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壮族的丧葬习俗
就死者的葬式而言,壮族曾经有过各种葬式。比如屈肢蹲式葬、岩洞葬、悬棺葬、水葬、火葬、拾骨葬等,而在民间普遍流行的是拾骨葬。
拾骨葬,又被称迁葬,是将棺尸埋葬,上土筑坟,过三五年后,择吉日良辰,再开棺拾骨迁葬,俗曰“拾金”再葬。
家里的老人上了年纪,他的子孙就要将棺材造好备用,棺材由“天、地、墙、头、尾”共六块杉板组成,两头分别刻有“福”、“寿”二字,涂朱红色,要备寿衣三或五件,必须有一件白短衫、一件黑长衫,其他为黑或蓝短衫。还要备食物。老人到了残余的岁月,子孙就要购买牛皮去毛、煲熟晾干后备用;若病危时则要磨糙米以及购买其他要用的食品,比如黄豆等,准备做斋饭。
死亡老人的丧葬第一步要“浴尸”,孝女孝男到河边“买水”(烧纸线、投钱币到河里)回来,用山苍子叶等芳香消毒植物烧汤水给死者洗身,通常由本房的晚辈亲属操作。就只用毛巾湿水拧干,象征性的给死者洗澡洗完尸后,男性死者由其子剃头,女性由其女梳头。下一步是穿寿衣,男性死者由其子孙等人操作,女性死者由其女等人操作,寿衣要黑白相间,长短相配,里白外黑,里短外长。
壮族习惯拾骨重葬,壮族人认为,拾骨葬是帮助先人的灵魂从地下回到地面,以便逢年过节能回家与亲人团聚。现在,拾骨葬的习俗在民间依然存在。有的人为求风水宝地,迁葬多达三四次,在第一次葬(大棺葬)后若干年,后代子孙选好墓地,即择日拾骨(俗称起金),把骸骨依脚骨至头骨的次序拾放入陶罐中。重葬前由逝者在世的子孙若干人,用针将中指刺破,把流出的鲜血滴于颅骨上,然后盖上罐盖放入新墓地的穴中进行重葬。所以二次葬又称“滴血重葬”。在重葬之后可以筑永久性墓台,立墓碑石。如果家属一时没有找到“风水好”的新墓地,则将“金罐”半露放在山上的洞穴中,称之为“寄土”,直到找到好墓地再安葬。在重葬时,如挖开墓穴,棺材油漆全新,完好未烂的,被认为“地气好”,则可以保留原墓地大棺葬,不必拾骨“起金”重葬。
1950年以后,壮族民间的丧葬礼仪风俗文化有了不少的改变。丧礼、礼服、脱服以及迁葬等均从简。然而,报丧、入殓大体仍然沿用旧俗,一些地方还请道公做道场念经。
在壮族的一些地方,有类似现在治丧委员会的“老人会”。若这家是“老人会”成员,必须马上去报葬,“老人会”立即出来协助办理丧事。“老人会”现在依然存在,不过已经没有迷信的内容,变成纯粹是互助的团体。参加该会的会员,交十个碗,十个羹匙。并把姓名写在传命牌上,该会积累了一大批餐具,供有丧事的会员借用,这些物品平时可以租赁。每年旧历六月初六为改选正副会长的日子,会员各派一名男子到指定地点赴会,各带家酿米酒若干,宰一头猪作宴席。由“老人会”会长主持会,先按惯例阐述一番宗旨,再宣布申请入会名单,用协商办法选下一任正副会长。会的各项事务办完后,其成员共饮团结酒。谁家老人去世,会长便召集会员齐心协力处理后事,壮语叫做“含卢过河”,意思是划船过河滩,同舟共济过难关。会长会出面为死者家属征集钱、米、酒等物。会员各家壮实男子要出来帮助打柴、修桥、铺路、挖坑、扶棺、料理吊唁事宜,事毕,会长设宴酬谢。而且,会长还要出任丧家办理丧事的总指挥。在壮族,就是因为有了“老人会”,所以就算是贫寒之家,丧事也能隆重举行,使儿女尽到孝道。这也是壮族人团结互助的好传统。
2.回族的葬礼
在回族人眼中,丧葬习俗是人结束一生后,由亲属、邻里乡亲、朋友等进行哀悼、纪念、祈祷的一种活动,是回族民俗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回族人这样认为,生是死的起点,死是生的结果。世界上的所有人,不管他的地位再高,钱财再多,寿命再长,都会有死亡这样一个不可抗拒和避免的日子。不过,作为在世的人,说到死亡,不论贵贱贫富,不管是子孙满堂,还是鳏寡孤独的人,一律要尽埋葬的责任,并要葬之以礼。总的来说,回族的丧葬习俗,既有回回民族的习俗特点,又有伊斯兰教处理亡者的信仰性质。
回族丧仪的特点就是“简葬”、“速葬”。所谓“速葬”,就是停尸在家一般不超过三天,多是早亡午葬,晚亡次日晨葬。在人将死时,就要请阿訇念“悔罪经”,家里人要念“舍合德经”。
在回族,人死亡后,尸体停放在“停尸床”上,头朝北,脚朝南,面向西。葬前要洗尸体,洗前把亡人衣服脱下,把尸体放到“水床”上,用布盖着下身(从肚脐到膝盖),用水冲洗尸体,接着用白布裹尸,即“穿尸衣”。尸衣用新白布制成,无袖无领。如果是男性,穿三件:第一件叫“抛拉罕”,用一幅白布(长短由颈脖到膝盖下)裹尸;第二件叫“小卧单”,按亡人长短穿在第一件衣服之上;第三件叫“大卧单”,用两幅白布缝起来包裹尸体。有的还给亡人戴帽子。如果是女性,穿五件,其中三件与男子相同,除此,还要缠腰(从脑部至膝盖,缠在第一件尸衣上面)和盖头。
尸衣穿好后,即请阿訇主持丧礼,由阿訇一面念《古兰经》,一面循环传递亡人的“赎罪经”,并站拜。丧礼仪式结束后,用“经匣”(回族公用的运尸体木匣),将尸体装好,送至坟地,尸体埋葬后,仍将木匣抬回清真寺。
在回族的葬礼中,下葬时不用棺材,在墓地由阿訇念经后,将尸体放入预先挖好的土穴洞中,土穴洞的结构和汉族坟墓的洞穴不同,先挖一个垂直坑,然后在坑底往西旁边再挖一个南北向的洞(长可容纳尸体),然后将尸体置于其中。尸体放法是头朝北脚朝南,面向西。将尸体放置好后,在洞穴的四周洒上石磺,在尸体的“七窍”和关节上涂抹少许麝香,以防虫衣蛀食和保持身体芳香。接着盖上木板或石板,再垒土为坟,在坟的周围洒上石灰,以防牲畜践踏。
在回族,丧葬要大请宾客。一般从人死后第三天起做“死祭”,一直做到一百天。第三天做“油香”祭亡人,同时将“油香”分送亲朋;第五天,请阿訇为亡人念经;第七天设小宴祭奠亡人,并招待阿訇和亲朋;第四十天,设大宴祭奠亡人,再次招待阿訇和亲朋,有条件和家庭往往要宰牛祭奠;第一百天,再设小宴祭奠亡人,专门招待阿訇。在以后的每年里,死者“忌日”都要做“死祭”,请阿訇念经或宴请亲朋。通常情况下,第一年的“死祭”最为隆重。每年斋月,要扫墓,请阿訇为亡人念经。
回族人是不和其他民族共用一个坟山的,他们有本民族单独的坟山。有的为夫妻合葬墓。下葬时不用殉葬品。死者家属要将死者的大部分衣物和一部分家财发放给本民族的贫困者,回族称之为“赛德格”。
3.苗族的丧葬习俗
苗族的丧葬习俗,可以说是苗族社会保持得较完整的古代风俗习惯之一。至到现在,尽管经历史长河的淘刷、新文化的冲击,有些地方可能已非原来面目,但基本保持了它那原始古朴、充满神秘色彩的形式。
在苗族,丧葬仪式由该民族的巫师主持。老人寿终,被苗族人视为“最大的悲恸”,全寨都来帮忙,亲戚朋友都来吊唁,在老人咽气时,全家人必须围在死者周围哭泣,《清一统志》载:“丧则环哭尽哀”。接下来就是为死者梳头、洗尸、更衣,把尸体放在堂屋的正中或火铺边。停柩时间没有限定,可以一天,也可以数天。
在黔东南苗族地区,一定要把尸体、棺材分别运到墓地后入殓。而在从江地区,是要等老人死后,现砍木材到地穴里镶成棺材,用“丧桥”(像担架似的)将尸体抬到穴地装入棺内埋葬。到这时候,儿子、女婿还必须送一幅垫尸布作为殉葬物,还有的人家送几钱纯银。
苗族在坟地选择上也很有讲究,依苗族堪舆家风水说,请巫师或堪舆家选择定向,采用顺葬的方式,脚朝前,头在后。丧葬习俗中以为老人“砍牛”最为隆重。在老人死后,一定要杀牛祭奠。而且,在巫师做完法事后,还要指定一头“鬼牛”,于几年后再杀以祭奠。
此外,据《乾隆志》载,苗族丧俗中还有“鬼堂”,“黑苗,人死殓后,停于寨旁或至二十年,合寨共择一期,百数十棺同葬。每寨公建祖祠名曰鬼堂。刻男像,裸体。不令女人入见。遇鬼延鬼师于堂,持咒。”苗族人送葬不用铜锣开道,而是吹芦笙开道,送葬。
在苗族,通常将产死、凶死、杀死、吊死、溺水死、麻风病死等称为非正常死亡。而非正常死亡者的丧俗是不同于寿终丧俗的,不能有隆重的葬礼。而且死者家属一般不能见死者的面(除死亡时在场的以外),必须用钱请人收拾,不沐尸,不整容,用几块木板拼成一个木箱装下尸体,趁天黑时将死者抬向西方人迹罕至之地火葬或就地埋葬。比如,死在春夏季,须将死尸抬到西方人迹罕至之处停放,待秋收后火化埋葬,此类死亡家中不设牌位。在苗族,有公共墓地的地区,非正常死亡者不能进入家族墓地安葬。如果是未成年死的,通常可实行木棺土葬,但同样不能进入家族公墓,不“挂清”。
4.维吾尔族的丧葬习俗
作为人生谢幕的终曲,维吾尔族的丧葬礼仪是非常隆重而又严肃的。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后,葬礼仪式皆按伊斯兰教的礼仪进行,盛行土葬。在维吾尔族人的心中,能在肉孜节、古尔邦节、星期五去世是死者的幸福。
很多民族都有“落叶归根”的习俗,维吾尔族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说是更为讲究一点,他们愿意在自己家一两天也可以,但最多不超过三天,以免尸体腐烂。在下葬之前,要由专门的人员为死者净身,一般请清真寺的买僧和一、两位年长的男性为死者净身,若死者是女的,则请年长的妇女或布维来为死者净身,童男童女男女都可以洗。为死者净身之后,通常还要用崭新的白布将遗体缠裹起来,一般男的缠三层,女的缠五层。在为死者净身之时,任何其他人不得入内。如果患病治疗无望时,他们便回到家里,而不愿死在病房;有人突然在外地去世,家属也要千方百计把尸体运回家乡埋葬。
按照维吾尔族的习俗,如果人是在家里去世,需要对死者进行一番处理之后,再去向有关亲友报丧。由其是对老年人的去世,讲究比较多一点。人去世后,其面部要朝西安放,并用干净白布遮盖,用布绑住其下巴,使其嘴闭住,使人感觉死者安详地睡在那里。维吾尔族实行速葬,一般情况下,人死后,尸体在家停放时间不长,早亡晚埋,晚亡午葬,若其子女在外,等在净身的门前替死者祈祷赎罪(小孩子不进行赎罪仪式)。净身后,将尸体放在“塔五提”(抬尸木架)里,并盖上布单,由亲友护送到清真寺举行葬礼(妇女不参加葬礼)。进入清真寺后,首先做“伊斯卡特”,意思为最后一次施舍,将分好的钱及财物给寺里的阿訇和其他人。
接下来,就要行“站礼”,由阿訇念经、祈祷。此后,即送往墓地土葬。墓坑成长方形,长2米,宽1米左右,深近2米。壁开洞,置尸体于洞中面朝西。在入葬之前,由阿訇念经,所有参加葬礼的人各抓一把土,在念经后撒在尸体周围,之后用土块把洞口堵死,再填平直坑。维吾尔族的坟外形大多是长方形,有的还修成宫殿的样子。维吾尔人家一旦有了事,其亲人均失声痛哭,邻里街坊一旦听到哭声立即前来悼念,进行安慰。每来一批吊唁的人,死者的亲人就失声大哭一次。边哭边唱,维吾尔族的没有统一的词和内容,而由唱者自编。内容主要是颂唱死者的德行,表达死者亲人对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等。这个时候,亡者的近亲好友通常要系白腰带,妇女除系白腰带外,还要披白盖头。
在下葬之后,要在墓地插一树枝,作为标记。维吾尔族送葬时只许男性,女性不许入坟地(死者妻女也不例外)。如果非穆斯林同样可以参加送葬,可静默告别,但要注意尊重民族习俗和信仰。
5.彝族的丧葬习俗
彝族人是很重视个体生命终结时的仪礼,视之为重要而庄严的事情,所以丧礼中有相应的一系列繁杂而严格的仪式程序。
在山区彝族,至今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点。人死了要先鸣枪或敲铓锣报丧,村里的人闻讯后都立即停止生产,前来看望,表示吊唁。与此同时,还要派人向远方亲朋报丧,亲朋也要赶来吊唁。大家看过死者后,用酒给死者洗身入棺,抱死者入棺的人一般要夫妻双全的。老人死后停放在堂屋的正中间,孝男孝女都要参加守灵(彝语称“各喝”),并哭诉衷情(彝语称“茶实额黑”),诉说死者一生的美德,求祖宗照料死者,并劝慰死者对活着的人不要牵挂。在安葬死者之前,要请“毕摩”择吉日,选墓地(也可由村里人去选)。上山选幕墓地时要带上香和纸钱,祝告山神一番,然后用一个鸡蛋在山上滚,鸡蛋滚到哪里停住就是哪里为好。出殡日的选择,则是以死者属相和丧日择算出来的。
彝族人把丧事称为“白喜事”,故丧礼中有悲有乐、有歌有舞。在安葬之前,会请“毕摩”念《指路经》,使死者能顺利地到达祖宗居住的地方去。在此期间,丧家张灯结彩,昼夜歌舞,以表示对死者的敬意,获得死者的欢心,使死者不要再来打扰活着的人。亲戚朋友耍狮子、吹奏唢呐、敲铓击锣,带着纸火,背鸡赶牲(猪、羊、牛)前来吊孝。到了送丧之日,是由狮子和耍刀枪的武术队开道,铓锣在前吹打,鞭炮围着狮子鸣放,孝子放声大哭跟在灵柩后面,直送到墓地坡脚为止。
在历史上,彝族通常实行火葬,约在明代中叶才逐渐改行木棺土葬,其方法与汉族大致相同,但也保持着自己的民族习俗。彝族人在墓坑挖好后,要在墓坑里放上点金银器,请夫妻双全的老人去用松枝清扫墓穴,称为扫“金井银井”,然后再撒进五谷(荞、麦、谷、豆、黍)或用米撒成八卦图。之后,再经过“毕摩”祝告亡灵后,即可下葬。接下来,“毕摩”提刀在前,领孝子绕坟三周,以示驱鬼。在返回的途中,大儿子要寻找一棵梨树,砍回做神主(死者灵牌)。
在彝族的丧俗中,非正常死亡的不得将尸体抬回家中,也不得进入祖茔安葬。屏边县底西村一带,在家里房梁上吊死的要把房梁砍掉,在外面树上吊死的就埋在树下、死者要面朝地,男的用7棵木桩把尸体钉在地上,女的钉9橡木桩,然后再用土埋。这样做的意思就是不让其魂魄骚扰诱惑活人,并告诫活着的人不要走这条路,不然死后同样受惩罚。
6.土家族葬礼
就从土家族的丧葬习俗中来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浓郁的祖先崇拜、万物有灵的观念。很久之前,土家人实行火葬、悬棺葬,“改土归流”后渐多土葬。土家族葬仪分一般葬仪和特殊葬仪。对年老的长辈丧事比较隆重,但均一般丧葬,分入殓、奠礼、唱丧歌、跳丧舞、安葬、祭坟等过程。而对于那些沟通阳界和阴界使者的老土司,土家人则行特殊葬仪,它具有独特的民族色彩和浓厚的宗教气息。
土家族先民曾经实行火葬、岩墓葬、悬棺葬,他们哀悼死者的方式之一是击鼓踏厉而歌,叫啸以兴哀;而后受汉族丧葬习俗的影响,逐渐采用土葬,但他们依然保留了其先民掉念死者的方式,以跳丧、歌丧来哀悼死者,慰藉生者。如果要说土家族最古老的葬式,就是火葬。时至今日,犹存的许多土家地区的地名,诸如“箱子岩”、“仙人洞”、“蛮王坟”、“棺木岩”等,都是对土家先民曾有过岩墓葬、悬棺葬习俗的追述。
直到今天,土家族仍保存着的古老葬俗是“绕棺”和“跳丧”。
“绕棺”,也叫“打绕棺”、“穿花”,广泛地流传于湘鄂西及川东部分土家族地区。老人去世,停灵柩于堂中,请巫师行法事祭祀,“绕棺”时,灵堂红烛高照,香炉香烟袅袅,棺木右角点“长明灯”一盏;巫师将法咒一念,昭告亡灵,“绕棺”就开始了。通常情况下,“绕棺”活动由五或七人,至少三人,成奇数跳唱。所谓跳唱,由土老司担任领头,现今,以年长者出任,其他人跟后,围绕棺木,不能出离灵堂,故称“绕棺”。至于唱词内容还是很广泛的,可唱亡人生平、神话传说,曲调多变,伴之以鼓、锣、镲、钹等打击乐,气氛欢悦而热闹,乡土生活气息浓郁,承袭了古代“绕尸而歌”之传统。
所谓“跳丧”,一般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鄂西长阳、五峰、巴东等县流行的“打丧鼓”,又称“跳仗鼓”;一种是湘西凤凰、泸溪地区流行的“打廪”,又称“跳牌”、“跳流落”。“跳丧鼓”和“绕棺”差不多,是一种丧葬性的歌舞活动。在土家族,如果哪家老人终寿,不问男女、名望、尊卑、皆是“人死众家丧,一打丧鼓二帮忙”,为死者“跳丧”。
就跳丧这个仪式,先跳什么,后跳什么,都有一定仪式程序。通常可分为七项程式:
1.待师;
2.跳丧;
3.摇丧;
4.跩丧;
5.穿丧;
6.退丧;
7.哭丧。
上面七项里,惟哭丧只在与汉区临界地区方有。这七项跳丧仪程,都由掌鼓者指挥,跳丧人跟着鼓点的变换而变换仪程。歌词的内容丰富多样,有歌唱先民祖先的;有唱农桑鱼猎的;有唱风土人情的;有唱男女爱情故事的。而且歌舞通夜不息,可谓“长歌为哭”,“以乐致哀”,慰死者英灵,为家属“散忧”、“解愁”驱逐死者家里天灾人祸,赐降吉祥瑞气,独具民族性。
“打丧歌”,又叫“唱丧堂歌”、“坐丧”,也是远古“鼙鼓以道哀”的一种葬俗传至今日。这种“打丧歌”,鄂西、湘西、川东土家族地区,直至今天,还相当盛行。“打丧歌”分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人击鼓,领唱,众人相和。另一种是不只击鼓,还要鼓锣钹笛唢呐齐备,“打围鼓”,唱戏曲,这也很别致。而且,听唱观看的人很多,“坐丧”“打丧歌”成了群众一种娱乐活动了,将“忧愁”、“悲痛”驱逐于九霄云外了。
7.蒙古族的丧葬习俗
丧葬礼仪,就是人在结束一生后,由其亲属、朋友等为其举行的哀悼、纪念、评价的仪式。丧葬礼仪,主要有停尸、报丧、吊唁、送葬、请喇嘛为死者念经、超度亡灵和祭奠死者等程序。说到蒙古族的丧葬礼仪,经过元、明、清各朝代,七百多年中,有许多变化,加之各地自然、经济、文化条件不同,丧葬礼仪也不一样。
经过历史的变迁,蒙古族的丧葬习俗也有了许多变化。由其是喇嘛教传入后,在草原牧区出现了天葬。人死了以后,给死者穿上新衣服、新靴,用白布缠身,然后把尸体放在勒勒车上(也有的不用勒勒车,而是用马或骆驼驮),用鞭抽打牲畜,不用人驾驭,让它任意奔走,任意颠簸。死尸掉在哪里无人管,车走到哪里去也无人管。三天之后,才沿车辙去找尸体。等找到尸体之后,若尸体已经被野禽、野兽吃掉,就认为已经升上了天堂。若是禽兽没吃,就要请喇嘛来念经,给他赎罪。
有些天葬和这种葬法略有不同,也就是装尸体的车要有人驾驭,但也是让车子任意颠簸,或是赶车向山上走,尸体在哪里落地,哪里就是吉祥的葬地,马上用土块、石块把尸体围起来。到了第三天,就与前面所述方法一样了。此种葬法的特点就是“求天卜地”,流行的范围很广。
在蒙古族,那些受喇嘛寺庙影响比较大的地方,也有的实行火葬。丧礼过后,将死者与棺木一同火化,有的把骨灰撒于山河。通常情况下,按传统习俗都是以火葬为主,除寺庙葛根活佛以外,不修坟墓。直到民国初期,蒙古族开始火葬、土葬并行。
在蒙古族,土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将逝者尸体装入白布葬袋运至墓地,按照头北脚南的姿势把尸体放入坑内掩埋,墓穴上面用石头堆成墓包,墓包上立达日其格(一块白布上写有藏经或蒙经的灵魂幡)。第二种是用檀香木水或芳香草水洗逝者全身,入殓后让逝者头部平视,双手合十,盘腿而坐。然后在棺中填满香和芳香草,在棺外罩紫色或黑色布棺罩。棺材安放好后,烧香,点灯,上供,守灵3~5天。出灵时,棺材从窗户抬出(意为死人和活人不能同走一个门),儿女亲友要面地而卧,让棺椁从身上慢慢移过。接着,再由逝者的儿子举着柳条杆白旗(上书玛尼字)引路,将棺材运至墓地下葬。三天后,家人要前往墓地摆供品祭奠。用于拉棺椁的车,三天内不能进屯,须在野外向外侧翻放三天,方可取回。
事实上,蒙古族的丧葬仪式,有受其他民族影响的部分,也深受宗教影响。通常说,蒙古族的丧葬仪式,比较纯朴,礼仪节俭,多具有宗教色彩。
现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思想文化的提高,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丧葬活动如念经等已经逐渐少了。如今,土葬正逐步发展为深葬;火葬也不再限于原有那些,逐步习惯于送火葬场火化(多见于城镇)。
8.藏族的丧葬习俗
死亡,预示着一个人最终脱离人世及人生旅途的终结,丧葬礼仪成为人生最后一项礼仪。藏族人认为,死亡是今生的结束,生命的轮回没有止境。原始的人类并没有葬礼,葬礼的出现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对自身的认识有关,葬礼是随着灵魂观念的产生而出现的。原始人通过对自身的生理机制的理解,相信人有一种肉体之外的精神主宰,人死后有自己去的地方。事实上,葬礼最开始的意义,就是安慰亡灵,让它顺利地回到该去的地方,不要干扰活着的人们。
在藏族,人死亡后,在尸体边点上油灯,作为供养,也有的解释为是为死者灵魂,在阴间作指路明灯,不使他误入歧途。
西藏人举行葬礼,非常看重各种宗教仪式以及上供下施,认为这是唯一对死者有益的仪式,没有像西方或中国那样送花圈、奏哀乐的习惯,也不布置专门灵堂(宗教高僧遗体放入经堂或专门的佛殿内),不烧纸钱、亲人不戴孝、送葬不放鞭炮、不奏乐(宗教高僧出葬要奏乐)。按照藏族的葬俗,人死后,家人在四十九天内不梳洗打扮,取下一切装饰,不能笑,不能高声说话,不穿新衣服,更不能唱歌跳舞,前来吊唁的人也要遵守这些规距。如果村寨有一家死人了,邻居、村寨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不办喜事,不唱歌跳舞。假如遇到经占卜早已选定吉日,无法更改延期时,则向死者家携礼取得谅解同意,送上一些钱、粮、酒和其他物品。
若是有人在节日前死亡,同村的人除了小孩而外大人不过年,同时也会降低节日的喜乐气氛;有些地区村里死了人,全村在三天之内不下地劳动,以示悼念等等。藏族的不同习俗因地而异,种类繁多,不胜枚举。
藏族的葬式主要有火葬、塔葬、天葬、水葬和土葬。火葬用于上层宗教人物,塔葬用于活佛和高僧,天葬通常用于普通百姓,水葬用于小孩和传染病死者。而土葬则用于难产的妇女和受刑而死的人。
藏族人认为,人此生死后还要根据自己的善恶因果报应投胎转世,其过程是漫长而又充满艰险的。因此,亡者要靠活人通过葬礼、点灯、念经、布施等,为死者增加善业,除去或减少恶业罪过,顺利通向光明,以求转世在具有成佛条件的环境内。
9.布依族的丧葬习俗
布依族人认为,一个人具有“灵魂”和“肉体”两部分。人的死亡,是“灵魂”离开了“肉体”,所以“肉体”才失去知觉。因而,布依族丧葬活动是对灵魂崇拜。
布依族的老人去世后,丧家立即向至亲好友报丧,并请本民族“濮摩”先生择吉日举办丧事。如果死者为女性,则必须待舅家人员到现场亲自检视入棺,才能安葬。丧事办得繁简与否要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贫穷之家只请“濮摩”开路,一切从简;富裕之家讲排场,除了开路、堂祭之外,还要举行“古夜王”仪式,砍牛做斋。在古代,凡是遇到丧事都要砍杀数头牛羊祭供,大办酒席宴请宾客,丧期长达三、五天。在停柩期间,丧事之家一律素食,出丧之后才能开荤。
一般在下葬前二天,邻居亲友送礼凭吊。视其亲疏送幡文、酒、鸡、钱及小猪。女婿和舅家要送香亭、纸马、祭幡。孝子着长幡孝帕,穿草鞋,系麻丝。当外家舅爷到来时,孝子们拄孝棒于柩前跪迎,来者将其扶起。是夜,敲铜鼓,吹唢呐,打竹筒,举行治丧仪式。到时候,村寨男女集于丧家门外,各持尺余长竹筒刷把。两人一组交叉对阵,一人执木棒敲粑糟为拍,有单打、双打、三打、五打至十二打不等,声调铿锵,整齐和谐,有条不紊。接下来,在灵柩前悬挂数面铜鼓,有节奏地敲击,同时用竹竿敲楼板相应,曰“打铜鼓”。还要请一班唢呐队,通常是女婿所请,有一至数对,整个村寨笼罩在悲声之中。
按照布依族的葬俗,下葬前一夜举行堂祭,堂祭分家祭、宾祭两种。家祭是儿子女婿等凭吊;宾祭是一般亲友的祭吊。堂祭宣读祭文,缅怀死者生平,寄托哀思。用素菜九道供奉。以前孝家要做素、荤两莱,现在是孝家做素菜,女婿做荤菜。堂祭之后,将灵柩移于门外长凳上停放。吉日出殡,孝子跪拜于前,铜鼓、唢呐、铁炮、鞭炮、恸哭声交汇一片,灵柩在众人簇拥下缓缓而行。开挖墓塘,先由“濮摩”杀一只雄鸡在已选好的墓地上,称为“播土”。将墓穴挖好后,用朱砂在井内画八卦、龙及房屋等,撒糯米,再杀一只鸡滴血于井内,称为“请地脉龙神”。等灵柩到达后,井内烧纸钱,孝子跪拜,称为“暖井”。最后,将灵柩放入墓穴中,封土垒坟。如果有宰杀牛、马,则将牛头或马头供奉墓前。
在布依族的一些地区,如安顺、镇宁、普定、六盘水等地还保留有石室墓葬的风俗。挖好墓塘后用厚石板镶成井坑,放进棺材,盖上大石板,石灰浆灌,然后封土。外围又用石头垒坟。出殡后第三天,孝家要到坟上祭扫。到时就用小猪、鸡、豆腐等供祭,烧化香亭、纸马,称为“复山”,丧事到此便告结束。
10.侗族的丧葬习俗
侗族人生活在云贵高原上,他们办丧事是与别处不同的。也许他们的“生”是这样的艰难,因此他们才让“死”显得那样伟大?侗族人的葬礼轰轰烈烈,竟可以让生者感到死并不可怕,还是一件荣耀的事情。
在侗族,他们的丧葬习俗有土葬、火葬、悬葬等形式,各种葬法都有一套不同的程序。通常情况下,侗族实行土葬,非正常死亡的人要用火葬,婴儿夭折用悬葬或水葬。
老人一去世,首先要通知舅家。黎、榕、从一带习俗,死者的一切后事均由舅家亲戚办理,自己家族不能插手,甚至回避。丧葬仪式各地略有差异。对遗体的处理,都要经过沐浴净身。在贵州三江等地,需要带纸钱去河边“买水”来洗。侗族人认为只有买水洗尸,灵魂才会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去。
沐浴净身这一步做好后,就可以为死者穿上寿衣。寿衣要成单数,一般上衣三五件,裤子二至四条。男的需剃去少许头发,女的则梳髻。若死者是成年人,要置些碎银于口中,称含口银,入棺时取出,个别地方也可入殓。有的人家在死者手中放一团糯米饭和几张纸钱。通道一带要用侗布裹严尸体,连头部也裹住,并用专备的寿带系捆,然后停尸于堂屋或火塘边。还要分别在其头部和脚边点一盏油灯,给死者指路。在湖北宣恩侗族地区,如果老人到了垂死时,将其抬到火铺上,由长子扶着背半躺着,其他亲属围在周围,聆听老人遗言。断气之后,全家举哀,化纸钱,并为亡人象征性净身。
在死者入殓之前,亲属都要为其守灵。守灵之夜唱丧歌,以抒发对亡人的哀思。停尸三五日或一两天后入殓。棺木均以榫槽扣合,忌用铁钉。而且,这棺木最好是以用同一根杉木合成的为佳。并且,要求杉木一定要枝条均匀,以寓子孙各房富贵均等,无参差不齐之别。
在出殡的时候,还要给亡灵开路,以免亡灵迷失方向,变成游魂野鬼。设灵牌的人家,由长子捧着放置香烛灵牌的米升走在前面,其他亲属秉烛随后。房族和亲戚也随之送葬,妇女只哭送至村外,不去墓地。灵柩要用白布牵引,称拖棺布,大多由女儿奉献。在抬棺的路上,不能让灵柩接触地面,否则灵魂就会在该地停留,变成厉鬼作崇。每过一处桥,都要在桥头插三柱香。有些地区,灵柩出门后,家里要留一至亲坐守火塘,称为“守家业”。按照侗族的葬俗,入殓和安葬都要请巫师选择吉日良时。有的地方入土时还要进行鸡卜和踩棺仪式。
通常在安葬后的当晚,丧家要以酒肉招待宾客和帮忙之人。设灵牌之家,待亲戚走后,留一至亲在火塘边砌一小灶,将置在米升上的灵牌一起供在灶中。一月过后,由一位亲戚摘取三根芭茅草于半夜人静后去坟边“喊魂”,并将草带回放置灵牌上,表示亡魂已带回家中,并请巫师来祭祝一番。接着拆掉灵牌,将升里的米煮熟,合家同食。至了这一步,丧事就告结束。
在侗族,对于那些非正常死亡者(如自缢、溺水、难产而死的,也包括生前患有麻风等顽疾的)要先火化,或直接火焚,或入殓后连棺火焚,之后将骨灰装入棺内再实行土葬。如果未满月婴儿夭亡,或放在撮箕中,盖上布,悬挂在树枝上;可投入河中,任其随水冲去。
旧时,侗族古有停棺待葬之俗。今黎平、从江、新晃、通道等地的不少村寨还保留此遗俗。各房族都有自己的祖茔坟山,成年有后的都可葬入祖茔。如果死者未满18岁或未满36岁无子女者和非正常死亡者不能葬在祖茔,只能另择地埋葬。
时至今日,随时代的发展侗族丧事从简,其中的一些封建迷信也日逐消亡,使丧葬更符合时代要求。
11.瑶族的葬礼
与别的民族不同,瑶族是乐观对待死亡的民族,丧葬风俗也很奇特。瑶族人至今仍保存着原始古朴的遗风,瑶族葬礼被誉为“古葬”。
在瑶族,最盛行的葬式要算土葬了。葬式和葬法由于受周边其他民族的影响,稍有不同。就拿居住在黎平县境内的瑶族来说,葬式上就分直接入土和停棺待葬两种形式。
居住在东部地区的瑶族,由其是“巴亨”这支瑶族的丧葬活动不选择日子和时辰,人死后当天就得送出家门,第二天就办完丧事。凡属正常死亡的成年人,瑶族都要举行较隆重的丧葬仪式。丧家要立即为其沐浴更衣,并抬到设在火塘边的“梦床”上,睡的位置必须与生前的方向相反,鬼师手摇铜玲祭奠死者。与此同时,还要马上派人上山砍树赶制棺木。这支瑶族没有生前预制棺木的习俗,人们生前已经选定好某棵杉木作为自己的棺木,并作好记号,需要时再去砍。需要注意的是,棺木不能在丧家制作,一般在寨外宽敞处或寨头制作,用一根杉树解下的几块整板拉槽穿榫拼合而成,棺木式样与汉族的基本一样。棺木制好后就抬丧出门,将死者用一张白布兜住,众人提着布边到寨口装殓。
在装殓之前,鬼师再次进行超度,指引亡人回归之路。接着将死者放入铺放纸钱棺内,并在死者的头部和手中放一些纸钱,意为死者回归路上的盘緾。殓毕,盖棺抬往墓地安埋。返家后杀猪祭祀祖宗和死者,告知已将死者的灵魂送出,请求祖宗接纳。在下葬的当天,丧家将家族、亲戚送来吊丧的腌肉、腌鱼、腌鸭、糯米饭等招待宾客。没有吃完的猪肉,每人分给一点带回家中,结束丧事。
在瑶族,还有停棺待葬之俗,“停棺待葬”是一种二次葬的形式。瑶族认为在农作物生长的季节里不能掘坑动土掩埋死人,否则会不利庄稼生长,影响收成。在春分后至秋收前的正常死亡者,只能将死者停放在瑶族称为“冬谷老”的村寨公共墓地,用一些杉木皮盖住遮雨,也就是露天葬。等到停棺年满,丧家便请鬼师前来送魂,将死者尸骨重新装殓,举行葬礼,迁入家族墓地入土安埋。
在瑶族,人们视结婚为成年的标志,凡未成年人死亡不能埋入家族墓地,只能埋在寨脚被瑶族称为“冬送”的地方。瑶族忌讳凶死,认为凶死极不吉利,死者灵魂会变成一种对人作崇的野鬼。凡是被蛇咬死、摔死、暴死、难产死者,不能请鬼师超度,不能立即入土埋葬,必须将之停棺于山野三年。时间一到,由家人另备一小棺木捡尸骨葬在野外或于野外焚化,将其骨灰撒入山溪,随水流走。
12.朝鲜族的丧葬习俗
自古以来,朝鲜族将孝道视为万行之首,因而在丧葬礼仪中,比其他礼仪更彻底的体现了崇拜祖先的观念,逐步形成了丧葬程序。
与别的民族多种葬式并存不同,朝鲜族大多实行土葬,只有少量散居在城镇的也实行火葬。
朝鲜族以孝为先,在朝鲜族人家,父子关系是一切人伦关系的基础。讲求父慈子孝,长子赡养父母。社会上老人受到尊重,人们非常鄙弃不孝不敬的人和行为。按照朝鲜族的习俗,老人死后,亲属三天之内不准洗脸、理发,也不准吃干饭,而且必须穿孝。如果亲友来吊唁,首先在遗体前三叩首,再同死者亲属相互二叩首。朝鲜族举行葬礼一定要在单日,入殓的时候要给死者穿新衣,原来的衣服则烧掉,三天后埋葬。
下葬之前,要请风水先生选择墓地。按迷信的说法,墓地选择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家族的平安与兴旺。墓地多选在山坡的阳面。埋葬时,死者头朝山顶脚朝下。将死者安葬后,在坟前放上打糕、糖果之类的供品,行叩首礼。下葬之后,要连着祭上三天,饭前上供:第一天上供祭祀叫“初云”,第二天叫“拜云”,第三天带供品到坟地叫“三云”。
朝鲜族丧礼,就是指包括出现丧事至丧祭仪式结束的一切礼仪,如临终、招魂、收尸、发丧、袭脸、成服、吊丧、葬礼、三虞祭、卒哭祭以及小祥、大祥等。祭礼只包括忌祭、时祭、俗节祭等。过去一般停灵三、五天、甚至七天,现在一般停灵两三天。过去把棺材放入丧舆里,由村里的青壮年抬着出殡。到了现代,通常不用丧舆,农村以牛车、城市以汽车代之,而且城市里已实行火葬。旧时,墓地多请风水先生选定,如今基本没有此习,只是村里年长者到附近的山上选择适葬的地方,一般多为阳山坡。
在朝鲜族的丧葬习俗中,有一个叫“饭含”的程序。饭含,指在入棺之前往死者口中放入米粒。一般使用出嫁时带来的米。拿柳木做的勺,分左中右三次,从第一勺起依次叫“百石”、“千石”、“万石”。接着放进三枚铜币,依次叫“百两”、“千两”、“万两”。“饭含”这道程序完成后,就用白布条或麻布把尸体绑上几道,装入棺材内。
为了依靠集体力量办理丧事,从前在朝鲜族聚居的乡村,出现过“治丧契”一类的民间组织,团结邻里,发扬互助协作精神,共同解决丧葬中遇到的具体困难。
13.白族的丧礼
白族人相信人世轮回,相信灵魂的存在,对丧葬十分重视,从现存的丧葬遗迹看,明朝“改土归流”前,白族实行的是火葬,此后受汉族影响,实行棺木土葬。
在白族,当家中有老人快断气时,子女便给老人口中含一粒“断气果”,白语称“尼期”。此果以银作外壳,内装荔枝、桂圆肉,以让死者到阴间不缺衣少食。白族大多实行棺葬,极少部分地区实行火葬。老人死后,要急速通知亲朋好友,如果死者是女的或入赘的人,要等家人验证后,才能选时辰入棺。死者入棺后还要在家停柩数日,供孝子、亲友凭吊,并要摆酒席宴请亲友。在这一段时间内要超度亡灵,请风水先生看坟冢(年老者一般都是早已选造好坟墓),看出殡时辰。
白族丧葬比较繁复,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财。
老人去世后,嫁出去的女儿、去入赘的儿子都要回来参加丧葬活动,同时他们要支付吹鼓手及念经超度亡灵的费用和抬棺人员的烟及食品,并要抱只大红公鸡作为给死者的礼物。死者家属要设宴招待前来凭吊的宾客。在着装上,男女孝子头戴白布包头,穿白衣、白鞋,并要守孝三年,长子要在百天内不理发,孙辈及重孙辈白布头上带点红布或红布。
在出殡之前,要唱戏(即清唱)或吹吹腔,内容多为悼念死者的戏文。亲朋好友来哭吊,有的以哭来唱自己与亡者的关系、亡者的恩德,自己对亡者的怀念。还有一些地方念用白文或用汉语记白语的“白祭文”。
所谓“白祭文”,其中心内容是叙述亡者的生世和恩德,借以讥讽现实中对亡者的不良行为,寓意深刻。念诵时,语音悲痛、深沉。讲诵到死者恩德时,旁人怀念,孝男孝女悲恸大哭;念到对亡的不良行为,使人悲恨,做者羞愧,悔恨万千。到了出殡的时候,有的地方还为死者唱“开路歌”或唱“送丧调”,所唱的内容一般是怀亲忆旧,抒发儿女、亲友深情,十分感人,令人悲痛。
到了下葬出殡之日,鼓乐喧天。棺木在后,孝子在前,送葬的人在后,沿途鞭炮上前鸣放,丢撒纸钱,孝男孝女悲恸大哭。送葬的人一般送到辞客处或叫“谢客处”,孝子跪拜送葬的人后,才把死者送上山入土。接着把灵牌位供在祖堂中,死者名字记入祖宗簿。等到出殡抬棺掩土的人回来后,先喝碗甜姜汤,然后吃饭,整个葬礼算结束。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这种繁复、浪费钱财的习俗已有了很大的改进。
14.哈尼族的丧礼
哈尼族有句俗话:“一个人一生三次新”。指的是人生的三次重大的礼仪活动,即诞辰礼、婚礼和丧礼。丧礼作为人生最后的礼仪,是人生旅途的终结,哈尼族普遍存在着一种“轻生重死”的观念,因此对老年人的丧礼十分重视。可以这样说,他们活着的时候,省吃俭用,不畏清苦,而死时丧礼却办得铺张隆重。
就哈尼族丧礼来说,它的形成与其普遍信仰原始宗教、祖先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人死魂不灭”是哈尼族最基本的宗教观念,认为人的死亡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声与气的脱节,人体亡故之后,灵魂还像死者生前一样继续过着某种形式的生活,留下儿女子孙的老人,正常死亡之后,其灵魂有一个特定的居住地点,与历代亡故的先人们在一起,死者的灵魂与后人会发生密切的联系。经过一定的时间后,那些过世老人的灵魂,在后人的心目中,逐渐升华为“祖先神”,并具有多种神性,可以给后人带来福祉,也可以降祸于人,死亡现象被涂上种种神秘色彩。哈尼族为了避祸求福,于是形成了很多的安抚灵魂的习俗,而且较集中地体现在丧礼活动中。
因为人死亡的年龄、地点和方式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丧葬祭祀方式。而且,伴随着哈尼族宗教信仰活动的发展,同时也受到周围其他民族丧礼活动的影响,哈尼族的丧葬方式也日渐复杂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哈尼族各支系中,形成了多种丧葬方式,主要有火葬、土葬、水葬、树葬等。这当中的火葬和土葬主要是成年死者的葬式,现在哈尼族盛行木棺土葬方式,但仍然有少量的其他丧葬方式。哈尼族的丧俗活动大致可分为四种等级。所谓等级,主要是对丧葬隆重程度而言,根据杀牲的多少;祭祀活动的繁简;祭词应用的多少来划分。其中“莫搓搓”是哈尼族最高等级的葬礼,要举办“莫搓搓”葬礼,除了具备经济条件外,死都必须是德高望重的高龄老者,其家庭人员必须为三代以上同堂者。
在哈尼族,有一种不成文的规矩,不管谁家有丧事,寨人都鼎力相助,家中死了人,难免十分哀伤凄凉。这个时候,寨民们会主动地到丧家做伴、帮忙,有的去砍柴;人的去找菜;有的去砍棺木;通常情况下,一两天就能准备就绪,为丧家排忧解难。
假如丧家经济上有困难,也可以向寨人和亲友借债。但这种借债形式,不算利息,不定还期,这种债务须在债主家中有丧事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归还。所以,这种债务关系往往会拖得很长,有时前辈人的债务,要由第二代、第三代人来归还。
哈尼族人谁家举办丧礼,丧家在外寨的亲友都要来奔丧,客人分散到全寨各户食宿。减轻主人家的负担,奔丧者带来祭奠死者的牛、羊、猪、鸡等肉。祭献死者后,他们住哪家就在哪家共食,主人家还要购买酒、菜招待客人,这些费用丧用不必支付。哈尼族认为一个人的父母只会死一次,但全寨人的父母就会经常死,今天你帮了他,以后他也会帮你,形成了一种民族群体互助的意识。
15.哈萨克族的丧葬方式
因为哈萨克民族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他们的葬礼基本上按伊斯兰教教规进行。哈萨克族极为重视葬礼,葬礼大体上分为临终前请毛拉念经“赎罪”、整容、挂旗吊唁、报丧、奔丧、出殡、送葬、哀悼、祭祀等一系列活动,全部过程甚至要持续一年时间。
通常情况下,哈萨克人的丧葬仪式都是按照伊斯兰教的仪礼进行的。人死之后脸朝西安放,绑住下巴颏,用洗净的布遮盖脸面,用围帐将遗体围挡起来。遗体在家停放一天或三天,由近亲点灯守灵。到丧家吊唁的人们要进屋与遗体告别,并安慰死者的亲属。然后用清水洗尸,洗完后用白布缠裹尸体,安放在灵柩内。接着举行祈祷赎罪仪式。待赎罪仪式结束之后,将灵柩抬到屋外,举行“加纳扎”仪式。参加者全体站立,由阿訇主持念经。念经仪式结束后,死者的亲属问众人:“这个人生前是怎么样的人?”众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是个好人,善良的人,祝他升入天堂!愿他安息吧!”
上述“加纳扎”仪式结束之后,即举行出殡仪式。如果坟地太远,可以用骆驼驮,并用毯子覆盖灵柩。墓穴根据地形挖成直墓坑或掏成洞穴,尸体头部朝南,足部朝北,面朝西(即面对麦加)安放在墓穴里。在死者入土之前,所有送葬者每人在尸体上放一撮土,然后安放尸体,并堵好洞口。
将死者下葬之后,亲属和本部落的人们要给死者家送食物、白布和牲畜。假如死者是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他的毡房旁边要挂吊唁的旗子,旗子的颜色因年龄而异,有严格区别:年轻人挂红色旗子,老年人挂白色旗子,中年人挂的旗子是一半红一半白。死者生前经常乘骑的马要剪断尾巴,不允许任何人骑。在转场或搬家的时候,需要把死者生前所用的马鞍和衣物统统挂在马背上,并由死者的妻子领着走。与此同时,还要带上志哀的旗子,经过别人的毡房时都要唱挽歌。
16.傣族的丧葬习俗
傣族的丧葬习俗具有丧葬形式的多样性、丧葬礼仪的等级性、肃穆丧事活动的娱乐性、丧葬习俗的宗教性和丧事活动从俭的现实性等特点。这些特点都与傣族社会的历史进程、生产力发展水平、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傣族人的传统葬式有土葬、火葬和水葬三种,其中又以土葬为主。在西双版纳的傣族区,每个村寨的附近,都有一块或几块墓地,有的把这种墓地称作龙山,傣语叫作“坝消”,“坝消内的林木,是不许砍伐的,把它称为“龙林”。天长日久,“龙林”苍劲挺拔,葱茏青翠,变成了一片风景林,使傣家村寨自然风景更加秀丽。
死人是不能随便埋葬的,其墓地选择分三种情况:一是正常病死的人埋在一个地方;二是没有成人的孩子死又埋在一个地方;三是非正常死亡,即暴病死、凶杀死、溺死等,另外埋在一个地方。在有些地方,人们会将第三种非正常死亡的人,实行水葬,好让邪气随尸体一起被水冲走。
在以前,傣族实行严格等级制,人死后,叫法和葬法都不一样,帕漳屺佛爷死了叫“涅磐”;召勐(土司)死了叫“暖且”;头人死了叫“信佐”;佛僧死了叫“桑奔”;一般百姓死了叫“歹”或“桑佐”、“信西”。葬法也不一样,假如是像土司、头人和佛爷等有地位的人死了,就实行火葬,祝福早日升天;一般的百姓死了,则实行土葬。
如果家里死了人,首先是向亲朋好友报丧,报丧要身背大米,将米洒在亲戚朋友家的楼梯上,然后站在楼下,把死讯报告给亲朋。若是需要到外寨报丧,按照古老的传统,只能站在寨子外面,托人把死讯通报给寨里的亲朋好友。家里人则把死者抬到竹楼的中间,将尸体依靠在木柱上,傣家称木柱为“骚流乃”,并要求一次性坐靠稳,否则不吉利。接下来要用温水沐浴换衣服,随后将死者平卧,双手合于胸前,手下置腊条二对,用白布裹尸,把眼、鼻、嘴部位剪孔裸露,殓入棺中。
接着就该择日出殡了,傣族人有诸多忌讳,傣语说:“晚陇抱些宰,晚来抱些影”。“陇”与“来”分别为干支中的“辛”与“丙”。“晚陇抱些宰,晚来抱些影”,意思是“陇”日,死者是男的就不能出殡;“来”日,死者是女的也不能出殡。
到了出殡之日,首先要对竹楼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扫,三脚架下也一样,将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集中化为灰烬,倒在江河里,顺水而流,和死者一起进入天国。另外,由一亲属男子,右手持一把长刀,左手拿一个白布袋,用刀把前来参加送葬亲友手中的“曼苦”树叶包着的饭粒挑进白布袋里,一起送进墓地,让死者不作饿死鬼,好好安息。
若死者是正处热恋中的青年,要选择他(她)们常去玩耍的一棵树,出殡时,将尸体在树干上撞击数下(一般是双数),并祷告说:“这就是您心爱的人了,带上他(她)一起去吗。”据说,不这样做,死者的灵魂就会回来找他(她)心爱的人。使其闹病。若死者是孕妇,就要对孕妇进行剖腹,将婴儿取出,把妇女和婴儿分葬两地。因为按照傣族习俗,成人和小孩是要分葬的。
在个别地方,出殡的时候,还要举行断绝夫妻关系仪式。不管年龄多大,其中一方去世,都要举行仪式,其仪式是:用一缕白线(或用一腊条,从中折断),系在棺木上或尸体上,生者握住另一端,由村长或一长者,将其线割断,就表示断绝夫妻关系。这样,就能另娶和另嫁,不受婚约。
将死者下葬之后,必须重新安放铁三脚架,重新燃起火光,请僧侣诵“芒嗄拉”经文,送家神家鬼,然后方告葬礼结束,开始新的生活。
17.高山族的葬礼
在许多民族的观念当中,死亡是很神秘的事情,高山族也不例外,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此有强烈的崇拜祖先的观念,各族群都有祖灵祭祀。他们认为灵魂有善恶两种,而死亡也分为善死与恶死。善灵自然是善死的灵魂,即祖灵,是要祭祀的;恶灵是指死于非命的人变成的,这些恶灵常常在人间做怪。按照高山族的习俗,对于恶死之人,多采取简单掩埋法,死地多插标识以避之,居室亦多废弃,或请巫师禳逐。而对于善死者则不同,有很多收殓和埋葬等仪式,又因各族群形式不同。
说到葬式,高山族通常都实行土葬。除此之外,平埔人、阿美人与雅美等地区实行室外土葬,布农人、泰雅人、曹人、鲁凯人、卑南人等实行室内屈肢葬;排湾人、赛夏人等实行室外屈肢葬,即将死者肢部屈曲至胸,用布包裹或绳索捆扎,掘穴入葬,盖石板或土埋。在历史上,还流行过鸟葬、风葬、崖葬、火葬、屋外搭寮坟葬等特殊葬俗节庆。
在高山族的葬俗当中,还有以下几点:
1.裸葬。这是高山族随葬习俗的一种。人死之后,将衣服脱光,以鹿皮包裹,使亲属四人将尸体抬至山顶,打开鹿皮,使尸体置于其上,再把死者生前所穿衣服盖在身上以殉葬。按照当地习俗,这样还“洁”而去,尸体虽裸露,但灵魂却穿了衣服;人死后尸体无关要紧,无形的灵魂却可以离开肉体而存在。
2.恶尸葬。高山族人有一种看法,非自然死亡者是“恶死”,对“恶死”者尸体葬法与“善死”者不同。泰稚人把战杀、自杀等非自然死亡的视为恶死者,将其尸在发现的地方就地掩埋。妇人在室内难产死亡或无亲属送终而死者也视为不吉,将其埋于屋内,视为禁忌之地,插上稻草作记,家人弃屋而另建新室。赛多人发现横死、战死等非自然死亡者,即告诉死者亲属,就地掩埋,并举行火葬,堆石于掩埋处,以示禁忌。有些富人,会将自杀、他杀、路毙、火亡的就地埋葬。
3.祭灵。按照高山族习俗,人死后在家停灵三天,出殡前举行盛大的祭灵仪式。祭灵时一般要杀马或牛。杀马时把马拴在灵前。长子跪于马前,在马蹄上撤酒后杀掉。祭灵的时候,由一长者诵祭文,其内容包括死者姓名、年龄、籍贯、得病和亡故的日期、送葬祭灵的物件等等,其他人在棺前或灵位前脆着,当晚以牛马肉招待亲友,称之为“告灵饭”。对于那些辈高年长的死者家祭灵尤为隆重,娘亲一般要带一口活猪当场杀了献祭,其他人通常也带祭品前来参加。
18.珞巴族的丧葬习俗
珞巴族人极为重视为死者治丧,力图以此慰藉亡灵,并表达对其哀悼怀念之情。珞巴族多采用土葬和树葬,还有石冢葬、崖洞葬等形式,礼俗相当复杂,禁忌繁多,以示尽了孝道。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因地域和部落的不同,珞巴族的丧葬习俗而有所差异。居住在西藏墨脱县的米古巴、米辛巴等部落实行树葬,西藏隆子县的珞巴族实行崖洞葬和石冢葬,而在德根、巴依、玛雅、达足、纳等部落中则实行树洞葬。
珞巴族的树葬:在珞巴族某些部落实行树葬。树葬有三种方式:一是在树葬的地方,找一棵分杈的大树,在分杈的粗枝上挖一个能容纳尸体的槽,并放上死者生前的用具和一些装饰品;二是在枝杈处用树枝捆扎一个平台,在台上搭一个小棚,将尸体及其生前用具和一些装饰品置于其中;第三种是把尸体以端坐的姿势放在竹筐里,然后捆放在树杈上。
珞巴人有一种观点,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有精灵的,人虽死了,尸体腐烂了,变成了虫子,但灵魂却去了“极乐世界”,变成了另一种有精灵的东西。就拿悬葬来说,就是希望他们快点投生,来世做富贵之人。
珞巴族的墓葬:事实上,珞巴族多数部落实行墓葬。在墓葬的时候,先挖一个圆形的坑,坑有一人多深,在坑底再挖一个与坑壁成90度角的墓穴,墓穴两边与上方用木料做支架,并烧火熏烤。墓穴底部铺垫板、草、褥子、枕头。将死者放入墓穴之后,要把捆尸体的绳子及脸罩解除,盖上衣服。如果死者为男性,就在尸体旁放上弓箭、砍刀、小刀、烟斗、烟袋等物;要是女性的话,则放上耳环、手镯、项链、“嘎乌”、针线等。在墓穴门边外打好树桩,铺上草后,填土至与地面相平,坟墓上搭个棚子。
下葬的时候,杀猪和鸡,猪的四只脚和鸡的两个翅膀挂在坟墓上。葬完后,要把送葬时捎去的肉和米酒带回去,在死者房外支锅做饭,请参加送葬的人吃。吃剩的饭菜要分给来客,忌带进死者家里。当天晚上,死者家属要到坟前烧火,将一袋烟,此后每天早上或晚上都如此进行,时间长达两个月,两个月的最后一天,认为死者的灵魂已走,在坟前杀一只鸡祭奠死者,丧事即告完毕。
19.满族的丧葬习俗
纵观历史,满族可说是影响尤为显赫、人数众多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满族的葬式主要包括土葬、火葬,其土葬和火葬可谓是历史久远。在入关之前,满族以火葬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他们经常迁移。还有一个原因,八旗将士在清初战死较多,尸骨不便送回故里,因此多用火葬。满族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与土葬并用发展为以土葬为主。
在满清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的丧葬,仍有殉葬之恶俗。这个习俗亦系沿袭自辽金女真奴隶主贵族“生焚所宠奴婢、所乘鞍马以殉”(《三朝北盟会编》卷三)的故俗。努尔哈赤死,有大妃乌喇纳喇氏、庶妃代音察、阿迹根三人从殉,虽然其中不无政治斗争的需要,却反映着殉葬的陋俗;皇太极死,亦有二个亲信侍卫从死。这个恶俗,在满族入关后逐渐取消,沈阳满族以后也不再保留此俗。
在漫漫的历史进程中,满族的先民先后经历了土葬、兽葬、树葬、水葬、火葬等各种葬俗。清初满族仍延续女真人火葬的习俗。之后,因为受到汉族丧葬风俗的影响,满族形成了以土葬为主的新葬俗,其礼仪大致与汉族相同,包括小殓:送终、穿寿衣、放“长明灯”、“含口钱”;亲属穿“孝衫”;哭丧;“报庙”;报丧;行孝;大殓:守夜、开光;入殓;开吊;出殡;服丧等。其中,仍保留着一些满族本民族特色的礼仪和风俗。
在满族人的习俗中,人死在西炕上和北炕上都是不吉利的。因为他们以西炕为尊贵,以北炕为大,因此当人快要死的时候,赶紧移到南炕上。人死后还要用白布蒙脸,不准死人见天日,棺材必须从窗户抬出去,不准从门抬出。满族人认为,门是活人走的,死人从门抬出去,会影响活人,因此忌讳把死人从门抬出。
在死者大殓之后,还有一种满族所特有的葬俗,就是在院门口树起两丈多长的高杆,上面悬挂红布做成的红幡,即丹旐。红幡形状是整幅红布分为四条后,头尾用黑布装饰。依照满族习俗贵白贱红,以红为送终之色。在出殡的时候,幡为前导,称“灵头幡”。下葬后,亲属将红幡分抢而去,为小孩做兜肚等用,以“免疾病”。满族安葬死者的棺材形状很特别,上尖下方,上部隆起,是从火葬时用的棺材演变而来,在棺材头的地方,钉着一块象征火焰的风火翅,里面放谷草、栗树枝,是火葬的遗迹。
在满族丧葬习俗中,有一种被称为“烧饭”的礼俗。辽金时女真人就有将“其祭祀饮食之物尽焚之”的烧饭之俗。沈阳满族沿袭此俗,富贵人家还有将生前所御狗、马焚烧的。后来,清朝统治者多次告诫要节省食物器用,除烧饭外,也不再焚烧狗马,只将生前所用狗、马率至坟前火堆旁,用鞭棍催打狗马从火堆上奔跳过去就可以了。
按照满俗,假如死者是长辈,家中的晚辈都要放声大哭,但等出殡回来后,任何人都不准再哭了,假如再哭就意味着又要死人了。在一个家庭中,如果长辈去世,儿女都要穿孝,百日时要去坟地烧纸叩头,然后脱孝。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入二十世纪后,丧葬旧制有所改革,一个时期曾袭用汉俗,但丧服之制仍保留下来。到了解放后,又有了进一步的改变,现在丧葬旧制已不见了,代之以火葬和追悼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