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销售女神徐鹤宁
7952800000016

第16章 她是上帝派来破纪录的 (1)

1 成功真有秘诀吗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创造了成功的奇迹。如:比尔·盖茨、李嘉诚、成龙、乔丹、大卫·科波菲尔、刘翔、杨威……奇迹是我们看得到的,而看不到的,是奇迹背后的艰辛。

华人成功学权威陈安之老师,曾经为研究大成功者的成功秘诀,做过一系列的采访。他曾经采访美国总统克林顿、国际功夫巨星成龙、国际篮球巨星乔丹等,出乎意料的是,当陈安之问到他们“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的时候,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努力!”

陈安之老师去参加篮球训练营时,还了解到乔丹不为人知的一段经历:最早的时候,乔丹只是一名“板凳球员”,资历最浅,因此,他也比别人更发奋。练球的时候,他积极努力地帮老球员拎包、擦地板、帮大家擦汗。等所有人都已经回去休息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在球场里练习,有时候甚至练到直接晕倒在球场,早上扫地的阿姨过来一看,怎么有一团黑漆漆的东西躺在地上?!忘我的努力成就了最棒的球员。

除此之外,中国的飞人刘翔、全能冠军杨威,还有更多创造出奇迹的成功者,他们都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了超人般的努力!那么销售女神徐鹤宁呢,她的努力程度相信读者们在前面已经感受到了。在这里,再讲一个关于她忘我努力的案例:

那些年,在鹤宁的生命当中没有周六、周日,没有节假日,每一天都是工作日,甚至连生病时也毫不松懈。有一次,她发高烧,烧到39度多,坐在凳子上都全身发抖,站起来更是两腿发软。而那一天的天气也很不寻常,狂风大作,暴雨磅礴。原先定好一百多人的演讲会,到了开场的时间,才来了九个人。

得知这个情况,陈安之老师特意打电话过来,让鹤宁不要讲了,反正是这种特殊天气,只来了几个人,解释一下也没什么问题。身体要紧,先去医院打个针再说。陈老师都发话了,助理们更是劝鹤宁不要讲课了,先去看病。

鹤宁矛盾犹豫着,走到会议室的门口,看到那九位冒雨前来的学员,他们的头发上衣服上还沾着雨水,他们在这样狂风暴雨的天气赶过来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能学到东西,得到成功的资讯吗?难道要让他们白跑一趟,再冒着大雨空手而归吗?不!鹤宁决定上台。无论讲多久,无论坚持多久,对大家都是一种激励,一种学习。

当主持人介绍完鹤宁的情况时,大家都很感动,他们以极大的热情鼓掌欢迎鹤宁上台。每个人都看到了鹤宁拿着话筒的手在微微颤抖,那当然不是紧张,那是接近40度的高烧所致!

平常,鹤宁上台总是口若悬河,一讲就讲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甚至三个小时。但那一场,她才讲二十几分钟,台下的人就已经眼眶湿润了,有几个人站起来说:“徐老师,你不要讲了,你真的不用再讲了,就冲你这种态度,我们所有的人都要报名!”

结果,那一场,一共9个学员竟然报了11个名!因为有一个学员实在太感动了,他冲上台去握住鹤宁的手说:“鹤宁老师,你这种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让我们太佩服了,我要报三个名,让我的太太和孩子一起来学习!”

报完名,几位学员将鹤宁送到了医院,那时鹤宁已经烧到40.5度了!

所有大成功的人他们都非常努力,顶级的成功一定离不开顶级的努力!但是,单靠努力,够吗?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吗?鹤宁在超级努力的同时,也不断思考着这个问题。

她思考后得出的答案是:努力固然必不可少,但仅靠努力还是不够的!即便很努力,但是如果选错了顾客,比如选择了一大帮乞丐,最后顶多变得与丐帮帮主一样“成功”。所以,鹤宁觉得,有动机,有努力,还要用对方法,选对顾客!

对此,她用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即:选对池塘钓大鱼。因为,一。个渔夫如果池塘选错了,整天钓小鱼,会很辛苦,全家会跟着饿得很瘦。如果选择一个大海,钓大鲸鱼,有时一条鱼就可能养活全家很多年!所以,用对方法,选择客户真的很重要!

鹤宁有一个习惯:就是每一天都会不停地问自己有没有更新更好的方法?可不可再创新一下?可不可以再业绩倍增?可不可以让自己的效率再高一些?可不可以一场成交更多的人?

正是这样一个习惯,让鹤宁从最初什么课都讲的拼命阶段,渐渐过渡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而这个过渡是从一次同学会开始的。

当时鹤宁的演讲一般是进入企业,一家公司50至60个人,一般最多报名5个、10个,超过10个的都很少。因为首先课程价位不低,其次一家公司只有一个老板,而一个老板下面只有几个主管,所以最多是老板带着几个主管一起去学习,其他的人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这样一来,效率就很有限。于是鹤宁就想,有没有可能把所有的老板聚集在一起呢?平时一场只面对一个老板和所有的员工,那么如果一场演讲面对200个老板,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于是,鹤宁就精心制作了一套安之机构课程推广的方案,然后让她的助理们打电话约每一家公司的老板,带着五六个高层,一起来听她的推广课程,因为来的基本上都是准客户,所以这样讲一场就等于以前讲五场、十场、二十场,效率大大提高了!

可是,这样一来,鹤宁又发现新的问题了。因为每一场要约那么多老板,一个一个地约,很辛苦,而且老板一般都很忙,要约他们来听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可不可以找到一个老板们聚集的地方呢?

哪里才是老板们特别是爱学习的老板们聚集的地方呢?当然是同行的课堂上!很多培训业同行的课堂上都有很多的老板,而且都是爱学习的老板。

想到这里,鹤宁觉得自己突然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很多人说同行是冤家,但鹤宁不这么认为。在她看来,同行应该是最好的合作伙伴,应该联盟起来共同发展。因为大家都是去开发市场、去找顾客来上课,而且大家课程都不一样,那何不联合起来,我把我的资源给你,你把你的资源给我,我的同学会你来讲一下,你的同学会我来讲一下,这样不是可以资源共享、事半功倍吗?二十一世纪绝对是一个合作的时代,而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

想到就去做!鹤宁开始有选择地去参加一些同行的课程,在这些课程结束后一般都会有一个同学会,鹤宁就会与这些同学会的会长建立好的联系。于是,会长们会在每次同学会上隆重介绍鹤宁,然后请鹤宁在会上演讲。

有一次,鹤宁去参加香港冯两努老师的课程,当时那个课程的学费是八千多,去上课的都是大老板。同学会上,一共有46位老板参加,鹤宁上去演讲了一个小时,刚一讲完,就有一位六十几岁的阿姨跑上台来报名,而且一报报了两个,给她的女儿也报了一个名!她的这一举动激励了很多学员,他们纷纷走上讲台,排了很长的队报名。结果,那一场46人听课,有43人报名!打破了鹤宁之前所有演讲的纪录。

当时,报名的老板中有一位是莱克斯顿服饰的董事长,姓温,当年温老板还只有27岁,但已经是开着“大奔”的亿万富翁了。而鹤宁当时还没有车,于是演讲完,准备走路回家。温老板见状,便主动要求送她。当年22岁的鹤宁坐在温老板的“大奔”上,感叹道:

冯两努同学会上,46人听鹤宁的课,成交了43人

“我什么时候才能开上大奔啊?”

温总说:“徐老师,你这么年轻又这么优秀,很快就会开上你梦想板中的宝马车的!”

鹤宁听后大受激励,也愈发加速了她购买宝马的日程。

从那一堂课之后,鹤宁又进入了一个新的人际圈,身边有了很多开“大奔”的朋友,而且这些朋友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意愿都很强,都很愿意帮助年轻努力的鹤宁,为鹤宁的事业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2 23岁买宝马,她还有更高目标

当鹤宁发现选择与教育训练界同行合作是个能“钓到大鱼的好池塘”后,她便不断加强了这方面的合作,因为陈老师告诉她“有效的方法要重复做,加强做。”于是,鹤宁做得越来越轻松,渐渐从原来那种什么场都去讲的“苦哈哈”的状态解脱了出来。

鹤宁加入安之机构一整年,也就是2003年4月,她终于把梦想板中的红色敞篷宝马车开回了家。她曾经说过自己对车不是很感兴趣,但提车的那一刻,她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之情。而徐爸爸则更是对车爱不释手!徐爸爸是几十年的老司机了,开过手扶拖拉机,开过大货车,开过大巴,开过的士,如今坐进这辆世界级的名车里,他的眼睛模糊了!看到父亲满足的表情,鹤宁也流下了欣慰的泪水。是啊,有什么能比在父母健在的时候有能力报答他们更令人快乐的事情呢!

但是,徐鹤宁是一个永不满足,永远向更高标准挑战的女子。

她又在思考:如果我一场演讲可以成交40几个顾客,那么有没有可能一场演讲成交100个顾客呢?人类因有梦想而伟大,越成功的人越敢想。鹤宁不仅敢想,她还敢说。她居然在开大会的时候,当着全公司的讲师们夸下海口:“我,徐鹤宁,要挑战一个小时成交100个顾客!”

鹤宁23岁时用半年的时间,赚回一辆敞篷宝马

尽管鹤宁是公司的第一名,但一场成交100个人,在同事们看来实在是太夸张了,因为一百人是他们一个月的目标,怎么可能一个小时完成?!在他们看来,徐鹤宁大约是奖杯拿得太多了,得意忘形、不知天高地厚了!于是,大家都笑她:

“鹤宁,你真是异想天开,太夸张了!”

“怎么可能,太会吹牛了!”

“这个‘阿吹’又来了!”

鹤宁却毫不示弱,信心百倍地说:“那你们等着瞧,我徐鹤宁,有一天一定会变出一场100人报名的奇迹来!”

因为运用潜意识、贴梦想板而让鹤宁得到了劳力士,得到了宝马,现在面对新的目标,她当然忘不了再次借助潜意识的力量!

她开始写目标,贴目标,并为自己录制了潜意识CD,CD里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我徐鹤宁看到、听到、感觉到,一定会有一场演讲一个小时成交100个顾客!”

《惊天秘密》中的宇宙吸引力定律告诉我们:我们的脑袋就像一块大磁铁,想什么就吸到什么。

于是,徐鹤宁“吸”来一通电话。

“喂,鹤宁老师你好,我是你的学员,我知道你要保持第一名,所以我要帮助你!我现在认识一个很棒的人,这个人很有能量,销售团队有两万多人,卖的产品是七千多块一套的美体内衣。而且这个人很有钱,是亿万富姐,据说她买房子像买土豆,买汽车像买白菜一样。儿子二十岁就开始开宝马,因为她送给她儿子的生日礼物就是宝马。鹤宁老师,你要不要认识这个人?”

两万多人的团队,每个人都能穿七千多一套的内衣,那上三四千元的课程肯定没问题。这样的人不正是自己的“大鲸鱼”吗?!

“当然要认识!太好了!太感谢你了!”

见面之前,鹤宁还做了充分的准备,特意把自己精心打扮了一番,她想,像这样成功的女性,做的又美体行业,一定是很讲究很爱美的,所以,要一见面就跟她有一种“同频”的感觉。

两人果然一见如故,谈得很投机。因为对方姓吴,所以鹤宁称她吴老师。吴老师是一位很有能量,很有磁场的女性,穿着极为讲究,整个人有种金光闪闪的感觉,仿佛那种能量光泽能辐射到五米以外!而且,吴老师说话,很幽默很能侃,两人聊得很开心,以致鹤宁都忘记了介绍自己的职业。等她终于想起这个事,把名片递到吴老师手中时,只见吴老师的脸突然晴转阴,原本满脸的笑容一转眼变成了满脸的愤怒。

“我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培训机构的讲师。”

这倒把鹤宁给吓了一跳,忙问:“为什么?”

吴老师愤愤地说:“前不久我们300个高层培训,我请一个培训老师到我们这里来演讲,时间到了讲师还没到,电话也没人接,好像突然人间蒸发了一样!我觉得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信用,钱丢了可以再赚,信用丢了永远都没有了。所以当时我觉得我很没面子,不知怎样跟我的团队解释,因为之前我承诺过他们要请一个多么优秀的老师来,结果,他却让我那么难堪!所以,我发誓这辈子都不再请外界任何培训机构的老师!”

“对不起,太抱歉了!”

面对这种情形,除了帮同行认罪道歉,鹤宁还能说什么呢?向她推销课程暂时是不可能的了,放弃又不甘心,鹤宁只好坐在那里,诚恳地做着吴老师的“撒气桶”的角色。吴老师一个劲地发泄自己的怨气,说培训业这里不好,那里不好,这件事伤害过她,那件事让她难堪了,鹤宁就一个劲地替别人赔礼道歉。吴老师整整发泄了半个小时,鹤宁就整整道了半个小时的歉。

当吴老师终于从自己的情绪中走出来的时候,突然发现有点儿对不起面前这个满脸诚恳的姑娘,毕竟她是无辜的!这回轮到吴老师向鹤宁道歉了。

“对不起,鹤宁,第一次见面就把你当成了撒气桶,给了你那么多负面,你不会介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