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新知书系·光荣希腊
8009900000002

第2章 拜伦式英雄

大诗人拜伦写过一首长长的《哀希腊》组诗,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人们很少安静地坐下来读一读这种带有17、18世纪旧色的诗词,其实不需要太多时间,十几分钟就可以读完,而当你阅读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眼前在浮现一幅幅画面,那是朦胧的,你想看个透澈,但却一闪而过,有些虚幻的感觉,但却能知道那是折戟沉沙的史实。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年——1824年)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10岁的时候继承了家族的爵位,1809年以世袭贵族的身份进入贵族院,他在政治上没什么建树,但却以一种诗人的浪漫行动激情澎湃地表明了自己的鲜明立场:他亲身参加希腊民族的解放运动中,并成为领导人之一。他并不是一个革命者,而是一个有着诗人革命情绪的浪漫主义者,他被评论为是19世纪初英国的“满腔热情地辛辣地讽刺现实社会”的诗人,他只活了35岁,但留下了不朽诗篇。

不仅是因为拜伦本人对希腊革命充满了热情,还有一点,是因为他本人以及他笔下的人很像希腊人——他笔下有很多“拜伦式英雄”,他本人也是一个这样的英雄。他的《东方叙事诗》中就有一群这样的人,有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他们高傲、孤独、追求自由,并愿意为自由而战,直到战死。

在这里开篇引用他的《哀希腊》组诗,因为这首诗有一种透过巫婆的墨镜窥视古希腊的感觉,其中闪现着湛蓝的海洋、幽深的古岛、还有惨烈的战争,拜伦的诗并不长,却点出了整个希腊史——一部恢宏的希腊史远比荷马的史诗更壮观。

让我们先读一读吧:

1

希腊群岛哟,希腊群岛!

激情的莎孚曾在这里歌唱、爱恋,

战争与和平的计谋曾在这里繁茂,

在这里,狄洛斯岛高耸,阿波罗显现!

永恒的夏季依然用金光把岛屿点缀,

但除了它们的太阳,一切尘埃落定。

2

开奥的荷马,蒂奥的阿那克里翁,

勇士的竖琴,恋人的琵琶,

拥有了你的海岸拒不接受的殊荣

他们的诞生地却只用喑哑

回应从你们祖先的“福岛”之西

远远传来的声音。

3

群山峻岭眺望着马拉松——

马拉松眺望着茫茫的大海;

独自一人,我在那里冥想了一点钟,

梦想希腊或许依然自由自在;

因为我伫立在波斯人的墓地,

不能相信自己已成为一个奴隶。

4

俯瞰着海生的萨拉米的乱石崖

上面端坐着一位君王;

脚下是千万艘船舰整装待发,

还有举国的男儿;——都属于他!

他在破晓时分点数兵船——

而在日落时分,他们又在何方?

第一节中的“激情沙孚”就是公元前7世纪的古希腊女诗人沙孚(Sappho古希腊文为Σαπφ),沙孚家族是莱斯瓦斯的望族,沙孚本人也有丈夫和一个女儿,但她本人也是一个著名的同性恋者。她的生平记述并不多,现在关于她最著名的就是《沙孚诗歌残篇》,她共著有诗集9卷,大部分早已失散,现在仅存有一首完篇、三首夺半篇,再就是零散的一些断句,她的诗歌中就以表现女性情欲为主,成为现代女同性恋的偶像之一。狄洛斯岛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出声地。第二节中的“开奥”和“蒂奥”分别是荷马和阿那克里翁(希腊文νακρων,英文Anacreon,又作Anakreon,约公元前570爱奥尼亚的特奥斯~约公元前480)的出生地,荷马就不必说了,阿那克里翁也是一个宫廷诗人,他是希腊亚洲部分的最后一位抒情诗人,他留下了5卷诗,以豪放、颂美、饮酒、狂欢的“阿那克里翁风格”著称。第三节中的马拉松也是现代人熟知的,不必赘言。第四节中的萨拉米稍微知道希腊史的人也知道,这是萨拉米战役的地点。第一节写的是希腊的神话时代;第二节写的是荷马和阿那克里翁时代;第三节写的是马拉松战役;第四节写的是萨拉米战役。

5

而今他们安在?还有我的故国啊,

您可安在?在这沈寂的海岸

雄壮的歌声已不再飘扬——

果敢的胸膛也不再激荡!

难道你那一向神圣的里拉,

至于沦落到我辈之人的手上?

6

虽然与被上了脚镣的人们为伴,

它也在荣耀无光时派上了用场,

即使我在歌唱,也感到一种羞惭,

爱国者的羞惭布满我的面庞;

诗人在此还有什么能为?

为希腊人羞愧——为希腊流泪。

7

难道我们只为更幸福的日子而哭?

难道我们只有羞愧?——我们父辈的鲜血流过。

大地啊!让斯巴达人的遗骨

从你的胸怀深处复活!

哪怕只有三百勇士中的三个人,

也足以让色摩比利山口旗鼓重整!

8

什么,还是缄默?一切都缄默了?

啊!不;——死者的声音

犹如远方的瀑布滔声不绝,

答道:“让一个活人引领,

只要一个奋起,——我们跟随,我们跟随!”

这回却轮到活人沉默不语。

第五节中的“神圣的里拉”是古希腊的七弦竖琴。第七节中的色摩比利山口是希腊东部一山隘,纪元前480年李奥尼达(Leonidas)指挥的斯巴达军队在此处被波斯军队歼灭。这四节是在回忆那场希波战争,也就是温泉关战役。

9

徒劳无益——算了吧:换个调子;

斟满一杯萨摩斯岛的美酒!

把战争留给土耳其蛮子,

让开奥的葡萄汁液横流!

听!响应着可耻的呼唤——

放肆的酒神个个情绪高涨!

10

你们还在跳着皮洛斯战舞,

可皮洛斯方阵又在何方?

这两堂课业中,为何不记住

更壮观更有男子气概的一堂?

你们有着卡德马斯给予的文字——

难道那是为了造给奴隶?

11

斟满一盅萨摩斯岛的美酒!

让我们抛开这样的话题!

它让阿那克里翁的歌成为神授:

他效劳——效劳于波里克瑞底斯——

一个暴君;但我们的主君

终归还是我们的国民。

12

克索尼斯岛的一个暴君

是自由最忠勇的知心朋友;

暴君名叫米尔泰底!

啊!但愿现在我们能拥有

另一个和他一样的暴君!

他那样的锁链定能使力量凝聚。

第九节中的萨摩斯岛是希腊的一个小岛,在爱琴海东部,距离小亚细亚海岸很近,这里在公元前5世纪曾建有高大的赫拉神庙,也是毕达哥拉斯的出生地。皮洛斯是古希腊伊比鲁斯国国王,公元前307年夺得王位,但在公元前303年又被政变推翻,然后于公元前297年在其岳父埃及国王和西西里僭主的支持下重新夺回王位。他留给后世最著名的就是应意大利南部的塔林顿邀请,率领2.5万士兵和20头战象出征意大利,在赫拉克里亚战役中虽然击败罗马军队,但自己也损失惨重,因此得到了一个“皮洛斯式的胜利”。第十节中的卡德马斯是希腊神话中斩除恶龙的英雄,是一个腓尼基王子,后来创建底比斯(Thebes)王国。底比斯王国是一个公元前14世纪古埃及王国,位于尼罗河中游,是当时世界最宏伟的都城,荷马称之为“百门之都”,实际上是由埃及第十一王朝法老孟苏好代布兴建的,但在公元前1790年至1600年间,埃及王国遭到了喜克索斯人的入侵,喜克索斯在希腊语中就是外来入侵者的意思,喜克索斯人实际上就是腓尼基人,腓尼基人曾经掀起大规模入侵埃及、小亚细亚的浪潮,庞大的赫梯帝国也是被腓尼基人摧毁的。米尔泰底是一位雅典将军,于纪元前490年在马拉松战役中击败波斯人。

13

斟满一盅萨摩斯岛的美酒!

苏里的山岩上,巴加的海岸上,

残存着一群世袭的种族,

宛如多利斯人的母亲所养;

在那里,也许这样的种子已经播下,

还可能属于赫拉克里斯世家。

14

别指望法兰克族人会带来自由——

他们有一个做着买卖的君王;

用本国的刀剑,本国的士卒,

才是敢作敢为的唯一希望;

而土耳其人的武力,拉丁人的诡诈,

你的盾牌再宽也无法阻拦。

15

斟满一盅萨摩斯岛的美酒!

我们的少女们在树荫下舞唱——

她们闪闪发光的眼睛美丽又黑溜;

然而,凝望着每个热情的姑娘,

想到那美乳要哺育奴隶成长,

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16

把我放在苏尼姆的大理石峭壁上,

除了海浪和我,没有什么

可以听见我俩传送的细语潺潺;

让我在那里如天鹅般歌罢人亡;

奴隶的国度岂是我栖身之地——

让我把那萨摩斯岛的酒杯摔碎!

第十三节中的“多利斯人”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雅利安人,公元前12世纪,雅利安人大规模向希腊半岛侵袭,将原亚该亚人驱逐到半岛的南部和其他岛屿上,随后雅利安人建立了诸邦。法兰克人指的是居住在莱茵河(Rhine)流域的日耳曼民族,此后希腊受到崛起的罗马人的攻击,最终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苏尼姆岬角是希腊岛屿的一个地名,有高大悬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