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记忆深处
7952300000021

第21章 过往记忆 (2)

看着父亲渐渐模糊的背影,程伟突然就想起了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他想,等他上了大学了,也为父亲写篇文章,也要叫《背影》。这样想着,他不自觉伸出手用衣袖揉了揉眼睛。

开学的日子日益临近,父亲也已经东拼西凑的给他攒好了学费。父亲先用纸将钱包好,然后再套个塑料袋,扎得紧紧的。到快出门时,他又四周瞧瞧,溜着眼睛说再套个袋子安全点,最后在行李包里的最中间找了个衣兜把它塞进去,塞好后,他拍了拍,笑眯着眼对程伟说:“嘿,这样肯定安全了,小偷哪有我这么聪明呢……”程伟苦笑着看着他那憨厚、单纯的老父亲,然后轻轻说:“我们出发吧!”

到了车站,父亲跟在程伟的身后,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直到进入候车室,父亲才扭捏地对他说:“儿啊,我送你去吧,你第一次出远门。”程伟被父亲的话吓了一跳,他偷偷打量着眼前的父亲。尽管在出门时他已经将家里最好的衣服穿出来了,但是那股农民的土气还是遮盖不住,这要是去了学校,不就会被人看笑话吗,以后他的面子还往哪搁啊。父亲一直用期待的眼神像小孩般小心翼翼地望着沉思的儿子,好几次脸都快贴上程伟的脸了。程伟回过神来低着头轻轻地对父亲说:“还是不用了,我都这么大个人了,自己该独立了,而且是跟着车子跑,丢不了的。“说完后程伟用眼角的余光探测父亲的表情。先前满满的期待僵在了父亲脸上,然后父亲突然提起眼眸痴痴地说:“没事,我只是担心你弄丢学费。”顿了顿又说:“好了,我走了,你看好钱,照顾好自己,我回家干活去了。”然后就拖着步子越过一道又一道的门走出了候车室。那一刻,程伟有种想扇自己两耳光的冲动,他很想叫住父亲,但他还是被自己的那份虚荣打败,他安慰自己,暗地发誓,等读完大学,出息了,一定要把父亲接出山沟,在繁华的大都市安享晚年……

列车进站了,程伟决然的踏进了北上的车,他不知道的是,父亲躲在那扇门后直到目送着他上车后才拖着满身心的疲惫和失落回家。

其实,父亲只不过是想看看儿子的“辉煌”,看看儿子即将生活的地方,他爱儿子,他想走进他的新世界,参与他的未来,纵然只是短暂的一瞥。儿子的想法,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呢。他其实只是想送他到学校就马上离开,他担心他,但儿子却浑然不觉。父亲想到这,有些难过。

每个寒假回去,父亲总用一种深邃而饱含好奇的眼光望着程伟,而程伟总是刻意逃避和父亲的每一次眼神交接。其实父亲从那以后就没想过要去他学校了,至少是跟他去。他只是想用眼神透过儿子去感知那一片天空,而他再怎么努力也早已走不进去。

父亲逝世的噩耗传来时,程伟刚找到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待遇也还不错。就在父亲去世的前一天晚上,他还在想再等五年,就可以实现当日暗自许下的诺言了。只是,程伟却不明白父亲想要的是什么,却不明白时间的洪荒可以带走一切。他读过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恐怕从未真正上心过。

匆忙赶回家见父亲最后一面,却在路途上耽搁了。母亲已经哭得两眼都浮肿得不成样子,她告诉程伟父亲去世的时候眼睛总是望着家门外北边的那片天空……

程伟听完眼泪无比汹涌地流了下来。他想,如果爱可以重来,他一定会打开自己关起来的那扇门,让父亲走进他的世界来。因为,他的城堡都曾是父亲用粗糙的双手建筑起来的。

(作者系中国语言文学系汉文0904班学生,原题为《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该文为现场命题作文获奖作品)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张景峰

天空无尽的阴暗、灰白,连带着荒芜的山头以及嶙峋的怪石,其实在林小夕的眼里,整个世界也只有黑白两色。无数飘飞的纸飞机上画着未着色的向日葵,安玖曾告诉她,向日葵是金黄色的,然而,林小夕却不知道哪支彩色笔可以涂抹出灿烂的未来为……

—题记

一岁时的那场车祸,汽笛声响彻整个街道,突兀的锐响划破安静的环境,也打破了林小夕完整的家,而那时的她全然不懂,也不哭,当妈妈紧紧护住她倒在血泊中时,林小夕的双眼呆呆地望着对面肇事车辆的前车灯,从那时起,她的眼里只剩下单纯的黑白。

从七岁起林小夕爱上了画画,画的内容从来都是黑白两色的向日葵。初中时获奖的画是一大片昂首的向日葵,名字叫《向阳而生》。花季的小夕是画社的骨干,那时她认识了苏慕白,精湛的画功,手指纤长,微笑坦然。

原来的他们,牵着手逛遍了大街小巷,王子与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一起宣誓守护彼此,直到向日葵不再向阳而生……

“小姐,欢迎光临暖阳花店。”店主竟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皮肤泛白,微笑却让人感觉安暖、祥和。

林小夕常常走进这家开在自家楼下的花店,不为买花,这里没有她儿时在乡下见过的向阳之花,只因为这花店的格调,粉红、淡紫,温馨雅致。

安玖看着这女孩呆一会儿,然后离开,他的嘴角渐渐勾起一个弧度,微笑,依然安暖。

再后来,他忍不住上前询问,她回答说,这里并没有我要的花。走,我带你去看你想要的花。他拉着一脸茫然的女孩奔向后院。后院竟是大片的向日葵,抬起头45度仰望天空,一脸灿烂的模样。

林小夕不禁惊呼出声,她惊讶于店主竟然在偌大的城市种有这般生态、自然的植物,惊讶于安玖竟然知道她喜欢的花种。看着他微笑的脸庞,她禁不住慌乱的转身离开。

林小夕依旧毫不倦怠地在画室画着向日葵,而对于苏慕白问她为何不上色的疑惑闭口不答。她习惯于这样的沉默,画好无数张向日葵然后叠成纸飞机。

无事的时候她常常倚在慕白身旁,看他画着流畅的线条,听他说起色彩搭配下的美丽作品,她只是无声地笑,眼睛直视着慕白的画板。

“小夕,帮我取一下红色的水彩。”

慕白认真地作着画,并没有看见颤抖的小夕她那慌乱不知所措的手。最终,林小夕在苏慕白疑惑的眼神中夺门而出……

慕白,我们说好要好好在一起的,背倚着背地作画,直到双手提不动画笔,直到向日葵不再抬头,

慕白,如果我早就说出我的眼中缺乏色彩,你可还会与我一起编织绚丽的梦想?我知道了,诚如你所说,画家眼中若没有色彩,那么他的一生将会是暗淡无光的……

慕白,如此这般,我们的爱竟然无法重来?

后来的一天,林小夕收到一封信,信来自楼下花店的安玖。

小夕:

请允许我这样叫你,在我生命的最后这一时刻。其实我早就认识你,那是在七年前!而你认识我,是在我把花店开在你家楼下的那一天。

七年前我患上了脑癌,当时我很沮丧、很颓废,我甚至已经放开自己的生命,想着让它随风去吧。可有一天,我无意间看到了你获奖的那张画,黑白勾勒的素描向日葵勃然向上的样子,我忽然全身充满了力量。后来,我得知自己奇迹般的又多了七年的生命。

五年前,我治疗完回国,第一件事就是跑到你家楼下,开了这家名叫“暖阳”的花店。

在后院种了满满一地的向日葵,他们给我力量,也一定是你精神的寄托。小夕,我知道你的眼睛可能对色彩有些问题……但这不重要,黑白色就能画出一幅画的精髓,黑白色也能给人力量,相比于那些色彩驳杂的油彩画更加神圣、美丽!

小夕,如果你不开心了,就去后院看看我们的向日葵吧,它能给你想要的温暖,让人感觉幸福不是么?我感谢你赐予我多出来的七年生命,我想让你开心,请你开心好吗?”

安玖

林小夕坐在孤兀的山头,纸飞机飘落而下,一道道抛物线构成了一道白色的彩虹,生命中多少人、多少爱去而不返。有的爱,不珍惜便会离开;有的爱,太珍惜也会离开。铅华洗尽,最后都只剩下自己,对着那些向日葵努力的微笑。

天空泛着沉重的灰白,淅沥的雨落在林小夕的双肩,而这一天,她依旧带着众多的纸飞机,承载着向阳而生的梦想起飞……

(作者系湖南科技学院学生,该文为现场命题作文获奖作品)

子欲孝而亲不待

曾小兰

这条路,很少有人走,显得特别的寂静。一路哼着小曲,尽量用音乐麻痹自己,以忘却上班的烦恼。还没走多远,看见前面有一位身穿黑衣的老人迎面走来。因为好奇,我的眼睛一直盯着她的移动。

我们都慢慢地,向彼此靠近。距离越来越近,她模糊的样子也越来越明朗了。她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枯槁的身躯上肩负着与年龄不相称的重担。即将擦肩而过时,我的目光恰好与她空洞的眼神相撞。我不敢再看她的脸,她也匆匆地低下了头,继续吃力地挪动着步子。

不敢想象,那竟是一张布满了沧桑、刻写着艰辛的面庞。原来,人的面孔也如树的年轮一样,每条纹路都是用来记载岁月的流逝。从她身边走过,仍忍不住回头再望一眼。她慢慢地靠近路边,犹豫了片刻,可能是想把担子放下,歇息一会儿。但她又没有放下,因为她在赶时间,希望早一点去市场把东西卖掉。她瘦小的背影渐渐地消失在我的视线中,而我,却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祝福她,一路走好。

在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尚未完善的今天,儿女是老人晚年的保障。也许老人她无儿无女,一个人过着孤苦伶仃的日子。我想,她是应该有儿女的。因为她并不像是四处流浪、以乞讨为生的,她有家。看她劳苦的命相,也一定是为儿女操劳了大半辈子的人。也许眼光仅仅是万分之一秒的碰撞,却令我再也难以忘记她那双空洞而无助的眼。

老人的心里,一定很苦。也许她已认命,认定自己一辈子就这样走下去。儿女的不孝,她不再说什么,她知道,世间不可理喻的事多着,父母与儿女之间爱的交易是不等价的,天平永远倾斜于儿女。

养儿防老。为什么很多有儿有女的老人到了晚年,却仍是有儿无依、有女无靠?为什么父母抚养儿女是义务,儿女赡养父母却成了负担?据报道,一位有六个儿女的80多岁的老人,到了最后却被活活地饿死在自己的房间里,令人听了很是痛心。

父母养大我们,含辛茹苦,历经艰辛。等我们长大了,有些人却不愿意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山羊跪奶,乌鸦反哺,具有高智商的人类中却还有一些连禽兽都不如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我们不能背负不孝的罪名,令可怜的父母在九泉之下都不得安眠。善待父母,在他们丧失劳动能力的晚年,让他们吃饱、穿暖,腾出时间陪他们聊聊天、散散步!而这一切,对他们来说,已是莫大的安慰。因为,他们拥有了最美好的保障。尽管你给的爱,还不及他们的十分之一。

(作者系湖南科技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2008级汉文3班学生,该文已刊于《湖南科技学院报》第282期)

“给力”的“鸭梨”

唐松青

生命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奇迹。短暂的生命里我们渴望活出自我,希冀成为雄鹰,故而压力成为必然。笑对艰辛,哪怕牵扯嘴角的脸部表情成为生活的方式。

“给力”的“鸭梨”是我们这一辈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里的人对待未知明天时把握现在、奋斗当前的一种自信,也是不能推辞只能笑脸相迎时的一种无奈。泰戈尔曾经说:“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如果可以的话,我宁愿追求宁美、逍逸,我们的芸芸众生对“鸭梨”是不会“给力”的。

理想很华美,现实很残酷。既然选择生生为人,选择有所成就,就不能像朝地的绿毛王八,见阻便缩。“生命是一袭完美的袍子,上面长满了虱子”,我们看中袍子的华美而摒弃破烂的补丁,这是必然。但有人宁愿与虱子同衾而睡也不愿用双手一个一个将其掐死,在这里,虱子对于我们享受华美的袍子而言无疑成为了“鸭梨”。

“给力”是必须的。只有当你生命里积聚了足够的云翳,才可能造就一段美丽的彩虹。新东方璀璨夺目的教师周思思,闪亮如他,全身行头绝不少于四位数的价格。请问,是金钱包装粉饰了他的亮丽吗?不是,是他青年时代面对“鸭梨”的自信,是为成功不竭奋斗之后获得的社会价值和认可。而今天我们看到的他奇迹般的成功,他天才般的才华横溢,是那价值表现的一种形式。他的闪亮直接来源于他狂背英语直到喉咙说不出话来,直接来源于他十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

对待“鸭梨”,请你“给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生命便回馈你一片芳草萋美的绿洲。

今天的励志电影、励志书籍、励志讲座……犹如狗皮膏药般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但很多成功不可复制,当他的成功成为现实时,便注定只能提供给我们一种模式,供我们思考,让我们吸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