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决策就是想办法,作决断,做规划,订计划。邓小平进行决策,制定规划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宏观决策总体设计,逐次推进。
这是邓小平作为一位伟人既胸怀全局,长远决策,又立足实际,循序渐进实现决策蓝图的领导方法。
作为一位军事家,邓小平高屋建瓴,是杰出的宏观决策的大师。1949 年邓小平负责制订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就是他总体设计、逐次推进的杰作。
渡江战役前夕,中央军委决定,对渡江作战,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照旧行使领导军事及作战的职权”。一个月后,毛泽东在召集邓小平、陈毅等商讨渡江作战问题时又向邓说:交给你指挥了。
关于渡江作战计划,军委、毛泽东和总前委在1948年12月淮海战役战犹酣时就运筹了。194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商丘主持召开的中原局扩大会议,讨论了渡江作战准备的一些问题。2月8日,邓小平在商丘主持由中原局负责同志参加的总前委会议,具体讨论了渡江作战的时间、部署、战勤准备等问题,最后形成《关于渡江作战方案和准备工作意见》上报中央军委。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又召集邓小平等商谈渡江作战问题。3 月 22 日,邓小平在蚌埠以南之孙家圩子,连续主持召开总前委和华东局会议,根据中央军委指示,进一步讨论渡江南进问题。26 日,邓小平、陈毅等又听取了三野各兵团首长关于渡江作战准备情况的汇报,着重研究京沪杭地区战役实施方案。3月底,邓小平在充分听取了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渡江作战的部署,他请陈毅同志草拟作战计划,陈毅遂告张震起草一份包括两大野战军行动的作战命令。善于从宏观全局上观察和思考问题的邓小平,在审阅了张震起草的作战命令初稿后说:对大兵团指挥不能太具体,主要是说明战役企图,可能预案等项即可。随后,邓小平亲自动笔,拟定了《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这一历史性的军事文献。4月1日,他又召集有关同志,逐段讨论,随即上报中央军委并下发野战军各兵团以上单位。3日,军委批准了这一纲要,实战表明,邓小平拟定的这一作战纲要,是科学性和可行性,坚定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这既是总前委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体现了邓小平高屋建瓴,举重若轻,化繁为简,抓住关键,宏观决策的鲜明特点和指挥艺术。
《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准确地计算了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情况。敌军总兵力为24个军,4 4万人,平均每个军不到2万人,建制单位兵员不充实,机动兵力约有4个到5个军,上述兵力既在上海至安庆段江面布防,又担负控制浙赣线。兵力不敷使用。
我军兵力为第二、第三野战军共计 7 个兵团、21 个军,加上数个独立旅、特种兵,虽然也是将近24个军,但建制单位兵员充实,平均每个军超出4万全部兵力达100万,与敌之比是1:0.44,尤其是我军几乎全部是机动兵力,虽然随着战事南移,将有部分兵力转为守备,但仍然占有绝对优势。
我军发起渡江作战的目标十分明确,决心非常坚定,目的是求歼上述全部或大部敌军,占领苏南、皖南及浙江全省。夺取京、沪、杭,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政治、经济中心。
针对敌战线长、兵力少,配置重点是东重西轻,纵深薄弱等弱点,根据长江地理、水情,吸取历史上渡江作战经验教训,“纲要”确定,第一阶段作战部署:以三野的八、十兵力8个军组成东突击集团;七、九兵团7个军组成中突击集团;以二野四、五兵团9个军组成西突击集团,采取宽大正面渡江战法,在几十个渡江点同时渡江,使敌顾此失彼。第二阶段达成割裂和包围敌人,并确实控制浙赣线一段,断敌退路,便于第三阶段分别围歼。部署要求主要之点,一是注意断敌退路,以便歼敌;二是注意与友邻部队联络,互通情报,互引渡江。
由邓小平拟定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在渡江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实战证明,“纲要”是我军作战指导时宏观决策的范例。当时的第二野战军十五军四十四师师长兼政委向守志说:这个“纲要通观全局,高瞻远瞩。在纷乱的形势中化繁为简,把握事态,是坚定性、科学性、周密性、灵活性和可行性的有机结合”,它“是宏观决策的典范”(转引自《中外名人看邓小平》,第 431页)。
对于战争的指挥,邓小平擅长于总体设计,逐次推进,在和平年代,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决策,他也是这样。
在一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大国里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工程,具有罕见的复杂性和高度的综合性。与此相适应,领导方法和主观指导上也必须具有高超的全局统筹艺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工程开始后不久,邓小平就向全党明确提出:要大大加强领导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方针政策”。总观新时期以来邓小平运筹和驾驭全局的实践,处处透发着他那种抓整体,分层次——总体设计,逐次推进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
在我国要充分发挥和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而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终归须靠经济、政治、国防、科技、文化、教育等多条战线、多种领域、多方层次的合力作用。为此,邓小平在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从事物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在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提出了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军队的改革任务。
为此,邓小平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又必须有各种综合配套改革的措施,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同时,邓小平又认为,改革既要整体规划,实行全方位的改革,使各种改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又要谨慎稳妥,先试点,后推开,逐次推进,不能一哄而上,齐头并进。否则,就会欲速不达,事倍功半。正是在邓小平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国的改革才形成了由点到面、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由体制到配套措施等由浅入深的大好局面。
我国农村改革的成功,城市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财税制度、金融制度、价格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工资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公务员制度等重大配套改革措施的出台,充分表明了邓小平抓整体,分层次——总体设计,逐次推进这一领导方法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在推进改革开放的领导决策中,邓小平的原则是整体规则改革蓝图,逐次推进改革的深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上,他也是总体设计发展战略目标,然后循序渐进地推动其向前发展,一步一步地把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总观中外历史,制定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至关重要。日本明治天皇搞维新之举,造就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20 世纪60年代李光耀提出的工业计划,使新加坡的经济迅速起飞;60年代中期,韩国政府重视经济,一改坚持10余年的内向型战略,提出“出口第一”的战略口号,并实行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实现了经济腾飞。邓小平站在人所难及的世界格局的高度,洞悉时代潮流,缜思密虑,把握历史发展的契机,既立足现实,又富于想象力和创见性地构想,设想未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业设计了近、中、长期的分三步走的总体发展战略,并将其具体化、量化。人民明确了奋斗目标,充满了一定实现的激情和希望。
邓小平于1987年4月30日,在会见西班牙副首相格拉时,明确了今后70年内三个阶段所应分步达到的战略目标。他为中国发展制定的蓝图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〇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6页)
邓小平在提出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目标以后,又根据这一目标系统的要求和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差异,提出了一部分地区先腾飞、先致富,以沿海(沿边)带内地、东部带西部、先富带后富的全国发展战略部署。这样,就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形成一个环环相扣、节节推进的历史链条。这样不仅把发展目标与发展部署统一起来,而且把发展目标整体性与有序性统一起来,并且把长远发展目标与中、近期发展目标统一起来,即把总体设计与分步实施统一起来了。今天,中国大地处处一派生机勃勃,你追我赶的发展格局,无不证明邓小平领导方法和指导艺术的高明。
我们学习邓小平抓整体,分层次——总体设计,逐次推进的领导方法,就要在实际工作中,要重视总体构想,不顾此失彼,人为失衡;做工作要有序进行,不能不分先后,不分主次地打乱仗;要善于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现实与长远的关系,不能搞本位主义,不能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