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58

第58章 书愤(二首录一)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阨穷苏武餐毡久,①忧愤张巡嚼齿空。②细雨春芜上林苑,③颓垣夜月洛阳宫。④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⑤

【注释】

①“阨穷”句:阨穷,《汉书·苏武传》:“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又:“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出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②“忧愤”句:《旧唐书·张巡传》:及(睢阳)城陷,贼将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眦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③上林苑:秦汉宫苑名。④洛阳宫:《宋史·地理志》:“西京……宫城周迥九里,……宫室合九千九百九十余区。”⑤鬼雄:语出《楚辞·九歌·国殇》:“子魂魄兮为鬼雄。”

【品评】

诗作于庆元三年(1197),是年诗人七十三岁,家居山阴。

按说,年过七十之人应该是“世事从渠马耳风”,还能有什么“愤”呢?既然是以“书愤”为题,可见其悲愤已发展到不吐不快的地步了。读此诗,可知诗人之“愤”是渴望祖国统一而不得、壮志难酬的忠愤,而非“长铗归来食无鱼”的个人私愤,这就不能不使我们对老诗人的情怀深致敬意。

首联一发语气势自是不凡,绘出了虽身处江湖草莱而心忧社稷的老臣形象。山阴、临安虽近在咫尺,却如隔千重山、万重水,只因皇帝早已把那主战的大门关闭,任你忠臣义士如何呼吁、如何抗议,都传不到皇帝的耳鼓里。无奈,只能让这稽山镜水来见证诗人的忠诚吧。诗人又引出汉唐时代两位著名的民族英雄苏武、张巡以自喻。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载,终于完节荣归;张巡与许远,坚守睢阳抗击叛军,城陷身死,功烈显赫。陆游的斗争对象,是朝廷中的投降派,但实质上是与苏武、张巡一致的,保卫的都是民族利益,祖国尊严。他卧山阴大泽之中,也就同苏武牧羊于北海一样,所受考验的时间,比苏武更长,不是十几年而是几十年。他恨民族敌人及其走狗汉奸的程度也同张巡一样,整天在咬牙切齿。诗人又将视角推向遥远的故国江山,以春芜、颓垣意象渲染黍离之悲。人肉体生命的衰老,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而精神和心灵则能超越有限而达无限。鏖战关河的无穷事业,老诗人虽已无从插手;但死后也还要做鬼雄,为王前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