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尘迹殊踪
7958700000016

第16章  西峰旅馆(3)

逛了一两个小时,柳眉她们手上已拎了一大堆东西。看看时候也差不多了,于是我们打的回了西峰旅馆。

我和戒空回房洗了把脸,便跑到柳眉她们房里赖着,一起吃些路上买来的水果。看着昏黄的灯光,我不禁想起傍晚时候,那个烧烤摊主胡来的话。

我把那人的话说给柳眉苏甜。柳眉想了一下,说道:“解放以前,这一带是叫‘西峰山背’。这西峰山背上还有一所寺庙,也的确有闹鬼的传闻。当时,有一出婺剧戏目名为《画皮》,讲的是一名女鬼和书生的恋爱故事,据说就是以这西峰山背闹鬼事件为原型,不少人对此深信不疑。49年解放后,一些特务和反革命分子,都是押送到西峰山背上执行枪决。当时此地极为荒凉,加上墓冢累累,鬼火莹莹,于是,这地方闹鬼一说,便以讹传讹,不胫而走。”

柳眉还告诉我们,由于婺剧里有《聊斋志异》里的故事,所以不少老婺州人都认为“倩女幽魂”的事件,也发生在这里。他们认为,西峰山背上那所寺院,就是传闻中的“兰若寺”。而盘踞在这里的“鬼怪”,很可能就是聂小倩的亡魂。

《聊斋志异聂小倩》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宁采臣,浙人,性慷爽,廉隅自重。每对人言:“生平无二色”。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踪……后出寺外,见荒坟累累……

柳眉接着说:“现在各地叫‘兰若’的庙宇也有不少。江西的吉安、山西的太原和忻州,都有兰若寺。然据《聊斋志异》所述,聂小倩所在的寺院应在金华。金华即是婺州。”

柳眉还说道,虽然西峰山背上那所寺庙不叫兰若寺,但是,“兰若”两字实为梵文音译,本身就是寺庙的意思。“兰若”二字,在书中“解装兰若”一句里,有可能只是文言文里一个借代的手法,直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于寺庙中投宿”。所以传闻中“倩女幽魂”的事件也的确有可能发生在这里。

听了柳眉的话,再联系胡来所言,我不由得头皮阵阵发麻。真是生孩子不叫生孩子,那叫个下(吓)人啊!戒空也是胆颤心惊,从随身包里不断掏东西。

我有点好奇,这死和尚到底在掏些什么?没一会,戒空便拿出了一个十字架和一大叠朱砂写成的纸符。

对他真是没脾气了!“我说老戒,你他娘的一个和尚包里怎么还带着十字架和道符呀?这要是让渡厄禅师知道了,还不被你活活气死?”

“嘿嘿”,戒空尴尬地笑笑,“师父只教小僧超渡,却没教过小僧驱鬼。那些牛鼻子老道虽说嚣张,但其驱鬼的符咒也当真了得。再说了,佛道本为一家,殊途同归。还有,那海外洋和尚所信仰的耶稣上帝教,信众不下千万,想必也有些道门。用其退邪之十字,也算是西学东渐。师父只想让小僧超渡亡灵,却不希望小僧让亡灵给超渡了呀。”

听了戒空的歪理邪说,我竟一时语塞。算了,不和他计较。我和戒空又在柳眉房里磨了一会,看看差不多快到睡觉的点了,便回到自已房间里。

屋子里有两张床,一张靠窗一张靠墙。我挑了那张靠窗户的床。

我洗完澡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房间里还是弥漫着那股子霉味,闻着浑身都不自在。过了很久,我还是处于那种迷迷糊糊、半梦半醒的状态。戒空那死和尚倒睡得呼呼的,鼾声震的整个床板都晃。

我厌恶的背过身去,往上拉拉被子,打算蒙头睡觉。这时,只听“呼”的一声,窗帘让风掀起老高!这声音在夜籁之中格外响亮!

我吓了一跳,一屁股就坐了起来。待发觉是窗帘被风吹动后,我暗笑自已的风声鹤唳。看来晚上鬼话讲太多,神经绷得太紧了,才一点动静就草木皆兵。

我笑骂一句,便打算躺下继续睡。当我后脑勺重沾到枕头时,突然打了一个激灵!不对!不对!这事不对!

我浑身汗毛全奓了起来,鸡皮疙瘩掉了一地!我靠!睡觉前我明明把窗户给关了!

因为房中有味道,我出去前是把窗户打开散气了。可是晚上我们从柳眉房中回来,戒空连澡都没洗就爬了上床。我洗漱好之后,感觉有点冷,就把窗户给全关了。

窗户全关了,哪里还会有风吹进来!我冷汗刷就下来了,后脊梁上好像有无数蚯蚓在爬,毛毛的,说不出的难受!

我赶紧大叫道:“老戒!老戒!”

这死和尚竟然连动都没动!我急了,抬脚踢了他一下,可他竟然一翻身转向了墙壁,还是照样睡着,连呼噜都没停!

太他娘的惊心动魄了!这不会真是闹了妖精了吧!可是老呆在这被窝里也不是办法,我想来想去,只得壮起胆子,硬着头皮去窗户边看看情况。

我哆哆嗦嗦地挪到窗边,伸头一看,头皮直接炸了!

亲娘啊!窗台上竟然扒着一只惨白的人手!

这时候,又一阵狂风突然吹进来,那窗帘“呼啦”一下子掀起!我往窗口只看了一眼,当时就惊呆在那里!

窗外,一张满是血污的狰狞鬼脸,慢慢地探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