惺惺常不足,懵懵作公卿。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释义”
意思是斤斤计较的人常常不能满意,随遇而安的人才能做大官。再多的星星,也不如一个月亮明亮。
“故事”
一日三省吾身
曾子,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他勤奋好学,16岁拜孔子为师,颇得孔子真传。
有一次,曾子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
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但他自己还觉得不够,曾子有一句名言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其意思是,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复习?
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三省”。
这“三省”说了两个方面。一是修己,一是对人。对人要诚信,诚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现,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谋事要尽心,尽心才能不苟且,不敷衍,这是为人的基本德性。
修己不能一时一事,修己要贯穿整个人生。要时时温习旧经验,求取新知识,不能停下来,一停下来,就会僵化。
曾子“三省”己身,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