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孩子受益一生的忠孝礼廉故事
7980200000172

第172章 包崔尺组

包繶是北宋名臣包拯的长子。19岁时,包繶娶了河南淮阳的崔氏为妻。崔氏的外祖父是当过三朝宰相的吕蒙正,因此,包家与崔家是门当户对的联姻。包繶因父亲包拯官居高位,从小就备受关注,周围的人都对他寄予很高的期望。

但是,包繶在结婚后的第二年就病故了。崔氏伤心欲绝,年纪轻轻就守了寡。谁知祸不单行,几年之后,5岁的儿子包文辅又不幸夭折,崔氏心如刀绞。而婆婆不希望崔氏年纪轻轻就在家守节,便劝她再嫁,但崔氏执意不肯。因为,崔氏知道,婆婆已经失去了儿子和孙子,自己如果再改嫁的话,婆婆就无依无靠了。

崔氏的母亲得知消息后,就从荆州赶来,劝说女儿改嫁。母亲对崔氏说:“你丈夫当初死了,你养育儿子没错。但是,现在儿子也不幸离开人世了,你还要守什么呢?”崔氏回答说:“母亲,女儿之所以守着,并仅仅是为了儿子,也是为了公公和婆婆。而公公虽然辞世了,但是婆婆还活着啊。婆婆年纪大了,越加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我难道忍心丢下她不管吗?”母亲听了就生气地说:“我既然来了,无论如何是不可能一个人回去的。”

听了母亲的话,崔氏说:“母亲从很远的地方来,当然从情理上说,也不能让母亲独自回去。但是,如果我同母亲一起回到荆州后,母亲如果用了不义的手段来强迫我留下的话,我就一定死在一条绳子下面,然后请您把尸首送还包家吧!”

后来,崔氏虽然一同和母亲回去了,但母亲看她如此坚决,也没有强行留下。此后,崔氏在包家守节20多年,宋哲宗下旨加封她为“永嘉郡君”。她的事迹被当时的大文豪苏轼收录在《东坡全集》里。

美德感悟

崔氏之所以会坚定地留在包家,完全是为婆婆考虑。因为她体会了失去丈夫和儿子的痛苦,就更加能理解婆婆的处境。崔氏认为既然嫁到包家,就有孝养公婆的责任,这与丈夫在不在关系不大。她只是履行了自己该履行的职责。而当面临母亲的劝说时,崔氏所表露出的坚定,不得不使母亲放弃自己的想法。

当我们面对“道义”和“私情”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选择道义。但是当自己最亲密甚至最尊敬的人劝我们选择“私情”时,我们还会那么坚定吗?因此,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提升自己的判断力和认知力,只要我们认准了哪个是对的,无论谁来劝说,我们都知道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