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休闲爱好家庭养猫一本通
8013200000019

第19章 了解猫咪

即使人类在有共同语言的情况下,我们要理解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动机往往并非易事,要了解异类的猫更是谈何容易。我们和猫既没有共同语言,也不能从猫的角度以其亲身经历了解世界,因此就可能发生拟人化地解释猫的行为的危险。而把猫看作长有胡须和爪子的小一号人类,这是错误的。从根本上说,猫是不同于人的动物,它自有一套自己的动机、态度和群居行为。

智力和知觉

猫是十分聪明的动物,对周围的世界具有敏锐的知觉。它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而且使答案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猫有多聪明

衡量动物智力的标准是:用大脑的重量和脊髓的长度进行比较,标示出多少灰白质控制多大的身体,猫的比率是4:1,猴子是18:1,而人则是50:1.

猫能学习吗

猫的狩猎本领不是天生的,而是向其他猫学来的。所以,不会狩猎的母猫所生的小猫,或没有同胞兄弟姊妹的小猫,就学不会狩猎。其他生活习性,如使用便盆,也是以母猫为学习榜样。猫经过训练,也可以表演技巧,但是和狗不同,它不喜欢人类的奖惩办法强制做事,必须在它愿意的时候才会合作。

猫的记忆力

猫通常会利用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学会有用的动作,例如:

跳起来打开门闩,将门打开。

碰撞硬东西产生短促的响声,敲门或撞击门环或门铃,叫人开门。

从自来水龙头喝水。

用爪子从罐子里舀牛奶,或者从包裹掏出干的食品。

找到回家的路。

听到主人叫唤它的名字而作出反应,回家去(猫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忘记自己的名字,但是在吃饭时间肯定可以想起来)。

猫的目的性

猫做任何事从不讲究遵守道德和规矩。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例如获得食物)会不辞劳苦。

猫有第六感吗

猫是具有五种官能的动物,所以有时似乎有神奇的能力,能够感觉到人毫无察觉的动静和事物。猫的视力、听力和对震动的探测力远远比人类发达。猫对超调谐声音作出反应,可用猫的已知官能加以解释。当猫在安静的房屋里,突然惊慌地竖起颈背上的毛时,表示它感觉到了我们察觉不到的声音和震动。猫作为狩猎动物,需要五种特殊官能,而且必须借此才能生存下来。

捕捉猎物

从身体结构来说,家猫和野生的亲缘动物一样,都是天生的食肉动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天生会狩猎。猫强烈的狩猎欲望是透过竞争和示范激发起来的,而狩猎的本领也要通过观察、磨炼和改正错误才能学会。例如,猫在捕鸟方面特别无能,除非它学到窍门尝到了飞禽的美味。不会狩猎的母猫不可能生出狩猎能手。

家猫为什么狩猎

虽然家猫有时会吃掉部分或全部猎物,但是和其他的野生“远亲”不同,它们不经常靠狩猎来充饥。家猫狩猎基本上是为了嬉戏逗乐。

猫捕杀哪些猎物

猫会猛击会动的物体,但是特别追逐的猎物是老鼠一类的啮齿动物和鸟类。像黄金鼠之类供玩赏的动物也属于此列。如果这类玩赏动物和猫都是您的珍禽宠兽,一定要保证鸟兽的笼子安全。

带着猎物回家的猫

当爱猫骄傲地带着死老鼠、野兔或鸟回家时,它会将这些胜利品呈献给您。它在做猎人做的事,将在野外获得成功的物证带回家里。野猫这样做是为了摆出合群的姿态。当家猫给您带来这些战利品时,您应该以同样的心境接受它。

猫成为捕鼠能手的因素

有些猫擅长捕鼠,有些猫却对这项游戏不感兴趣。捕鼠是一种返祖性的习惯。这些猫具有发达的“种族记忆”。您无法使用饥饿手段迫使不捕鼠的动物变成捕鼠能手,因为捕鼠本能和饥饿不相干。

捕鸟

很多猫的主人不赞成猫袭击野鸟,于是在猫项带上安装一只铃铛,以便向在鸟食台上觅食的野鸟发出敌人来临的警报。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如果您在花园里设置有招引野鸟的鸟食台,务必要安放在空旷地段,这样您的猫就无法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悄悄地偷袭小鸟。

治疗伤鸟

如果您从猫嘴里救下一只被猫捕获的小鸟,发现鸟还活着,可将鸟关在一个铺有松软衬垫、通风的盒子里,然后向兽医或动物福利组织请教。

捕食苍蝇

时常听人说捕食苍蝇的猫会消瘦生病。的确,如果猫吃了蓝色苍蝇,就有吞进病菌的危险,而且寄生虫卵可能通过苍蝇由一只猫传给另一只猫。不过这种危险性很小,不值得为此忧虑。

猫的群居行为

猫会通过各种不同方式相互交流资讯:

声音——满足时发出呼噜声,发怒时发出尖锐刺耳声,痛苦时发出喵喵声。

姿势——以被毛的花纹加强面部的表情、身体的姿势和尾巴的位置。

接触——摩鼻子,互相梳理。

气味——做地盘界标。

相互识别的方法

猫互报姓名和握手相应的表达方式是,用鼻子嗅闻对方的头部或尾巴的下面。这些地方味腺集中,由此可以传递各自内容丰富的资讯。

群居秩序

猫是群居性很强的动物。即使家中仅养一只猫,如果不严加管束,也会成为社区街道或公寓大楼猫群落中的一员。猫群落是一个等级森严、规矩和制度十分严格的组织。同一群落里的猫相互熟识,并在等级森严的组织里各自占有确切的地位。外来的其他群落的猫必须经过一场格斗方能得到承认,在群落中才能享有一席之地。

母猫的地位

在猫群落中,母猫地位按母权制排列。子女最多的未作绝育手术的母猫,享有制度中最高的地位。母猫作了绝育手术后,在群落中的地位就会一落千丈。

公猫的地位

公猫在群落等级森严的组织系统中的地位则按照群居雄性动物所采用的原则,即力气的较量。最粗野、最强健的公猫为群落中最高统治者,这和黑手党十分相似。教父地位最高,以下有军师、副官和兵丁,按照尊卑高下进行金字塔式权力分配,群落组织巩固。有时当某一头目衰弱,在争斗中被野心勃勃的小辈推翻时,地位才会发生变化。

猫与猴子和鹿一类动物建立的父系等级制度不同,公猫头子并没有成群的妻妾。实际上,公猫不一定将求偶竞争中的优先权看作特权。奇怪的是,母猫选择的配偶有时竟是金字塔式等级制度下权位低下的公猫。但是,公猫头子可以统治最广大的地盘。因此,在猫群落中,似乎是疆土的大小而不是妻妾的多少作为社会地位的象征。

去势公猫在黑手党式的猫“家族”中没有地位。有地位的未去势公猫,在去势以后也会逐步丧失地位。去势公猫尿液里的雄性气味会减弱,同时在血液中循环的睾丸素含量也下降。当这种后果产生时,它在群落的权位阶梯会逐级下降,直到落入底层。

单只猫的地盘是如何组成的

所有的猫,包括家猫都是天生具备地盘性的动物。对于家猫来说,它的地盘也许就是房间的一小部分,或是一把心爱的扶手椅子。生活在同一个家庭的猫,对于室内地盘的要求会日益模糊,直到所有的猫联合起来防御入侵之敌时为止。

每只猫在室外,不论其在当地等级森严的群落组织系统中的地位高下,都占有一定的地盘。母猫和去势的公猫只占据很小的地块,可是它们为保留这块弹丸之地而进行格斗比拥有大片地盘的大公猫更加坚决。猫群中的大“地主”可能有很多房地产要保护,但总不能一天战斗24小时,驱赶各式各样的入侵者。但是一旦它决定投入战斗时,一般都会获胜。

在集会场所发生的情况

在猫群落中,集会场所是群落重要的交际中心。公猫和母猫经常在此公共场所聚会。它们分群安详地坐在一起,每群之间相隔1~6米。虽然集会有时和母猫发情期交配有关,但是多数集会的性质与此无关。我们不知道这会对猫来说有什么意义。但是,这些集会肯定是有目的的。我倒认为,在这种猫俱乐部成员之间有某种交际活动,这是猫群居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猫确定地盘的界标

猫确定地盘界标的主要办法有:以撒尿做界标,或用爪子在树木或篱笆上抓出看得见的记号。

离群索居的行为

整天被关在家里的猫,如果没有猫和人与它作伴,它会变得孤独,感到无聊,甚至以做坏事来作出反应,例如啃地毯、随地撒尿,或者咬自己的毛皮。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向兽医求救,采取补救的办法。

睡眠

不论是野猫还是家猫,用于睡眠的时间所占的比例高得令人惊讶。它们的特殊解剖生理结构显示,这部“机器”可发挥出短暂的爆发力,因为食肉动物狩猎时,需要在短时间和短距离内发挥最高效能,而不是持久的耐力,因此,猫非常喜欢休闲、轻松和舒适。喜欢待在窗台上温暖的地方,或者心爱的座垫上,这是猫生活方式的重要特征。尽管猫的大多数睡眠时间每次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它一天平均要睡足16小时(真是随时随地都在打瞌睡的猫)。为什么猫是哺乳动物中最嗜睡的动物,原因尚未弄清。

猫睡眠时的状态

猫不论是睡觉还是醒着,都在不断地接受环境刺激的资讯,并据此作出反应。科学实验时,将猫放在毫无刺激的环境里,用脑电图记录下猫的大脑活动。由于没有刺激,大脑就逐渐停止工作,处于维持身体机能的最低水准,没有自发思维或产生观念的迹象。猫和处于相同条件下的人不一样,它不会消磨时间去作诗或者回忆愉快的往事。

通过脑电图对猫的大脑进行研究,发现猫睡眠时有酣睡和非酣睡(容易惊醒)两种状态的差别。30%时间是酣睡,而70%时间容易惊醒。两种状态交替变更。猫酣睡时,有做梦的迹象。您也可以从身体外部看到,例如:舞动脚爪;胡须抽动;耳朵轻轻地扇动;有时发出声音。

十分奇异的是,酣睡状态下的猫的大脑就像醒着时一样敏捷,猫仍然不断地透过敏感的器官,对即将来临的危险信号保持警觉。因此,您不要错误地以为抓住睡着的猫的尾巴,就可以叫猫滚蛋,因为它会立刻惊醒。

睡觉的地方

猫喜欢在温暖的地方——火炉旁、阳光照耀的窗台上、靠近中央暖气系统旁睡觉。猫也喜欢人的体温,可能蜷缩身体卧在婴儿身旁。但是,这种习惯必须予以制止,因为猫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闷死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