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上帝没空来救你——心灵自救手册
7983000000042

第42章 在平常生活里活出滋味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有太多的欲望。一个人能够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走过岁月,他的精神中必定不能缺少淡泊。

如果你每天骑着单车上下班,下了班到菜市场购物一番,之后做几盘可口的家常菜,和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你应暗自庆幸吧,因为这平淡的生活充满着幸福!

虽然我们渴望成功,渴望生命能划出优美的轨迹,但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平平淡淡的快乐生活,一份实实在在的成功。这种成功,没有那种轰轰烈烈,揭天地之奥秘,救万民于水火的豪情,只是一份平平淡淡的追求。

记得小时候,一次,我往热水瓶里灌开水,当我灌满塞上瓶塞,正要把它放在桌上时,只听“啪”的一声,热水瓶爆炸了,在我脚上留下了一个无法消失的伤疤。母亲心疼地告诉我:“水不要灌得太满,塞子不要塞得太紧,否则它就会爆炸的。”

从那以后,每次灌开水瓶我都不敢灌满,塞子也只是很随便地塞上。

正如热水瓶灌得太满、塞子塞得过紧,瓶内的压力太大就会爆炸一样,生活中的激烈拼争,带给我们的经常是疲惫不堪,遍体鳞伤。而实际上,人生中,顺其自然才是最为可取的生存方式,别把自己“塞”得太紧。

生活,并不是只有功和利。尽管我们必须去奔波赚钱才可以生存,尽管生活中有许多无奈和烦恼,但如果我们拥有一份淡泊之心,量力而行,坦然自若地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真实,如淡月清风一样地生活,不是要轻松得多吗?

有了这种平淡的处世心态,你就会在简简单单的生活中得到快乐。当你忙里偷闲与爱人和孩子一同去逛公园、去看场电影、去搞一次野炊,相信你会深切体悟到,生活其实有很多内容。我们大可不必为了一个出国名额而彻夜不眠,大可不必为一次职位的晋升而寝食难安。

平平淡淡才是真。拥有淡泊之心,便能拨云见日,体会到生活的真正内涵,否则,只能在生活的边缘徘徊,只能是舍本逐末。

学会淡泊,你就能在当今社会愈演愈烈的物欲和令人眼花缭乱、目迷神惑的世相百态面前神宁气静,你就能摆脱一切名缰利锁的束缚,在人生的大道上迈出自信与豪迈的步伐,让心灵回归到本真状态,从而获得心灵的充实、自由和纯净。

生命和生活是美丽的,这种美丽,恰恰寓于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平常生活之中。对于平常生活的无端蔑视和漫不经心也许是我们最经常、最易犯的错误之一。

很多人对平常生活是那样不屑一顾甚至不屑一提,尽管他们几乎一生都是在平平常常中度过。当久违的朋友相见时,大家只是互问工作忙否或互道珍重,就是不肯坐下来叙叙友情,交流一下生命感悟,走进彼此内心,相互抚慰一下被现代生活挤压的心灵。

较之于那些叱咤风云的伟人、惊天动地的业绩,平常之人的平常之事,的确平淡无奇。但是,平常毕竟是生命的主体,也是生活的主体。就绝大多数人而言,终生作为平常之人,拥有平淡无奇的生命;就绝大多数职业来说,永远只为平常之事,拥有平淡无奇的记录。

既然平常是生命和生活的主体,珍惜平常对我们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应当甘于平平常常的生活。当你做到了这一点,便不难发现,平淡无奇的深处也存在着惊人的美丽:那披着灿烂云霞的黎明,那熙熙攘攘的自行车流,那菜市场里的大声吆喝,那厨房锅碗瓢盆的交响曲,那羽毛般洁白的流云,那流云般灿烂的花朵,那花朵般迷人的少女,那少女般柔情的湖水……无不令人怦然心动。

一位外国知名作家在失去自由一年之后,有人问他最想念什么?

他深有感触地回答:“我想念的是平常的生活。在街上散步,到书店里从容浏览书籍,到杂货店里买东西,到电影院去看一场电影……我想念的只是这些平常的小事情,你有这些事情可做时,认为一点不重要,当你不能做的时候,才知道那是生命中的要素,是真正的生命。取消这些事情,是最大的剥夺。”

这段表白,再朴素不过地阐述了平常生活的价值。

生命是一个过程,而生活是一条小舟。当我们驾着生活的小舟在生命这条河中款款漂流时,我们的生命乐趣,既来自于与惊涛骇浪的奋勇搏击,也来自于对细水微澜的默默寻思,既来自于对伟岸高山的深深敬仰,也来自于对草地低谷的切切爱怜。所以我们平常的生命、平常的生活一经升华,就会变得不平常起来。

有一个扫地和尚的故事:

某县城里有一位老和尚,每天天蒙蒙亮就开始扫地,从寺内扫到寺外,从城内扫到城外,一直扫出离城十几里。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小城里的年轻人,从小就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那些做了爷爷的,从小也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老和尚虽然很老很老了,就像一棵古老的松树,不见它再抽枝发芽,可也不再见衰老。

有一天老和尚坐在蒲团上,安然圆寂了,可小城里的人谁也不知道他活了多少岁。过了若干年,一位长者走过城外的一座小桥,见桥石上镌着字,字迹大都磨损,老者仔细辨认,才知道石上镌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传记。根据老和尚遗留的度牒记载推算,他享年137岁。

据说军阀孙传芳部队有一位将军在这小城扎营时,突然起意要放下刀,恳求老和尚收他为佛门弟子。这位将军丢下他的兵丁,拿着扫把,跟在老和尚的身后扫地。老和尚心中自是了然,向他唱了一首偈:

扫地扫地扫心地,

心地不扫空扫地。

人人都把心地扫,

世上无处不净地。

现代人也许会讥笑这位老和尚除了扫地,还是扫地,生活太平淡、太清苦、太寂寞。其实,这位老和尚就是在这平淡中,为小城扫出了一片净土,为自己扫出了心中的清净,扫出了137岁高寿,谁能说这平淡不是人生智慧的提炼?

下面讲一个富翁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富翁,家有万金,广厦千间,妻妾成群。忽然有一天,富翁得了怪病,寻医问药,屡治不愈。眼见其生命危在旦夕,家人只好请来禅师为他做祈祷。禅师刚进屋却转身便走。家人在后面紧追不舍,禅师说:“你家主人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你不必再追我了。”

家人不解地问:“我家老爷才病几天,怎么就病入膏肓了呢?”禅师说:“你家主人已病多年,只是你们不知而已。”家人问:“怎么会得这种病呢?”禅师说:“常年露宿,感受风寒。”家人一边往回走,一边纳闷:“我家老爷金山银山,屋宇无数,怎么会因露宿而感受风寒呢?这禅师简直是说疯话!”

家人把禅师的话一五一十地说给富翁听。富翁听完忽有感悟,大叹一声说:“他并没有说疯话,他是在说我纵有广厦千间,但因心灵空虚,一生浑浑噩噩,没有一个好归宿,如同街头露宿者!”

一个人纵然有亿万家财,如果不懂安心之道,他就不是真正的富有。

燃灯法师说:“拥有一颗清净心,是幸福之源泉。我们整天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左右,为身外之物所烦扰,为名利所刺激,我们的心怎么净得下来呢?烦恼自然时刻也不会远离我们。”

没有人不渴望和追求幸福,可很多人只注重在诸如体格健美、物质富有、领导赏识等方面下工夫、找欢乐,却很少向自我内心世界寻求安详。殊不知,给人以满足的要素能否有效获取,实际上能否给人带来幸福和带来多少幸福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由人的内心世界决定。

你普通,普普通通如一棵草,你平凡,平平凡凡如一朵花,但你同样可以骄傲,默默绽放的花朵也会芳香怡人!也许,你没有辉煌的业绩可以炫耀,没有大把的钞票可以挥霍,但你拥有一颗淡泊、安详之心,这便是人生求之难得的幸福了。

心灵的呼救

没有把平常日子过好的人,不会品味到人生的幸福;不珍惜平常的人,也不可能创造辉煌。因为平常包容着一切,孕育着一切,一切都蕴含在平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