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谢庄一生体弱多病,曾自言“家世无年,亡高祖四十,曾祖三十二,亡祖四十七,下官新岁便三十五,加以疾患如此,当复几时见圣世,就其中煎若此,实在可矜。”(《宋书·谢庄传》)因其有生命朝不保夕之感,再加上在政治方面也有挫折,所以每念及此,不胜感慨。他的文章确实不少,本传称“所著文章四百余首,行于世”。但大多散佚,流传至今者不多。这篇《月赋》所表现的感情确实是深沉实在的。
原文
陈王初丧应刘,端忧多暇。绿苔生阁,芳尘凝榭。悄焉疚怀,不怡中夜。乃清兰路,肃桂苑,腾吹寒山,弭盖秋阪。临浚壑而怨遥,登崇岫而伤远。于是斜汉左界,北陆南躔,白露暖空,素月流天,沈吟齐章,殷勤陈篇。抽毫进,以命仲宣。
仲宣跪而称曰:臣东鄙幽介,长自丘樊,昧道懵学,孤奉明恩。臣闻沈潜既义,高明既经,日以阳德,月以阴灵。擅扶光于东沼,嗣若英于西冥。引玄兔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朒脁警阙,朏魄示冲,顺辰通烛,从星泽风。增华台室,扬采轩宫。委照而吴业昌,沦精而汉道融。
若夫气霁地表,云敛天末,洞庭始波,木叶微脱,菊散芳于山椒,雁流哀于江濑,升清质之悠悠,降澄辉之蔼蔼。列宿掩缛。长河韬映,柔祗雪凝,圆灵水镜,连观霜缟,周除冰净,君王乃厌晨欢,乐宵宴,收妙舞,驰清县,去烛房,即月殿,芳酒登,呜琴荐。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亲懿莫从,羁孤递进,聆皋禽之夕闻,听朔管之秋引。于是弦桐练响,音容选和,徘徊房露,惆怅阳阿。声林虚籁,沦池灭波,情纡轸其何托,皓月而长歌。歌曰: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歌,川路长兮不可越。
歌响未终,余景就毕,满堂变容,回遑如失。又称歌曰:月既没兮露晞,岁方晏兮无与归。佳期可以还,微霜沾人衣。
陈正曰:善。乃命执事,献寿羞壁,敬佩玉音,复之无。
译文
曹植在好友应玚、刘桢刚刚去世的时候,忧愁深重,居多暇日。因无心游赏,致使楼阁生出绿苔,尘土布满台榭。心中忧郁悲伤,时值夜半,依然闷闷不乐,于是便打扫布满兰草的路径,清理长满桂树的苑囿。奏响音乐,弥漫寒山之上,停下车驾,徘徊在秋阪之中,面对深渊,觉得哀怨之情是如此深长,登临高峰,觉得悲伤之感又是如此悠远,时值秋季,银河倾斜至天空的左边,北陆也向南运行,白色的露气充斥空中,银色的月光流泻天宇,沉思吟味《诗经·齐风》中“东方之月”的诗句,深切习思《诗经·陈风》中“月出皎兮”的篇章。取出毛笔,送上书板,命王粲作文纪之。
王粲跪拜说道:我出生于东部荒野的低微之家,成长在蓬门草户,不明大道而又不学无术,白白承受您的恩惠。我听说地合乎义,天合乎经,太阳有阳的德性,月亮有阴的精华。早晨月亮让位给日光,晚上又在太阳落山后出生。将玉兔引入帝台,把嫦娥召进后庭,看到缺月,国君应警惕自己的缺点,谦虚自省。月亮顺着十二辰的次序运行,若是遇到某些星宿的位置,便要下雨起风,月光普照,能使台室增加光华,能使轩宫发扬光彩,能使吴业昌盛,能使汉道和融。
至于地面上雾气消散,天边上云敛初晴,洞庭湖波涛滚滚,湖边的树木刚刚落叶。山顶弥漫着菊花的芳香,江水里流荡着大雁的哀鸣。月亮那清白的形体缓缓上升,洒下一片清澈的月光略带朦胧。群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银河隐藏起明净的面容,大地像是布满了一层白雪,天空明澈如同水镜。连接的宫观像秋霜一般洁白,四周的台阶像是由冰块砌成。于是,君王厌倦了白日的欢娱,更加倍喜欢夜晚的盛宴。终止了奇妙的歌舞,放下了往日的清悬,离开了灯火通明的房间,登上了欣赏明月的大殿。下人捧上了醉人的美酒,还有那绝妙的琴曲也一同进献。
至于在凄凉孤独的夜晚,风吹着竹林,发出一种自然成韵的音声。亲朋好友无一人在场,羁旅孤客却前后接踵。听到的是仙鹤凄厉的啼叫,还有翔管悲凉的和鸣。于是拨动琴弦,选择曲调,风格委婉,令人动情。《房露》令人徘徊不止,《阳阿》使人惆怅难宁,使得呼啸的树林绝响,使汹涌的波涛息声。感情郁结沉痛向谁倾诉,面对着一轮明月而长歌。歌词曰:美人远去啊音讯空缺,隔阻千里啊共此明月,临风叹息啊如何止歇,川路漫长啊难以跨越。
歌声虽然未尽,月亮即将沉没。满堂客人皆变容,徘徊彷徨似若失。又称歌曰:月亮已没啊白露将干,岁时已晚啊无人和我一同归还。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回去吧,秋天的微霜要沾湿人的衣衫。
曹植说:好。于是命令侍从的下人,捧酒祝贺,进献玉璧。并表示牢记王粲的美言,反复诵读,永不厌烦。
赏读
此文是赋史上第一篇专门写月的赋作。
它通过假设曹植与王粲月夜吟游的故事,描写了月夜清丽的景色以及沐浴在月光当中的人们的种种情思,在叙事中透出怨遥伤远之意,从而使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起来。在写作上多用侧面渲染、烘托的手法,中间又穿插神话、典故以及历史传说,更深化了月的历史背景的文化意义。句式以骈偶为主,又杂以散句,显得整齐而富有变化。全赋写月神采飞动,用笔柔和细腻,风格清雅秀美,读来诗意盎然。特别是篇末所系两诗,一咏明月,一咏落月,感叹岁月流逝,再致怨遥伤远之意,情思绵邈,韵味悠长,既总结全篇,又与篇首“沉吟齐章,殷勤陈篇”相呼应,反映了此赋结构的精巧完整,并昭示南朝赋在总体上走向诗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