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推销活用36计
7997800000084

第84章 虚张声势 闹剧促销

推销就要能造势,不能开花的树一定很少有人去观赏。所以很多时候,为了吸引人,不管真花、假花,你都要造出一些花来。

在1983年的圣诞节前夕,一架波音747飞机由香港地区飞往美国,但运载的不是客人,而是10万个布娃娃。

这种布娃娃的创作者是28岁的青年罗勃士。据说,他年幼时听过一个童话,说孩子是菜田里长出来的,于是,他就将制作的布娃娃取名“椰菜头娃娃”。起初购买者多是布娃娃收藏家,销量很小,后来他灵机一动:给每个布娃娃取上名字,附有出生证、领养证,并到处宣扬说,他的布娃娃是不卖的,只能“认养”,让“认养”的“父母”——顾客办理认养手续,领取“出生”文件,还让他们发誓把布娃娃当成“真人”,真心地爱护它。一周岁时,他给被“认养”的娃娃寄上生日祝贺卡,甚至他还组织了盛大的集体“认养”布娃娃仪式。这样一闹腾,布娃娃价格大涨。罗勃士又继续改进,采用电脑生产程序,使每个布娃娃的面孔、发型、服饰各异,并由电脑赋予不同的名字,这就更让顾客喜爱,在圣诞节前夕,一再掀起购买热潮。许多人冒着严寒,昼夜等候在商店门外,渴望早些“认养”到“宝贝”。美国的需求量惊人,香港地区的工厂只得加班赶制。几年来,香港地区玩具的出口,一直占世界首位。1983年已经生产了这种布娃娃250万个。

1983年年底,椰菜头娃娃形成一股旋风席卷美国。进入1984年,离圣诞节还远得很,中国香港的玩具制造厂商就动足了脑筋,开发出许多新花样。在推出的新产品中,椰菜头娃娃各式各样的新装五彩缤纷,有美式足球运动衣、网球装和西部牛仔裤,还有淑女装等。牛仔裤上还有带枪套的皮带,不过枪套里插的不是枪,而是奶瓶。

玩具厂家们不但考虑到布娃娃需要换衣服,还需要养宠物,制出了和椰菜头娃娃体型相匹配的小猫,这种小猫也要办理领养手续。小朋友购买小猫的时候要向玩具公司登记,告诉公司他给小猫取的名字是什么,公司就会寄来印着小猫名字的标签,可以贴在猫身上。小朋友们对这一系列的安排感到非常有趣。因此,1984年中国香港玩具制造厂商按计划生产这种布娃娃500万个。

一场“认养娃娃”的闹剧,使一个简单的布娃娃一下子“火”了起来,销量居然达到数百万之多,这显赫的成绩都是靠造“势”取得的。如果商家不是把娃娃的“认养”弄得轰轰烈烈,这些娃娃也只能被放在超市货架上,等着客人挑挑拣拣罢了。

运用“树上开花”的策略推销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因此在力量弱小时,你不妨试试造“势”。只不过“戏法人人会变,巧妙各有不同”,你不能对别人的经验生搬硬套,而是应该活学活用、自创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