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译文】
人民不惧怕统治者的权威,统治者的大难就要临头了。不要逼迫人民使人民不得安居,不要压榨人民使人民无以生计。只有不迫害人民的生计,人民才不憎恶统治者。因此,圣人要有自知之明而不要自以为是;懂得自我珍爱,而不显耀权势。所以舍弃后者而采取前者。
【解析】
上一章老子着重论述了普通大众的自知之明,这一章论述统治者的自知之明问题。老子说:“民不畏威,则大威至。”第一个“威”指统治者的权威、高压政策,第二个“威”是威胁,即人民的反抗斗争,整句话的大意是如果人民不再害怕统治者的权威,那么统治者也就要大难临头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联系老子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春秋晚期,社会问题错综复杂,其中表现最突出的还是统治者的生活作风问题,他们追求物质享受,骄奢淫逸。统治者是民众的榜样,其生活的奢侈和行为的不检点,必将会诱发民众的强烈欲望,在欲望的驱使下,人民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冒着死亡和犯罪的危险去满足自己的欲望。当然不惧怕统治者的权威也成了很自然的事,不惧怕统治者的权威其结果会怎样呢?统治者的统治地位必然会受到威胁,统治者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统治,因为统治地位的丧失就意味着其安逸生活的结束,耀武扬威的日子的终结,甚或统治者随着统治地位的被推翻,自己沦为奴隶或走上亡命之途,这是统治者最不愿看到的、最痛心的。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针对统治者的统治地位的岌岌可危的情况,老子对统治者提出了最严厉的警告,他的目的并不是为统治者保全名位,而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警告统治者要好自为之,不可再作威作福、荒淫无耻、凶残无度了!老子警告统治者说:“不要逼迫人民使人民不得安居,不要压榨人民使人民无以生计。只有不迫害人民的生计,人民才不憎恶统治者。”民以“生”为本,如果连生计都难以维持,人民还惧怕什么苛政、威严呢?如果人们缺衣少食、居无定所,那么人们就不可能安于现状,社会发生动乱也就成了很必然的事。
老子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在老子眼里圣明的统治者有自知之明,他们绝不会因位居高位而炫耀,更不会骄奢放荡、恣意妄为。他们懂得自爱,也懂得爱自己的民众,其实自爱本身就是爱民的表现,反过来也成立,爱人就等于爱自己,因为人民是自己立身高位的基础,不爱民众就等于不爱江山,不爱江山就等于不爱自己。老子拿高明的统治者的行为来暗示当时的统治者应如何立身处世,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可见一斑。
智慧典例从政之道
夏启修身习德成功赢民心
原始社会末期,夏启率先破坏禅让制,通过父亲的权威夺得帝位,子继父业,天下共愤。其中有一个部族首领叫有扈氏,他首先站出来指责夏启不应当抢夺伯益的王位,并要求夏启把王位立即还给伯益。
夏启不肯,有扈氏一怒之下征讨夏启,双方在甘泽举行决战。决战之后,夏启的军队被有扈氏打得七零八落,几乎全军覆没。
夏启的下属大臣建议赶快补充人员,重整军队,准备第二次战斗。可是夏启没有这样做,他知道很多人不赞成父死子继的规矩,所以才不肯拥护他。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没有人来参加他的军队,打败对手简直是妄想。要想取得胜利,首先必须把人心拉向自己这一边,让人们知道夏启是一个贤能的人,由他来继承王位是符合实际的。
于是夏启严格要求自己,以博得人们对他的信任。吃饭时他只吃一碗清淡的蔬菜,睡觉只铺一张很薄且又粗糙的旧褥子,除了祭神和祭祖以外,他从不演奏音乐作为娱乐。他还爱护孩子,尊敬老人,并且提拔贤能:谁有本领,就请来加以重用;谁懂得武艺,就请来让他带兵打仗。
夏启这样坚持了几年,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他的声誉大大提高了。人们常常说:“夏启真不愧是夏禹的好儿子!你看他要求自己多么严格,对待别人又多么热情、有礼貌。天下就应当交给像他这样的人来治理!以后要是有谁再来和他争王位,我们应当全力保护他才对。”
人们互相传颂着夏启的好处和优点,于是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夏启是夏禹的唯一继承人,对于父死子继的制度,再没有人觉得不合理了。
夏启看到人心已经倒向他这一边,又发动了对有扈氏的战争。这一次,有了人们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他的力量大大增强。最后,夏启终于把有扈氏打得大败。有扈氏本人做了俘虏,被放逐到草原地区。夏启成功地解除了有扈氏对自己的威胁,他的地位也得到了最终的确认和巩固。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夏启在这里的智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自知之明。他知道人心得失是战争胜负的关键,自己暂时不得人心;二是从长计议。为得天下人心,他没有自吹自擂,而是严格要求自己,从实际做起。最终他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