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做一件幸福的事
7974600000099

第99章 因欣赏而共同精彩

2009年2月,在布置学期工作的会上,我提出了“附小教师潜能自我开发五级”论:

我们说“能做”为教师工作的最基本的潜能,“能做—愿意做—多做—创新做—做好”作为教师潜能的最高境界。如何让教师潜能自我开发出来?我认为应该是“欣赏”。

记得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欣赏犹如阳光,获得别人的欣赏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在学校生活中,教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从校长那里寻找自身的存在价值,其内心深处都有被重视、被肯定、被尊敬、被欣赏的渴望,当这种渴望实现时,教师的许多潜能和真善美的情感便会被奇迹般地激发出来。正如威廉詹姆斯所说:“人性中最深切的心理动机,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如果校长用一颗阳光的心去欣赏老师和孩子们,我们的老师,一定会成为爱岗敬业的阳光教师;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成长为健康快乐的阳光少年。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在我心中,附小的老师都是积极进取的,每个人都有成长的愿望。从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出发:学校创立七彩名师讲堂,成立教育教学研究会,名师工作室,创设条件到国内外交流,发放教育书籍,出版个人教学专著等。从教师的心理需求出发:开展凝聚团队的校本教研合作发表课的研究,同伴相助,让每位老师都有展示自我,提升自信,享受成功的机会。最重要的是我要在附小营造精神放松、心情愉悦的工作氛围,实践人人自觉学习,努力提升成长的行动,打造“让常态成为习惯”的教师文化,享受做附小教师的幸福。

在我心中,附小的老师都是阳光快乐的。在附小大家庭中,家人不单有成长心理需求,更需要生活的温馨和幸福。一系列的人文关怀举措,创造了家的文化。一点一滴的关爱,令老师们非常感动,他们都感慨地说,“学校像家一样温暖、幸福,我们一定要更加努力工作来回报学校,‘誓为知己者干’”。2010年7月下学期工作意向调查表中,在“做附小教师的幸福指数”一栏,140位老师选择了100%,96.2%老师选择了幸福指数90%以上。

我深知,所有教育要素中最活跃、最能动的是“人”,作为校长——老师们的亲人,我们工作的核心就是焕发家人的生命活力,唯有把工作做到他们心里,诚心诚意欣赏他们,心贴心地陪伴他们,充分地尊重与信任他们,才能使教师心理获得满足,才能使教师真正享受教育生活,成就成功和幸福的教育。

老师幸福地教,学生才能幸福地学。在我眼里,孩子们是幸福的,每当孩子们欢呼雀跃着喊“校长好”时,那一张张灿烂笑脸背后,是孩子那份阳光快乐的心情,是孩子对我的认同和喜爱。对于一位校长而言,再多的荣誉和奖励也抵不过孩子们的爱戴。

在我眼里,孩子们都是那么稚嫩,那么单纯,他们的快乐和忧愁都丝毫不加掩饰。他们的心里话,他们的表情,都是一面面真实的镜子,如实地映照出我们教育的得失。我喜爱孩子,无论走到哪里,我都称呼他们为宝贝儿,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我的心理距离,让我能够与孩子们平等亲切地交流。关注每一个儿童,摸摸孩子的头,向孩子伸出大拇指,和孩子迎面击掌,一个飞吻……都能使孩子们兴奋不已,满足其心理成长的需求。

老师们也常把欣赏送给我,当我布置新学期工作计划后,老师们发来这样的短信:“校长,又一次被您的思想与激情所感动!您的报告非常精彩,有高度、有新意、有自己独到的观点。看得出您假期一定看了很多书,思考了很多问题……”

“校长,您用了整整四个小时的时间宣讲的哪儿仅仅是工作计划呀,那是您为大家描绘的学校宏伟愿景和美好蓝图,真的,您是位特别了不起的校长!”

“校长,您总是夸老师们的成长,我觉得这些年您成长得最快(有点没大没小了)。特别感动,特别激动,也特别心疼您!保重身体!”

老师们说得没错,审视2004年2月的工作计划,再对比如今的工作计划,真是能看出自己一步步的成长。

总之,我眼中的老师是可敬的、伟大的;我眼中的孩子是可爱的、了不起的;欣赏老师和孩子们的成长,给我带来太多的惊喜和感动。老师们给予我的欣赏,让我更加不敢懈怠,不断创新前行。同时,我也更真切地感受到:欣赏使我与师生间心贴心,也使我们的教育因欣赏而成功,因欣赏而充满阳光,因欣赏而充满智慧,因欣赏而共同精彩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