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悟出管人用人心法
7999200000053

第53章 遏制怒火,心平气和

愤怒是一种心理病毒,也是做人的一大弱点。发怒不仅会伤害自己的身体,而且对处理好一件事情往往是毫无益处的。虽然人人都知道发怒的坏处,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够有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面对引人发怒的事物。

三国时期,关云长失守荆州,从麦城逃亡的时候被吴军所杀。刘备知道后大怒,遂打算起兵攻打东吴。

赵云劝谏道:“如今,国贼是曹操,而不是孙权。曹丕篡取汉位,人神共怒。陛下应当及早在渭河上流屯兵,声讨曹贼,夺取关中。如此以来,关东义士一定会带着粮食、策马赶来加入讨贼大军中。如果舍魏伐吴,一旦两军交战,很难速战速决,而且会给双方都造成严重的损失,曹贼便能坐收渔翁之利。希望陛下明察。”刘备说:“孙权害了朕弟,与朕有不共戴天之仇,而且傅士仁、糜芳、潘璋、马忠等人都与朕有深仇大恨,朕恨不得吃了他们的肉,灭掉他们的宗族!爱卿为什么要阻止呢?”赵云回答道:“讨伐汉贼曹操,报的是公仇;攻打东吴,报的是私仇。希望陛下以社稷为重。”刘备则说:“如果朕不能为弟报仇雪恨,即使拥有万里江山又有何用?”于是,他不听赵云的劝谏,下令起兵伐吴。

张飞在阆中得知二哥关羽被东吴所害的消息后,日夜悲哭,泪湿衣襟。帐下各位将领本想劝张飞不要伤心过度,没想到他酒醉后,怒气更重。他几乎失去理智,发疯似的鞭笞将士,甚至把有些将士鞭打至死。

每日,张飞登高南望东吴,想到关羽惨死便痛哭不已,然后便怒目圆睁,仿佛要把东吴吃掉方可解恨。一日,使者到来。张飞问道:“我兄弟被害,蜀与东吴仇深似海,陛下为什么不尽快兴兵伐吴?”使者回答说:“因为很多人都劝陛下灭魏后再讨伐东吴。”张飞大怒,横眉说道:“这是什么话?当年我们三人桃园结义,发誓同生共死。可如今二哥不幸早逝,我怎么能独自安享富贵呢?我要面见天子,请求担任开路先锋,挂孝伐吴,生擒逆贼,祭告二哥,履行我们立下的誓言。”随后便与使者一起去了成都。

刘备在成都已练兵数日,准备御驾亲征。这天,朝中众大臣都来到丞相府中见诸葛亮,一起说道:“如今,天子刚刚即位就要御驾亲征,这不是以社稷为重的做法。丞相有辅佐国政的职责,为什么不及时劝谏呢?”诸葛亮解释道:“我已经苦谏了数次,但陛下就是不听。今日你们就随我一起去练兵场进谏吧。”

孔明带着百官来到练兵场,然后上奏说:“陛下初登皇位,如果想引兵北上讨伐汉贼,为天下人申明大义,亲统六师才是合适的;如果只想讨伐东吴,只要派一名上将统军前去讨伐即可,何必亲劳圣驾呢?”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这番话后,有点回心转意的迹象。不巧的是,张飞忽然赶来。刘备立即孤身前往演武厅,张飞随后赶到。见了刘备后,张飞拜伏于地,然后抱着刘备的腿便大哭起来,刘备也忍不住哭了。张飞不满地说道:“陛下今日成为了一国之君,早就忘了桃园结下的誓言。否则,为什么不为二哥报仇呢?”刘备说:“很多官员都进谏劝阻,所以不敢轻易举兵。”张飞说道:“他人怎么会知道我们兄弟当年的盟约?如果陛下不愿意发兵,臣愿意只身讨伐东吴。如果不能为二哥报仇,臣宁死也不见陛下!”刘备被张飞的一席话说动了,说道:“朕要与爱卿你同往,爱卿率本部兵马从阆州出发,与朕在江州会合,然后合力讨伐东吴!”

张飞走后,刘备第二天便要点兵出发。学士秦宓急忙上奏说:“陛下为了小义而舍万乘之躯,为古人所不取。希望陛下能权衡轻重,认真思量。”刘备不听,秦宓跪地不起,继续说道:“陛下如果不听取臣的建议,恐怕会出师不利。”刘备大怒道:“朕正要兴兵,你却说出如此不吉利的话!”于是令武士将秦宓推出去问斩。然而,秦宓面不改色,回头望着刘备,然后笑着说:“臣死而无憾,只是觉得刚创立的大业又将面临颠覆的危险,有些可惜罢了!”众官都为秦宓求情,刘备下令先将秦宓囚禁,待班师回朝后发落。诸葛亮听说后,立即上表救秦宓。他在表中写道:“臣亮等切以吴贼逞奸诡之计,致荆州有覆亡之祸……此情哀痛,诚不可忘。但念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窃谓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刘备看完后,将表扔在地上说:“朕意已决,无得再谏!”随后便吩咐众将各司其职,全力伐吴。

张飞回到阆中后,丝毫没有懈怠。他下令在三天的时间内制办好白旗和白甲,打算统帅三军挂孝伐吴。第二天,末将范疆、张达入帐报告张飞:“我们一时难以制办好这么多的白旗和白甲,希望将军能够宽限几天。”张飞愤怒地说道:“我急着报仇,恨不得明天就能够赶到逆贼那里,你们竟敢违抗我的将令!”于是令武士将二人绑在树上,各鞭打五十。打完后,张飞用手指着他们说:“你们一定要按时完成任务,否则,我要杀掉你们二人示众!”两人回到营中商议,认为张飞性格暴躁,担心真被他问斩,于是设计杀害张飞。这天晚上,张飞醉卧帐中。范疆、张达二人在初更时分,身藏短刀,偷偷摸进张飞帐中,将张飞杀害,然后投奔东吴。

张飞死后,刘备更加悲痛,执意要讨伐东吴。虽然后来孙权向刘备求和,但刘备无动于衷,最终兵败于彝陵。不久,刘备郁郁而终。

刘备因恨生怒,为了兄弟之情而忽视了社稷大业,急于举兵伐吴,最终兵败南山;张飞同样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义愤填膺,不仅鞭打部下,还给部下下达了根本无法完成的死命令,结果被部下所害。

刘备身为一国之君,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管理者;而张飞身为三军将领,管理着一支浩大的队伍。两人虽同为管理者,却因愤怒而得不偿失。张飞在为关羽报仇之前已命丧黄泉,而刘备最终也未能击败东吴为关羽报仇。

作为一名管理者,可以从刘备、张飞的这个故事中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了解到发怒的坏处。

首先,管理者一旦被愤怒情绪控制住,便看不清当前形势,从而把眼前的事情看成重中之重,不能够以大局为重。譬如,当下属给客户的利益造成损害、遭到客户的投诉时,如果管理者因此而怒不可遏,就会先惩治下属,从而忘了及时弥补客户的损失,进而将失去一位客户。

其次,从心理学上来讲,人一旦愤怒起来,往往要寻求发泄的方式。如果管理者把怒气发泄到下属身上,就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情绪。比如,管理者受到了上级的批评,于是心里憋了一肚子的气。在与下属沟通时,见谁都不顺眼,以刺耳的话语和难看的脸色让下属感到难堪。这时候,下属就会想:我来这里工作,是为了求财又不是为了求气。做领导的心情不好就可以拿我出气,那我心情不好又找谁出气呢?如果下属带着这种想法工作,自然会闹情绪,间接给企业效益带来影响。

最后,管理者在愤怒的时候,如果不能够客观地看待问题,盲目下达难度过大的任务,就会让下属无所适从。这时候,下属要么坐以待毙,带着一肚子的委屈接受不能完成任务的惩罚,要么投机取巧,将表面工作做得漂漂亮亮。无论下属采取哪种工作态度,都证明了下属一致的看法:下达的任务超出了能力范围,完全不合理。如果下属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那么下属的工作激情肯定会荡然无存,要么跳槽,要么以一种得过且过的工作心态混日子。

用人管人一点通:

管理者控制住自己的愤怒情绪,对企业的稳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心平气和的情绪下分析事情,往往是客观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