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如何激励考核部属
7966700000006

第6章 满足需求的激励最有效(2)

1998年,《深圳商报》邀请我给深圳地区的企业家讲课,我坦率大胆地预估说,21世纪一定是中国人的世纪。当时也有人说不可能。我说不要小看中国人,我们中国人的力量凝聚起来世界无敌。我要协助中国企业崛起,协助温州小企业转型,然后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渤海湾整个建立一个商圈。你可能会说,老师,我好像没有听说过你,好像没有听过你的课。没错,我一直很低调,因为我的主要任务不是讲课,而是用双手推进中国企业的壮大发展。

老板不要认为自己给员工工资了,员工就一定要为你干活。要想激励员工,必须要先了解员工的状态,然后决定是选择催生因素激励,还是选择维持因素激励。在人快要死了的时候,谈理想、谈兴趣都不管用,他最需要的是先救他一把。把他救起来之后,再考虑他有没有其他需求,然后满足他的需求。但是也不要认为员工就是想要钱,要工作环境的改善,要配房、配车,其实员工还需要提升自己,拉高档次。当员工想要拉高档次的时候,就要帮助员工长高长大,给员工创造相应的条件,满足他的需求。

采用催生因素激励员工,有几个很好用的方法。

多肯定,多赏识

多肯定、多赏识很重要。越有能力的人,越是怕自己做出来的东西送到领导面前,期待领导给他肯定时,结果领导一句赞赏的话都不说,只说做好了是吧,那你可以走了。他走出去三步就会吐血,心想:我怎么没长眼睛呀,辅佐了一个阿斗一样的领导。

富兰克林说得好,人总是向着被赞赏的方向求发展。你越是赞赏他,他越卖力给你干活,你不赞赏他,他干活也就没有动力了,他会在心里认为是自己没眼光看错了人,选错了老板。

不一定非要花钱才能激励员工。素质越高的人能力就越强,能力越强的人个性就越强,个性越强的人越要面子。往往一个人的能力越高,越会觉得面子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假若你能够赞赏地夸奖他一句,这个方案很好,谢谢你,这个方案比过去的要好。他一定会加把劲,下次提出来的方案比这次的更棒。

很多领导不会赞赏别人,不会肯定别人,只会一味地否定。比如说,这个方案跟过去那个方案相比差不多吧,这个做得不怎么好嘛。明明部属已经做得很好了,领导还要说不好。如果部属的10个动作中有9个错1个对,也要从对的方面去肯定,不要吝惜赞赏,一句赞赏的话可以温暖部属3个月,这种方法不用花钱但是效果却很好。

举个例子,现在我要某人帮我办一件事。我把他找过来说:“有一件事要麻烦你帮我做。当然这件事也不是很重要。我们单位里谁都可以做,但是我看大家都很忙,好像就你要轻松一点,这件事情就委托你做吧。”那他一定会被气死,你这么说分明是觉得他的能力没有出众的地方,他也许也会按照你的要求去做事,但是心里却是对你不满意的,在不满意的情况下做的工作,效果好不到哪里去。

假如换一种方式来说,结果就会不一样了。领导对部属说,有一件事情困扰我好多天了,让我晚上都睡不着觉。这件事非常重要,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在我心目中能做这件事的人的地位要非常高,而且能力素质要达到一定境界才行。我觉得,我们团队里面能做这件事、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两个人,不晓得你能不能帮我推荐一下人选?他可能会说,老王怎么样?领导说,老王不行啊,老王差得远。他又说,那老李呢?领导说,老李更不行。其实老王和老李在部属心目中都是能力很强的人选,结果都被领导否定了,他一定很好奇究竟是谁能做这件事。这时,领导说,我不是说有两个人能做这件事吗?一个当然是我,但是我自己去做的话,好像违背了授权原则,我应该给团队成员舞台和空间,让他们得到发展,我很清楚这一点。还有一个人选,你想到了老李、老王,为什么忘掉了自己呢?假若你愿意的话,我相信这件事情你来做一定会八九不离十,马上搞定。这种情况下,部属肯定会说自己愿意做。

因为领导说得很清楚,这份工作很重要,做这份工作的人的身份地位也很高,同时领导又选择他来做,这分明是对他的能力和地位的肯定,他不可能不做的。同样要求人做一件事情,用否定的方式他可能就不做,用肯定的方式他就会马上去做。所以要多多肯定、赏识、赞赏员工,不要总是否定员工。

领导一天到晚否定部属是不对的。部属说,领导,我堆放的东西还不错吧?领导说,怎么不错了?那个地方邋里邋遢的!这会让部属心里产生不满和不快,谁也不想自己的工作不被肯定。

为什么一定要否定别人呢?领导应该学会说“yes……but……”即先认同再否定。可以说,不错,这次排列得比过去好多了,谢谢你,辛苦了!不过美中不足啊,假如下次把那两把椅子抬走,看起来就更整齐划一了。部属会马上说,好,不用等到下一次,我现在就抬走。

要想激励团队成员,就要用最简单的肯定法、赞赏法。比如你下班回到家里,老婆做好了饭菜,你坐下来第一件事就是看菜色,然后说,老婆,怎么总是西红柿炒蛋呢?怎么总是西芹炒牛肉呢?能不能换换?那你老婆可能会说,你觉得菜不好是不是?外面的餐厅酒楼还没有打烊,你去吃吧!假若你回到家坐下来说,老婆,今天的西芹炒牛肉炒得比过去更好,你是从哪里学来的?那她即便以前没有学过,以后也会想方设法去学的。

多关怀,多抚慰

很多人不懂得关怀别人,都是自我感觉很好,然后用否定的态度去面对别人。

日本有一家青木出租车行,在东京地区美誉度、知名度都非常高,老板是个韩国人。创业之初,他先是自己开出租车,后来因为服务态度很好,各方面都不错,所以生意非常好,后来就投资买了第二部车,请日本人开。之后买了第三部车、第四部车,连续增加到第十二部车的规模。他每天早上都会给员工开早会,开早会的时候不说一句好话,说的都是批评的话,昨天接到对张三的投诉5件,对李四的投诉3件,对王五的投诉8件,你们可以不要脸,我可要脸啊,我们青木出租车行要被你们害垮的!你们要给我注意,再不改善的话,我把你们都炒鱿鱼。

有一天开早会的时候,突然电话响了,是一个员工打来的,说他今天身体不舒服要请假。老板说,请什么假?员工说,请病假。我今天突然发高烧头晕,根本没有办法工作。老板说,你是不是想到别的地方去找工作,故意用请病假的方式来当借口?你今天不来就算旷工,旷工就要扣工资。你可以骗别人,骗不了我,昨天还好好的,为什么今天会头昏脑涨?没道理!不准请假!

老板把电话挂掉,转身对人事科长说,你把这个员工家里的地址给我,我要到他家里去看看他是不是骗我。然后老板按照地址准备去“抓包”,大街走完走小巷,小巷走完走暗巷,暗巷走完走入了贫民区。一走进贫民区,老板想:我的员工住在这个地方啊,这哪是人住的,根本不能想象。按照地址他找到了员工家,有一个大嫂背着个小孩出来应门。老板进屋以后发现,员工住的地方只有十几平方米大,他老婆在整理屋子,还背着小孩,员工躺在床上用冰毛巾敷着降温。

这时,老板突然良心发现了,员工病得这么严重,请假当然应该准假。于是他马上握住员工的手说,你知道吗?不要说病得这么严重,稍微轻一点都应该请假。今天早上你打电话时我为什么不准你假?因为我怕准假以后,你会认为我会来看你,所以想给你个惊喜。我是很关心你的,你先把病养好,你的车子我已经叫别人开了,假如真的排班排不过来,我替你开。我今天出门也没带多少钱,这几万块你们先拿着,赶快去找好一点的医生,抓点好药,把病先治好,不要急着来上班。员工感动得眼泪都掉了下来。

老板回到公司,马上交代总务课长,赶快找一栋12户人家住得下的公寓,准备让所有员工都搬进公寓,由公司来出房租。这些员工在家里能够安居,到公司才能乐业。总务课长一听,心想:老板是不是吃错药了?今天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老板又说,员工都搬进去以后,每天晚上七点钟,你指定一个大嫂要到各户要菜单,由公司出面统一购买,免得他们的家人太辛苦。

第二天早会,大家的头都低低的,等着老板例行的发飙。没想到老板心情愉快地说,首先我要以十二万分的诚意来感谢各位这些年来的帮助,你们出生入死为公司效劳,我一点感谢的话都没有,一点肯定的话都没有,却天天批评你们,我简直不是人。从今往后希望各位给我个机会,让我重新做人。没有你们就没有这个团队,没有这个团队,就没有公司的发展,像××病得这么严重,还不敢跟我请假,直到病情严重到站不起来了才跟我说,这样的事以后不会发生了。我身为老板,没有关心大家,没有关怀大家,是我错了。以后我一定从你们每个人的表情观察你们的状态,假如身体不舒服,我一定要求你们不要上班。为了减轻各位的生活压力,减轻各位夫人的负担,我正式宣布,周日我们公司一起大搬家,我已经在附近租了一栋公寓,你们12户全部搬进去,租金由公司付。每天的菜也由公司出钱雇人去买,各位有什么需求,随时都可以到社长室来找我。

这一幕着实令人感动,从此,整个公司开始往良性方向发展,以前车子里邋里邋遢,司机对客人也不热情,现在司机的服务态度非常友好,跟过去完全不同了。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的车子从12部变成了1200部,公司摇身一变,变成整个东京地区第一大出租车品牌。

企业是可以改变的,从哪里开始改变?从老板开始改变。想要改变天下,先要推动自己改变,连自己都改变不了,如何去改变别人?

从多肯定、多赏识、多关怀、多抚慰的角度着手,让部属对你有一种认同感,这是最好的激励方式。

我在大学教书的时候,有一次校长晚上7点钟要下班的时候碰到我,问我晚餐吃了没有,还说年轻人可要记得吃晚餐,不吃晚餐是不行的。我说吃过了。校长说,上次你做的那件事情非常好,我正想要找时间当面感谢你呢,没想到今天遇见了。谢谢你,你的夫人还在某某高中教书吗?听说小孩现在长得很高了,有机会要带他到学校来,让我看一看。

校长如此关怀教师,教师能不为学校的声望名誉付出一切心力吗?人生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路越走越好,一条路越走越差。一个是往善的方向发展,是善的循环;一个是往恶的方向发展,是恶的循环。领导对待部属也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条是用肯定的方式让部属心甘情愿付出所有努力,一条是用否定的方式让部属心怀怨恨应付工作。我想,聪明的领导都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多包容,多接纳

有时候我们看不惯也要看,要多包容、多接纳。台湾慈济功德会的释证严法师说过,当你拿起茶杯要喝茶水时,发现杯沿有个缺口,不要把杯子丢掉,只要转一下就行了,杯沿还有很多地方是好的。当你发现某个人的缺点的时候,不要一直往他的缺点上面看,要转个方向去发现他的优点。只要优点大于缺点,这个人就可以放心用,不要想着找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人无完人嘛。不要期待部属都是完人,那是不可能的事,你自己都不是完人,怎么能要求别人是完人?

假如对方不是故意犯错,就要原谅他,不要放弃他,要不断地给他成长的力量,让他对你有一种认同感。认同你的作为,他就愿意靠向你,有了认同感就会有归属感,有了归属感就会有向心力跟凝聚力。你想要团队有向心力、凝聚力,首先要让团队成员有归属感、认同感。认同感来自哪里?来自你跟团队成员的互动。没有人不会犯错,假如人写字不会写错,发明铅笔之后,就不会又发明了橡皮擦,不会再发明修正液。绝对不能对方一犯错就全盘否定。如果对方一犯错,你就把他全盘否定,认为他不是你需要的人,这样做,总有一天你会觉得无人可用。

即便你觉得有些人一直犯错,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能力,那其实只是他没有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位置。美国GE公司前任总裁杰克·韦尔奇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他说,垃圾是摆错地方的资源。只是位置摆错了而已,把位置摆对,垃圾就会变成黄金,变成宝贵的资源。对部属要多多包容,多给机会,逐渐找到适合他们的位置。

在春秋战国时代,战争不断,有一次楚国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楚庄王龙心大悦,决定设宴庆功,并且让后宫嫔妃来跳舞助兴,忽然一阵风吹过,蜡烛被吹灭了。接着有个嫔妃“啊”的一声叫起来说:“大王,有个不要脸的家伙戏弄我!我已经扯断了他的帽带,大王赶快把灯点亮,把这个人推出去斩了!欺负我就是欺负您,大王要为我做主!”

楚庄王一听,有些生气,但是转念一想:举办这场庆功宴的目的是庆功,假如把这个人推出去斩了,庆功宴就变成了杀头宴,喜事变丧事,这跟我的目的相违背,不能这样做。一般没有经过修炼的人是很难控制自己的,面对婀娜多姿的嫔妃,难免会想入非非,他这样做也是能够理解的。

于是楚庄王命令群臣都把自己的帽带取下来,以便更加尽兴饮酒。原来被吓得魂不附体的大臣一下子心安了。君臣尽兴而散,此后楚庄王一直没有再追究这件事。

后来,楚庄王统领大军跟晋国作战,一位大臣始终冲锋陷阵,奋不顾身,最终击退了敌人。楚庄王说:“卿家,我平常没有对你特别好,为什么那些我特别善待的人在我有难的时候都不来帮我,唯独你愿意来帮我?”大臣说:“救大王性命的人是大王自己。大王您可能已经忘了,之前戏弄嫔妃的人是我。蒙您不弃,我日思夜想如何报答您,今天机会终于来了,纵然我为了您人头落地,那也已经多活了几年,也应该笑着到阴曹地府里报到,您不用感谢我,要谢就谢您自己。”

我们必须学会对别人宽厚包容。有一件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值得大家借鉴。

我从大学辞职之后,先是去了一家意大利公司工作,结果成功让那家公司扭亏为盈,产品从卖不出去变成销量第一名。我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认为没有解决不了的事,也没有搭救不了的公司。事实证明,经过努力,我真的挽救了那家公司。后来报纸刊登了这件事,很多人把我当成了扭亏为盈、转败为胜的高手,纷纷想要挖墙脚。

有一天,一家企业的董事长来找我,这家企业当年是台湾鞋类企业里设备最好、厂房规模最好、福利待遇最棒的。但是经营了三年后,亏损严重,用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做出了五流的产品。董事长想邀请我去“整治”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