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陆游文集1
7987100000003

第3章 喜小儿辈到行在①

阿纲学书蚓满幅,②阿绘学语莺啭木。③截竹作马走不休,小车驾羊声陆续。

书窗涴壁谁忍嗔,④啼呼也复可怜人。

却思胡马饮江水,⑤敢道春风无战尘。

传闻贼弃两京走,⑥列城争为朝廷守。⑦从今父子见太平,花前饮水勿饮酒。⑧

【注释】

①行在:天子所在的地方。这里指南宋都城临安。绍兴三十年春天,陆游到临安。绍兴三十二年,家属随至京都。②学书蚓满幅:晋《王羲之传》载:“子云近世擅名江表,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行行如萦春蚓,字字若绾秋蛇。”此处指小儿初写字时之歪歪扭扭,没有笔力,如蚯蚓满纸。无独有偶,今日之中小学生戏称写字没经过正规训练,密麻满篇,难以辨识者为“蚯蚓体”,恰合陆诗“蚓满幅”之意。③学语莺啭木:黄庭坚《嘲小德》云:“学语啭春鸟”。这里指小儿讲话就好像黄莺在树上婉转地啼呼。④“书窗”句:书窗涴壁:指在窗上墙上乱涂乱画。涴:音wò,弄脏,泥沾在器物上。嗔:生气,发怒。⑤胡马饮江水:《宋书·臧质传》“质答(拓跋焘)书曰:‘尔何以不闻童谣言邪?虏马饮江水,佛狸死卯年’”,又“是时虏中童谣曰:‘轺车北来如穿雉,不意虏马饮江水。’”胡马:金兵;江:长江。⑥“传闻”句:指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金兵仓皇北退,武巨收复两京事。两京:指宋代的开封府和河南府。⑦列城:诸城。这句是指金兵北退时,各地义军纷纷乘机反攻。⑧“花前”句:黄庭坚《以小团龙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为戏》诗云:“幸君饮此勿饮洒。”

【品评】

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二月,武巨收复了西京(洛阳),极大地鼓舞了陆游。他以为国家中兴在望,就于第二年把家眷接到临安。此诗为绍兴三十二年春儿子们到达临安时所作。

钱钟书先生《谈艺录》谓放翁诗有二痴事,其一是“好誉儿”,并认为“儿实庸材”、“令人生倦矣”。言下之意颇为不屑,未免缺乏同情之理解。陆游示子诗中对儿辈告诫劝勉,寄寓了对子弟人格、学养等各方面的期待,表达了不堕家风的期望,乃真情挚性之作,非无原则溺爱或浮泛誉儿者。且其诗传神写照,见出极强的艺术功力,人物性情、神采跃然纸上,决非粗制滥造之作。

阿纲,大概是陆游第四子,名子坦,绍兴二十六年生,是年应是七岁;阿绘,可能是陆游的第五子或女儿,生于绍兴三十一年或三十二年,此时正在咿呀学语。阿纲砍下青竹当马骑不停地奔跑,又学着驾羊车不断吆喝,令人想起李白《长十行》中“郎骑竹马来”的诗句,可见男童天性活泼好动,古今如此。诗人是一位慈爱的通晓儿童心理学的教育大师,顺应儿童天性,任其个性自由舒展。而孩子一旦迷上写字,连窗上墙上都会留下他天真童趣的杰作。“谁忍嗔”三字,见出其宽松的教子方法。小孩子啼笑不定,阴晴瞬变,在父母的眼里,却是世间至美的音乐。“啼呼也复可怜人”,洋溢着父爱,满眼深情,令人生羡。接下来诗笔一转,由家庭写到国家形势,喜悦的气氛,转瞬间为对国事的忧虑代替。不过,又接着交待了好消息,从武巨的收复西京,憧憬父子可以过太平日子,情绪更为兴奋。

诗写父子家庭的天伦之乐,但视角却并未局限于一己悲喜,而是将小家庭的欢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意超越了小我而升华到大我。全诗围绕“喜”字着笔,诗句中未出现一个“喜”字,但喜悦之情贯穿在字里行间,纯用白描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