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轿车风云1953-2010
7975300000054

第54章 结尾的话:振奋精神,重塑车魂

2011年7月8日,继2010年第一届自主品牌车展后,第二届“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博览会”再次在北京开幕。

应组委会所请,邹家华同志挥毫泼墨,奋笔写下“自主创新——车魂”几个大字。这个题词充满他对自主创新的理解,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希望与祝福,也是对中国汽车人的耳提面命。

魂是什么?魂是精神。古人认为,人的肉体死亡后,精神会长存。所以屈原在《国殇》中歌颂为国战死的英雄“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肉体虽死,英武不屈的精神长存。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虽为一柔弱女子,却高唱出令所有男人振聋发聩的豪言:“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同样是歌颂不死的精神和刚毅的魂魄。

民族有民族魂,国有国魂,军有军魂。

国魂,是指一国特有的高贵精神与风尚。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受苦难,外寇欺凌,内忧重重。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民族的独立,为了国家的解放,为了人民的自由,中国人民不惧一切艰难险阻,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灾难面前不屈服,在危险面前不避让,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全民族的利益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直至舍生取义,血荐轩辕。鲁迅先生说:“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鲁迅先生所称道的民族脊梁就是中华民族之魂,就是中国之魂。民族的魂魄为民族精神之精粹,需要经过时代烽火的千锤百炼。

《亮剑》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到广泛好评,就是因为该剧形象地刻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魂是怎样产生和传承的。当我们看到李云龙每每在不利的环境下,身先士卒,不顾生死,率部与日寇拼杀,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吼声振奋着全体八路军将士如同猛虎扑向敌人;当我们看到独立团骑兵连的连长拼杀到只剩下一支胳膊,仍然勇气不减,怒目圆睁,高声喊“杀”,率领全连仅剩的5名壮士扑向人多势众的日寇,最终为国壮烈捐躯。真正做到了“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都受到强烈震撼,都会情不自禁地从心底里向英烈们致以深深的敬意。

这种为了民族利益,不畏强敌,拼死亮剑的精神并非从天而降,而是在舍生忘死反抗敌人的侵略与压迫中;在克服困难从万死中求得生存的磨练中,点点滴滴积累而成。从红军初创至今,有成千上万的人不断牺牲,但又有更多的人像他们的前辈一样不屈不挠,英勇战斗,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几百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士就是在这种代代传承的精神下凝聚成为一个勇往直前,战无不胜,让人民热爱,让敌人生畏的战斗集体,这种精神就是军魂。

战争年代,我们依靠国魂、军魂战胜了国内外一切敌人,和平建设时期,国魂、军魂同样是我们须臾不可离开的宝贵精神财富。

人有魂,车也有魂。车是人造的,人的精神物化在车中,车也就有了“魂魄”。看一看世界上各种性能各异造型不同的著名品牌汽车,德国宝马、奔驰、日本丰田、美国卡迪拉克、瑞典沃尔沃等各种世界名车无不凝聚着设计和制造者的精神和智慧,由简到繁,代代传承,民族精神和独特的个性点点滴滴融汇其中。

由于历史的局限,中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汽车人在一穷二白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自己动手造汽车。当时,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全面封锁,连一颗螺丝钉也不让进口。面对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国汽车人不等不靠,白手起家,历尽千辛万苦建立了自己的汽车工业体系,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生产出“解放牌”“东风牌”卡车,“红旗牌”“上海牌”轿车和“北京吉普”,充分体现出中国汽车人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奋发进取的创新精神,这就是中国汽车人的“车魂”。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红旗轿车。在完全不具备生产条件的环境下,中国汽车人硬是凭着一股顽强精神,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自己动手,克服千难万险,硬是从从车身到发动机,从底盘到每一颗螺丝全部由中国工人亲手制造,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终于造出了中国第一辆红旗轿车开进中南海向毛主席党中央报喜,以后又不断改进提高,批量生产出红旗高级轿车和更高级的红旗防弹检阅车。由于红旗身上体现出庄重大方的中国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受到世界的广泛敬重,外国人称之为中国的“劳斯莱斯”。当时外国政要到北京有三大幸事:毛主席接见,游览长城,乘坐红旗轿车。

红旗轿车的生产,就是中国汽车人高扬自主创新精神打的一场翻身仗,充分体现出中国汽车人的“车魂”。时至今日,凝聚着中国车魂的红旗轿车一直受到中国人民的怀念与景仰。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产销量均已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产量虽然世界第一,但都是谁的车呢?中国庞大的中国轿车市场中,70%的市场份额被外国品牌占领,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洋人”手中,汽车尤其是轿车的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发展现状令人堪忧。

国外的汽车企业经过百年发展,经历了从零部件到整车,技术水平从初级到高级的全过程,掌握着汽车开发的核心技术,在动力、车身、底盘、变速箱、汽车电子、新能源等核心总成的研发上具有深厚的技术储备,并不断改进和推陈出新。为适应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这些企业普遍建有庞大的技术研发机构,依仗着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它们始终占领着汽车发展的技术制高点并以此在中国汽车市场蚕食鲸吞,攻城略地。相对于外方,由于起步晚,中国轿车基本上是从仿制和装配起家,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力量薄弱,技术储备不足。要突破外方的技术封锁,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核心技术,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的确困难重重。

要造出有魂的车,首先得要有魂的人,人没有魂,就不可能造出有魂的车。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的丰富了,但我们不能迷失了方向丢了魂。

有些人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危机视而不见,躺在1800万辆的成绩上沾沾自喜,不思进取。装配人家的产品,产量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有些号称是自主研发的轿车身上却看不出中国特色,从外形到名称都透出浓浓的“洋味”,被人讥讽为“山寨”;有的为图省事,一掷千金,将外国的品牌一把买进。殊不知,买得进产品、买得进技术源流吗?买得进人家的智慧吗?买得进人家的创造精神吗?有的“西服外面套马褂”,打出“合资自主”的招牌替跨国公司来争夺国内市场份额,自己分得一杯残羹。种种怪象不一而足。

“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针对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的号召。结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邹家华同志为中国自主车展题词“自主创新——车魂”,将“自主创新”升华为“车魂”,正是高屋建瓴,从精神层面强调自主创新是中国汽车人不可须臾离开的“魂魄”。

我们强调自主创新,并不是关闭市场,杜门谢客。中国的市场始终是开放的,现在是将来仍旧是欢迎外资和合资品牌进入。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不可能什么东西都自己动手做,但对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支柱产业,我们决不能依靠外国人而丧失动手的能力。

振奋精神,重塑车魂,振兴中国的汽车产业,努力打造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知名品牌的骨干企业和产品,有着光荣传统的中国汽车人任重道远。

徐秉金 欧阳敏

2011年8月28日第八次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