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大地苍黄
7952500000016

第16章 拧包谷的老人

晨光乍露起喧哗,篓篓包谷砌彩霞。

摘罢东坡攀北岭,复从矮峒向高峡。

——竹枝词:《廿四节气·秋分》

门槛边。仿佛她整日坐在门槛边。

腿丫一侧搁只竹筲箕,装着仿佛永远也拧不完的包谷棒棒,和边拧边脱的包谷粒粒。

拧啊。拧啊。

拧着岁月。拧着记忆。

拧着春歌。拧着秋唱。

拧着尿片片一般臊人的云影。

拧着麻线线一般打结的山岚。

拧着小狗狗舐热脚背的亲狎。

拧着阳光在水笕间汩汩流淌的声息。

一送红军下南山,秋风细雨扑面寒。树树梧桐叶落完,红军几时再回山?

二送红军大路旁,红漆桌子路边放。桌上摆着送行酒,祝愿红军打胜仗。

——《十送红军》

那阵子,她刚好十八岁。十八岁的村姑——

长成一只山雀雀,等着要落窠了。

长成一朵野花花,等着人来摘了。

一天,门槛边跌跌撞撞爬进来一个后生,自称是过路的红军,受伤了,后面有人追得紧,可怜兮兮望她救命。

慌乱中她居然想出了个绝主意:将灶角柴凼里一捆高过人头的大茅柴解开,把人藏了进去。三下两下刚把茅柴照原样子捆好,追赶的人窜进单门独户的她家来了。里里外外搜了个遍,有个大胡子硬是端起刺刀捅了几下茅柴捆。

幸好茅茅草草的,进去不了好深。

等那帮人马跑远了,她才腿肚子颤颤地瘫坐在地上。

三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双双拉着长茧手,心藏黄连脸在笑。

四送红军过高山,山中包谷金灿灿。包谷本是红军种,撒下种子红了天。

——《十送红军》

红军后生伤得好重。

便每日提把小锄上山,草药寻了几背篓。

伤渐渐好了,却舍不得他走了。

也是这样柔柔的风,暖暖的阳光。

门外小坪里,斜着翅翼的公鸡咯咯叫。

花狗黑狗,在田塍上嗅嗅撵撵几亲热。

也是坐在这道门槛边。跟包谷粒一样溅落的笑声,将眼皮子底下筲箕样的峡谷,装得拍满拍满了。

红军哥是随部队长征路过这里,打一场恶仗时受的伤。边拧包谷,她边给红军哥唱:“两只鸭儿跳下河,后边一只喊哥哥……”

边拧包谷,红军哥则边教她唱《十送红军》。假装学不会,教一句,学一句。

教完了一遍又诳他,说是忘掉了。

便又教一句,学一句:包谷本是红军种……5

五送红军澧水河,鸿雁阵阵空中过。鸿雁能捎书和信,捎信多把革命说。

六送红军兔儿岩,两只兔儿哭哀哀。禽兽能知人心意,血肉深情分不开。

——《十送红军》

却还是走了。

是帮她种完一坡包谷地,半夜过后,等她睡死了走的。

有什么法子呢,爱情的藤葛长得再粗,也绊不住他去赶部队。

两只鸭儿跳下河,后边一只喊哥哥……

便有了这支歌。

便有了一个崽。

崽是红军哥的骨血,后来去了朝鲜战场,给首长当警卫员。为了保护首长,炮弹炸死了。

几年后上面有人传下话来,说她当年救下的那个红军哥,如今在京城做了大官。

还说,儿子保护的那位首长,原来就是当年的“红军哥”。

村子里,便浮起一层粗粗细细的感叹……

七送红军七里湾,七里湾中一片田。凉风阵阵稻谷香,新米上市人走远。

八送红军八角山,两只八哥吐人言:红军哥哥莫远走,财主回来要倒算。

——《十送红军》

(秋分。雷始收声,蛰虫培户,水始涸。)正是满坡满岭包谷摘收进屋的时候,“红军哥”写信来了。信里问她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

信里又问,对面山上还种包谷吧?

男人催她,请做了大官的“红军哥”帮忙,安排家中小儿子吃上皇粮。

她一次次摇头,始终没开这个口。

后来,小儿子在水库工地点炮时炸死了。

搂着血肉模糊的尸体,她哭得昏死过去几次。但她并不为自己的做法后悔。

家中男人为此跟她结了怨恨。一天到黑存心跟她过不去。

实在没办法熬了,她就搬了出去,往对面包谷山搭了个草棚子住下来。

男人后来中风,瘫了。她悉心伺候到他过世。

男人闭棺入殓时,仍是一脸愧疚之色。

九送红军过大江,江水滔滔船儿忙。眼望江水肝肠断,穷苦百姓泪汪汪。

十送红军转回来,武陵山巅搭高台。盼望红军打胜仗,盼望亲人早回来。

——《十送红军》

10

每年,她将对面山上那片地种上包谷。

一年到头,她手中有拧不完的包谷。

她就这么一个人坐在门槛边,拧啊,拧啊。

拧着阳光在水笕间汩汩流淌的声息。

拧着小狗舐热脚背的亲狎。

拧着麻线线一般打结的山岚。

拧着尿片片一般臊人的云影。

拧着秋唱。拧着春歌。

拧着记忆。拧着岁月。

——拧成一片永远的风景。

——拧成一个永远的传说。

——拧成一支永远的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