腺的分泌物呈油状,在猫梳理被毛时被涂抹到毛上,使被毛变得光亮、顺滑。猫的汗腺不发达,不像人的汗腺那样积极参与体温的调节,因此,不管天气多热,绝对看不到猫有大汗淋漓的现象。猫的散热是通过皮肤的辐射散热或像狗那样通过呼吸散热,但这种散热的效率比出汗蒸发散热要差,因而,猫虽喜暖,但又怕热。

猫聪明伶俐,感情丰富

人们普遍认为猫是一种天赋高,非常聪明的动物,目前虽然还没有对猫的智商进行测定,但通过下面的几个例子,我们就可略知一二了。例如:猫有很强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很善于理解人意,并且能“举一反三”,将其学到的方法用于其他不同的问题上。它能自己打开水龙头喝水,喝完再给关上。猫的时间观念较强,能预测主人什么时候喂食,甚至能感知主人可能要出远门或度假,而和主人倍加亲密。还能预测某些自然现象,如地震和风雷将至等。如果给予良好的训练,猫也能学会用后肢站立、叼回抛出的物体等。有人认为狗所能做的一切动作,猫都能学会。那么,为什么驯兽表演总是狗唱主角,甚至凶猛的老虎、狮子,笨拙的大象、熊猫都能登台,而唯独没有猫的立足之地呢?这主要是猫的性格所决定的。猫的性格倔强,独立性、自尊心很强。猫喜欢的地方,如果没有良好的训练,无论怎样制止,它还是要去的,猫不愿做的事情,无论怎样强迫,它就是不做。猫不屈服于主人的权威,对主人的命令也不盲目地服从,它有自己的特有标准。因此和猫相处,非得有点“民主精神”不可。要想得到猫的信任和友谊,必须以善相待,要有耐心,态度要温和,通过强制手段是得不到的。如果将猫惹恼,它还会离家出走。

猫的情绪变化也很丰富,虽然猫不能笑,也不能哭,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也能体察到它的喜、怒、哀、乐。高兴时,耳朵扬起,胡须放松,瞳孔没有变化,尾尖抽动。发怒时,两耳直立,向后摆,耳尖向里弯,瞳孔缩小成一条缝,胡须向前竖起。要争斗时,瞳孔放大,两耳平伸,胡须向两边竖起,尾巴拍打地面,两前肢伏地,随时准备跃起。要求主人爱抚时,两眼微闭,尾巴温和地晃动。注意观察猫的情绪变化,对养猫者很重要,以防在与猫耍斗时被抓伤,特别是在训练猫时,能抓住有利时机进行训练,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猫生性孤独,有很强的妒嫉心

野生猫喜欢孤独而自由地活动,除发情交配外,很少三五成群地一起栖息,有浪迹天涯的特性。家养猫在很大程度上仍保持着这种孤独的性格。当猫在一个家庭被饲养一段时间后,它对主人家中及其周围环境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地范围的观念,而不允许其他猫进入自己的领地,一旦有入侵者,就会立即发起攻击。如果一个家庭养好几只猫,它们也会在有限的空间内划出自己的领地,并常常会因争夺活动场地而发生争斗,相互咬伤。另外,猫的食盆和便盆也必须一只猫一个,因猫在吃食时是不允许其他同伴靠近的。因此,一个家庭里不宜多养猫。

猫的嫉妒心很强,它不但会嫉妒同类,有时您对孩子过多的亲昵,猫也会愤愤不平。如果您抱起两只猫中的一只,另一只会立刻发出“呜呜”的威胁声,怀中的猫也不甘示弱,同样会阻止另一只猫跳上来。这时如果将两只猫放在一起,会立即引起一场争斗。这说明猫十分注重主人对它的态度。因而主人在平时饲养中,要态度和蔼,注意培养感情。

猫喜爱清洁

在家养动物中,猫最讲卫生。可以看到猫每天要用爪子洗几次脸,每次都在固定的地方大小便,便后,都要用土将粪便盖上。猫喜欢清洁的习惯是人们愿意养猫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猫真如人们想象的那样,讲究卫生、爱洁如癖吗?其实,猫的梳洗“打扮”完全是出于生理的需要。如猫用舌头舔被毛,是为了刺激皮脂腺的分泌,使毛光亮润滑,不易被水打湿,并能舔食到少量的维生素D,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还可使被毛蓬松,促进散热的功能。这一点,只要您注意一下猫都爱在什么时间梳洗就不难理解了,猫一般常在进食和玩耍后,或追击猎物剧烈运动及在阳光下睡醒以后开始梳洗整理被毛。在炎热季节或剧烈运动之后,体内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保持体温的恒定,必须将多余的热能排出体外。我们人类可以用冲洗或出汗的办法解决,但猫的汗腺不发达,不能蒸发大量的水分,所以,猫就利用舌头将唾液涂抹到被毛上,唾液里水分的蒸发可带走热量,起到降温解暑的作用。在脱毛时经常梳理,可促进新毛生长。另外,通过抓、咬,能防止被毛感染寄生虫病,如跳蚤、毛虱病等,保持身体健康。

猫掩盖粪便的行为,完全是出于生活的本能,是由祖先遗传来的。猫的祖先——野猫,为了防止天敌从其粪便气味发现它、追踪它,于是就将粪便掩盖起来。现代猫的这种行为已丝毫没有这方面的意义了,但却使猫赢得了讲卫生的好声誉。

猫的夜游性

猫至今仍然保持着肉食动物那种昼伏夜出的习性,很多活动(如捕鼠、求偶交配)常常是在夜间进行。猫每天最活跃的时刻是在黎明或傍晚,而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懒洋洋地休息或睡觉。根据猫的这一习性,每天的饲喂时间应放在早晨和晚上,因为这时猫机体内的各种机能活动都很旺盛,不但吃得多,而且消化好。给猫配种的时间也要安排在晚上,以保证有较高的成功率。

猫的这一习性,多数情况下不为养猫者所欢迎,尤其是城市的家庭养猫,晚间母猫求偶的叫声和公猫争偶的打架声,令人十分生厌,夜间猫在室内的频繁活动,有时会把人吵醒。虽然这是猫的本性,不可能完全克服,但经过调教,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纠正。

猫的睡眠

猫可能不会有失眠的情况,因为猫的一生中,有2/3的时间都在睡觉,在所有的家养畜禽中,猫的睡眠时间最长。猫的睡眠和人不同,人每天一般用8~10小时的整段时间睡觉,而猫每次的睡眠时间并不长,一般不超过1小时,但每天却睡好多次,加起来时间就很长了。一天中猫睡觉的多少,受气候、饥饿的程度、发情期和年龄的影响。小猫和老龄猫睡觉时间比健康成年猫要长,天气暖和时睡觉时间长,而在饥饿或发情期睡眠时间就少一些。每天的早晚,猫睡得很少,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猫睡觉时脑电波的变化和人一样,也分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种状态。在快波睡眠时,猫的肌肉松弛,处于深睡状态,对环境的变化反应能力较差;慢波睡眠时,睡得较轻,周围有什么声响,就能把猫惊醒。快波和慢波睡眠是交替进行的,快波睡眠每次大约6~7分钟,接着是20~30分钟的慢波睡眠。所以,猫是一种警觉性很高的动物,即使在睡眠时,其警惕性也没有放松。

猫的寿命

猫能活到17岁或更长,是小型家畜里的高寿者,但猫的平均寿命却没有这么高,原因是有相当数量的猫被人遗弃或生病而早逝。从发育的角度看,猫生下后半个月相当于人1岁,猫1岁相当于人15岁,猫2岁相当于人25岁,猫14岁相当于人72岁,这么一比猫的寿命并不比人短。从性别来看,母猫在11~12岁就不能再繁殖了,尽管还能发情、交配,但不能怀孕。公猫15岁还可保持生殖功能,但一般作为种猫,12岁以后就被淘汰。猫到暮年并不会给主人带来多大麻烦,一般是生病后不愿采食,几天后就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