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7976200000384

第384章 即事二首——汪藻

题解

这两首小诗描写了自然界的景物,抓住了事物的形象特征,加以点染,向我们再现了大自然的美,借景抒情。

原文

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①。

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②。

双鹭能忙翻白雪,平畴许远涨清波③。

钩帘百顷风烟上,卧看青云载雨过。

注释

①将:带领。雏:幼鸟。②“西窗”一联复语交互。钱钟书《宋诗选注》:“等于‘一雨,西窗芭蕉展尽数尺心,无人见’。”③能忙:那么忙。平畴:平坦的田地。许远:这么远。

赏读

第一首诗写出了夏天的自然景色,“燕子将雏语夏深”,这句诗点明了季节,呢喃的燕语声衬托出幽静的夏景。这句诗的写法上同南朝王籍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噪显静是一样的。“绿槐庭院不多阴”,则点明地点在庭院里。幽静的庭院,绿槐成荫。第一句写是以燕语写声,让人们感到诗的意境非常鲜明。“两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尽心”,镜头一转,景物发生了变化。一阵雨过,西窗下的芭蕉在人们不知不觉之中又长大了许多。处处景示出大自然的强大的生命力。这时空的转换使读者获得一种快适的感觉。

第二首诗与前一首的写法不同。第一首以噪显静。第二首则是动中寓静,用多个跳动的画面来衬托诗人悠然自得闲适心情。“双鹭能忙翻白雪,平畴许远泓清波”,成对的鹭鸟抖动着雪白的羽毛,忙着飞来飞去;平畴泓起清波,望去很遥远。这两句诗表面看来是在写鸟飞得速快,平畴的广阔起伏,实际则寓于双鹭的安闲和田野的静寂。“钩帘百顷风烟上”。这句诗里的“上”字把百顷风光写活了。犹如大自然的美景都争先恐后地扑向诗人眼底。而诗人却悠闲地躺着,欣赏那一团团带雨的青云从空中飞过。诗到这里自然结束。

从这两首诗里所显示的意象,可以看出诗人不光是留恋风景而写景,是借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怅惘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