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竞争也能赢:生死与共是双赢
在自然界里,牧蚁和蚜虫可算是亲如兄弟、生死相依。因为蚜虫的排泄物(称为蜜露)含有氨基酸和糖分,这种成分很能刺激牧蚁的味蕾。一旦牧蚁肚子饿了,就会用触角去拍打蚜虫的背部,促使蚜虫分泌蜜露。有时,牧蚁还会用树叶和小树枝专为蚜虫搭一个小巢,每晚将蚜虫集中在小巢内,甚至在迁移时,牧蚁也会带上蚜虫一起启程。一旦发现有其他昆虫企图染指它们时,牧蚁则会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保护神的角色,对来犯者群起而攻之。玉米地里的牧蚁甚至还会在秋天来临时,将玉米上的蚜虫卵收集起来,藏到地下的蚁穴中,使之冬天不被冻死。
当春回大地时,牧蚁会将蚜虫卵取出让其孵化,孵化后的新蚜虫又可为牧蚁提供新鲜的蜜露了。
蜜貛是生活在南非丛林中的一种动物。它最喜欢吃的是野蜂和蜂蜜,遗憾的是它发现蜂巢的本领欠佳。指蜜鸟是一种小型的非洲小鸟,它最喜欢的食物是组成蜂房的蜂蜡和野蜂幼虫。但是,指蜜鸟要将蜂巢弄碎,则有些力不从心。于是,指蜜鸟与蜜貛这一对飞禽走兽相互依赖,取长补短。当指蜜鸟发现树枝上的蜂巢之后,就会马上飞到蜜貛身边。蜜貛获悉最新情报后,就会乖乖地跟随指蜜鸟来到筑有蜂巢的树下,然后爬上去,将蜂巢咬碎,美美地吃上一顿蜂蜜大餐。指蜜鸟则不慌不忙地停在附近的树枝上,看着它的搭档狼吞虎咽。待蜜貛饱餐离去后,它就飞过去,独享被蜜貛咬碎的蜂蜡和野蜂幼虫。
在这个弱肉强食、竞争激烈的社会,为了生存,你可以选择恃强凌弱,打击吞并,你死我活,有你没我,排除异己,唯我独尊;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互惠共生,各得其所,精诚合作,生死相依,各退一步,不战而胜。这两则自然界的有趣例子,是否令你有了新的主意?
其实,有些时候,何必一定要竞争呢?换换思路,尝试合作也不错,共同进步也很美,最终双赢更是喜上加喜。
化敌为友靠智慧:猎狗与羊羔
一个牧场主养了许多羊,他的猎户邻居养的凶猛的猎犬常常跳过栅栏袭击牧场里的小羊羔。牧场主几次恳请猎户把狗关好,但猎户都不以为然,猎狗咬伤了好几只羊羔。忍无可忍的牧场主找到镇上的法官评理。法官说:“我可以处罚那个猎户,也可以发布法令让他把大狗锁起来,但这么一来你就失去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个敌人。我可以给你出一个更好的主意。”
牧场主到家后,按照法官说的,挑选了三只最可爱的小羊羔送给猎户的三个儿子,孩子们如获至宝,因为怕猎狗伤害到儿子们的羊羔,猎户做了个大铁笼,把狗关了进去。从此两家相安无事,还成了好邻居。
柏拉图的坚持:怎样成为大学者
有一天,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成为像他那样学识渊博的学者。苏格拉底没有直接作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然后说:“从今天开始,大家每天做三百下,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同学坚持了?”
教室里有90%的学生举起了手,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哪几位同学坚持做到了今天?”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著名哲学家的柏拉图。
挑战权威:“教授,您又错了”
课堂上,教授正得意地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时,一个学生举手并且说:“教授,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教授爽快地答道。
“教授,寒冷存在吗?”学生站起来问。
“这是什么问题,寒冷当然存在,难道你感觉不到吗?”教授答道,同学们哄笑起来。
这个学生反驳道:“教授,事实上寒冷并不存在!根据物理学原理,我们感觉到的寒冷实质上只是缺少热度,当热度存在或者传递能量时,我们的身体是可以感觉到的。热度是可以测量的,寒冷却不能,寒冷这个词只是我们用来描述缺少热度时的感觉。绝对零度(零下273度)是热度的完全消失,所有的物质停止一切运动,包括分子、原子等所有的范畴,不过这是绝对现象,事实上并不存在绝对零度。”
教授默然。
这个学生又问:“教授,黑暗存在吗?”
教授不很肯定地答:“存在呀。”
这个学生说道:“教授,您又错了,黑暗同样不存在!事实上黑暗是因为缺少光亮。光是可以测量的,黑暗却不能。我们可以用牛顿的三棱镜将日光折射出各种各样的颜色,并且可以研究它们各自的波长,但是黑暗是无法测量的。仅仅是一道光线就可以划破一个黑暗的世界并将它照亮,但是你无法知道一个空间的黑暗是多少。所以黑暗一词只是人类为了描述当光亮不存在的时候的样子。”
这时,教授问:“年轻人,你叫什么名字?”
这个学生回答:“我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越战纪念墙:华裔女孩林璎的杰作
越战纪念墙,又称越战碑,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中心区,坐落在离林肯纪念堂几百米的宪法公园的一片小树林里,邻近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该纪念墙由用黑色花岗岩砌成的长500米的V字形碑体构成,用于纪念越战时战死的美国士兵和将官,黑色大理石墙上以每个士兵战死的日期为序,刻画着1959—1975年间在越南战争中美军57000多名阵亡者的名字。V字形的黑色大理石墙体寓意深刻,既是英文“越南”的第一个字母,也是英文“胜利”的第一个字母。只不过胜利被放倒了,所以美国人说越战是美国永恒的痛。
纪念墙的设计者是中国建筑师林徽因的侄女,当年只有21岁的耶鲁大学学生林璎(Maya Lin)。林璎于1959年出生于俄亥俄州阿森斯,祖籍福建省闽侯县,父亲是北京人,母亲是上海人。林璎小时候就展现出在数学和艺术方面的天赋。在中学时期她是班上的尖子生。毕业后,被耶鲁大学录取,成为该校建筑学院的学生。
1979年4月,一群参加过越南战争的美国老兵在华盛顿成立了一个社团,策划在美国首都的国家大草坪博物馆、纪念碑群落一带建造一座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并呼吁要使其成为美国社会中一个鲜明的形象。1980年7月,美国国会批准了这个提案,在靠近林肯纪念堂的宪法公园尽头建造越南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同年秋天,由美国建筑家学会组织,在全国公开征集纪念碑设计方案,要求应征者必须是年满18岁以上的美国公民。
林璎那时才21岁,还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一天,她在系里的告示牌上看到了征集越南战争纪念碑的通告,立刻跃跃欲试,不久就和同学一起开车到华盛顿做实地考察。她研究了各个领域的艺术和文化,了解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纪念物是如何纪念死者的。她还阅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关于战士的杂志。两个星期以后,她做出了模型。林璎的老师将她的设计方案评为“B”,却仍然鼓励林璎将设计方案寄走。
在征集方案的过程中,组织者一共收到1421个应征方案,方案设计者被隐去姓名,由八位国际知名的艺术家和建筑师组成评定委员会,通过投票选出最佳设计。在1421件应征作品中,林璎的1026号方案脱颖而出成为首选,而应征者中那些国际知名的建筑师们,其中也包括林璎的老师选送的设计方案则都名落孙山。
“看见了什么?”:见小与见大
老师指着图片问学生:“看见了什么?”
学生:“一个黑点!”
老师:“你只答对了极少的一部分……”
学生:“啊?”
老师:“画中最大的部分是‘空白’”。
只见小,不见大,就会束缚人们的思考能力。
“那只是你的油田”:股份制的雏形
曾经是美国首富的保罗·盖蒂年轻时很穷,仅有一块收成很差的旱田。为解决灌溉问题,他在地里打水井,结果冒出了石油。于是他把水井改油井,农田改油田,从银行里贷了款,增加了设备,雇了工人,搞起了石油开采。当他来到劳动现场进行巡视时,发现那些油田监管人员工作很不卖力,显得松松垮垮,漫不经心。于是他向当地一位经济学家请教,经济学家用一句话就点醒了他:“因为那是你的油田,而不是他们的。”盖蒂顿时明白了。他把监管人员召集起来宣布:“从今天起,油田交给你们负责经营,收益的25%由各位全权支配。”从此,监管人员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再没有了偷懒和浪费现象。油田欣欣向荣,财源滚滚而来,盖蒂也成了石油大王。如果你以为保罗·盖蒂之所以能成为美国的石油大王,是因为他家的地里挖出了石油,那你就错了。实际上,他挖出了比石油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员工的生产热情,而员工的生产热情是靠向他们让利激发出来的。由此可见,个人利益才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经济学研究经济问题,就必须从这里开始。
公共空间:他们为何败诉
在私人空间能做的事情未必在公共空间也能做,违反了这一条,说不定警察就会给你开一张罚单。例如在洛杉矶就发生过这样一个案子,一对男女在车中亲热,后来被警察开了一张罚单。当事人不服,告上法院,说他们在自己的车里,是自己的私人空间,爱干什么干什么,
关警察什么事?法官只问了一句,这辆车停在了什么地方,是不是公共空间?答曰是在购物中心的停车场。法官立即宣判这一对男女败诉。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搞清楚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区别。
民主:防止“多数人暴政”
民主是什么?民主只是代表大多数人的意愿吗?比如10个人中有9个人想去游泳,1个人想去打球,那么民主的决策一定是选择游泳,如果最后的决策是去打球,那就由民主变成专制了。可是把上面的例子稍微改变一下,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比如 10个人中有 9 个人认为 1 个人该打,那么民主的决策就是“合法”地把那个可怜的家伙揍扁!这样做错了吗?如果错了,错在哪呢?如果大家都认为一个人该打,那他怎么可能无辜呢?不幸的是,的确有这种可能。事实上,民主的内涵远非“大多数决定”这么简单!
有人可能会说,多数人的选择虽然有时不一定正确,但那毕竟是群体的选择嘛,即使付出一定的代价,也只能由大家来承受。可实际上承受结果(付出代价)的并不是占多数的人,而是那个处于少数地位的可怜人。如果一个人因为别人的错误而被迫接受惩罚,那这样的“民主”实在不能让人放心。这并不能算做真正的民主,实际上,它有另外一个别名,叫做“多数人暴政”。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最开始的那个例子进行一下修正:10个人中有9个人想去游泳,1 个人想去打球,那么民主的决策还是去游泳,但要加上一个限制条件,那就是想去打球的那个人,有说“No”的权利,而那 9个去游泳的人,必须学会尊重这个“No”。
公地悲剧:牧民与草地
“公地悲剧”是指如果一种资源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就会导致这种资源的过度使用。公地悲剧是哈定(Garrit Hadin)于1968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公地悲剧》(Tragedy of Commons)中提出的。
哈定讲了一个关于牧民与草地的故事,说的是当草地向牧民完全开放时,每一个牧民都想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增加的收益大于其购养的成本,是有利润可赚的。尽管因为平均草量下降,增加一头牛可能使整个草地的牛的单位收益下降,但对于单个牧民来说,他增加一头牛是有利可图的。可是如果所有的牧民都看到这一点,都增加一头牛,那么草地将被过度放牧,从而不能满足牛的需要,导致所有牧民的牛都被饿死。这个故事就是公共资源的悲剧。哈定说:“在共享公有物的社会中,每个人,也就是所有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这就是悲剧的所在。每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迫使他在有限范围内无节制地增加牲畜的制度中,毁灭是所有人都奔向的目的地,因为在信奉公有物自由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公有物自由给所有人带来了毁灭。”
灯塔效应:政府的经济功能
私有商品都可以在市场交换,并有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但公共商品没有市场交换,也没有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因此消费者都不愿意一个人支付公共商品的费用而让别人都来消费。西方经济学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灯塔效应”。灯塔一直被人们当做公共物品的典型,任何一个正常的、理性的私人都不会去建灯塔,因为不能赚钱,而且收费困难。所以这种事注定只能由政府来做。灯塔这一类的商品或劳务就是公共物品。灯塔这个词频繁出现在经济学家的著作中,主要是因为它可能有助于理解政府的经济功能问题。
公共利益:拆迁的困惑
美国“9·11”事件的焦点——世贸大楼,它的所在地以前是纽约市著名的电子一条街,有着几百家店铺。1962年,纽约市在这里开始了世贸大楼的征地行动,但遭到了几百家店铺业主的反对,政府与业主的官司一直打到了美国最高法院,最终业主们输了。因为大法官最终裁定该地建设的世贸大楼符合公共利益,他认为,该商业区毗邻华尔街和纽约港,该地段是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象征,世贸大楼的修建将吸引全世界对美国的投资,会给纽约乃至美国带来更大的繁荣,而几百家店铺不能够做到这一点。可见,公共利益需要明晰化,需要一个理由来进行充分的解释,如此方能合理推进城市建设和改造,取得公众最大限度的认同。
奇迹源于坚持:1%与63%
听别人讲过这样一道题:如果一件事的成功率是1%,那么反复尝试100次中至少成功1次的概率大约是多少?备选答案有四个:10%,23%,38%,63%。一般来说,多数人会选10%,少数人会选23%,只有极个别的人会选38%,而最高的成功率63%则不会有人问津。但正确答案却是63%。试想:如果成功率1%,意味着失败率99%。按照反复尝试100次之后来计算,那失败率就是99%的100次方,等于37%,最后我们的成功率应该是100%减去37%,即63%。这个答案很令人震惊:一件事倘若反反复复地尝试,它的成功率竟然由1%奇迹般地上升到了不可思议的63%。毛泽东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最后的胜利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选择放弃,成功都会经历无数次的失败,但最后的失败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古往今来,那些英雄豪杰,其成功并不是因为比普通人更有运气,而是比普通人更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坚持到底的勇气。
两个机会:选择的逻辑
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一位大学毕业生在2003年冬季征兵中被依法选中,他即将到最艰苦也是最危险的海军陆战队服役。当年轻人获悉自己被海军陆战队选中的消息后,便显得忧心忡忡。在大学任教的祖父见到孙子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便开导他说:“孩子,其实这没什么好担心的,到了海军陆战队,你将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内勤部门,一个是分到外勤部门。如果你分到了内勤部门,就完全用不着担惊受怕了。”
年轻人问爷爷:“那要是我被分配到了外勤部门呢?”
爷爷说:“那同样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美国本土,另一个是分配到国外的军事基地。如果被分配到美国本土,你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嘛!”
“那么,若是被分到国外的基地呢?”
“那也有两个机会,一个是被分配到和平而友善的国家,另一个是被分配到海湾地区,如果把你分配到和平而友善的国家,那也是值得庆幸的事啊!”
“爷爷,那要是我不幸被分配到海湾地区呢?”
“那你同样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留在总部,另一个是被派到前线作战。如果你被分配到总部,那又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
“那我若不幸被派往前线作战呢?”
“那你仍然还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安全归来,另一个是不幸负伤。如果你能够安全归来,那担心岂不是多余的?”
“那我要是不幸负伤了呢?”
“那还是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只负了一点轻伤,没有任何生命危险;另一个是身受重伤,危及生命安全。如果只是负了点轻伤,那又何必过分担心呢?”
“那要是不幸身负重伤呢?”
“你同样拥有两个机会,一个是能够保全性命,另一个是完全救治无效。如果尚能保全性命,还担心什么呢?”
年轻人最后问:“那要是完全救治无效怎么办?”
爷爷听后哈哈大笑说:“那你人都死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这位爷爷是一位智者,他已经深深地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一个人在一生之中,常常会面临许多的抉择,尤其是面对那些未知的抉择。我们常常会因为未知而感到恐惧,会不自觉地、先入为主地用消极颓废、悲观沮丧的心态去猜想那未知的一切。因为,我们太害怕失败,我们太看重得失。然而,心目中一旦有了得失的羁绊,有了失败的担忧,便样样无所适从,事事瞻前顾后,结果,反倒把许多好机会都丧失了、错过了。
其实,无论人生中遇到什么样的境遇,都会有两个机会:一个是好机会,一个是坏机会。在好机会中会隐藏着坏机会,而坏机会中也隐藏着好机会,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眼光、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视角去看待它。
教育最重要:移民局的禁地
刘墉,号梦然,台湾人,祖籍北京,著名的散文家及画家。其作品经常教导读者如何面对人生,行文中穿插各种小故事及自己的人生体会。他在一次“谈职业道德”的演讲中提到,在美国,移民局四处抓非法移民是常有的事,有时候因为前后门都被堵住了,非法移民甚至会跳楼,或者是藏在小小的通风管道里。但是美国政府明确规定,移民局不可以去学校调查学生的资料,尽管那是发现非法移民的最好方法(很容易就能由孩子的资料,查出他的非法移民的父母)。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那样做会造成非法移民不敢把孩子送到学校去上学,使无辜的孩子失去受教育的机会。移民局不能去学校查非法移民,学校不能透露非法移民孩子的资料,这不单是职业道德,更是法律法规。
枯木存在的理由:大自然之手
20世纪末,美国西部地区的一场森林大火使上万亩森林遭到毁灭。事后,人们发现罪魁祸首竟是森林中的那些枯枝朽叶。于是,政府组织人员对森林中枯死的树木、腐败的草叶进行清理,以杜绝隐患。在随后的两年里,再没有的大的火灾发生,但一种由云杉卷叶蛾引起的虫害大面积爆发了。美国农业部的专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令人大吃一惊。原来,造成虫害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无知地把森林中枯死的树木、草叶清理掉了。生物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森林中害虫的数量是与那里的鸟类和蚂蚁的数量成反比的。那么,鸟类和蚂蚁的减少与枯木的清理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很多树木枯死后,过一段时间会形成一个个空洞,让鸟儿、蚂蚁可以坐享其成地安家落户,而它们的存在又有力地遏制了害虫的繁衍。当人们为了防止火灾而把这些枯木和草叶清除掉时,同时也毁掉了这些鸟类和蚂蚁赖以安身的家园。这项研究使人们明白:自然界中哪怕是一草一木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大自然总是会用一只无形的手,巧妙地调节和平衡好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人类应该做的就是尊重自然的法则和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市场与公平:金钱法则
在西方社会,“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的游戏规则可谓深入人心,下面以两则有趣的小故事来体会这一点。
有一次,某先生入住温哥华一家高级酒店。过了两天,某国一位政要突然要入住这家酒店。出于安全考虑,政要要求包下某先生住的这一层楼。酒店方面于是和某先生商量,希望他能搬到下一层。某先生若不“合作”,酒店是不能“迫迁”的,因为这是他的权利。但酒店提出,如果某先生“合作”,酒店将免收他四天的房租,以补偿他的“损失”。某先生当即乐呵呵地“搬家”了,除了麻烦一点外,他毫无损失,而且还白赚了几天的昂贵房租。
另一个小故事讲的是,美国和加拿大的机场都接受电话订位,人数是可以按一定比例超过实际座位数的,因为订票者通常不会100%到齐。如果碰巧到的人多,飞机就会“超员”。人家已订了位,没有票怎么办?机场就运用“金钱法则”,工作人员会立即召集该航班的乘客,宣布此次航班超员若干名,愿意自动退出转乘下一航班者奖励50美元。若没有人响应,资金就加到100美元,一路加上去,总有不赶时间的人“发扬风格”,通常几分钟就解决问题了。而且一般航班都很密,时间不会耽误太久,有的人订票后甚至还巴不得超员。
诸如此类,都是用钱说话。说得好听点是“金钱面前人人平等”、“按经济规律办事”,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利益引诱”。其实,在某些场合运用“金钱法则”作为平衡各方利益的杠杆,不让无辜者(不论你是达官还是百姓)受到损失,实际上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一种互相尊重的平等精神。
公平竞争:值得尊敬的对手
20世纪70年代,在华盛顿经常采访白宫的报纸主要是《华盛顿邮报》和《华盛顿明星新闻报》。1972年“水门事件”发生后,《华盛顿邮报》最早披露了这一事件,尼克松政府对此非常恼火。此后,尼克松政府表示,只接受《华盛顿明星新闻报》的采访,再也不接受《华盛顿邮报》的采访了。
尽管《华盛顿邮报》与《华盛顿明星新闻报》是竞争对手,但是,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华盛顿明星新闻报》表现得相当有境界。《华盛顿明星新闻报》对此发表社论说不会作为白宫的泄愤工具来反对自己的竞争对手,如果《华盛顿邮报》的记者不能进入白宫进行采访,那么他们也将停止对白宫的采访。这一立场赢得了全世界媒体的支持、赞扬、敬佩和尊重。最终,尼克松政府被迫改变了原来的立场。《华盛顿邮报》为有这样的竞争对手而备感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