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医学心理学
7982500000053

第53章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

一、胎儿期的心理卫生

人格的形成受着遗传、先天及后天教育三方面的影响,遗传涉及优生,对于近亲婚配及遗传疾病,法律已有所规定。先天因素与孕期卫生有关,“胎教”就属于这方面的内容。

人口质量是心理卫生工作者所关心的重要课题,优生学是研究改善生物遗传素质,特别是通过社会控制来改善人类配偶和生殖的科学。英国科学家高尔顿在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指导下,提出选择配偶、淘汰劣种、繁殖优秀、改良人种的学说。他认为,人类有可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比大自然更有效更成功地改善人类自身的遗传素质。大量研究表明,近亲结婚影响子代智力,先天性痴呆比例增多,为促进优生,就要从配偶、婚姻、受孕、胚胎开始开展一系列心理卫生工作。

应该指出,母体的妊娠年龄与子代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关系。妊娠的最佳年龄约为23~27岁,在此期间受孕,母子生存率高,流产、死胎、早产和畸形儿的发生率低。35岁以上的妊娠,由于卵细胞的老化,卵子染色体变化,生殖器官功能的衰退,先天愚型及其他畸形儿的发生率相应增大。

健康心理及健全人格的形成,大多依靠后天的社会实践及教育活动,然而也不能忽视遗传因素与胚胎期的发展。婴儿出生后,有的好动、爱哭;有的恬静、温顺。这显然是由遗传造成的不同神经类型特征和胚胎期的发育状况所决定的。随着科技发展对人类智力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把儿童的教育提前到胎儿期是有意义的。

祖国医学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接受孕妇的言行感化,所以孕妇必须“谨守礼仪,清心养性”,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内经?素问?奇病论》有从胎里带来疾病的论述:“人生而有癫疾者,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孕妇的心理状态和不良行为(如酗酒、吸烟、吸毒等)可影响胎儿的发育,导致畸形发生,孕期的病毒感染、中毒、射线作用以及腹部撞击等均可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现代研究表明,孕妇的情绪状态对胎儿发育起着很大作用,胎儿是生活在母体这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孕妇的行为举止,尤其是情绪变化必然会波及胎儿。美国心理学家欧丁格(D。R。Othinger)和西蒙斯(J。E。Simmons)的研究发现,孕妇紧张、焦虑,其子女长大后情绪不稳。有的学者认为,母亲情绪的变化会影响内分泌和血液成分,从而影响到胎儿。积极情绪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利于健康的化学物质,而消极的情绪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害于神经系统和其他组织的有害物质。另一方面,母体和胎儿的血液交换,只隔着两层扁平上皮细胞,这一屏障只能挡住较大分子进入胎体,却挡不住药物分子的通过。尤其是当胎儿器官形成时,药物分子能打乱其分化和组合程序,造成胎儿畸形。所以孕妇在怀孕3个月以内要特别谨慎,即使过了3个月,有病也要谨慎服药。如孕妇服用土霉素、四环素可以抑制胎儿骨骼生长,注射链霉素、卡那霉素可影响胎儿听力,服用磺胺类药可引起核黄疸,服用安定可使胎儿发育迟缓。此外,孕妇还应防止外伤与预防传染病,以免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关于胎教的奥秘还有待探索,目前有两种方法被证明有成效。一是对胎儿进行“交谈”与抚摸训练,来引发胎儿的运动积极性。方法是:孕妇平躺,腹部放松,用双手手指轻压,适时以轻柔的语调对胎儿谈话,胎儿出现“胎动”,这是对母亲爱抚的反应,经过这种训练的婴儿能较早站立行走,但有早期宫缩者禁止用。二是对胎儿进行音乐训练。研究发现胎儿喜欢听低沉委婉的音乐,而不愿接受尖、细、高调的音响,有人给6个月的胎儿用巴松管演奏欢畅、轻柔的乐曲,胎儿在腹内出现安详舒展的蠕动,出生后再听到同类乐曲时就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欢乐欣喜。但究竟是这些措施的直接效应,还是母体的情绪而使胎儿良好地发育还值得探讨。

二、乳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在心理学领域,从出生至1岁称乳儿期,1岁至3岁称婴儿期,此期间随着神经系统的迅速发育及脑细胞的增加,神经纤维髓鞘化的发展,心理机能也日益发展,乳儿在原有的本能的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了条件反射。如听到母亲声音或看到奶瓶会出现吸吮反射。到了5~6个月时,乳儿对情感的需求有时甚至超过对饮食的需求,表现为要家人陪伴、玩耍、爱抚,对母亲或家人的引逗能回报以微笑。7~12个月左右,乳儿表现为对母亲或最亲近者的依恋关系,依靠母亲或抚养者来保护自己,获得安全感。此期应该注意的心理卫生问题是:

1.营养物质供应方面3岁以前的乳婴儿的营养状况对智力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营养不良可造成脑细胞数目低于正常,从而影响心理功能的发展。过去认为,人的脑细胞数目,出生后不再增加,但近来研究表明,脑内神经细胞的数目在出生后6个月内仍在继续增加,细胞的增殖必须有蛋白质、核酸及一些辅助营养素的供应,缺乏这些物质,会对儿童智力发展造成灾难性的影响。因此,应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供应,另外还要防止小儿偏食现象。

2.休息方面 保证乳婴儿足够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3.断奶 婴儿到1岁左右就开始逐步断奶,从由以母乳为主转为以食品为主。断奶不仅是营养结构的转变,婴儿在情感方面也失去在母亲怀里吸吮和偎依的机会,因此断奶不宜过急过晚。过急断奶容易引起婴儿情感障碍,如哭闹、拒食、夜惊等,以致影响其身心健康;过晚断奶则易使婴儿依赖性增强。断奶时要逐渐过渡,应该意识到心理上的断奶更为重要,这是训练儿童减少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的重要环节。

4.注重早期教育 和婴儿一起游戏,给以爱抚,加强环境刺激,唤起婴儿的积极情绪,6~12个月是形成亲子关系的关键时期。

5.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要训练婴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训练过程要耐心,不要埋怨与斥责,以免引起心理创伤。

三、童年期的心理卫生

(一)学龄前期(3~6岁)

学龄前期是指3~6岁的儿童,3岁儿童脑重已达成人脑重的3/4,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已基本完成,神经的兴奋性逐渐增高,表现为儿童每日睡眠时间减少。到了六七岁,儿童已形成了较稳定巩固的条件反射。此期儿童的心理发展也很迅速,所以这一时期的教育培养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应注意以下方面:

1.好动3岁以后,儿童大脑内抑制过程发展较快,这就使儿童有可能形成更为复杂的暂时性联系(条件反射),从而更好地分析综合外界事物,但这时抑制过程还比较弱,兴奋过程仍占优势,所以儿童易兴奋、激动、喧闹。爱动是此时期的正常现象,因此,家长要注意引导,不要对孩子的好动过分干涉。

2.第一反抗期 由于儿童自由活动能力大大加强,范围扩大,各方面知识增长,儿童希望独立做一些事情,成人若横加干涉,就会遭到拒绝,这在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反抗期。因此,父母应因势利导,帮助幼儿实现那些可以做到的事,但不要事事包办,要在放手让幼儿独立行事过程中给以帮助,使之得到正常的顺利的发展。

3.游戏与玩具 游戏与玩具对促进儿童增长知识,诱发儿童的思维和想象力极有裨益,儿童期的游戏往往是科学探索的前奏,孕育着丰富的科学思维,它能促进婴儿的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品质迅速发育。家长对儿童这方面活动应采取鼓励、引导、为之创造良好条件等方法,为将来参加社会实践打好基础。

4.睡眠习惯的训练 儿童睡眠要从小训练,这对养成有规律的生活很重要,不能嫌弃儿童哭闹,或在儿童尚无睡意和非睡眠时间逼他上床,这样儿童会产生对立情绪,对睡眠反而会形成不良的情绪反应。不要在睡前用威吓的话逼儿童入睡,否则会使他们做噩梦,甚至发生夜惊症。

(二)学龄期(6~12岁)

儿童入学进入学龄期是走向社会的起点,从以家庭为主要环境转为以学校为主要环境,这是一个极重要的转折点。此时,大脑的兴奋性增强,睡眠时间相应减少,活动范围扩大,大脑的抑制过程增强,能细致分析与综合外界信息,较好地调节与控制自己的行为,懂得上课遵守纪律,举手回答问题。性格也逐渐形成,在心理卫生方面注意:

1.学习中的心理卫生 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树立远大理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养成自觉的学习习惯。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互助友爱、尊敬师长、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这一时期对儿童人格完善十分重要,教师还有责任对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性格的儿童补充家庭教育之不足。

2.防止不良心理及性格形成 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儿童则表现为撒娇、放肆、神经质、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心理品质;对子女冷淡,儿童则多愿从他处寻求爱抚;对子女要求过于严厉,儿童则缺乏内心的情感交流,会出现胆怯逃避或凶暴反抗两种极端;对子女忽冷忽热,儿童则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多疑多虑,缺乏判断力。对于儿童不良心理及行为,父亲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的教育可补偿家庭教育的不足,家长与教师的言传身教,互相协同和配合作用,可促使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地发展。

四、青少年期的心理卫生

按照教育与心理学研究,11~15岁称为少年期,15~25岁称为青年期。

青少年时期,尤其是生殖机能发育的青春期,由于内分泌机能的变化,使个体在形体上差异日益明显。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生理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引起青少年对自身及异性的好奇与神秘感,这种性心理变化常给青少年带来青春期危机。

(一)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卫生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与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而具有两面性。

积极方面有以下特点及问题:

1.青春期

(1)富有理想,积极向上,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具有勇往直前的气魄。

(2)各种需求迅速发展,渴望得到满足,喜欢憧憬未来。

(3)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对自己各方面的认识大大提高,自觉性增强,同时具有强烈的自尊心。

(4)思维具有抽象性、独立性、逻辑性,并逐步向辩证思维发展。

(5)情绪强烈而丰富,热情高涨。

(6)人际交往进一步扩大,开始重视友情与爱情。

上述青春期青少年心理的积极方面若受到学校、老师和班集体的良好引导,再加上个人主观的努力,就能促使其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进,反之,会导致种种消极的后果。如思维的独立性缺乏正确指导就会变得自以为是,偏激执拗;情绪过分强烈,一旦失去控制就可能导致粗暴行为的产生。

在青春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将儿童时期的眼光着重于认识外部世界的状态转变为着重于认识内在的自我,往往容易引起各种内心冲突与矛盾,主要表现为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孤独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幻想与现实的矛盾、自卑与自负的矛盾、求知欲强与辨别力差的矛盾、性意识觉醒与社会规范的矛盾等等。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是复杂的,需要积极加以引导,需要循循善诱地进行教育。卢梭曾说过:“青春期是一个狂风暴雨的危险时期。”但只要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增强躯体上、心理上的自我保健能力,就会使其安然度过风暴进入成人阶段。

2.怎样安全度过青春期

(1)家长、学校、社会要了解青少年,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自尊心与独立性,加强思维与情感的交流。

(2)正确给予性知识教育,消除对性的神秘感。

(3)为青年树立学习榜样,引导他们阅读名人传记,培养他们具有高尚情操,树立献身思想。

(4)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提倡遵纪守法,培养正确的世界观。

(5)建立健康的友谊群体,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6)建立青少年心理咨询,对各方面进行正确指导。

(二)青少年性心理卫生

1.青春期性心理发育特点

青春期性心理日趋成熟,性意识浓厚,青年时期第二性征与性发育成熟,他们要求懂得性知识是正常生理心理的表现。获得科学的性知识,可以改变对性的神秘感,为生理心理的进一步成熟打下良好基础。青春期青少年对异性的态度,一般经过以下三个时期。

(1)疏远异性期:青春期刚开始,少女少男内心动荡不安,男孩怕人家看到自己长出了阴毛和勃起的阴茎,女孩怕自己乳房膨隆起来。男女界限较清晰,不一起玩,甚至有时还对异性产生反感,有相互躲避现象,但内心对异性却充满好奇心。

(2)接触异性期:随着自身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的不断发育成熟,第二性征日趋明显,性机能不断成熟促进了性意识的发展,男女之间出现情感上的吸引,逐渐摆脱了心理上的两性隔离状态。开始喜欢在同龄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想与异性接近、交谈。

(3)两性初恋期:此期是少男少女由青春期向成年人过渡时期,社会化过程进入更加成熟的时期。此外,他们对异性的爱慕追求更加专一。

2.两性的性爱、情爱与性道德

青春期发育成熟进入青年时期,性爱是恋爱成功与美满婚姻的性心理基础。青年人出现性欲望与性冲动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鲁迅曾经说过:“性欲是保存后裔,保存永久生命的事。饮食并非罪恶,并非不净;性交也就并非罪恶,并非不净。”

爱情心理表现是复杂的,除人性意向外,还包括思想感情(共同志向、理想、人生观)一致,心理相容(双方特性的最协调的结合,以及观念、信念、情操与情感等因素),忠贞、尊重与自尊等。

青春期的青少年应通过恰当的途径来调节自身的恋爱与性爱的需要,使之得到升华或替换,要增强性道德,避免陷入性犯罪的深渊,树立正确的性意识观念。

3.性困扰问题

(1)性幻想:其内容与异性交往有关,有情节人物,当事人可以自编、自导、自演,甚至会导致性兴奋、性器官充血及出现性高潮。性幻想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应因此而自责或自卑,但如果不能控制自己,过分沉溺于其中,则有害于身心健康。

(2)性梦:青春后期梦中出现色情的梦境,谓之性梦,男性性梦一般伴有遗精,女性性梦醒后往往能回忆梦境中详情,并影响情绪及行为。性梦也是青春期正常的一种心理现象,不必因此而苦恼或惶恐不安。

(3)手淫:手淫是一种性自慰行为,是青春期男女青少年常易发生的对性冲动和性欲的一种处理方式,偶尔也可在儿童或成人中发生。开始时往往是无意中玩弄或内裤太紧造成阴茎部或阴蒂部受刺激,后发觉可带来一定的快感,便不能控制,情不自禁地经常手淫。据调查,青少年中有手淫行为的可达80%以上,男性较女性多见。引起手淫的原因有:包皮过长、龟头炎、包皮垢积聚、前列腺炎,婚后性生活无度,经常阅读淫秽书刊,听黄色录音,以及内裤太紧、被子太重太暖等。手淫在一般情况下偶尔发生,对健康无害。但由于手淫容易成习,加上没有科学的性知识,经常沉湎于手淫,则有害于健康。部分青少年因手淫后受到不科学的错误宣传,诸如“一滴精,十滴血”等,加重了青少年的心理负担,以至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等,其结果会导致局部或全身性的功能失调。

加强精神修养教育,掌握科学性知识,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恋爱观、婚姻观,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内衣勿太紧,被子勿太重。充实生活内容,不看色情文艺作品,善于约束自己,这些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都是重要的。

五、中年期和更年期的心理卫生

中年,一般指35~55岁或40~60岁阶段,以躯体和心理老化为标志,许多国家把55~60岁定为退休年龄,因为此期体力与能力趋向衰退老化。年龄的分期,不同个体间存在着差异,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寿命也在普遍延长。从个体发展角度来看,中年人居于青年与老年之间,居于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中间地位。

(一)中年人的心理特点

1.心理状态稳定 中年人生理与心理的发育已经完成,社会生活经验、知识与技能都有较丰富的积累。

2.社会化基本完成 对社会、他人与自己的关系已有深刻认识,具有较强的处世经验与自制力。

3.社会角色基本稳定 中年人已有固定的职业,有一事实上的专长和社会地位,人到中年基本上能把自己的愿望与社会要求统一起来。

4.家庭与社会的重任 中年人承担着家庭与社会工作的双重责任,他们必须思考和处理家庭和工作中的种种矛盾,力争使工作能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效。

社会对中年人的期望值较高,既要求他们尊重老人,又要求他们爱护青年,这些因素都增强了中年人的心身负担。

(二)中年人的心理卫生应注意的方面

1.保持健康的情绪 中年人的心身负担较重,控制自己的情绪显得非常重要。他们需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积极投入各种活动,防止心理的早衰。

2.合理用脑 中年人大都是生产科研中的骨干力量,思想负担重,如果用脑过度可导致失眠,久之,还可发生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因此,必须学会科学用脑,让大脑工作和休息符合生理规律。

3.灵活调整人际关系 中年人要处理好与老一辈人、同辈人及青年人的关系,对老年人要尊重,对同辈人要注意处理好工作上的意见分歧,对青年人要加深理解并加以爱护,消除“代沟”。

4.加强体育锻炼 中年人的生活节奏快,且最易忽视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对中枢神经和内分泌都有良好的刺激,能改善代谢,活跃氧化过程,改善循环与呼吸机能,为大脑输送更多的氧气与血液,以满足大脑的需要。

(三)更年期的心理卫生

更年期发生于中年晚期(50岁左右,男性较女性晚5~10年),是向老年过渡的时期。此期主要表现为大脑功能某些方面开始衰退,内分泌系统功能开始全面下降,记忆减退,性器官及性功能衰退。这种变化过程多是渐进性的。一般可通过植物神经系统的调节、代偿以及相应的行为改变逐步适应。

女性更年期症状尤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大脑功能失调,兴奋与抑制过程不平衡,植物神经紊乱。出现阵发性全身发热,面部潮红,头痛眩晕,手足出汗,还有失眠、多梦等。因此容易出现激动、唠叨和抑郁状态。

更年期的心理卫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更年期的以上这些变化是正常的生理变化,不必过虑。

2.对自己身体转折时期的心身变化要全面正确了解、评价,心理上对度过更年期的烦恼要有准备。

3.注意心理调节,保持愉快的心境,避免不良刺激。

4.同事、朋友、家属要了解到这些情况,多关心、照顾、体谅处在更年期的人,使之平稳地度过这一时期。

六、老年期的心理卫生

衰老是生物界发展的自然规律,一般以60岁以后为老年的界限。

(一)老年人的特点

1.生理特点

(1)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功能衰退,可出现智力减退、神经反射时间延长。听、视、嗅、味觉敏锐度降低,触觉和运动觉灵敏度下降,腱反射减弱,行动迟缓。

(2)骨骼:由于内分泌功能和肠道对钙、维生素的吸收不良,易造成骨质疏松,发生骨折。

(3)循环系统:心脏负荷能力减弱,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收缩压随年龄而增高。

(4)呼吸、泌尿、消化系统功能相应下降。

2.心理特点

(1)易出现适应不良。

(2)失去原有社会地位和权力,产生无用感和被遗弃感。

(3)多年形成的行为习惯已成为动力定型,导致固执、刻板。

(4)子女长大成人,离开家庭另建新家,造成孤独感。

(二)老年心理卫生应注意的方面

人的衰老是自然规律,应积极去适应晚年生活。

1.生活规律 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早睡早起,不熬夜,不过度疲劳,不吸烟,不酗酒,注意个人卫生。

2.情绪乐观 合理膳食,热爱生活,助人为乐,摆脱不良刺激的影响,饮食上粗细搭配,定时定量。

3.坚持活动 每天坚持适当的活动能增进老年人的代谢,增进心身健康,增加抗病能力。

4.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老年人做事一般目的不在经济收入,而是为获得心理满足。

总之,老年人只要具有乐观的情绪、健康的心境、和谐的家庭,必然会带来生活乐趣,开朗、怡悦、愉快、乐观的老人,必然长寿。

(金晓莉 董妍 王帆 王亚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