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历代名诗赏读
7976200000346

第346章 苏武庙①——温庭筠

题解

苏武是历史上著名的坚持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多次逼降未果,被流放北海牧羊,直至昭帝始元六年(前81),匈奴与汉和亲,汉使诈称汉皇帝射雁上林苑,得苏武系在雁足上帛书,匈奴才承认,得以回国。因其历经十九年坚贞不屈,后人为他立庙纪念。这首诗为作者游苏武庙后追思凭吊之作。

原文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②。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③。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④。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⑤。

注释

①苏武:字子卿,西汉杜陵人。②魂销:心情异常激动。汉使:汉昭帝派往匈奴迎接苏武归来的使者。古祠:苏武庙。两茫然:都无知无觉,意指古祠高树都不真正了解苏武。③云边:遥远的故国。雁断:音信全无。胡天:在胡地牧羊。陇上句:写苏武放羊的艰难岁月。④回日:回归汉朝时。甲帐:汉武帝所造帐幕,以甲、乙为次,后来用指皇帝闲居休息之处。这里意为汉武帝已死去。冠剑:古男子二十岁要加冠佩剑。丁年:壮年。二句即“丁年奉使,皓首而归”之意。⑤茂陵:汉武帝陵,代指武帝。封侯:汉朝对功臣的最高奖赏。汉制,非刘姓不得封王。秋波:秋水。逝川:逝去的流水。

赏读

首联分别点“苏武”与“庙”。苏武历尽艰辛,前后十九年,骤见汉使心情复杂,难以言表,而诗人以“魂销”两字概括,精炼、传神。古祠高树暗应诗题中庙字,又渲染历史气氛;“茫然”,说年代久远。

颔联概括苏武被幽禁奴十九年的环境、心情。寂静的夜晚,看着异国明月;望着南飞大雁,一直把它们目送到南天的云彩里,仿佛要把悠悠思国之心让大雁捎回。傍晚放眼远望,只见一望无际的塞草笼罩在暮霭中,归来的羊群是苏武的唯一伙伴。

颈联遥承首句,也是颔联的情节发展。这里的甲帐是借代用法,指汉武帝用各种珍宝装饰的帐子,这里借指武帝。而丁年是典用李陵《答苏武书》中“丁年奉使,皓首而归”之句,既是用典又是对比,以李陵之“降”和苏武“守节”做对比。本联是说:归国时楼阁依旧,但武帝已逝去;回想当年戴冠佩剑,奉节出使的时候,正当盛年。这可真是应了劝降的李陵的话了。这联以极工的对仗,极巧妙的对比,更显出苏武“守节”之伟大。

尾联写苏武归国后只封了个典属国的官,连封侯的奖赏也没得到,只能空对着秋江流水独自痛哭,字里行间充满了不平的愤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