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40

第40章 估客乐①

长江浩浩蛟龙渊,浪花正白蹴半天。

轲峨大艑望如豆,②骇视未定已至前。③帆席云垂大堤外,缆索雷响高城边。

牛车辚辚载宝货,磊落照市人争传。④倡楼呼卢掷百万,⑤旗亭买酒价十千。⑥公卿姓氏不曾问,安知孰秉中书权。⑦儒生辛苦望一饱,趑趄光范祈哀怜。⑧齿摇发脱竞莫顾,诗书满腹身萧然。

自看赋命如纸薄,⑨始知估客人间乐。

【注释】

①估客乐:乐府《西曲歌》名。估客即商人,亦作“贾客”。②“轲峨”句:轲峨:高耸之状。大艑:大船。③骇视:惊视。④“磊落”句:磊落:这里是形容宝货众多。照市:谓宝货光彩照耀市上。⑤“倡楼”句:倡楼:妓院。呼卢:古代一种博戏,以五木刻子掷之,卢是胜采。赌博的人呼喝希望得到卢采,故后来把呼卢作为赌博的代称。⑥旗亭:酒家。⑦中书:古制,中书省设中书令,隋唐至宋并为宰相之职。⑧“趑趄”句:趑趄:行走不前的样子。光范:唐宫门名,通中书省。唐代文学家韩愈中进士以后,曾三次上书宰相求官。第一书中说:“前乡贡进士韩愈,谨伏光范门下,再拜献书相公阁下。”这句是借用韩愈求官不得的事,喻儒生奔走乞怜的屈辱心理。⑨赋命:指人们禀受于天的命运。赋,禀受的意思。

【品评】

这首诗是淳熙十四年(1187)冬陆游在严州作。古代“四民社会”的排列次序是士、农、工、商。士大夫阶层“劳心者治人”,高人一等,商人地位最低,以忝附骥尾为幸。南宋贸易发达、市场繁荣,陆游的诗文创作深受时代精神影响,描写了市场活动,表现了时代精神的嬗变,增添了一些新的因素。即如此诗,以商贾的富有与快乐反衬儒士的求进无门、命如纸薄,诗中既有对权贵势要的愤恨,也有对商贾逐利与享乐的艳羡。

全诗共分三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写估客商船的气势不凡。首先用远景写出长江波涛浩渺,浪花飞天,营造一种雄壮的气氛。随之利用视觉原理,写商船远望如豆,急速驶来,越见其高耸,令人惊叹。船帆张挂于大堤外,若垂天之云,船工在城边泊船抛缆,声若响雷。正由于第一层的极力渲染,第二层的商人出场时的奢豪也就顺理成章了。“牛车”以下六句为第二层,写商船带来的宝货和商人上岸后的活动。商船卸下的宝货众多,要用牛车拉,宝物光彩照耀,人们争相传看。下船后商人们饮酒、赌博,不惜万金,尽情享乐。这里看出陆游对商人的肯定,侧重在商人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地位。商人自食其“利”,不将自己的幸福寄托在朝廷俸禄和权贵的赏赐上。陆游对商人逐利、享乐的艳羡描写,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自身受权贵排挤、倾轧的痛苦记忆有关。最后六旬为第三层,视角转向儒生,运用对比手法,衬托儒生的寒酸屈辱生活。对此,古来寒士多有深切的体会,留下的诗文不胜枚举。如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写“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飞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卒”;杜甫《醉时歌》写“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可谓穷形尽相地写出了文士儒生的穷酸之态。韩愈《进学解》写园子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却“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陆游闲居故乡时,游历周边镜湖流域农村,有不少诗篇生动地描述了镜湖流域不同类型集市的具体状况。如“小市孤村鸡喔喔”(《病中杂咏十首》),写的是南部山区的金家唆市;“禹会桥边多酒楼”(《舟中醉题》),写的是城西北50里的禹会桥市。这些诗,将“山居景况,一一写尽”(梁清远《雕丘杂录》),表征了他作为一个富于生命活力的诗人,其诗情才思如何在孤寂的生活中消磨挥洒,但客观上却为今人研究南宋经济、社会状况留下了生动而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