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尘迹殊踪
7958700000092

第92章  群犬吠石(1)

拖拉机载着我们几个,来到了那个叫做理坑的小村子。在路上的时候,那个来接我们的人便说道,这个理坑,由于风景秀美,引得游人如织。故而村子里也开设着不少小旅馆。其中生意最火的一家,便是他的一个亲戚开的。

我们几个身上湿漉漉的,想赶紧找着歇脚的地方住下。既然有了头绪,那也省得我们挑来选去,就定在他亲戚开的那家吧。

没多久,拖拉机便在村头一家房屋前停下。由于事先接到了通知,那小旅馆的老板早已等在了门口。

几人跳下拖拉机后,便来到了这旅馆的厅堂上。我们按照提前讲好的价钱,付了车资,那个开拖拉机的人,便拿着钱欢天喜地的去了。

我使劲跺了跺被这拖拉机颠麻了的脚,打量起这家旅馆来。显然,这家旅馆是由那老房子改建的。正厅上摆着四五张大圆桌,房子的内侧还搭着一架木梯,通向二层。

这次同来的,除了我和柳眉他们,还有三四个其他的旅客。那旅馆老板安排了房间,我们几个人便陆续的去那二层住下。

由于这旅馆是老房子改建的,所以住宿房间的大小也各不相同。有那种单间的,也有那种能睡七、八个人的大通铺。柳眉和苏甜要了间双人房,我、戒空、老鹅和腰子为了人多热闹点,就要了间大点的,一起住在里面。

这一路上突发事件不少,又加上来的时候在那拖拉机斗子里挤得够呛,我感觉是心身疲惫。进了房间,我见里面还有洗澡的地方,便打算先冲个澡来解解乏。

见窗帘还没拉下来,我便朝那窗边走去。可是没想到,刚走近了,竟然发现窗外一张人脸贴着玻璃看了进来!

我没有防备,被那人脸吓了一跳。这他娘的是谁?

待反应过来,我赶忙拉开门冲了出去。当那人朝我打招呼的时候,我这才看明白,原来那人是这旅馆的老板。

那老板见到我,忙从身上摸出几包小袋装的洗发液、沐浴露什么的递来,说是旅馆赠送给住客的。

我接过来,冲那老板笑笑。还好他有心,我都没留意那房间的洗浴间里有没有这些东西。想起我们都还没有吃晚饭,于是我便问那老板,这附近有没有什么吃饭的地方。那老板听后,忙说他们旅馆里也包着伙食,如果我们有什么需要的话,就尽管说。

我说那行,一会我们洗完澡换身衣服再去一楼找他。老板答应一声,便下了楼。

过了约摸半个钟头,我们四人都洗好澡来到了楼下。见柳眉和苏甜还呆在房间里,我又打了个电话叫她们出来。

等人到齐了,我们几个就跑到了厨房里要了点饭菜。那些饭菜都是些半成品,稍稍加热点就可以端上桌子吃了。

没一会,饭菜上齐了。我们一行就围坐在厅堂里的大圆桌上吃了起来。菜肴很是丰盛,有当地山中挖来的茶树菇炖的土鸡,还有山民自己腌制的腊肉片。

我们几个人吃完后,见也没什么事。就坐在一楼,和那老板聊起天来。

我掏出烟来,递给了那老板一支,自己也和戒空、老鹅他们点上。

通过了解,我们得知,这老板姓余,人送外号“余地主”。听了这余地主的外号,我不由得好笑。“我说余老板,你这外号很是别致呀。是不是村里人见你开旅馆挣钱眼红,故意送了你这个地主老财的称号啊?”

“那倒不是”,余地主憨憨的笑了笑,说道:“我这‘地主’的外号,可是大学教授给我取的!”

“大学教授取的?”我有点吃惊。“这是怎么回事?”

见我发问,那余地主很是得意的说出了他外号的来历。

原来,这风景秀丽的理坑村,之前由于交通不畅,而鲜有游客来临。后来,几名美术学院的教授,在采风写生的过程中,无意间发现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子。由于对环境不熟,那几个人便在村中雇了个向导。当时担任那向导的,就是现在的余地主。

由于他脑子比较灵光,也很会来事,那些美院的教授都对他印象很好。临走的时候,教授们纷纷表示,之后每年都要带着学生来理坑写生,还表示他这个地主之谊,尽职尽责。于是,在他们的提议下,余地主就把自己住的房间改成了旅馆,用以接待每年来写生的美院师生。

听完余地主的说明,我们这才知道,原来他的外号是这么一层意思。

之后,余地主又讲起了他们理坑村的旅游资源,听得我们几个很是心动。既然这样,我们倒不如先在这理坑村里玩上个几天,反正寻访的事也不算太急。

打定了主意,我们便回房休息,打算明天起个大早,在这村里转转再说。

夜里,又稀稀拉拉的下起了雨,听着屋外的雨声,我渐渐的进入了梦乡。

晚上休息得很好,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从床上爬了起来。等下到一楼的时候,发现那一楼的几张大圆桌上坐满了人。一打听,才知道,这些差不多都是那来写生的大学生。

没出一会,柳眉和苏甜也下得楼来。我们在边上找了个地方,匆匆吃罢早餐,便出了旅馆。

这理坑四面环山,由于晚上刚下过雨,这时空气感觉十分的清新。远远望去,重峦如黛。山顶上的云朵雾气,居然像白色的瀑布一样,从峰极缓缓的流淌下来。我们几人被这眼前的美景所惊呆了,没想到竟然亲眼目睹了“流云”!

村子里,几乎是清一色的明清古建筑,原汁原味的保留了那传统的文化气息。村落嵌于锦峰秀岭之中,苍松翠竹与那黛瓦粉墙互衬倩影,古道石梁和那湍泉流水相映生辉。据了解,这理坑旧称理源,位于沱川乡。因村中人好读成风,崇尚程朱理学,皆“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故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

我们在村中的古建筑群里转了一圈后,见那不远处的小山上还修着一坐小庙,便打算上山去看看。

那山不算太高,可是要爬上去也着实费了不少劲。等我们一行人爬到了半山腰,便感觉有点吃不消了。

于是,我们几个便在原地停下,开始休息起来。戒空气喘如牛,看来是累极了,也顾不得地面上脏乱,就一屁股坐去。

刚坐下去,这死和尚便“嗷”的一嗓子,从地上蹦起三尺多高。

“老戒你抽疯吗?”我没防备,让这死和尚吓了一跳。“你以为自己是弹力球啊!”

“是不是坐到竹笋上了?”柳眉见状,也问道。这山里产竹子,特别是下过雨之后,那竹笋窜的特别快。

“不是……”戒空苦着个脸,说道:“小僧被一个滑不溜秋的硬东西硌到屁股了!”

“硬东西?”我很好奇,忙朝戒空坐的地方看去。果然,在那片草丛里,露出来一块圆圆的黄球。

“哎呀妈嗳疙瘩!”这时候,老鹅也发现了草丛里的东西。“咱这是捡到宝贝了吧?哥们觉得这是块黄宝石啊!”

老鹅这么一说,众人都来了兴趣,忙蹲下身子,围着那块东西打量起来。

这草丛里的玩意,颜色黄黄的,通体流线,呈椭圆形状,冷不丁看去,就像是一只石头做的橄榄球。我伸手将那东西抬起来,感觉份量倒没有看上去的重。应该不是什么玉石。

我把那玩意递给柳眉,想让她看看是个什么东西。可是柳眉看了半天,也说看不出来。

可是戒空却把这玩意当成了宝贝,要回来抱在怀里就是不肯撒手。老鹅也觉得那应该就是块宝石,直撺掇着戒空拿出去卖了。

见他们无心再往山上爬,我们便打算原道返回。顺着山上的羊肠小道,我们几个又重新折回了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