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电子商务案例分析
7999900000002

第2章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概述(1)

知识目标

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熟悉电子商务的功能和特点;

了解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的内容和意义。

技能目标

掌握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过程及开发方式。

第一节电子商务概述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是一个外来词,最早来源于“electroniccommerce”(缩写为E—Commerce或EC)。后来,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等公司提出“electronicbusiness”(缩写为E—Business或EB)。美国的惠普公司对于E—Commerce和E—Business这两个词也有比较清楚的界定。它对E—Commerce的定义是:它是通过电子化手段来完成商业贸易活动的一种方式,使我们能够以电子交易为手段完成物品和服务等的交换,是商家和客户之间联系的纽带。它对E—Business的定义是:一种新型的业务开展手段,通过基于因特网的信息结构,使得公司、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之间,能利用电子业务共享信息,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现有业务进程的实施,而且能够对市场等动态因素作出快速响应并及时调整当前业务进程。

简单地说,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基础设施,通过一定的协议连接起来的电子网络环境进行各种各样商务活动的方式。迄今为止,人们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尚未统一。不同政府、组织、公司、学者等都依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为电子商务下了定义。

1.政府部门对电子商务的定义

欧洲议会在《电子商务欧洲动议》中对电子商务给出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通过电子方式进行的商务活动。它通过电子方式处理和传递数据,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它涉及许多方面的活动,包括货物电子贸易和服务、在线数据传递、电子资金划拨、电子证券交易、电子货运单证、商业拍卖、合作设计和工程、在线资料、公共产品获得等。它包括了产品(如消费品、专门设备)和服务(如信息服务、金融和法律服务)、传统活动(如健身、教育)和新型活动(如虚拟购物、虚拟训练)。”

美国政府在其《全球电子商务纲要》中,比较笼统地指出电子商务是通过Internet进行的各项商务活动,包括广告、交易、支付、服务等活动,全球电子商务将涉及世界各国。

2.国际化组织对电子商务的定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是:电子商务(EB)是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信息内容与需求交换的一种通用术语。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有关电子商务的报告中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发生在开放网络上的包含企业之间(business tobusiness)、企业和消费者之间(business to consumer)的商业交易。

国际商会于1997年11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世界电子商务会议上对电子商务概念的阐述是:电子商务是指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从覆盖范围方面可以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获得数据(共享数据库、电子公告牌)以及自动捕获数据(条形码)等。

3.世界著名公司对电子商务的定义

IBM公司在1997年提出电子商务概念时,将电子商务诠释为:E—Business=IT+Web+Business。IBM公司认为,电子商务是在Internet的广泛联系和传统信息技术系统的丰富资源相互结合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相互关联的动态商务活动。它所强调的不仅仅是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也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下的强调交易的狭义的电子商务,而是把买方、卖方、金融机构、厂商及其合作伙伴在Internet、企业内部网和企业外部网结合起来的在网络计算机环境下的商业电子化应用。

用友公司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电子商务的基础是企业内部资源的网络化和业务模块的集成化,一个企业要实现电子商务,首先必须从企业的财务管理入手,实现内部资源(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网络化管理。而在其中,财务又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所以将财务管理作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是企业电子商务的基础。

SUN公司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利用Internet进行的商务交易。其强调的是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和企业电子商务的逐步实现过程。

4.权威学者对电子商务的定义

美国学者瑞维·卡拉克塔和安德鲁·B·惠斯顿在《电子商务的前沿》一书中提出:广义地讲,电子商务是一种现代商业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服务传递速度来满足政府组织、厂商和消费者的降低成本的需求。这一概念也用于通过计算机网络寻找信息以支持决策。一般来讲,今天的电子商务通过计算机网络将买方和卖方的信息、产品和服务联系了起来,而未来的电子商务则通过构成信息高速公路的无数计算机网络中的一条线将买方和卖方联系起来。

陕西财经学院电子商务研究所教授李琪认为,从广义上讲,电子商务可以定义为:电子工具在商务活动中的应用。电子工具包括从初级的电报、电话到NII、GIINII的全称为national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即国家信息基础设施。GII的全称为glob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即全球信息基础建设。从概念上看,GII是从NII延伸出来的。从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形来看,信息的流通必然有跨国界的需要,因此当各国提出NII后,必然会发展到GII。和Internet等现代系统,商务活动是从商品(实物与非实物、商品与商品化的生产要素等)的需求活动到商品的合理、合法的消费除去典型的生产过程后的所有活动。从狭义上来说,电子商务可定义为:在技术、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里,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的人,系统化运用电子工具,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不仅能疏通现有商务的各个环节,提供现有商务的运作效率,改善现有商务程序,开辟一个全新的交易场所,而且能够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巩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提高企业自身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二、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电子商务最早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从那时开始,电子商务经过了一段较长的缓慢发展时期,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Internet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才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总体来看,电子商务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电子商务的酝酿阶段:基于EDI的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的酝酿阶段大约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早在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问世不久,一些大型企业就已经开始利用计算机处理业务数据,并把相关内容打印到纸上或存储到磁带上,并通过邮寄方式寄给其他企业;之后,再由对方把纸面上的信息人工录入计算机或利用磁带直接导入,以此实现双方系统的信息共享和交换。进入60年代后,EDI(electronic datainter change,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在美国产生,当时的贸易商们在使用计算机处理各类商务文件的时候发现,由人工输入到一台计算机中的数据70%是来源于另一台计算机输出的文件。由于过多的人为因素,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人们开始尝试使贸易伙伴之间的计算机上的数据能够自动交换,于是EDI应运而生。人们开始采用EDI作为企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技术,这便是电子商务的雏形。

EDI是将业务文件按一个工人的标准从一台计算机传播到另一台计算机上的电子传输方式。这种直接在计算机之间传输信息的方式大大减少了纸张票据的数量,因此,人们称之为“无纸贸易”或“无纸交易”。EDI的应用降低了单证制作和文件处理的劳动成本和出错率,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EDI使用的是专用的增值网(VAN),小型公司和小型企业无法进入,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基于EDI的电子商务应用范围的扩大。随着Internet的兴起,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应运而生。

2.电子商务的形成阶段: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形成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并且迅速普及,逐步从大学、科研机构走向企业和家庭。直至1994年底,Internet已联通全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连接着3万多个子网、320多万台计算机主机,直接的用户超过3500万名,成为了世界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依托Internet的电子商务也就应运而生。Internet电子商务是主要以飞速发展的、遍及全球的Internet网络为架构,以交易双方为主体,以银行支付和结算为手段,以客户数据库为依托的全新的商业模式。

除了Internet的发展外,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涌现的新技术,最早也最重要的是Web技术。Internet的迅速扩张与Web技术的发展相辅相成。一方面,Web为用户访问Internet上的资源提供了十分方便的手段和方法,从而推动了Internet用户数的增长;另一方面,Internet的推广普及也为Web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除此之外,Internet上安全与支付技术的发展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例如,认证中心、银行支付网关的逐步建立以及安全电子交易标准、安全套接字层标准的制定等,为Internet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Internet克服了电子数据交换(EDI)的不足,满足了中小企业对于电子数据交换的需求和大型企业对信息共享的需求。在Internet基础上建立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成本低廉,便于实现信息共享,为商务活动的电子化提供了可能。利用基于Internet的电子商务可以使企业从事在物理环境中所不能从事的业务,有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它能帮助企业扩展市场、提高效率并抓牢客户,使得中小企业能够用更低的成本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同时,它能为广大的网上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消费选择,使消费者得到更多的利益。

3.电子商务的发展阶段

电子商务的发展阶段是从2000年至今。在这一阶段,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巨大变革,电子商务管理思想逐渐形成。作为一种商务过程,电子商务从初期的以物流、资金流为主导转变为现在的以物流、资金流为基础,以信息流为主导,强调物流、资金流、商流和信息流的有机整合与统一。

美国是电子商务应用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发展趋势对其他国家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据艾瑞咨询统计,2009年第三季度,美国零售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340.3亿美元,较上一季度增长4.5%,较上年同期增长1.8%。亚太地区信息产业发达的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的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是如火如荼。根据欧盟和部分国家的电子商务报告,在发达国家,如芬兰、瑞典、丹麦等国,企业网上采购的比例已经达到60%以上;在发展中国家,如新加坡、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其比例也达到40%以上。

中国电子商务从单纯的电子数据交换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涵盖贸易全流程的新型网络贸易形式,随着设施的不断完善,制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网络带宽、法律环境、信用体系、支付体系、物流配送体系也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企业商务活动的主要手段。2009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4万亿元,自2006年突破万亿元大关以来,每年以高于70%的速度持续增长,2010年达15万亿元左右,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电子商务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电子商务的分类方法也不同,通常有以下几种主要的分类方法:

1.按照电子商务的交易参与主体分类

按照交易参与主体来划分,电子商务主要分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

(1)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简称B2B,是指企业与企业之间使用Internet或各种商务网络进行网上谈判、订货、付款以及索赔等商务活动。这一类电子商务已经存在多年,最早是企业采用EDI方式所进行的商务活动。

(2)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简称B2C,是指企业通过网上商店实现网上在线商品零售和为消费者提供所需服务的商务活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这类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很好,如亚马逊网上书店就属于这一类。

(3)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简称C2C,是指消费者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的个人交易,如我们大家所熟悉的淘宝网就属于这一类。

(4)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简称B2G,是指企业与政府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的商务活动。政府也可以通过这类电子商务来对企业进行事务管理。例如,企业通过网上办理交税和退税等活动就属于这一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