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学是个什么玩意儿
8001300000024

第24章 胡坚:对待未来,要随波逐流

胡坚,曾用笔名文嚎、刺小刀。1983年11月出生于湖北武汉。武汉市十四中学高中毕业。曾获武汉市“楚才杯”作文竞赛一等奖一次,三等奖三次。作品《宠儿》发表于《萌芽》2002年第1期,在新浪网作家专栏上开有《文嚎专栏》,在《东方》、《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著名报刊发表过文章。小说《愤青时代》(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由《乱世岳飞》、《RPG杨家将》、《宠儿》三个中篇组成,被称为“中国少年人第一部智性之作”。其厚重的文化底蕴、特立独行的个性、老辣幽默的文字一扫少年作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被评论界称之为“少年王小波”。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文学院。曾供职于武汉市长江商报社。现居广州。

许多余:胡坚你好!我这几年逛书店,除了看到韩寒、郭敬明等人依然在疯狂出书以外,很少看到你的书上架。现在的市场上也很难见到你以前的那些书,你觉得这种状况是出版市场有问题还是你有问题?

胡坚:市场的观点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烙印,那就是,希望简单,希望用市场或者金钱来衡量一切。这同元代比较相似,把人按照一个标准分成三六九等,以免大脑受思考之苦,这个思考方法很适合大多数人。如果按照市场占有和挣钱多少这个逻辑分析问题,就会得出以下推论:莫扎特不如周杰伦卖碟多,毕加索不如陈逸飞。能挣到钱的东西必须具备一个基本条件,那就是必须大多人能懂。我常常告诫自己,做人要剽悍,不用为失败寻找广义上的借口。其实你可以直接说我的书不好卖,这样我就没什么废话了。

许多余:我们记得2002年的“胡坚事件”震撼全国,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你的文集《愤青时代》,我看过很多关于你的新闻,几乎都要提到你当初想特招去北大的事,现在你怎么看待这个事?四年后的今天你还想上北大吗?

胡坚:鸡黍重回千里驾,林园暗换四年春。四年间,我亲眼看着青春文学被人从土里刨出来发扬光大。环境的恶化,竞争的加剧,使我变得更加胆小,我一直不敢谈这个事情。

许多余:最开始接触网络是什么时候?你现在参加工作了吗?

胡坚:应该是1998年,现在有份工作,记者,入行也有几年了。

许多余:你总共写过几个长篇?最满意哪篇?

胡坚:写过很多。最满意的作品应该是下一部。

许多余:很多“愤青80”都把你当成了他们群体利益的代言人,能谈谈自己对80年代人的理解吗?对未来生活有何打算?

胡坚:80后都是新生代,傻小子睡凉炕,全凭体力壮。本来大家跑马圈地,各自号称本地第一号文学青年是可以相安无事的。我国文学青年虽然多,但毕竟我国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大,还经得起折腾。可惜现在传媒发达,好事者往往会来句:“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看不见就算了,看见了能不打起来?另外张五常说,博士论文不必有创见,倘若有,无非两种可能,第一种是读书太少,把前人已说过的当创见;第二种,根本就是错的。我估计,在群体评判上,不确定性应该更加明显。关于未来,我的偶像是雷诺,“对待未来,要随波逐流。”

许多余:相比《宠儿》、《RPG杨家将》,我个人更喜欢你的一些杂文,比如《独木桥上的报告》系列,当时是不是特想成为一个杂文家?现在能给你当初的写作定个位吗?

胡坚:当时土鳖,崇拜李敖。现在不崇拜了,理性了,冷静了。

许多余:如果有机会出国留学,你选择哪个国家?

胡坚:《上海滩》里的许文强是这样说的:“阿力,我要去法国。”我留学多半会在语言学校蹲班,签证到期了不想回来,还可以跑路去外籍军团猫着。

许多余:今年和去年“历史”热,易中天更热,你对此怎么看?

胡坚:我是易中天老师的铁杆粉丝。我的第一个小说写的就是历史题材。

许多余:你对湖南的选秀节目怎么看?

胡坚:哟,上上届的是凡是往事不可追,上一届的那叫回忆仿佛冷风吹。

许多余:你觉得自己现在还够愤青吗?胡坚:我在路上。

许多余:平常生活中除了写作,还有哪些爱好?胡坚:看书,看报纸。

许多余:如果忽然一下暴富,你首先会做什么?胡坚:买很多名牌。

许多余:你最喜欢的书是什么?可以介绍下内容吗?胡坚:《愤青时代》。内容你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