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消费者文化心理研究
7993700000032

第32章 南方地区消费者文化心理特点分析

人类是社会的人,人们的需求和行为往往要受到某个区域社会群体的压力和影响,以致处于同一区域内的人们在商品需求、兴趣、爱好、购买方式、购买习惯上惊人地相似。以中国为例,中国的区域文化特点基本上以大江大河和高山作为地域文化的分界。如关外的东北文化群、以北京为中心的“皇城根儿”、河套的陕甘宁黄土文化、齐鲁文化,以徐州为中心的黄淮北方文化、江淮文化、新安文化、楚文化、湘文化、巴蜀文化、岭南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等。

王巍(万盟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认为:中国有几个文化圈,一个是儒家文化圈,主要在东北、山东、华北一带。它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都是满腔热血、慷慨激昂的人。另一个文化圈是西北,这个文化是法家文化,它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人从一开始就彼此怀疑,历来派别严重。还有一个圈是道家文化,在江浙一带比较明显,它认为人没有很伟大的理想,但求生活舒适和安定。这三类文化深深影响着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和购买行为。

地域文化指的是在一个国家内部的文化差异。地域文化的形成往往和当地的历史传统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一个国家内部地区性的不同,会产生文化差异,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式。不同的地域文化塑造了不同的市场习俗和行为者的文化心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市场行为者的动机。理解地区性文化差异背景下消费者文化心理的特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有的企业在不同地区的市场营销效果不同,以及怎样根据消费者文化心理的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比如,上海由于其特有的地理、历史背景,而成为西方经济、文化通往中国的据点,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窗口。处在中西方文化交汇结合的特殊位置的上海,其生活行为方式也融入了太多的西方文化气息。如在消费观念上,上海人的实用主义、合理化倾向、契约意识与法制观念、精明的性格等心理倾向,都带有西方典型的心理品质特征。它与中国传统的讲义气、重关系、重伦理、等级观念等意识相去甚远。

上海历来还是中国近代商业精英云集的地方,由于长期受工商业历史的影响最大、时间最长,因此,上海人具有以个人本位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讲求实惠、漠视政治、关心个人和家庭生活等,或者说,实惠哲学成为上海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这与北方人的重义轻利、为了朋友两肋插刀、把友情看得比生命都重要是截然不同的。

上海在全国具有首屈一指的地位。改革开放后,上海发展最快,那里有强大的工业技术基础、全国最高的人才素质及富有传统的工商金融文化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下,上海人很自傲,这种自傲是以自信为基础的。来自《北京青年报》的数据显示,上海人自我意识强,38.5%的人是为了“增加个人收入或提高个人待遇”而努力工作。上海人追求高档,追求完美,同时又要追求经济、追求合算。他们就像一个天平,永远在品味和金钱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上海人是“钱要花得值,品位我也要”。上海的居民显得很会过日子,精打细算,毫不铺张浪费,日用品消费额最低。

广州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多雨,台风常常肆虐南粤。广东地势虽非险峻,但丘陵遍地,出门见山极为平常。相对恶劣的环境使广东人必须要顽强。历史上,广东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海外广东人一直以“敢为天下先”,勇于开拓、善于变通、踏实肯干的习性而著称。广州也是海洋文化的代表地区。海洋文化是开放的文化。在临近海洋的地区生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海上航行交流的机会很多,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很多。这样就形成了广东人容易包容和接受外来文化和新鲜事物的心理特征和开放、自由的文化传统性格。由于缺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拜,对西方宗教也知之甚少,他们多迷信命运、风水等。

广东古代受东南亚文化影响相当深,到了近代,西方文化在广东也广为传播。近代史上频繁的海外贸易、华侨出入使西方大量的先进经营方式、生活方式传入广东。开放经商的传统使广东人性格开放,容易接受新事物,商品意识浓厚。广东人往往多实利主义,少儒家思想、中庸等。广东人往往以金钱衡量人的地位、贡献,人的自我价值是通过金钱的数量来衡量的。在广东人眼里,有了钱也就有了地位,有了“面子”。

广东人文化素质不高,消费缺乏自身主导价值观,在消费上他们愿意跟发达地区学,尤其受香港地区的消费潮流影响。他们易于接受新潮流的商品,注重穿衣的象征意义,以显示身价。广州的居民更追求时髦,注重自我,在日用品的消费上显得大方,消费额在全国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