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秘诀:贝尔纳的最佳回答
贝尔纳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在法国戏剧史上占有特别的地位。
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急之下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
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种回答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以柔克刚:“满齿不存,舌头犹在”
商容是殷商时期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生命垂危的时候,老子来到他的床前问候说:“老师您还有什么要教诲弟子的吗?”
商容张开嘴让老子看,然后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大惑不解地说:“当然还在。”
商容又问:“那么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子说:“全部落光了。”商容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子说:“你明白这是什么道理吗?”
老子沉思了一会儿说:“我想这是过刚的易衰,而柔和的却能长存吧?”
商容点头笑了笑,对他这个杰出的学生说:“天下的道理几乎全在其中了。”
后来老子教导他的弟子时也如法炮制,上了年纪以后,有一天他把弟子们叫到跟前,张开口用手指了指嘴里面,然后问弟子们看到了什么?在场的众弟子没有一个能答得上。于是老子就对他们说,“满齿不存,舌头犹在”。意思是:牙齿虽硬但它寿命不长;舌头虽软,但生命力更强。
最好的管理:追求感觉不到的状态
当身体运行正常的时候,人们是不太会想到自己的五脏六腑的。只有某处出了问题,比如,胃痛了、心律不齐了,人们才会感到胃和心的存在。由此推及社会生活,人们平时似乎也不太会注意到各个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只有当有些地方出了问题,比如路上堵成一锅粥,街上出现抢劫案,垃圾到处堆成山,噪声污染让人烦,人们才会想到,公安局的人都干什么去了,环卫局的人都干什么去了。看来,让人感觉不到的管理,或许才是最好的管理。
森林法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森林法则是指在自然界运行的一种法则,即“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法则,例如一些年老、体弱、有伤、残疾的动物会被猛兽吃掉,或病死、饿死,按自然规律淘汰,余下强壮、聪明的则可以进化,继续繁殖生存。森林法则是由18世纪的英国作家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首先提及的,在其所写的儿童故事《丛林之书》(The Jungle Book)中,他描写印度的森林故事,提到了森林法则(The Law of the Jungle)。他所说的森林法则包括如下内容:(1)耐心等待时机出现;(2)专挑弱者攻击;(3)进攻时须准和狠,而且要全力以赴;(4)若事情出乎意料,保命是第一要则。在当时,某些主义,如种族主义、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等,都对森林法则推崇备至。
雪球效应:富人为什么越来越富
两个雪球,一大一小,大雪球体积大,相同的速度可以滚动更大的面积,小雪球体积小,所以相同的速度滚动的面积也小。假设一块地上的积雪一定,那么大雪球可以变得非常大,吸走绝大多数积雪,而小雪球吸走的雪就非常少了,最后,两个雪球的体积相差会更大。社会财富也有雪球效应,在经济学中,常被称为“报酬递增率”的规律。换句话讲,有点像马太效应,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小知识”
马太效应:主要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源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叫他不足。”“马太效应”与“平衡之道”相悖,与“二八定则”相似,被认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法则。
碎花瓶理论:物体碎片间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谁都有一不小心打碎东西的时候,但极少有人去研究一下碎片中有什么学问。然而,丹麦的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却从碎花瓶中发现了一个规律:打碎后的物体的碎片按重量的数量级分类,不同的重量级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例如,打碎的花瓶最大的碎片与次大的碎片间,重量比是16:1,次大的与第三大的碎片间的重量比也是16:1.这就是著名的碎花瓶理论。
博尔进一步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这个重量比是不同的。花瓶或茶杯状的物体打碎后,这个倍数约为16,棒状物体约为11,球状物体则约为40.最重要的是,这个倍数与物体的材料无关,即使是一块冻豆腐摔在地上,也会遵守这个规则。
由此可知,只要有物体的碎片就能求出这个倍数,从而推测出这个物体碎前的大概形状。碎花瓶理论在恢复文物原貌、推测陨石形状等工作中有特别的用处,给这些原来全凭推测、经验和想象的工作指出了一个理论上的方向。
玻璃瓶中的机遇:别涅迪克的发明
别涅迪克博士是法国一家化学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一次,在实验室里,他准备将一种溶液倒入烧瓶,一不小心烧瓶“咣当”掉在了地上,“糟糕!还得费时间打扫玻璃碎片”,别涅迪克博士有些懊恼。然而,烧瓶并没有破碎,于是他弯下腰捡起烧瓶仔细观察,发现这只烧瓶和其他烧瓶一样普通,以前也曾有烧瓶掉在地上,但无一例外地全都破成了碎片,为什么这只烧瓶仅有几道裂痕而没有破碎呢?别涅迪克博士一时找不到答案,于是他就把这只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了起来。
不久后的一天,在别涅迪克博士走进实验室前,他看到一张报纸上报道说市区有两辆客车相撞,车上的多数乘客被挡风玻璃的碎片划伤,其中一块碎玻璃刺穿司机的面部而进入口腔。别涅迪克博士一下子想到了那只裂而不碎的烧瓶。他走进实验室拿过那只烧瓶细细观察,只见那只烧瓶的瓶壁有一层薄薄的透明的膜。别涅迪克博士用刀片小心地取下一点进行化验,结果表明,这只烧瓶曾盛过一种叫硝酸纤维素的化学溶液,那层薄薄的膜就是这种溶液蒸发后残留下来,遇空气后产生了反应,从而牢牢粘贴在瓶壁上并对烧瓶起到保护作用的物质。因为无色透明,所以一点儿也不影响视觉。“如果这种溶液用于汽车玻璃的生产中,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交通事故,乘客的生命安全不是更有保障吗?”别涅迪克博士因为这个小小的发现而荣登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的榜首。
每一种成功都始于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更始于一个执著探索的心灵。我们常常慨叹没有机遇,但许多时候,机遇来临时并不是敲着锣打着鼓,而是悄悄从你身边溜过。有心还是无意,是决定能否抓住机遇的关键。
抱西瓜:学会放弃
父亲要和孩子做个游戏。他把刚买的两个大西瓜一一放在孩子面前。让他先抱起一个,然后,要他再抱起另一个。孩子瞪圆了眼,一筹莫展。抱一个已经够沉的了,两个是没法抱住的。“那你怎么把第二个抱住呢?”父亲追问。孩子愣神了,还是想不出招来。父亲叹了口气说:“哎,你不能把手上的那个放下来吗?”孩子似乎缓过神来,是呀,放下一个,不就能抱上另一个了吗!孩子这么做了。父亲于是提醒:这两个总得放弃一个,才能获得另一个,就看你自己怎么选择了。孩子顿悟。
“把船开进深水区就行了”:睿智的船长
有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船长常年在河上驾船,从未发生过事故。有人问他是不是对河中的暗礁险滩全部了然于心。老船长说:“不是,其实我只要把船开进深水区就行了,暗礁险滩就会与我无关。”其实,我们很需要有这样的智慧,人的一生有太多的暗礁和险滩,你根本无法一一去了解,也根本不必去个个都记住。你所要做的,只是把船开进深水区就行了,其他的问题就会与你无关。
细节管理:曼谷酒店
这是一位友人的回忆:
在泰国曼谷,清晨酒店一开房间门,一名漂亮的泰国小姐微笑着和我打招呼:“早,余先生。”“你怎么知道我姓余?”“余先生,我们每一层的当班小姐要记住每一个房间客人的名字。”我心中很高兴,乘电梯到了一楼,门一开,又一名泰国小姐站在那儿,问候道:“早,余先生。”“啊,你也知道我姓余,你也记得客人的名字,怎么可能呢?”“余先生,楼层的相关当班小姐打电话说你下来了。”原来她们腰上挂着对讲机。
于是她带我去吃早餐,餐厅的服务人员替我上菜,几乎都称呼我余先生,这时上了一盘点心,点心的样子很奇怪,我就问她:“中间这个红红的是什么?”这时我注意到一个细节,那位小姐看了一下,就后退一步告诉我那个红红的是什么。“那么旁边这一圈黑黑的呢?”她上前又看了一眼,又后退一步告诉我那黑黑的是什么。这个后退一步就是为了防止她的口水会溅到菜里。
我退房离开的时候,刷卡后服务人员把信用卡还给我,然后再把我的收据折好放在信封里,还给我的时候说:“谢谢你,余先生,真希望第七次再看到你。”第七次再看到,原来那次我是第六次去。
三年过去了,我再没去过泰国。有一天我收到一张卡片,发现是他们酒店寄来的,上面写着:“亲爱的余先生,三年前的4月16号你离开以后,我们就没有再看到你,公司全体上下都想念得很,下次经过泰国一定要来看看我们。”下面写的是“祝你生日快乐”。原来写信的那天是我的生日。
这种优质的服务无疑赢得了顾客的心。
尾数的哲学:卡耐基的故事
一个年轻人到某公司应聘临时职员,工作任务是为这家公司采购物品。招聘者经一番测试后,留下了这个年轻人和另外两名优胜者。面试的最后一道题目为: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2000支铅笔,你需要从公司预支多少钱?
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20美元。招聘者问他是怎么计算的。他说,采购2000支铅笔可能要100美元,其他杂用就算20美元吧。主持人未置可否。
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10美元。对此,他解释道:2000支铅笔需要100美元左右,另外的费用可能需要10美元左右。招聘者同样没表态。
最后轮到这位年轻人。他的答卷上写的是113.86美元。这位年轻人说:“铅笔每支5美分,2000支是100美元。从公司到这个工厂,乘汽车来回票价是4.8美元,午餐费是2美元,从工厂到汽车站为半英里,请搬运工人需用1.5美元,还有……因此,总费用为113.86美元。”
招聘者听完,露出会心的一笑。这名年轻人自然被录用了。这名年轻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戴尔·卡耐基。
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1888-1955年)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和成功学权威,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他利用大量普通人不断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通过演讲和著书唤起无数陷入迷惘者的斗志,激励他们取得成功。卡耐基的主要代表作有:《沟通的艺术》、《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伟大的人物》和《人性的光辉》。
尾数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它能够说明你的认真程度和处世哲学。注重尾数的人能够给人以工作严谨的印象,那些忽略尾数的人,常常给人留下随便、马虎的印象。
试题的奥秘:知识不是唯一
一群经过几轮考试筛选出的佼佼者正在面临最后的考验——一场限时10分钟的考试。
通过考试的人,便可进入一家著名的大公司工作。
试卷共30道题,面宽而且量广,这完全出乎大家的预料。试卷发下来了。呵,这么多题,10分钟时间委实太急促了。许多人一拿到试卷便半秒也不肯耽搁,慌忙抢做,全然不顾监考官“请大家先将试卷浏览一遍再答题”的忠告。
试卷在10分钟后全部收齐,总经理亲自批阅,从中挑出6份试卷。这6份卷面有一个共同特点,即1—28题全部未做,仅回答了最后两个问题。而剩下的那些人,其他题答的情况则好得多,做了前面不少题目,不过最多的也只做了12题。
没想到,公司录用的竟然是那6个仅答了最后两道题的年轻人——原来秘密就藏在第28题中,它的内容是:前面各题均无须回答,只要求做好最后两题。
能在多次筛选中胜出,知识水平显然已没有什么问题。这场考试就是要测试知识以外的东西。在21世纪,知识已经普及,衡量一个人的素质,知识已不是唯一。那么,沉着、冷静、机智、灵活、细致、周到可能都是一流人才要必备的素质。
简单的智慧:出人意料的主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艘美国驱逐舰停泊在某国的港湾里。那天晚上万里无云,明月高照,一片宁静。
一名士兵正对全舰进行例行巡视,他走着走着,突然停下了脚步,因为他看到一个乌黑的大东西在前面不远的水面上浮动着。他认真地观察了一会,才惊骇地发现,那是一枚触发水雷,可能是从一个雷区脱离出来的,正随着退潮慢慢地向驱逐舰这边漂来。看到这一情景,那名士兵吓出了一身冷汗,他连忙抓起舰内通信电话机,通知了值日官。听到这个消息,值日官马上快步跑来。他们很快通知了舰长,并且发出了全舰戒备信号,全舰立刻动员起来。
官兵们都惊愕地注视着那枚逐渐靠近的水雷,大家都知道,灾难即将来临。全舰军官迅速研究对策,设法避开危险。他们提出了各种办法:赶快起锚走?不行,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发动引擎使水雷漂离开?也不行,因为螺旋桨转动只会使水雷更快地漂近舰身。用枪炮引爆水雷?更不行,因为那枚水雷太接近舰内的弹药库。放下一只小艇,用一只长竿把水雷弄走?这种方法也不可行,因为那是一枚触发水雷,同时也没有时间去弄掉水雷的雷管。眼看水雷越漂越近,一触即发,悲剧似乎没有办法避免了,众人束手无策。到底该怎么办呢?
突然,一个名叫弗雷泽的士兵大声喊道:“快把消防水管拿来。”就这一声喊,仿佛醍醐灌顶,让每个人的眼睛突然一亮,大家明白这个办法确实有道理,而且简单可行。他们迅速找来水管,向舰艇和水雷之间的海上喷水,制造出一条水流,把水雷带向远方,然后用舰炮引爆了它。
一场看似不可避免的灾难转瞬间消失在无形之中,用的方法却异常简单,又有些出人意料。
最佳方案:风扇的妙用
日本最大的一家化妆品公司发生了一起空肥皂盒事件。这家公司接到了一份投诉,一位顾客抱怨说他买的一盒肥皂是空的。于是,这家公司立刻停止了生产线,从包装部门一直检查到销售部门,直到找出肥皂到底是在哪一环节遗失的。
经理要求工程师解决这个问题。很快,工程师设计了一个配备高分辨率监视器的X射线设备,它需要两个人来监控通过生产线的肥皂盒,以保证其中没有空盒。无疑,他们很成功,但干得也很辛苦。
一家小型化妆品公司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但是一名普通雇员用另一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没有使用X射线监视器,也没有使用其他昂贵的设备,而是买了一个大功率的工业风扇。他把风扇摆在生产线旁,装肥皂的盒子逐一在风扇前通过,只要空盒一来便会被吹离生产线。
显然,工程师很努力,但是小公司雇员的方法更巧妙。什么比拼命卖力地工作更好?那就是更巧妙地工作。
创造源于简单:手指的安全
一位发明者讲过一个故事:说是有一家工厂用的冲床经常因为操作不慎而常发生事故,易造成操作工手指切断,导致残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技术人员设计了许多种方案,力图让冲床在操作工的手接触冲头时自动停车。他们试过红外线、超声波、电磁波等许多种复杂的检测控制系统,但由于种种原因,都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突然有一天,有人想出了个绝妙的主意,他说:“让工人坐在椅子上操作,在椅子两边扶手上各装一个开关,只有它们同时接通时,冲床才能启动。试想,操作工两手都在按开关,还怎么会发生事故呢?”
创造,关键在于合理,并不是把事情做得越复杂越好,而是能简单则简单。
站远一点看:知识是有局限的
如果从你座位前的电脑上看下面的图片,左边的图形是生气的脸,而右边的脸是平静的脸,但请你起立往后走3~5步,突然间它们交换位置了!
这个幻觉图片由格拉斯哥大学的菲利普和奥利维所设计,并由此证明,我们可能从来没看到事情的真正面貌……(知识是有局限性的)
另外,据说这两幅图片对近视眼效果尤佳,只要摘了眼镜即可。
神秘的黄箱子:细节的准备
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的地震多发地区,学校是防震的重点单位。加利福尼亚州所有的中小学,每年防震、防火演习不得少于三次。在每次防震演习中,每班行进的队列里都会有一名体格强壮的学生,拖着一只有轮子的黄色箱子。这箱子是由灾害咨询和应对服务公司为中小学专门设计制造的。箱子是密封包装的,尽管进行了加固处理,但本身很轻,是因为里面装了很多东西,才变得沉重。
箱子里有60盒饮用水和两大包2400卡路里的压缩食品,其有效期为五年。说明书指出,水和食品应该在灾害发生6~8小时后分发,但如果有医疗上的需要,则可随时取用。有一个医用急救包,内有基本的急救药品、物品和使用说明。还有六条多用途应急用毯,其中五条可用来急救、遮盖破损窗户、隔断从管道中外泄的烟或灰尘,或者把几个学生包在一起保暖,另一条应急用毯放在清洁用品包内,需要时可用作保护学生隐私的隔离挂帘。再有清洁用品包和两根各可用10小时的照明棒,说明书强调每次只使用一根。最后还有一个可安装的马桶,非常坚固,可以承受多达250磅的体重,说明书中有具体的安装方法。保持疏散地的清洁卫生,防止疾病传染,也是防震不能疏忽的事情。
设计者为这个黄箱子真没少花心思,考虑到了很多细节问题。一旦灾难发生,大家无论是疏散还是被困在教室里,箱子里的救灾物品都能救急。这个颜色鲜艳的箱子每天放在教室里,也时时提醒大家,人虽然不能制止灾害的发生,却可以随时做好准备。
分配决定效益:缓解交通拥堵的妙招
4 4等于8,2 6等于8,6 2也等于8,但有人却奇迹般地让2 6或6 2大于了4 4,这是为什么呢?
事情还要从美国的金门大桥说起。金门大桥是“4 4”车道模式,但由于上下班的车流在不同时段出现两个半边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所以桥上经常发生堵车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当地政府决定在金门大桥旁边再建造一座大桥。一位年轻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向当地政府建议,不用再建大桥也能很好地解决桥上的堵车问题。年轻人说,在桥面不增宽的情况下,可以在有限的8车道上做文章,完全可以让“8”大于“8”。
这位年轻人的妙计就是,把原来的“4 4”车道模式,按上下班的车流不同,改为“6 2”模式或“2 6”模式,也就是说,在上班或下班这个特殊的时段,车流拥挤的一边,扩展为6车道,而另一边则缩减为2车道,但整个桥面的车道仍是8个车道。当地政府采纳了年轻人的建议,从此大桥堵车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而就是这个金点子,为当地政府节约了再建大桥的上亿元资金。
有人说,“分配决定效益”,看来,这话很有道理。
一次只做一件事:优质服务的诀窍
世界上工作最紧张的地方可能要数只有10平方米的纽约中央车站问询处。每一天,那里都是人潮汹涌,步履匆匆的旅客都争着询问自己的问题,都希望能够立即得到答案。
对于问询处的服务人员来说,工作的紧张与压力可想而知。可柜台后面的那位服务人员看起来一点也不紧张。他身材瘦小,戴着眼镜,一副文弱的样子,显得那么轻松自如、镇定自若。在他面前的旅客,是一个矮胖的妇人,头上扎着一条丝巾,已被汗水浸湿,脸上充满了焦虑与不安。问询处的先生倾斜着上半身,以便能倾听她的声音。“是的,你要问什么?”他把头抬高,集中精神,透过他的厚镜片看着这位妇人,“你要去哪里?”这时,有位穿着入时,一手提着皮箱,头上戴着昂贵帽子的男子,试图插话进来。但是,这位服务人员却旁若无人,只是继续和这位妇人说话:“你要去哪里?”“春田。”“是俄亥俄州的春田吗?”“不,是马萨诸塞州的春田。”他根本不需要查看行车时刻表,直接回答:“那班车是在10分钟之内,在第15号月台出车。你不用跑,时间还多得很。”“你是说15号月台吗?”“是的,太太。”妇人转身离开,这位先生立即将注意力转移到下一位客人——戴着帽子的那位身上。但是,没多久,那位太太又回头来问月台号码。“你刚才说是15号月台?”这一次,这位服务人员集中精神在下一位旅客身上,不再管这位头上扎丝巾的太太了。有人请教那位服务人员:“能否告诉我,你是如何做到并保持冷静的呢?”这位服务人员这样回答:“我并没有和公众打交道,我只是单纯处理一位旅客的问题。忙完一位,才换下一位,在一整天之中,我一次只服务一位旅客。”
聪明的放弃:一种经营人生的策略
电视上有一档娱乐节目——数钞票比赛。主持人拿出一大沓钞票。这一大沓钞票里面,有大小不一的各类面额,按不同顺序杂乱重叠着。游戏规则是在现场选拔四名观众进行点钞比赛。这四名参赛的观众在规定的三分钟内,数得最多,数目又最准确的那一位就可以获得他所数得的现金。
游戏开始了,四个人开始埋头“沙沙沙”地数起了钞票。当然,在这三分钟内,主持人是不会让你安心点钞的,他拿着话筒,轮流给参赛者出脑筋急转弯的题目,来打断他们的正常思路,并且只有答对题目才能接着往下数。一会儿,时间到了,四位参赛观众手里各拿了厚薄不一的一把钞票。主持人拿出一支笔,让他们写出刚才所数钞票的金额。
第一位数出了3472元。第二位数出了5836元。第三位,也数出了4889元的好成绩。而第四位,只数出区区500元。
主持人把四名参赛观众所数的钞票重数了一遍,正确的结果分别是:3372、5831、4879、500.也就是说,前三名数得多的参赛观众,分别多计了100元、5元和10元,距离正确金额,都只是一“票”之差。只有数得最少的第四位,才完全正确。
得到这样出乎意料的结果,台下的观众先是沉默,继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时,主持人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自从这档节目开办以来,从来没人能领取超过1000元现金。
全场观众若有所悟。主持人最后说:“有时,聪明的放弃,其实是经营人生的一种策略。”
网络效应:网络带来的效益
一些产品特别是信息产品存在着互联的内在需要,因为人们生产和使用它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沟通。这种需求的满足程度与网络的规模密切相关。如果在网络中只有少数用户,他们不仅要承担高昂的运营成本,而且只能与数量有限的人交流信息和分享经验。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这种不利于规模经济发展的情况将不断得到改善,所有用户都可能从网络规模的扩大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此时,网络的价值呈几何级数增长。这种情况,即某种产品对一名用户的价值取决于使用该产品的其他用户的数量,在经济学中被称为“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或“网络效应”。
说到“网络效应”,最常见的例子就是电话,还有传真机、电子邮件、手机、信用卡、借记卡以及其他同类事物。这样一组用户就形成了某种网络。缺乏网络的支持会阻碍一些特定技术的发展,那些没能成功组建网络的企业经常会在这种类型的市场中遭遇失败。
第三块三明治: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
罗斯福曾三次连任美国总统,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让记者吃,记者吃下去,总统又拿出第二块,记者勉强吃下去,没料到总统紧接着又拿出第三块三明治,记者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笑笑说:“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
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边际收益递减,用专业语言解释,就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将会递减。
边沁最早说过,一个人占有的财产越多,他从增加的财产上所获得的幸福就越少。如果用货币来衡量,边际效应递减就表现为:给某人一定货币,会引起一定量的快乐,再给他同等货币,他的快乐程度虽然会增加,但第二次增加的快乐程度并不会达到第一次的一倍。虽然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并不为人们所认同,但他的观点直接启发了后来边际效用理论的构建。
回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想一想吃自助餐时的场景。回忆一下你进入自助餐厅尝到的第一片烤肉和离开餐厅前勉强吃下去的最后一片烤肉的感觉,这会让你对所谓的边际效用有更深刻的理解。
“小知识”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英国法理学家、功利主义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改革者。
猴子饮水:另辟蹊径的智慧
非洲大草原的旱季又来临了,饮水成了生活在这里的所有动物要面对的最艰难的事情。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四处寻觅着水源。在飞禽的指引下,走兽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日渐干涸但仍有水的小湖。
狮子最先赶到这里,喝完水后离开了。斑马、羚羊、跳羚、猴子等陆续集结此地,可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了它们的面前,湖水中潜藏着许多鳄鱼,个个虎视眈眈。岸上的动物显得惶恐焦躁,不敢轻易靠近,但又无法忍耐饥渴的折磨。
最先冒险的是勇敢的斑马,领头的一只试探着靠近湖水,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喝了口,然后抬起头观察一下再低头喝水。接着其他的斑马也鼓足勇气相继靠近,低头,饮水……突然,一只鳄鱼咬住了猎物。一头体格较弱的斑马成了牺牲品,其他斑马纷纷后退。
鳄鱼的强悍有目共睹,但这些动物眼睁睁地看着有些动物脱水后倒下,它们只能选择冒险。于是,羚羊、跳羚、斑马等不间断地先后靠近湖水。一场生与死的较量、进攻与脱险的游戏一遍又一遍悲壮地演绎着……
虽然许多动物不幸地落入凶残的鳄鱼之口,但饥渴难耐的“悲壮者”仍旧选择“冲锋”。
与此相反,猴子并不轻举妄动。原来,大多数猴子“探索”出了一条饮水的巧妙方式:在离湖不远的岸边沙地上挖出洞穴,湖水会从地下渗透过来,这足以让猴子们活下去。
猴子饮水的巧妙方式,给人们一个启示:勇敢的冒险有时并非明智之举,而另辟蹊径的智慧才是取胜的法宝。
差别何在:“不公正”待遇
阿诺德和布鲁诺同时受雇于一家店铺,拿着同样的薪水。可是一段时间以后,阿诺德青云直上,而布鲁诺却仍在原地踏步。
布鲁诺很不满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终于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儿发牢骚。老板一边耐心地听着他的抱怨,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怎样向他解释清楚他和阿诺德之间的差别。
“布鲁诺,”老板说话了,“你去集市一趟,看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东西。”
布鲁诺从集市上回来向老板汇报说:“今早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有多少?”老板问。
布鲁诺赶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然后回来告诉老板说一共有40袋土豆。
“价格是多少?”老板问。布鲁诺第三次跑到集市上问来了价格。
“好吧,”老板对他说,“现在请你坐在椅子上别说话,看看别人怎么说。”
阿诺德很快就从集市上回来了,向老板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40袋,价格是……土豆质量很不错,并带回来一个让老板看看。这个农民一个钟头以后还会运来几箱西红柿,感觉价格非常公道。他想到昨天店铺的西红柿卖得很快,库存已经不多了。这么便宜的西红柿老板肯定会要进一些的,所以不仅带回了一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回话呢。
此时,老板转向布鲁诺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你高了吧?”
帕累托最优:效率的“理想王国”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研究资源配置时,提出了一个最优状态标准,人们简称为“帕累托最优(效率)”。其主要内容是指在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中,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否则,就不是帕累托最优,而是帕累托改进。所谓帕累托改进是指在一种制度的改变中没有输家,而至少有一部分人能赢。帕累托改进是基于人们的既得利益而言,而不是人们正在试图取得的东西,因为后者是没有止境的。如果一种改进剥夺了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不管是否能带来更大的整体利益或者是否有助于实现崇高的目标,都不是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改进是通过持续改善,不断提高效率,对各方都有利,使各方都同意的事情或制度安排。
例如,一条溪流终年不断,外来至此的人从溪流中取点水饮用,从正常供水的角度看对附近居民并无任何影响,那么,这种外来人员的取水饮用就是帕累托改进。再如,一辆有30个座位的客车,有序地一次性安排满载运行,即是帕累托安排。在没有满载之前,每增加一个乘客,即是一个帕累托改进。车辆达到30位乘客满载运行,即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是人类进步、事物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之一,并存在和作用于社会中的一切领域。
雪崩效应:小石子引起的雪崩
在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下,一个小因素的变化,往往有着无比强大的力量,以至于最后改变整体结构,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就像雪崩前,山上看上去非常平静,但是只要有一点小触动,就会造成一片大崩溃。人们习惯于把这种现象称为雪崩效应。
多米诺骨牌效应: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20世纪的最后几分钟里,一项新的多米诺骨牌吉尼斯世界纪录在北京颐方园体育健康城综合馆和网球馆诞生了。中国、日本和韩国的62名青年学生成功推倒340多万块骨牌,一举打破了此前由荷兰人保持的297万块的世界纪录。从电视画面可以看出,骨牌瞬间依次倒下的场面蔚为壮观,其间显示的图案丰富多彩,令人惊叹。
这种游戏的科学原理是:当骨牌竖立时重心较高,当骨牌倒下时重心下降,在倒下的过程中,骨牌会将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它倒在第二块牌上,这个动能就转移到第二块牌上,第二块牌将第一块牌转移来的动能和自己倒下过程中由本身具有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动能之和,再传到第三块牌上……所以每一块骨牌倒下的时候,其具有的动能都会比前一块骨牌大,因此它们倒下的速度会一个比一个快。
“多米诺骨牌效应”(domino effect)或“多米诺效应”就是源于多米诺骨牌游戏,它是指在一个相互联系的封闭系统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即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难以忘记的“公平”:中国足球的悲喜剧
1981年,中国足球队在主教练苏永舜的带领下,参加世界杯外围赛亚(洲)大(洋洲)区的比赛。在中国香港举办的小组赛关键一战中,中国队与朝鲜队争夺小组出线权。中国队上来就以0比2落后,但在终场前艰难追平,加时赛中国队连进两球,冲进了亚大区决赛。
在决赛中,中国队与科威特队、新西兰队和沙特阿拉伯队分在一个小组,获得前两名的球队可以进军西班牙世界杯。舆论普遍认为,科威特队当时是亚洲最强的球队,而新西兰队大家都不摸底,所以对出线并没抱太大希望。但是,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的主场比赛中,中国队打得气势如虹,李富胜奋勇扑出科威特队的点球,容志行头球攻门,对方守门员连人带球跌入网中。中国队最后以3:0将科威特队打得落花流水。这一仗,将中国足球的威风彻底打了出来,激起了人们对中国足球进军世界杯的希望。
接下来,中国队对新西兰队主场0:0、客场0:1.之后,中国队迎来了与沙特队的比赛。由于当时两国尚无外交关系,所以主客场比赛都在马来西亚举行。在第一场比赛中,中国队上半场即以0:2落后,下半场时,主教练苏永舜以陈金刚、左树声换下沈祥福、刘利福,局面立刻转换,中国队连进四球,大获全胜。几天后双方再战,中国队以2:0取胜。此役之后,中国队处于极为有利的位置。
由于客场0:1输给了科威特队,中国队列积分第二。当时,积分最高的科威特队和中国队已经完成了所有比赛,科威特队肯定出线。剩下的唯一一场比赛,是沙特队主场迎战新西兰队,新西兰队必须赢沙特队5个球,才能在积分和净胜球方面追上中国队。从双方实力的对比上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1982年初,缺乏比赛经验的中国队已经全体解散回家过春节了。就在这个时候,沙特队与新西兰队的比赛开始了。上半场时,沙特队儿戏般地丢掉了5个球,让守在电视机旁的中国球迷惊得目瞪口呆。下半场时,沙特队与新西兰队又玩起了和平球,最终,沙特队主场不多不少(0:6新西兰队出线,0:4中国队出线)以0:5输给了新西兰队。
根据赛制,中国队必须与新西兰队加赛一场。在沙特人和新西兰人眼里,这个结果可能更为“公平”。毫无思想准备在家过节的中国队队员们匆匆被苏永舜召回,仓促组队赴新加坡参加附加赛。结局是悲剧性的,准备充足的新西兰队接连攻进两球,中国队虽然由黄向东远射扳回一球,但最终以1:2输掉比赛,被新西兰队夺走了世界杯的参赛权。这场比赛的失利后来被人们戏称为“饺子现象”,即吃着饺子输掉的比赛。
新西兰队与沙特队联手给中国足球上了一课,他们让中国人彻底懂得了足球的微妙,知道了什么叫“做球”,明白了“公平”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