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全书
7962300000045

第45章 各种习惯的培养(3)

记忆是我们储藏知识的仓库,正是因为记忆中有许多储藏物,我们才跻身于有智能的生命之中。为了记忆,孩子学习知识。我们在童年所学习和经历的许多东西,尽管后来在我们的头脑中不能再现,却成为日后获得知识的基础。后来的观点和观念超越了我们曾经学习和认识的东西,只要我们一想起来就觉得兴趣盎然。其次,我们学习和经历的许多东西,不仅保存在记忆的仓库中,也是我们可以运用的资本,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再现和回想。能利用回忆来再现记忆,这是我们最宝贵的天赋。

462.缺乏稳定可靠性的短时记忆

有三分之一的记忆是短时记忆,事实和观点飘于头脑之上,却没有成为头脑的一部分,用一下脑子去思考,这些东西就会烟消云散,就像一个律师在他的辩护状中会罗列他对一个案子所知的一切,但是以后就会全忘了,或者一个学生为了考试而强记,然后写下了他学到的记住的东西之后,这些就同他的大脑永远告别了,就像罗斯基写的一样:“他们为了通过考试死记硬背,却不理解,他们确实通过了考试,但是他们还是不知道。”因此律师、医生应该能淡忘他不再关注的事情,出版商也应淡忘他曾经拒绝过的书,这对他们来说是很正常的,而且这种淡忘并不是没有益处的。但是,如果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把什么都忘了,只在班级名册中留下个名字,这又如何呢?

463.记忆是头脑物质的轨迹

要将记忆这个话题说得很清楚在这儿是不可能的,可以让我们先看看关于记忆的几个经常出现的明显的疑问。我们到底是怎样开始记忆的呢?我们是怎样获得能力去利用记忆的事实的呢,也即我们是如何获得回忆的能力的呢?是不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获得的知识既不能变为大脑和智力生长的一部分,又不能按照要求随时可得,而只是轻轻地在头脑中停留短暂的一段时间,接着就一股脑儿全抛洒出去了呢?我们对一个奇妙的发明很感兴趣——一种记录口头语言的工具,比方说,可以记录一个世纪以后,说话者谈话和演讲的每一个词语和每个语调。这种机器的功能正是头脑被称为记忆的功能,通过记忆,头脑接受的印象被自动地记录下来。至少,这种理论是生理学家广为接受的,也就是说,大脑从某种事实中提取认识,大脑的神经物质将认识记录下来。

464.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现在,出现了新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事实和事件输入并录入大脑的物质?这种记录长久吗?大脑能无限制地接受这种印象吗?似乎从心理学家引用的平常的经验和许许多多的例子可以看出,任何被认真对待的物体和观念,都能构成头脑中上述记忆牢固的那类印象。

换句话说,对任何事情加以直接的、专心的注意,这件事就会被记住。在描述这种效果时,平常的印象恰好无意中是准确的。我们说,“这个或这种声音和感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正是所发生的事实。对事实和事件加以注意,就能记住,它在头脑中留下印象和烙印,这种推断是简明扼要的,你想让孩子记住吗?那么尽可能地吸引孩子的全部注意力,让他的头脑仔细凝视着将要去记的东西,那么他就会记住的。通过一种类似照相机的过程,他的头脑摄入事实和观念,当他成为一个老人,这些记忆就会在他的头脑中闪现。

465.回忆和联合的规律

但是让回忆在大脑中偶然地一闪而过,这还不行。我们想拥有随意回忆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不仅仅需要注意去产生孤立的印象,还需要一些更为必要的东西。例如,假设通过良好的教学,你将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动词“avoir”上,孩子会记着这个单词。这就是说,许许多多脑组织的细微生长会记录下和保持住这一法语单词,当然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动词是无意义的,你想让孩子去学习法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不仅应该在每节新课上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每节新课都必须同上一节课相联系,这样对他来说回忆一节课就不可避免地也将接着的另一节课纳入思维的轨道。这种方法的自然后果似乎表明,头脑组织的每个生长都依赖于上一个生长,用比喻的说法就是,可以看做头脑的某块广阔的地方覆盖着法语语言。对这一观念联合规则的实际利用,可以将一个人不愿意学的东西变成一种娱乐,忽视这条规则使许多良好的教学变得无效。教师为学生形成了一个孤立的、只有在偶然的暗示下才能出现的印象而心满意足,然而他却忽视了应该形成观念的链状连接去从思维的井中拉出水桶打出水来。可能读者读过皮克博士的书,或听说过他,他将真正哲学的记忆术建立在注意和联合这两个原则之上,无论我们对他的运用如何认识,他抓住的原则都是很正确的。

466.每节课都必须回忆上节课的内容

应让每节课都能吸引孩子的全部注意力,应让每节新课都同上节课相互交错,一节课必须回忆另一节课的内容,在回忆中开始新课。

467.大脑记录的力量是无穷的

“轻轻地来,悄悄地走”,停留在口头上的记忆是不遵守这条规则的。孩子“用心”地练习,像鹦鹉一样念来念去,注意,其实孩子什么也没有学到,大脑根本没有留下任何记录,需要时间去留下记录的痕迹。头脑需要时间去留心看事物,我们称之为注意,头脑组织新观念的生长也需要时间。满足了这些条件,大脑的记忆能力似乎是没有数量限制的。除了下面的情况:一个女孩学习法语,说得相当好,等到她成为老奶奶的时候,她完全忘记了法语,连一个单词都不剩,当这种情况成为事实时,她的法语已经被废弃了,从年轻到年老,她没有养成一直阅读、听、说法语的习惯,由此可见,很显然,为了保留法语在她头脑中铭刻的通道,这条通道应通过不断的输入和输出来保持开放。

468.连接的链条是回忆的一个条件

不管

获得了什么知识和能力,接着就让它在头脑的某个不知名的角落里尘封、生锈,这是没有用的。没有连接的链条从水井中拉出水桶来,就同井里没有水一样,至于如何形成这些链条,每个人都会提出不同的方法。孩子今天学习关于瑞典的课程,明天学习关于荷兰的课程,这两门课程的练习在于这样一个特别的事实——两个国家几乎没有任何相同之处,一个国家所有的正是另一个国家所没有的。其次,连接也可以因为相同,而非相对。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我们发现通过颜色、地点、声音、气味可以回想起某些人或某些事情,但是这类感官连接的顺序很难在教育中运用起来。

任何两件事物之间的连接都应找到它们连接的本质之所在。

慎行的习惯

469.祛除粗糙行为的习惯

“做事就要做好”,遵守这个忠告,家庭中的教育可以获益匪浅。我们英国人,作为一个民族,对人关注太多,对事物、行为、行动关注太少。我们允许去画像、写信、做针线活、给布娃娃做衣服、做木工活,相信他们会一点一点地越做越好。其他民族——例如,德国人和法国人哲学化地看问题,他们认为孩子养成了祛除不良行为的习惯,毫无疑问好习惯会一直保持下去。我想起了同一个有40个6~7岁的孩子的班级在一起活动时的愉悦欢欣,这是在海德堡的一所小学。孩子们在上写作课,同时一位老师教了他们很多口语,将每个单词都写在黑板上。渐渐地他们的成绩记录出来了,在全部的40份记录中,我没有发现任何错误的和不规则的字母。

470.孩子应做得完善

如果孩子不能做得完善,就不要给他工作去做,这样实际上对他提出了完善的要求。例如,让孩子只去模仿一个打网球的击球动作,让他以不同的倾斜度和各种不同的距离去简单地挥舞一下,这会使他士气低落,眼睛受损。不让他只完成一个指定的动作,而是让他按规定的距离和角度去模仿6个击球动作,不是简单的一下子,而是完整的。如果他有一个挑错的同伴,就让他指出错误,一直到他完成任务为止。如果他今天没做,让他明天做或第三天接着做,当他完成了6个完美的击球动作,这就是他胜利的时刻。对于一些轻微的任务,油漆、画画或者其他的准备着手去做的事情,也是一样进行——让他把所做的事情都做好。反复无常、因计划不周而难以成功是令人惭愧的事情。“完美工作”的习惯同完成手头事情的习惯紧密相连。如果孩子上一个任务没有完成,就不要让他去做新的事情。

服从的习惯令人失望的事情是,为了覆盖道德习惯这个主题的全部范围,我们必须要考虑那些妈妈认为由孩子自己用一种细微的、不适当的方式培养起来的道德习惯。但是有一点必须记在心中,我们已经说过的关于培养习惯的方式,也可以极为有效地用于培养道德行为的每一个习惯。

471.孩子的全部责任

最为重要且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是服从的习惯。确实,服从是孩子的整个义务,因为这个原因,孩子应履行的其他义务都可以看作实际上是对父母的服从。不仅如此,服从也是成人的本分,服从良心、法律和神圣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