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高校退休教师,已年逾古稀了。13年前,我尽完天职,卸去重负,从讲台上走了下来。接着也就理应一身轻快,颐养天年了。可是,退休之后,我的内心深处一直有一种割不断、扯不掉的牵挂。也就是说,几十年来,在我和社会、和教育,和青年人之间所自然生成、并且扎了根的感情联系,仍然紧密地维系着。所以和过去一样,我仍然心系社会,心系教育,总想做一些与之有益的事。为此,我尽己所能,或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或在我校及其他院校、机关团体、社会组织等处授课、举办专题讲座等,而用时更多的,则是从事写作。所以如此,是我认为这种形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读者接触和交流面大。所以,近年来我一直笔耕不辍。
大约在2003年前后,在我所写的一本有关人生内容的初稿即将完成时,我脑子里就开始酝酿下一部书稿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我初步决定写一本有关古诗文方面的书。所以如此,是基于如下想法:我国是闻名于世的文明古国。历史上,无数文学巨匠和先哲们所创作的精美绝伦的诗词、散文等不朽的作品,都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形式。成为了祖国文化宝库中的无价珍宝和精神财富。品味、欣赏这些精品,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和艺术精华,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需要和享受。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所形成的国学热,更激发了广大古典文学爱好者的学习热情。
有了上述的想法,只是构思的开始。因为,我国的古代优秀作品,数量之多,浩如烟海。写这类的书,如何立意,如何选材,采取何种写法,等等,都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缜密思考,反复斟酌,才可以理出较成熟的写作路子来。经过一番考虑后,我想到了要力求写精一些,新一些,现代一些,但究竟如何写,思路仍然不十分清楚。就在我苦苦思索之时,2003年的某一天晚上,我打开电视机,中央电视台正在重播新当选的总理温家宝在国内外记者会上的讲话。在讲话中,他引用了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随即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一边听,一边想,先想林则徐诗句的意义——这位著名的民族英雄,以此诗句表明了他深明大义,为了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正气凛然,忍辱负重,把自己的生死祸福置之度外的爱国热忱和献身精神。再想想温总理引此诗的用意——他以一个新总理的身份,在向全国、全世界表态: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繁荣富强而披肝沥胆,鞠躬尽瘁。想到此处,我眼前顿然一亮,心中豁然开朗——我找到了写此书的切入点和要点——选经典诗文中的经典句子,以新时代的观念作哲理性的分析。思路清晰顺畅了,切入点和要点抓住了,在2006年(因为先前的书稿尚需一段时日的修改、定稿等)伊始,我就十分顺利地进入了《经典古诗文800句新解》的写作期。
我希望把此书写好,并尽自己的全力写好。如果此书能达到预期效果,并有可能于不久的将来与广大读者见面,作为作者,那将是我最感幸福的事!
吴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