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慰剂概述
安慰剂一般是指能对病人产生治疗感或通过心理作用产生疗效,但客观上无治疗作用的制剂。
对安慰剂的定义曾有过不同的认识。1951年出版的Dorlan医学词典将安慰剂定义为:“一种没有作用的物质或制剂,以往用以取悦或慰藉病人,现在还用来做对照实验以决定药物的效力。”这一定义为许多工具书所引用。1959年A。K。Sharpiro把安慰剂定义为:“一种不包括药物(或包括与病人病诉无关的药物)的制剂,用于病人,使病人相信他正在接受治疗。”安慰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粹的安慰剂,如糖片、淀粉片、生理盐水、开水等,这些物质对人的生理机能不起任何实际治疗作用;另一类是“非纯粹的”安慰剂,也可称“掺杂的”安慰剂,其中含有不足以达到治病作用的小量药物,或与所治疾病无关的药物,如非维生素缺乏症运用的各种维生素片剂等。以后对安慰剂的概念进一步扩大,广义的安慰剂还包括手术及其他手段。如1964年A。K。Sharpiro把安慰剂定义为:“任何治疗程序或治疗程序的一部分,对病人的症状、症状群或疾病产生疗效,但客观上对所治疗的情况并没有特殊作用。”安慰剂对于某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信任的病人,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出现希望达到的疗效。这种反应被称为安慰剂效应(placeo effect)。
利用安慰剂产生安慰剂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安慰疗法自古有之。A。K。Sharpiro指出,19世纪后期以前的医药的历史可以叫做安慰疗法的历史。当然,这主要指西方医学。在欧洲古代医学中曾有过许多奇怪的疗法和制剂,包括动物身体组织器官等物质,还有放血等。这类方法直至今日在世界各地依然存在,许多医生仍在自觉不自觉地使用着安慰剂。1952年,D。Danlop研究了英国医生的处方17000张,发现其中有1/3的药应属于安慰剂,而对所治疗的疾病没有特殊的化学治疗作用。我国有学者调查某医院门诊100张处方,发现约有1/4的药物应属于安慰剂,其中包括仅有少量镇静药的健脑合剂、少量维生素和含有无作用药物的胶囊等。
H。Haas1963年在当时的文献中发现,除了疼痛以外,安慰剂对许多情况都有疗效,其中有头痛、晕船、失眠、神经症、脑栓塞、精神病、哮喘、干草热、感冒、咳嗽、心绞痛、高血压、间歇性跛行、关节炎、胃肠功能紊乱、皮肤疣、变态反应、痤疮、骨骼疾病、吸烟、老年性脑病、糖尿病、肥胖、慢性荨麻疹、遗尿和视力异常等。目前,在医学领域,安慰剂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临床中,当患者对某种药物坚信不疑,应用该药就可以产生安慰剂效应。
在评价某种新药的疗效时,也要将安慰剂效应估计进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新药刚问世时被认为是“灵丹妙药”,继而便身价骤跌的原因。一些江湖医生之所以有市场,运用安慰剂效应是其重要原因。
二、安慰剂的疗效与机制
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安慰剂的作用是肯定的,尤其是治疗一些功能性疾病。H。K。Reecher复习了文献,发现安慰剂治疗疼痛平均有效率为35%,而且疗效和病人当时对疼痛的焦虑程度成正比。他还发现用安慰剂治疗实验性疼痛,其镇痛效果仅为3%。他认为临床上病人疼痛所伴有的焦虑和恐惧都是反应性的成分,这种成分高于实验性疼痛。
安慰剂的作用机制取决于医生和病人两个方面的因素。医生的威望以及使用技巧是产生安慰剂效应的重要因素,但病人的因素更为重要。后者包括病人的求治欲望,对医生的信任程度,暗示性和人格因素等。那些好与人交往、依赖性强、自信心低、暗示性高、注意自身状况、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的人,更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效应,这类人被称为安慰剂反应者。
L。C。Park和L。Covil推想,安慰剂的作用是使病人相信医生开的药有积极疗效。他们对刚入院的神经症病人做了实验,告诉病人说:“有许多病人和你们的情况一样,吃了这个药丸有帮助,但里面完全没有真药。我们想这个药丸也能对你们有效,像对别人那样。”服药后一周再见面,在同意接受这一治疗的14例病人中,13例有实质性好转。这个结果并不能否认病人的心理作用,因为已经告诉他们药丸中没有真药,并不能断定他们会对后面的话认真相信。而且有的病人在和医生初次会面后病情即有好转,因为医生的会见给了他希望、温暖和同情。
有人发现,安慰疗法不仅使病人主观上感到有效,还可检测到相应的生理参数的客观改变。如中性白细胞数增加,嗜伊红细胞减少等。安慰剂也可以产生和所代替的药物相似的毒性反应,如用白水代替致幻药同样可引起幻觉,用安慰药片代替抗痉药同样可引起恶心、头晕等感觉。这些反应的出现约占病人的9%~25%(Beecher1985)。但是,对安慰剂及其疗法的确切机制,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