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是人的一种情绪反应,理性控制薄弱的心理现象。它往往与鲁莽是如影随形的,其特点是遇事不够冷静,听不进别人的话,易动肝火,急于表态,轻易决策,不计后果。其实,当某种既发的事情已经形成,而促使你忧愤、伤心时,需要得更多的是冷静,而不是冲动。因为只有接受现实、冷静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
三国蜀主刘备,听说义弟关羽被东吴杀害。悲愤交加,发誓要为关羽报仇,他要起兵伐吴,此时,他完全被自己悲伤和冲动的心态所控制。
三国鼎立,从大局来看,魏国强大,蜀吴弱小,只有连吴抗魏,才能长治久安。
赵云劝刘备说:“现在的国贼是曹魏,并不是孙权。曹操虽然死了,但曹丕却篡汉自立为帝。陛下你不应该讨伐东吴。倘若一旦与东吴开战,战争就不可能立刻停止,别的计划就不能实施,望陛下明察。”
赵云的这番话颇有道理,确实是审时度势之言,然而,刘备却对赵云说:“东吴杀害了我的义弟,还有其他忠良之士,这是切齿之恨,只有食其肉而灭其族,才能够消除我心中的仇恨。”
赵云又劝说:“曹魏篡汉是大仇;兄弟之间的仇恨,是私恨。希望陛下以天下为重。”
刘备已完全失去了理智,完全失去了审时度势的能力,道:“我不为义弟报仇,纵然有万里江山,又有什么意思呢?”
结果大家都知道,冲动不仅让刘备尝到了致命的失败滋味,而且,还因此一病不起。
一个人有七情六欲是完全正常的,这也是人之为人的特征。然而,刘备却忘了“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这副克服冲动的最佳良药,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做出错误的分析和判断。使事情被带入更复杂、更被动的情境之中。
三思而后行,思考些什么?思考发生问题的根源是什么,导致问题的诱因是什么。只有当这些问题的正确答案都找到后,才能考虑解决的方法。问题的发生是很多原因导致的,其背景是复杂的,单凭直觉很难得出正确结论,况且还有被人制造假象,提供虚假线索的可能,一不小心就有误入歧途的危险。所以,思维必须要精细缜密。
三思以后,在解决问题的方案上,还要再考虑,这就是“谋定而后动”的道理。谋就是计划、方略,是解决问题的方针和策略。只有行动方针确定了,才能采取行动。这种行动方针是经过思考的,而不是那种本能冲动型行动。
曹操平定了青州黄巾军后,声势大振,有了一块稳定的根据地,于是他派人去接自己的父亲曹嵩。曹嵩带着一家老小四十余人途经徐州时,徐州太守陶谦出于一片好心,同时也想借此交好曹操,便亲自出境迎接曹嵩一家,并连续两日大设宴席热情招待。一般来说,事情办到这种地步就比较到位了,但陶谦还嫌不够,他还要派兵五百护送。没想到这样一来,好心却办了坏事。护送的这批人原本是黄巾军余党,他们只是勉强归顺了陶谦,他们看见曹家装载财宝的车辆无数,便起了歹心,半夜杀了曹嵩一家,抢光了所有财产跑掉了。曹操听说之后,虽然咬牙切齿道:“陶谦放纵士兵杀死我父亲,此仇不共戴天!”但他并没有一时冲动,因为,他虽然有杀陶谦之心,却更有图徐州之意。
当曹操率军攻打徐州报仇雪恨之时,吕布率兵攻破了兖州,占领了濮阳,威胁到了曹操的后方。如果曹操被复仇的心态所左右,那么,他一定看不出事情的发展趋势,也察觉不出情况的危急,就如同刘备伐吴一样。但曹操毕竟是曹操,他是一个十分冷静沉着的人,也是一个非常会控制自己心态的人。正因为如此,他立刻便分析出了情况的严重性,于是,曹操便放弃了复仇的计划,拔寨退兵,去收复兖州了。
将曹操的遭遇与刘备的情况进行比较,不难看出,刘备仅死了一个义弟关羽,曹操却死了一家老小四十余人,曹操的恨应该更大更强烈。然而,曹操却作出了正确的决定。与曹操截然相反,刘备伐吴的计划完全建立在复仇心态之上,因此,其失败是注定的。从某种角度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人是能够成为云中龙还是草中虫,是大龙还是小龙,不仅仅是看他有无志气,还要看他在事处关键时,是否拥有冷静的心态。
冲动往往与鲁莽是如影随形的,由于缺乏理智,对自己常常不利,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所以,人们遇事应冷静思考。问题发生时沉着镇静,不急于立即采取行动,而是要静下心来冷静地想一想。因为,越忙就越容易出差错。如果事先没有考虑好,路子没走对,反而会耽误时间。解决问题也是这样,一个问题可能会有许多解决方案,其中肯定有一个最佳方案。所以,谋定就是要找到最佳方案。
凡是冲动型的人,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莽撞行事往往会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请时刻记住王蒙的这句话:“在任何处境下保持从容理性的风度。心存制约,遇事三思,留有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