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职场人脉投资课程
8005200000044

第44章 口才是一个人内在实力的外在表现

口才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是一门艺术。一个拥有卓越口才的人,不仅拥有高超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拥有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出众的智慧、清晰的思路、机敏的反应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可以说,在人际交往中,口才是一个人内在实力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赢得他人友谊的关键。

口才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体现。一个口才好的人,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能够言之有物、旁征博引、有理有据;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能够深刻地认识事物、准确地理解事物;必须具有辩证的科学思维,能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准确的判断、合乎逻辑的推理;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风趣幽默的能力。要培养以上几种能力,首先,必须培养自己的德、才、学、识。

德、才、学、识是培养口才能力的四大基石,也是在人际交往中所必须具备的。

“德”是口才的灵魂,德,包括政治道德、伦理道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这三个层次对口才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政治道德。良好的政治道德情操将使你在面对任何难题时临危不乱、挥洒自如。

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后,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做研究工作。当时,日寇炮轰沈阳,占领了我国的东北地区。此消息激起了童第周的满腔愤慨,他联合了很多留学生,发起了抗日示威游行。

比利时当局以“扰乱治安”罪审讯童第周,他理直气壮地回答道:“传单是我写的,游行是我带的头!但是,这不是扰乱治安,这是中国人的志气,是完全正义的。”他用自己高尚的情操、雄辩的口才,维护了祖国的尊严,维护了正义,赢得了留学生们的尊重。

伦理道德是处理人脉的重要准则。一个社会、一个家庭之所以能够存在,为大家共同接受,这些和所维持的伦理道德观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家庭的伦理道德,社会也就失去了稳定的基础,就将形成贪欲纵横、互相钩心斗角的局面。

正是由于伦理道德具有如此的重要性,而在每个人的言谈举止中又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他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思想,所以,人们就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传达给他人。高尚的伦理道德有强烈的感染力,所以,高尚的伦理道德观念将大大增强你在人际交往中的感染力。

个性心理品质即个人的修养。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有益于他人的人,自然很容易为他人所接受,他的话也就有可能被别人奉为圭臬。“文如其人”是从写作的角度来说的,我们也完全有理由说“言如其人”。同时,心理上的专注力、耐受力、进取心等品质,也将使你更具有个人魅力,使你的人际交流更富有内涵。

“才”是口才的核心,有口才的人不仅掌握了口语表达的技巧,同时还具有记忆才能、思维才能、想象才能、观察才能、创新才能和应变才能等综合才能。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邀来到中国访问。9月25日下午,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主持了欢迎宴会。田中角荣在致辞中谈到日中战争问题的时候说:“过去几十年之间,日中关系经历了不幸的过程。其间我国给中国国民添了很大的麻烦,我对此再次表示深切的反省之意。”才思敏捷的周总理,当即就反问道:“你对日本给中国造成的损害是怎么理解的?难道仅仅是‘麻烦’吗?”周总理列举了一系列的历史事实,如南京大屠杀,中国30万名同胞死于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再有某年某月某日,日本侵略军如何杀死我国无辜的百姓,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讲完之后,问田中角荣“你是怎么想的?”此后,田中角荣在回忆时说:“不能不令人感到周恩来是一位极为卓越的政治家。”

周总理的智慧超人、才华横溢,赢得了各国人士的敬佩。同时也说明,只有多种才能有机结合,才能孕育出一个优秀的交际高手。

“学”是口才的基础,每个人的才能都是由知识转化而来的,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

才,是知识的产物、是知识的结晶。一个人的才能大小,首先取决于他自身知识的多寡、深浅和完善程度。同样,一个人的口才好坏,也与他的学识是否渊博有着密切的联系。

古今中外的政治家、大学者很多都以有口才和渊博的学识而著称,进而成为交际高手的。

梁启超是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大学者,年轻的时候聪颖过人,康有为推荐他到两湖总督张之洞那里去任职。张之洞为了试一试梁启超的才学,便拟一上联来求对:“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梁启超深知此联的妙处:江、河、淮、汉乃中华四大名川,长江位居第一;春、夏、秋、冬四季,夏季位居第二。武昌旧称江夏,张之洞镇守武昌,以“南帅”自居,欲与“北帅”袁世凯比高低。他口出大言,把“江夏”两字嵌在了上联中,因此,极为难对。

梁启超仔细看了两遍上联,略微沉吟一下,应对如下:“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人本儒人,岂敢在前?岂敢在后?”张之洞暗暗称奇,深深敬佩梁启超的过人才华。因中华自古把儒、释、道教统称为“三教”,儒教居“三教”之首;把天才、地才、人才并称为“三才”,“人才”又居“三才”之尾,“儒人”一般指书生,刚好嵌在此联中。梁启超的下联真可谓滴水不漏,巧妙至极!

“知识就是力量”。口才的魅力深深扎根在知识的土壤中。作为交际高手,必须拥有丰富的知识,只有具备了渊博的知识,才能信手拈来、出口成章。

“识”是口才的方向,识包括政治领域的识和业务领域的识。

一个人要想充分发挥自己的口才,必须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即表现他的“识”。预见性是吸引听众的重要因素。比如,假如一个人仅仅具有满腹的学问,讲出来的却是陈词滥调,对事物未来的发展方向毫无判断力,那么他的交际能力将毫无新意,因而不可能给听众以较大的启发,他的交际能力也就无法实现。

口才是一个人内在实力的外在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口才很重要。因此,要想拥有良好的口才,就要扎扎实实地下工夫,从充实自己的内在开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