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译文】
圣人永远没有私心,以百姓的心为心。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良的人,我也善待他;于是一个时代的品德就同归于善良了。守信的人,我信任他;不守信的人,我也信任他;这样一个时代的品德将同归于诚信了。得道的圣人统治天下,收敛个人的私欲偏见,与天下的老百姓心意相合,百姓都专注他们的视听,得道的圣人使他们都恢复到婴儿般的淳朴自然状态。
【解析】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里提出的“常心”是恒心,恒心是人类中个别人所拥有的一种持久不懈的生命意志力之具体表现,是一种由知识所引发出来的磅礴欲望,按照现代的一般说法,就是进取心或上进心,这种心理伴随着时代演进的脚步而日益渗透到了人生中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领域。
恒心依靠毅力来支撑,而毅力支撑下的恒心便时时演变为勃勃雄心,这里便成为了追求知识和满足欲望之无穷动力的真正发源地。在所谓“常心”刺激下的人类,其急功近利的表现真可谓惊天动地!一小部分以恒心作动力的人,或死命地追求知识,索天究地、上下探求;或无止境地聚敛财富,四方奔走、栉风沐雨;或明目张胆地扩大权力,排除异己、残杀无辜。这样的局面使绝大部分人都被裹挟进欲望的滚滚洪流中。人类在恒心的指使下,心灵和身体走向了二元对立。老子在此提到了古代的圣人们从来也没有自己的恒心,就是说他们没有自己的雄心壮志,而是以百姓的心(即百姓的心理追求和愿望)为自己的常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对圣人来说,善良的人他们善待,不善良的人他们也善待,这样就得了善良;守信的人他们信任,不守信的人他们也信任,这样便得到了信誉。
圣人指国家的领导者,领导者如果能够以百姓的感情和心理作为自己的感情和心理,无疑是难能可贵的行为;同时,他们有能力抵制百姓中的一些不正常感情和心理,他们确实是高人一等。因为社会上普遍流行的一些准则或时尚,并不是真实的价值判断,比如善和信,什么是纯粹的善?什么是真正的信?其中正存在着大量人为的谬见。可见,圣人并不是全部追随大众舆论而随波逐流,他对所有的事物亦拥有自己的基本看法和立场,所以,圣人能够获得真正的“善”和“信”。
“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百姓们的心灵不但已经净化而且达到了浑一,他们没有了任何理想和追求,便专注起自己的耳朵和眼睛,留心着圣人的举动,而圣人自然没有任何举动,他们回归到婴孩般的自然淳朴状态了。
智慧典例从政之道
唐太宗以民为本迎来兴盛
唐朝时期,科技不发达,农民种地主要是看天吃饭,即“望天收粮”。正是缘于对“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认识,为了让农民都有饭可吃,唐太宗李世民一向注重农业问题。
他曾指出:让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则饥饿寒冷的灾难可以制止;禁绝华丽物品的生产,则赖以获取丰厚物质的农业就会兴盛。
贞观五年(631),有关官员向李世民上奏说:
“皇太子将要举行加冠礼,占卜得知,二月为吉时,请增加兵丁仪仗,用来准备举行仪式。”
经过考虑,李世民没有同意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增加兵丁要从人民中招募,并且在二月里举行加冠礼会耽误农事活动。他便对官员们说:
“现在春耕刚刚开始,此时举行加冠礼恐怕会妨碍农事,不如改在十月进行。”
为太子举行加冠礼的确是国家和皇宫的一件头等大事。古人都很信命,此事大多要进行占卜。太子少保萧瑀又上奏说:
“按阴阳家的推算,在二月举行加冠礼最合适不过了。”
但李世民却不这样认为,他反驳道:
“阴阳禁忌那一套,我是从来不太相信的。如果做事都要依照阴阳,而不顾道德礼义,想求得上天赐福保佑,怎么可能呢?如果做的事都符合正道,自然能够常常遇到吉时。况且吉凶在于人为,岂能依靠阴阳占卜那一套?农事极为重要,不能有半点差错。”
大臣们看到李世民态度如此坚决,都不敢再多言。
唐太宗无论做什么事,都以人民的利益为重,结果唐朝在他的统治下,越来越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