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复兴王朝:大明帝国盛衰三百年
79995000000005

第5章 永乐大帝朱棣

第一节 朱棣尴尬的身份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朱允炆的亲四叔、以“清君侧”为名起事的燕王朱棣夺权成功,正式登基称帝,次年改元永乐。从此,官方记载中少了一位温文尔雅的惠帝,多了一位雄才大略的成祖。

史书记载,朱棣在登基之前,心里充满了期待和忐忑。

四年前,即建文元年七月初五日的凌晨,朱棣正式扯起了“靖难”的旗帜,宣布废除建文年号,改称本年为“洪武三十二年”。从这一刻起,他才真正地感觉到自己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只能胜利的道路。

朱棣起事不久,北京城的四周要塞都被朝廷派来的10万重兵把守,而朱棣只有燕王府的800名亲兵,双方实力悬殊,无法武力对决。对此,朱棣的策略是阴谋加闪电出击。

七月初四日下午,朱棣用计将领兵包围王府的张昺和谢贵骗入王府斩杀,府外守兵群龙无首。五日凌晨,朱棣果断起事,命手下大将张玉和、朱能迅速出动,一夜之间占领了九门,城内明军纷纷投降。到了第二天,北京局势大定。

八月十二日,洪武朝唯一一位躲过朱元璋屠杀的开国宿将耿炳文率领30万大军北上平叛。出师才一个月,就兵败于定城。十月,建文帝用李景隆代替耿炳文领兵50万再次去平叛,结果又失败了。到建文二年五月时,水陆重镇德州失守,城内百万石粮食及无数兵器尽为燕军所得,明军一败涂地。

在此期间,朱棣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对战争的判断、分析和决策水平毫不逊于其父朱元璋。而南京城内的朱允炆则多谋寡断,毫无权谋之术。他在关键时刻识人不明,竟任命朱棣的心腹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让其监视朱棣,实则是与虎谋皮;他在出征前还告诫将士“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的妇人之仁,绑自己人手脚,授敌人于盾甲……失败的迹象已经非常明显。

朱元璋独特的集权方式,造成了他死后朱允炆的窘迫局面。他几乎杀光了一切可能会危及他及其子孙权力的文臣武将。无论是同起草莽、忠心耿耿的元勋,还是计定乾坤、辅国佐君的良臣,或者能征善战、勇冠三军的宿将,都被他除尽。他还收回了一切尽可能的权力,集中在帝王手中。因此,当他死后,等到建文帝即位时,身边竟然没有一个经得起考验的文武英才。

朱元璋机关算尽,预防了一切外人,却唯独没有防到萧墙之祸。他精心打造的拱卫帝室的防火墙,最终却将武器对准了自己钦定的接班人。

朱元璋偏执地认为,只有朱家的直系亲属,方可以分享权力。所以,他自己的子孙后代们无论是否出过力,都可以被封王。朱元璋对子孙的封王是实封,亲王不仅拥有自己的领地,还有属于自己的军队,是实实在在的小国王。朱元璋不惜一切分封权力,目的是打算依靠这些藩王来帮助自己“皇图永固”。

朱元璋的设计固然巧妙,但他完全忽视了一点,即诸藩王有无个人野心、那些拥有重兵的其他儿子们是不是永不眼红皇位。

洪武三十一年之前,朱元璋健在时,藩王们还能老老实实地在自己的领地上。可是朱元璋死后,新皇帝年仅22岁,并且他还是一个文雅、浪漫、充满理想主义的书生。这就不能不使那些在各自王国里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军事经验、雄心万丈的叔父藩王们心潮上涌了。

建文三年十二月,朱棣第四次出师南下。这一次出师,他一如既往地发挥着自己高超的战争智慧,并取得了最终胜利。

在此之前,朱棣在山东屡屡被南军大将铁铉和盛庸顽固纠缠。于是,他决定绕道山东,逼近徐、淮,直扑南京而去。

建文四年五月二十日,扬州城不战而降。六月十三日,把守金川门的谷王朱橞和李景隆开门投降,南京沦陷。

南京城破后,皇城已禁闭。此时,朱棣并没有决定立即攻城,而是将燕军退驻金川门,并且递书给建文帝。朱棣希望朱允炆能主动逊位或者自裁,这样他就可以避免背上杀侄的罪名。但朱允炆的答复却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当朱棣看见皇城内的火光时,他已明白让朱允炆自动逊位是不可能的了。但是他还心存幻想,急忙派兵救火,以确定朱允炆的生死。然而,朱棣并没有找到朱允炆。

第二天,投降的朝中文武及诸王纷纷以个人名义上表请求朱棣即位。朱棣三次反复推让之后,于六月十七日举行了登基大典,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大帝。

从战争结束那一刻起,朱棣就尴尬地发现,虽然自己赢得了战争,却并没有获得欢迎、拥戴和臣服。

靖难之变其实不过是一次皇族内部统治者之间争权火拼的事,不论谁做皇帝都与老百姓无关,大家为何要抵制朱棣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不过是伦理纲常而已。按照儒家弘扬的理念,朱棣不是胜利的英雄,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谋权篡位者。人们不可能情愿放下万古长存的道义而服务于一个篡位者。

还有一个原因,则可能是建文帝朱允炆的“贤德”所致。

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朱允炆却在任内推行了一系列大受百姓欢迎的新政,如将全国的田租减免一半、取消江南重税、裁汰政府冗员等,极大地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同时,他还宽刑律,一改朱元璋时期“重典治国”的策略。后人将朱允炆的四年之治比作“阳春”。

反观朱棣上台前后的残暴,他不被人接受是必然的。因此,朱棣上台后,大多数忠于建文帝的官员纷纷选择了弃官、隐退、逃亡甚至殉道等方式来表达对新皇帝的不认可,这种局面一度让朱棣措手不及。

方孝孺是明朝开国功臣宋濂的得意门生,建文帝时期又是朱允炆的老师和首席顾问。因此,他在士林中的声望极高,被天下读书人视为楷模。基于此,最后一次出征前,朱棣的军师姚广孝曾深谋远虑地叮嘱朱棣,无论如何都不能杀方孝孺,杀了他,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

南京城破后,方孝孺被捕。朱棣记着姚广孝的话,同时想借助方孝孺的名望让他为自己草拟即位诏书,从而让整个士林对他皇帝身份的合法性予以承认。面对朱棣的要求,方孝孺投笔于地,不给朱棣草拟诏书。结果朱棣大怒,命人将其磔于市,并灭其十族、杀873人。

方孝孺的拒绝让他彻底明白了,受过正统儒家教育的士人们绝不会轻易接受的,只有通过屠杀,才能使那些士人迅速扑倒在他的脚下。于是,他放弃了讲理,再一次举起了血淋淋的屠刀。于是,整个永乐元年都在血雨腥风、毫无节制的大屠杀中度过。朱棣要用自己的行为告诉别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朱棣登基以后,尽管实施了大规模的屠杀、酷刑以及极其歹毒的身心摧残,但朱棣知道,单靠这些仍然远不足以平弭朝野上下乃至后世的非议。他要做的是一步步从根本上彻底毁灭一切证据,让一切对自己“非法性”的异议结束。

朱棣首先是焚毁历史,然后再伪造历史。史载,在朱棣的授意下,一大批人专职“焚史”一事,千方百计、不惜一切地销毁了建文朝的文字记录,致使到最后建文朝史事只字不留。与此同时,为防“怀疑怨谤”,他还下旨严禁民间自由谈论或书写建文时期的历史,如果被发现,就灭九族。

朱元璋的《明太祖实录》在建文帝时期已经修过,但是朱棣上台后并不满意。他要把所有有利于朱允炆的记述都删减干净,然后再添加进去自己的辉煌形象,以显示自己才是朱元璋钦定的帝国接班人。

那部世界上块头最大的《永乐大典》,它真正的出身是朱棣名为搜集古今文献,实为彻底消除不利于自己的历史资料,是企图永远掩盖其篡位事实的工具。

朱棣通过种种手段牢牢控制了“史者”的操守和气节,然后摧残他们,收服他们,进而通过他们操作历史。控制了历史之后,朱棣的第二个手段则是制造白色恐怖。

害怕世人的非议成为朱棣一生的噩梦。他担心在某个隐蔽的角落,有人会对他“念念有词”,有人在对他进行抵制。他异常恐惧地认为,若是不加控制,这些人总有一天也许会慢慢汇聚起来,变成一股能够正面冲击他的力量。

为防止那股力量壮大,朱棣认为自己必须先发制人。他命令兵部发布公告:不准百姓“疑惧”,更不准在背后议论,否则就是死罪。为了彻底防止人们对他非议,他还鼓励民间百姓相互揭发。朱棣还重新起用了锦衣卫,恢复其刑侦职能,只要是锦衣卫认为某人不法,即可直接投入诏狱定刑定罪,甚至还可以只要皇帝同意,便可越过法律程序将人犯直接处死。

对于疯狂地想要将所有的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的帝王来说,这些手段无疑是成功的。

第二节 朱棣迁都秘史

永乐十九年四月的一天深夜,北京城突然风雨大作,夹杂着阵阵惊雷。新修成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座大殿因雷击起火,化为灰烬。

朱棣心中顿时升起不祥之感。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被强调到绝对的地步。地震、灾害、雷击等自然现象,都被看成是执政者的失误而带来的。“上天示警”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朱棣立刻下诏,希望朝野明智之士能够为他找出雷击三大殿的原因。很快,礼部主事萧仪的奏本就被送到了御前。他认为,三大殿遭受雷击是因为迁都的缘故。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不但诸事不便,就连大明的皇脉也撂在江南。这是大不敬的事。

朱棣看过奏本之后,异常震怒,他认为萧仪把迁都与雷击三大殿联系起来,完全是蓄意诽谤。于是他立刻命令锦衣卫将萧仪抓进北镇抚司大牢,不作任何审讯,就以“谤君之罪”处以极刑。

在官员中,同情萧仪的官员多半是科道言官。科道言官专门弹劾不法权贵,历代皇帝对言官颇为倚重。言官们就事论事,认为朱棣迁都有伤国体。朱棣对这些言官非常恼火,他于是就让这些科道言官与部院大臣一起到午门外跪下对辩。迁都究竟好不好,让双方各抒己见。

当时正是清明时节,天下个雨。言官与大臣在午门外的广场上分跪两边,虽然他们全身都淋得湿透了,依然争论得面红耳赤,当天没有争论出结果。朱棣让他们第二天再来午门下跪辩论。第二天雨还在下着,朱棣在城楼上看着。官员们冒雨下跪,不依不饶地争论着。

朱元璋创立的大明王朝,虽然定都南京,但从一开始,朱元璋就觉得南京不太合适作都城。因为它偏安江南,对控制辽阔的北方十分不利。洪武元年,朱元璋下了一个诏书,以金陵(今南京)、大梁(今开封)为南、北京。朱元璋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完成不了首都北迁的任务,便将希望寄托在懿文太子身上。谁知懿文太子早亡,定都关中的计划落空。

朱棣夺取帝位后,将首都迁到了北京。

朱棣迁都北京,有两个原因。一是北方虏患不绝,建都在北京,便于就近制御。二是由于“靖难”之役,朱棣在南京杀人太多。建文帝的支持者多半是江南士族,朱棣对他们大开杀戒,因此结怨于江南。继续在南京做皇帝,已经失去了执政基础。因此他从取得皇位的那一天起,就有了迁都的打算。

从永乐七年开始,朱棣就让太子留在南京监国,自己经常到北京住下来。当时的情况是南京仍作为首都,而北京则成为行在。实际上,早在永乐四年,朱棣就开始了北京的建都工作。

据传,明北京城及皇宫的设计者是姚广孝,总工程师是蒯祥。姚广孝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扩建和改建北京城。他按照儒家的观点,把北京建成了一座方城,而皇城则在方城的正中央。

北京城的建设整整进行了15年。这期间,为配合迁都,朱棣从江南各地向北京大量移民。他还疏通运河,打通南北的运输干线。这样便解决了北京的财赋供给与人口问题。

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朱棣发出了迁都的诏令。迁都最初的几年,围绕该不该迁都的问题一直争论不断。朱棣为了压制反对派意见,杀过几个人,包括前面提到的萧仪。

自从萧仪死后,朱棣再没有为迁都的事杀过人。这是因为那次雨中跪辩,所有的部院大臣与科道言官都看清了朱棣的决心:迁都不容置疑,哪怕上天震怒,再雷劈十座奉天殿,朱棣也决不会把都城搬回南京。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朱棣死亡。他的儿子仁宗继位,次年改元洪熙。仁宗登基之后,决定把首都再搬回南京,但在位还不到一年就死了。仁宗的儿子宣宗继位,宣宗喜欢北京,于是作出了暂不迁都的决定,其实宣宗根本就不想迁都。

第三节 朱棣五征漠北真相

明成祖朱棣即位时,蒙古已经分裂为兀良哈、鞑靼和瓦剌三部,他们各自为政,其中以鞑靼的实力最强。

兀良哈部散居在辽河、西辽河、老哈河流域一带,靠近中原,实力相对比较弱,在朱元璋一朝时就已经内附中原。明太祖朱元璋在兀良哈部设立朵颜三卫,归宁王朱权统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宁王朱权被朱棣挟持,部下兵马都并入燕军。在朱棣夺得皇位的过程中,精悍骁勇的朵颜三卫骑兵立下了赫赫战功。朱棣为了报答兀良哈三卫的帮助,承诺把宁王朱权的封地大宁转封给三卫的部落首领。但朱棣当上皇帝之后,已经决定要将明朝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大宁的地理位置就显得相当重要。所以,成祖朱棣迟迟没有兑现当初的诺言,由此招来朵颜三卫部落首领的不满,埋下了祸根。

鞑靼部以和林为中心,活动在鄂嫩河、克鲁伦河流域以及贝加尔湖以南地区,势力最强,是明朝的主要威胁。瓦剌部主要驻牧地在科布多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及其以南的准噶尔盆地附近。

北元自脱离古思帖木儿(元顺帝之孙)统治后,继位称帝者有恩克卓哩克图、额勒伯克、坤帖木三代,他们在名义上保持了元帝国的正统。永乐元年(1403年),鞑靼别部首领鬼力赤篡夺了北元帝位,废除了元朝的称号,改国号为鞑靼,自称为鞑靼可汗。

鬼力赤改称鞑靼可汗以后,鞑靼内部以及蒙古各部落之间的纷争加剧,进入白热化的状态。当时鞑靼内部有太师右丞相马儿哈咱、太傅左丞相也孙台、太保枢密知院阿鲁台等势力,这几种势力相互角斗。鬼力赤自立为鞑靼可汗后,瓦剌部首领猛可帖木儿很不服气,更是自称“瓦剌王”。鞑靼可汗鬼力赤同时面临着内忧与外患。不久,瓦剌部猛可帖木儿和鞑靼部阿鲁台联军共同夹攻鬼力赤。阿鲁台杀死鬼力赤后,拥立坤帖儿的弟弟本雅失里为鞑靼可汗。阿鲁台自任太师,大权在握。

明成祖朱棣才开始即位时,中原刚刚结束靖难之役,不想大动兵戈,真心希望北部边境安定,便积极派遣使者与鞑靼修好。但鞑靼忙于内讧,对此没有任何回应。阿鲁台掌权后,断绝了与明朝的一切往来。朱棣见鞑靼与瓦剌互相仇杀,而鞑靼势大,便想利用瓦剌来牵制鞑靼。刚好瓦剌也希望取得明朝的支持,在朱棣即位后不久,便派遣使者前来朝贡。之后,明朝与瓦剌之间的使者不断往来。

永乐元年(1403年),鞑靼阿鲁台进攻瓦剌,被瓦剌部的马哈木打败。阿鲁台听说马哈木与明朝通使之后,十分担忧和恐惧,也派使节与明朝通好,朱棣自然很高兴。

永乐七年(1409年)四月,明朝派使臣郭骥到鞑靼本雅失里处通好。为了表示诚意,还将以前明军俘虏的本雅失里部属全部释放。但这次出使没有成功,明使臣郭骥还被鞑靼杀害。六月,郭骥部分随从从鞑靼逃回,向朱棣报告了郭骥被杀的消息。朱棣十分愤怒,决定对鞑靼用兵。

朱棣因为担心瓦剌与鞑靼联合,于是就事先进行了大量分化瓦解工作。当时瓦剌部首领猛可帖木儿已死,瓦剌部落由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三首领控制,势力日盛,而且与鞑靼阿鲁台素来不和,经常互相仇杀。朱棣为了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另派使臣到瓦剌部封赠马哈木为顺宁王、太平为贤义王、把秃孛罗为安乐王,想利用这三部削弱和牵制鞑靼的势力。自此,明朝、鞑靼和瓦剌相互间展开了长期的外交和战略上的斗争。

永乐七年(1409年)七月,明成祖朱棣派淇国公丘福为征虏大将军总兵官,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为副总兵,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率精骑十万北讨鞑靼。然而,丘福急功近利,冒险轻进,结果中了鞑靼的埋伏。双方在克鲁伦河北岸激战,丘福被杀,明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数人逃回。朱棣闻讯后十分恼怒,剥夺了丘福的世袭爵位,将其家属全部流配到海南。

丘福率领的明军打了败仗之后,朱棣认为诸将无一能任,决定亲征。永乐八年(1410年)五月,朱棣经过周密准备,亲率50万大军北进至斡难河,与本雅失里遭遇。在此地,明军击溃了鞑靼主力军,本雅失里只带着七名随从仓皇向西逃遁。

六月,明军在回师途中遭遇阿鲁台部。明军的火器优势在此战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明军所使用的神机铳,每矢可毙敌二人。众铳齐发,声震数十里。鞑靼军无不惊恐万分,急忙逃跑。阿鲁台部大多溃散。此时,天气炎热,明军已经饥渴交加,朱棣于是下令收兵。

经此一役,鞑靼势力受到了沉重打击,本雅失里逃往瓦剌。阿鲁台不得不派遣使者向明朝贡马,表示通好之意。朱棣将洪武年间捕鱼儿海一战中被明军俘虏的阿鲁台兄长和妹妹送归,阿鲁台对此十分感激。

本雅失里和阿鲁台被朱棣第一次亲征打败后,鞑靼实力大为削弱,瓦剌却日益强盛起来,时常骚扰明朝边境。永乐十年(1412年),瓦剌部马哈木杀死本雅失里,吞并了鞑靼的西部,更立同族人答里巴为可汗,大权掌握在马哈木手中。朱棣封阿鲁台为和宁王,使其有能力与瓦剌部马哈木对抗。马哈木对此相当不满,对明朝的敌对情绪越来越严重。

永乐十二年(1414年),瓦剌部马哈木等进兵饮马河,宣称将攻打阿鲁台。朱棣闻讯后,又亲率大军出塞进行第二次北征。六月,明军与瓦剌三部主力军会战于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这场战斗十分惨烈,交战双方损失相当,直到傍晚瓦剌军才败走。明军两度越过高山,一直追击到土剌河(今蒙古国境内的图拉河)。次年,瓦剌遣使卑词谢罪。

此后,鞑靼和瓦剌互相冲突,明朝采取双方离间政策,有时乘机出兵助弱抑强。朱棣又在永乐二十年(1422年)、二十一年(1423年)、二十二年(1424年),三次亲征蒙古,想使漠北蒙古各部间保持势力均衡,借以减轻边防上的威胁。在第五次亲征的归途上,明成祖朱棣病死于榆木川的军营里。

完全可以想象,在成祖一朝的20多年的时间里,明朝千万人民被征调在铁马金戈的劳役下,付出了多少鲜血,染红了广大的沙漠和草原,才保持了北边国防上的相对优势。

第四节 谁是朱棣的生母

史学界对朱棣的生母究竟是谁一直争论不休,正史加上野史、秘史,朱棣的生母有四个版本,分别是马皇后、高丽李氏、元顺帝妃洪吉喇氏和蒙古女子翁氏。

认为朱棣的母亲是马皇后的说法,最为广泛。

在清人朱好阳编纂的《历代陵寝备考》中记载,朱棣是朱元璋与马皇后所生的第四个儿子。这一说法,来源于明朝当时的史书,如《太祖实录》、《太宗实录》、《靖难事迹》、《玉牒》等。朱棣更是亲口说过,他的母亲是皇后马秀英。

但也有秘史称,马皇后没有生育能力,包括太子朱标、燕王四子朱棣在内,她的几个儿子都是别人所生。马皇后把别的妃子所生育的孩子据为己出。

认为李氏是朱棣生母的说法,有不少人很相信,认为证据很充分。

《南京太常寺志》上记载:“孝陵祀太祖高皇帝、高皇后马氏。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左二位皇妃,生楚王、鲁王、代王、郢王、齐王、蜀王、谷王、唐王、伊王、潭王;左三位皇贵妃,生湘献王、肃王、韩王、沈王;左四位皇贵人,生辽王;左五位皇人,生宁王、安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文皇帝。”

太常寺为皇家机构,《南京太常寺志》自然是官方文字,其记载有很高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国内很多历史学家都深信朱棣的生母为“碽妃”李氏。碽妃是为高丽(现在的朝鲜)选送给朱元璋的女子。当时因为李氏尚未到预产期,朱棣便出生了。朱元璋遂怀疑李氏与人私通,于是龙颜大怒,将碽妃活活折磨死了。

朱棣知道自己的生身之事,在即位之后,于永乐十年(1412年)在南京重建大报恩寺塔,以报答生母碽妃。

但事实上,朝鲜向明朝称臣送贡女是在1365年,而史书上明确记载朱棣生于1360年,其时朱棣已5岁了。根据这种推测,朱棣的生母是李氏的说法也不靠谱。

朱棣生母是元顺帝妃洪吉喇氏的这个说法,可上溯到朱元璋未称帝前。

在至正年间,朱元璋跟随郭子兴起兵反元,郭子兴病死后,朱元璋取而代之,南征北伐,先占领集庆(今南京),后又攻下大都(今北京)。元顺帝看大势已去,遂弃大都,退守蒙古。朱元璋入城后亲临元顺帝后宫,落难人群里有一位美女姿容娇美、眉目含情,顿时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遂收她为妃子。这个女子就是元顺帝的第三位妃子格勒德哈屯,她是元顺帝洪吉喇托太师的女儿。

早在朱元璋攻占北京之前,洪吉喇氏已怀孕七个月,元顺帝出逃时,不方便带上她。两个月后,洪吉喇氏生下了一个儿子,此即朱棣。

据说,当时朱元璋知道此子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并不想认这个儿子,但看到朱棣相貌不凡,朱元璋就喜欢上了,只好认下这个儿子。

民间对这种说法传得神乎其神的,而朱棣与其他几个兄弟长得确实不一样,一点也不像朱元璋,这也加大了这种猜疑,民间据此称朱棣是蒙古人。但史上记载,大都失守是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而朱棣生于至正二十年(1360年),时间相差八年。因此,这种说法也最不靠谱。

与洪吉喇氏一样,翁氏也是蒙古女子,也是元顺帝的妃子。但民间之所以还有翁氏一说,可能是“洪”、“翁”译音上的相似而以讹传讹。

刘献廷所著的《广阳杂记》称,朱棣不是马皇后生的儿子,他的母亲是蒙古人翁氏,因为曾是元顺帝的妃子,所以史书上不方便提这事。但朱棣没有忘记这位蒙古生母,而是在宫中另外建庙,供奉她的牌位,让世世代代纪念她。

刘献廷是清朝人,他的文字仅是自己的观点。况且,他的依据是来源于北京一带的坊间传言,而且是小时候听说的,自然不靠谱。

朱棣的生母到底是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马皇后和碽妃李氏最有可能。

比较一下马、李二人,朱棣还应该是马皇后所生,因为碽妃的情况与洪吉喇氏、翁氏一样,在时间上有破绽,生育时间与朱棣的年龄对不上号的。

第五节 朱棣惨烈的后宫生活

朱棣在做藩王时,朱元璋便为他册封了王妃,那就是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女。徐氏自幼贞静,好读书,朱元璋听说她贤淑,便让徐达把徐氏嫁给朱棣,徐达立即就同意了。正式册封徐氏是在洪武九年(1367年),这时朱棣17岁。

靖难之役中,朱棣颇得力于这位王妃。朱棣带兵去攻打大宁,李景隆乘机围攻北平。当时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形势很危急,多亏了王妃徐氏的谋划。城中兵少,徐妃便激劝将校士民的妻子参战,组成一批女兵,披上铠甲,登城拒守,终于坚持到朱棣回师。

朱棣做了皇帝后,将徐氏册封为皇后。她常规劝朱棣与民休息,又劝朱棣对新旧官员不要有不同对待。在靖难之役中,徐氏的弟弟徐增寿常把建文帝朝中的情报送给燕王,因而被建文帝所杀。朱棣要为他追赠官爵,遭到了徐氏的反对。后来朱棣还是将徐增寿封为定国公,并让其子袭封,徐氏说这不是我的意愿,而不向朱棣道谢。徐氏还曾将那些朱棣所倚重的大臣的夫人们召进宫来,让她们以民生为念,做好内助。徐氏还采辑《女宪》、《女诫》,编成了《内训》20篇。又编了《劝善书》,颁行天下,以化育人心。

永乐五年(1407年),徐氏病逝,她临终时还劝朱棣要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不要骄宠外戚。对于她的死,朱棣十分伤心,为她在灵谷寺、天禧寺举行了大斋,听群臣前来致祭。徐氏被谥为仁孝文皇后。后来朱棣在北京天寿山为自己营建了长陵,首先将徐氏安葬其中。从此,朱棣不再册立皇后。

朱棣还有两个心爱的妃子,一个是昭献贵妃王氏,另一个是恭献贤妃权氏。王氏有贤德,侍奉徐皇后很恭谨,为朱棣所倚重。朱棣晚年性情暴躁,臣属动辄得罪,不论太子、诸王、公主,还是大臣,都得到过王氏的保护。徐氏死后,宫中一切大事实际都由王氏掌管。

权氏是朝鲜人,姿质浓粹,善吹玉箫,甚受朱棣宠爱。永乐八年(1410年),权氏突然不明原因的死去,朱棣极为伤心。因为思念权妃,朱棣对她的哥哥更加厚待。在给他授予诰命时,朱棣不禁含泪伤叹,悲痛得说不出话来。

权妃突然死去的原因,起初无人猜疑。但一次吕美人和权贵妃两家的奴婢在吵骂中却透露了不寻常的消息。权贵妃入宫时,皇后徐氏已死。朱棣让她接替皇后,掌管六宫的事。吕美人对此十分不满,曾面责权妃说:“有子孙的皇后也死了。你管得几个月,这般无礼!”于是,吕美人串通宦官金得、金良,从一个银匠家里要来砒霜,放进胡桃茶中送给权妃喝了,权妃因而毙命。朱棣得知此情后大怒,将内官、银匠一并处死。朱棣命人用烙铁烙了吕美人一个月后,最终将她杀死。吕美人在宫的从人也一起被杀,牵连被株杀者达数百人。朱棣还逼迫朝鲜王廷将吕美人的母亲抓来杀了。但这实在是一个冤狱,直到永乐晚年才大白于天下。

原来,权贵妃、吕美人等被选入宫后,又有商人之女吕氏被选入宫。吕氏因与吕美人同姓,欲相结好。但吕美人不乐意,吕氏因而怀恨在心。后来权贵妃猝死,吕氏便乘机诬告吕美人毒死了权妃,以致造成上述的惨案。

后来,吕氏和宫人鱼氏行为不检点,与宦官私通。朱棣虽有察觉,但却因宠爱吕、鱼二人而未做处置。二人知道隐秘泄漏,惧罪自缢。朱棣认为坏事都因吕氏所起,便把吕氏的侍婢都拘来审讯。这些侍婢不胜拷掠,便违心认罪,说是要谋杀朱棣。此案连坐被杀的竟达2800人。

此案初发时,朝鲜人嫔妃任氏、郑氏便自缢而死。黄氏、李氏被鞫处斩。黄氏死前援引了很多人。这时朝鲜诸女大都被诛杀,只有崔氏在南京而幸免。朱棣曾命南京的宫女北上,崔氏因病未成行。惨杀开始时,韩氏被幽闭在空室,好几天不给饮食。守门宦官可怜她,有时在门口放些吃的,因而她没有被饿死。但她的从婢却全部被杀了。韩氏的乳母金黑也被囚于狱中,事后才得赦免。

就在朱棣滥杀的时候,永乐十九年四月初八日晚,雷雨交加,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被雷击中起火。大火冲天,力救不及。经十余年耗尽民财才修建成的壮丽宫殿,就这样化为灰烬,很多人丧身火海。宫人们却庆幸火灾的发生,以为天降的大火可能会使皇帝的虐杀稍稍收敛。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天变是对人事的惩戒。人事有错误,天才震怒降灾。

第二天,朱棣下了一道诏书,对上天的惩戒表示自责。朱棣认错反省的态度似乎极为诚恳。然而,后宫的杀戮并未被列入他的反省范围之内,朱棣并没有停止对宫人的诛戮,先后因二吕之案被杀的竟有3000多人。

第六节 朱棣捕捉尼姑的隐情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突然下令将全国所有的尼姑以及女道士,统统逮捕送到京师逐一审问,以验明真实身份。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捕天下尼姑案,既打破了佛门千年以来与世无争的静雅,也让后人感到莫可名状的疑惑。

朱棣捕捉天下尼姑的起因是一场发生在山东境内,由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据《明史》记载:唐赛儿于永乐十八年二月在蒲台(今山东滨州)聚集数千白莲教徒,以红白旗为号,揭竿而起,对抗朝廷。这场发生在山东境内的农民起义,让朱棣非常震惊。他不但派出了“京营”五千精锐人马,还把正在山东沿海“抗倭”的军队也用在了镇压这场起义上。

朱棣之所以如此兴师动众,是因为起义军不断壮大,屡败官军,且唐赛儿对于朝廷的招安不予理睬,使朱棣颜面扫地。这使朱棣对唐赛儿分外仇恨,对起义军进行疯狂镇压。因为寡不敌众,腹背受敌,起义军只坚持了三个月就失败了,但唐赛儿却下落不明。

为了防止死灰复燃,朱棣下令严察唐赛儿的行踪,但搜捕工作没有任何进展。民间搜不到,朱棣决定把搜捕唐赛儿的重点放到了佛门。朱棣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唐赛儿起义时曾自称“佛母”,朱棣以此认为唐赛儿与佛门有着某种关联。

于是,朱棣下令将北京、山东的尼姑和女道士全部逮捕,押送朝廷审讯。同年七月,朱棣又命段明为山东左参政,继续搜索唐赛儿。段明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不仅把山东、北京的尼姑逐一搜查,全部捕捉,甚至还逮捕了全国范围内的数万名出家妇女。一直到朱棣病逝,他一心想捉拿到唐赛儿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明朝强大而严密的特务、巡察机构,在捉拿唐赛儿的问题上,因为不得民心,即使想出通过捕捉天下尼姑的荒唐、极端的办法,最终也无济于事,得到的结果是“赛儿卒不获,不知所终”。唐赛儿究竟去了哪儿?至今仍无定论。

第七节 朱棣的殉葬美人

明朝被选定的后妃们,大多数要面对极为残酷的现实——殉葬!每当皇帝驾崩,太监们便把那些没有生育过子女的后妃赶到一间小偏殿。地上放着一排小凳子,上面的横梁上悬着一条条的白绫,这些都是为后妃们上吊准备的。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死后,为他伺寝的40余名妃嫔全部陪葬于孝陵。其后,明成祖朱棣的长陵也有从殉妃嫔30余人,仁宗的献陵有7名妃嫔陪葬,宣宗的景陵由10名宫人殉葬。妃嫔殉葬时,其状很惨。为明宣宗生殉的10位宫妃中,有一人名叫郭爱,进宫还不到一个月,连皇帝的面还没见过,却要为刚刚死去的皇帝殉葬。

后妃们殉葬的方式主要是自缢和绝食,这在中国正史是很少记载。朝鲜《李朝实录》中详细记载了给明成祖殉葬的嫔妃集体“自杀”的过程。明永乐二十二年十月戊午,30余名被挑选出来殉葬宫女嫔妃先在殿外用餐,后被带到殿内,此时宫女哭声一片。殿内放了30多张小木床,这些即将赴死的妃嫔被命令站到木床上去,她们的头顶上方是已经准备好自缢的绳子,把伸到绳子里面,撤去床后,这些妃嫔皆被吊死。

在这30多个人中,有两个是朝鲜进献的女子,一个是宫女韩氏;一个是崔氏,封号“美人”。临近自缢时刻,韩氏突然跪倒在地,向与她们“辞决”的明仁宗苦苦哀求,求仁宗放她回国赡养老母,可是仁宗不为所动,最终这两个朝鲜女子只能在异国他乡命归黄泉。

这些殉葬的妃嫔死后,下一任皇帝多半会给她们及她们的亲戚一些好处。最常见的是追赠谥号,表彰其行。

在明朝皇帝中,英宗朱祁镇并没有建树,一生都受制于人。他九岁登基,38岁去世,他经历了“土木之变”,被掳去做俘虏,后来艰难归国复位。他在临终前下遗诏废止了惨无人道的人殉制度。

明英宗的继任皇帝宪宗在临终前也再次强调不要殉葬,以表达对先帝决定的尊重。两代皇帝的坚持执行,终于给明初以来的人殉制度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