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圆融做人老练做事
7942500000026

第26章 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做人要揣着明白装糊涂(2)

难得糊涂要把握时机,需要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试想,如果当初康熙急于表现自己的精明强干,他能保住皇位吗?做人处世,我们要学会在特殊的情况下以难得糊涂的方式,低估自己,满足别人的自尊,抬高别人的威信,维护别人的形象。这样一来反而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更易于我们与别人交流沟通,赢得前进的主动权,壮大自己的力量。

世界是庞大且纷繁复杂的,很多事情是处于混沌状态之中的,如果事事究其穷尽,人会活得很累很累。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要想事事都有一个明确的统一标准也不可能。为人处世,有时真应该“装装糊涂”,在一些事情上显得非常“精明”,过于计较和执著,会在无形中得罪别人,遭到他人的忌恨,为自己的人生埋下隐患。事无巨细、斤斤计较、一律顶真,表面看起来挺精明,殊不知实际上是大愚蠢,往往因小失大。

所以,稀里糊涂地生活,有些事计较不得,不要细究去想,不要追根究底,非得弄个一清二楚,还是学点糊涂为好,毕竟糊涂难得!

聪明多误人,小心聪明反被聪明误

人在许多方面不及动物。比奔跑之快不及马,比力气之大不及大象,比视力之远不及空中的老鹰,比灵活不及水中的小鱼,但人又能驾驭万物,为万物之灵长,这是为什么呢?法国哲人帕斯卡说:“人只不过是大自然中最柔弱的芦苇,但他是会思想的芦苇。”芦苇极易受到风雨摧折,正如人人都难免要老病衰亡,但是人能够思想,具有聪明智慧,由此而改变了一切。

人类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人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寻找最佳生活方式的历史。和原始时期相比,今天的人类正享受着自己创造的文明:火药的发明、电的发现、印刷术与电脑的创造,都给人类带来了光明。人类插上了自己创造的翅膀,上可九天揽月,下可五洋捉鳖,可以栖居在现实和虚拟两个世界当中。人类似乎变得越来越聪明了,并且也形成了这样一种假象:人无所不能、无所不知。难免不发出这样的感叹:人是多么神圣与伟大!他是天地玉成的精华,是大自然的精灵和主宰。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事人能够做到,有的事人却难以做到。这就是中国那句古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人过于依恃自己的聪明,则极容易使聪明反被聪明误,此时,这种聪明就会成为一种糊涂。

人有聪明和糊涂之分,同为聪明人,又有大聪明和小聪明之分;同为糊涂人,则又有真糊涂和假糊涂之分。糊涂往往给人以愚拙的印象。因为或智或愚对人一生的命运关系极大,所以人们大都以聪明为美,表现自己聪明的一面,隐瞒自己笨拙的一面。

有的人的确很“精”、“很聪明”,处处体现出一种实用主义的色彩,用得着你时,好话说尽,将人说得心花怒放,为他去服务,然而用过之后,就判若两人。此类人的“精”,使人寒心。还有一种人的“精”,“势利眼”得很,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对那些有权有势的人,现在或将来自己“用得着”的人,就一副肉麻、谄媚样,令人很不舒服。而对那些普通人或“用不着”的人,就一百个瞧不起,爱理不理的样子,让他人有一种受侮辱、受伤害的感觉。此种人自以为很“精”,其实很傻,因为他(她)们的那种“势利眼”和“看人低”的处世方法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寻找更多的“反对者”。所以亚里士多德说:聪明人并不一味追求快乐,而是竭力避免不愉快。“势利眼”者实质是为自己制造更多的“不愉快”。

真正聪明的人却不这样做。他们信奉大智若愚、大巧无术,他们以大智若愚为美。聪明人几乎都取大智若愚的方式来保护自我。嫉贤妒能,几乎是人的本性,三国时的杨修就是因才盖过主而遭杀身之劫,《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正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还是中国那句千古名训“大智若愚”为妙。

有时,糊涂一点,反而是一种聪明与智慧,甚至是一种大聪明和大智慧。列宁说过这样一段话:聪明人是不犯重大错误同时又能容易而迅速地纠正错误的人。真正的“精”者,既能明白他周围所发生现象的是是非非,也非常明白自己身上弱点所在。他们善于与他人合作,善于吸收他人的优点来丰富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他们从不用语言来显示自己,总使人有一种谦虚、实在的感觉。因而真正的“精”者,永远是生机勃勃的,富于进取精神的。

清代画家郑板桥曾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要做到聪明非常困难,一个人要做到糊涂也非常困难,而一个人由聪明升华到糊涂更是困难。可见,对比聪明,糊涂是更高层次的聪明。因为,这种糊涂不是真糊涂,而是不露痕迹的聪明。

在复杂的世界中,一个人如果能用糊涂的方式去生存,那他就能够避免很多缠绕,达到一种逍遥的境界。

聪明招人妒,不要显得比别人聪明

平日里,你是否发现:被别人比下去是件令人恼恨的事情。所以,在与别人的交往中,要是别人被你超过,这对你来说不仅是件蠢事,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没有人乐于与处处显示自己聪明的人在一起,自以为优越的人总是讨人厌的,特别容易招人嫉恨。

李超进入了一个新单位后,发现同事大多是40多岁的中年人,经验虽然比他多,但头脑没他灵活,对电脑等一些新事物的了解比他要差远了。李超很高兴,认为自己大展拳脚的机会到了。于是他开始在单位里卖弄起自己的聪明来。“哎呀!电脑怎么能这么用呢?”“这个地方应该……”“这事你得听我的,这方面是我的强项!”“真是的,怎么连这个都还没弄好?”……办公室里只见他一个人在指手画脚、口沫横飞。

一开始,同事们真的很喜欢这个年轻人,有了问题也愿意问他,但他的自以为是让同事们渐渐地与他疏远了,每个人都躲着他。在他发表一番议论后,同事投给他的不再是赞赏而是厌恶的目光。对于这种情况,李超也很苦恼,不过他真不知道自己是哪里做错了。

李超不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呢?他总是表现得聪明过人,总想让自己压过别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势。他不知道自己的这种举动其实是最拙劣的,自以为是的人总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其结果只能使自己受人排斥。

交际中,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说得对,做得对。因此如果你想受朋友欢迎,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懂得压抑自己去迎合对方,千万不要让自己表现得比朋友聪明。

如果你将你的想法说成是别人的创造,让对方产生一些优越感,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法国一位哲学家说:“如果你想树立一个敌人,那很好办,你拼命地超越他,挤压他就行了。但是,如果你想赢得些朋友,就必须作出点小小的牺牲——那就是让对方超越你,走在你的前面。”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想当重要人物的感觉,一旦别人帮助他实现了或让他体验了这种感觉,他当然会对这个人感激不尽的。当别人超过我们、优于我们时,可以给他一种超越感。但是当我们凌驾于别人之上时,他们内心便感到愤愤不平,有的产生自卑,有的却嫉恨在心。

一位专门设计花样草图的推销员尤金·凯利的对象是服装设计师和纺织品制造商。连续几年,他几乎每个月都去拜访纽约一位著名的服装设计师。“他从来不会拒绝我,每次接待我他都很热情。”他说,“但是他也从来不买我推销的那些图纸。他总是很有礼貌地跟我谈话,还很仔细地看我带去的东西。可到了最后总是那句话:‘凯利,我看我们是做不成这笔小生意的’”。

无数次的挫败使凯利认真地总结经验,得出的结论是自己太墨守成规,他太遵循那老一套的推销方法,一见面就拿出自己的图纸,滔滔不绝地讲它的构思、创意、新奇在何处,该用到什么地方……听烦了的客户出于礼貌会等到他将话讲完。凯利认识到这种方法已太落后,需要改进。于是他下定决心,每个星期都抽出一个晚上去看处世方面的书,思考做人的哲学,创造新的热忱。

没过多久,他想出了对付那位服装设计师的方法。他了解到那位服装设计师比较自负,别人设计的东西他大多看不上眼。他抓起几张尚未完成的设计草图来到买主的办公室。“老朋友,如果你愿意的话,能否帮我一个小忙”,他对服装设计师说,“这里有几张我们尚未完成的草图,能否请你告诉我,我们应该如何把它们完成,才能对你有所用处呢?”那位买主仔细地看了看图纸,发现设计人的初衷很有创意,就说:“凯利,你把这些图纸留在这里让我看看吧。”

几天后,凯利再次来到办公室。服装设计师对这几张图纸提出了一些建议,凯利用笔记下来,然后回去按照他的意思很快就把草图完成了。服装设计师对此非常满意,并且全部接受了。

你看,当你不再极力显示自己的聪明时,人家就接受你了。

人都有喜欢被人钦佩之心,喜欢别人羡慕自己,就是同朋友在一起也一样。因此,对寻常的优点可以小心加以掩盖,例如相貌长得太好亦不妨用某种缺陷加以掩饰。

如果你想要别人讨厌你、排斥你,那就尽管表现你的聪明。但如果你希望被人喜欢、受人欢迎,那就虚心一些,多听听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得到对方的肯定。

眼睛不能太管事,遇事要睁只眼闭只眼

蔡国明是某知名大学毕业的高才生。他非常有幸被分配在国家机关工作,老师和同学们都为他而骄傲,认为他将来前途远大,他也非常珍惜自己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每天早起晚归,勤奋努力,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打开了局面。

他的上司办公室主任,对他的才华和工作精神非常赞赏,多次在机关大会上给予表扬。蔡国明对主任也是感恩戴德,心想:有这样好的领导能够赏识自己,真是自己的福气,自己一定要干出一番成绩出来,绝不辜负领导对自己的厚爱。

有一次,他拿着昨天加班赶出来的报告,在上班之前提前来到主任办公室。一进门,却发现主任和机关的打字员小张搂抱在一起,关系暧昧,非同一般。

当时看了以后,他就心慌意乱,急忙退了出来。

这件事,对他的思想震动很大,他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从此见了主任,就好像做了错事一样,心里老是发毛。总觉得主任会怀疑他在外面乱说,自是六神无主,惶惶不可终日。

刚好不久,老师生日,同学们都赶到老师家聚会贺寿。在宴席上,一片欢颜,唯独蔡国明一人情绪低落。大家问他出了什么事,他怎么都不讲。后来,在宴会结束时,他把这件事情单独告诉了他的老师,希望老师能给他出个主意。

老师听罢,思索片刻,给了他三个字——装糊涂。

原因如下:

(1)主任是蔡国明的领导,又是恩公。作为蔡国明,即使是看见了这件事,也不应该出去散布。否则,会给主任的政敌和对手们提供把柄,把事情扩大化,从而断送了主任的整个前程。这样下来,不论是于己于他,蔡国明都是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2)虽然主任是有妇之夫,但是他的妻子,已经出国到日本两年,俩人的感情究竟怎么样,谁也不甚明了,也许主任与那位出国的女士仍保持着名义夫妻关系,也许主任与那位出国女士已早断了关系。

(3)人的感情,就如同社会生活一样,都是非常复杂的。只看现象并不能说明本质。说不定他们俩之间并不是非法的男女关系,而是真心的爱情。只是由于时机和条件不到,不便于公开而已。而如果将这件事情传出去,人们肯定会认为这是机关丑闻,后果将十分严重。

总之,老师要求蔡国明对这件事不要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而要采取“什么都没看见”的态度。

听了老师的意见,蔡国明深以为然,心里也有了底了,再也没了惶恐的心情。在工作中,他一如既往,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机关里也从来没有人议论起主任和小张的关系。

事情被撞破以后,主任起初对蔡国明有些不太自在,甚至处处加以提防,在话语和行动中给予暗示和警告。

而蔡国明则按照老师给的锦囊妙计,在有意无意之间,向主任传达出这样的信息:“你尽管放心,我绝不会坏你的事,也绝不会让别人抓住你的把柄。”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试探,主任发现蔡国明的确是一个不捣是非,不会坏自己大事的人,就慢慢地消除了戒心,更加信任他了。并把机关许多重要的工作委托给他打理。

一年之后,当主任和小张正式举行结婚仪式的消息传到机关之后,机关里的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认为这是“闪电战”“速战速决”。人们纷纷议论:“怎么过去从来没有看出迹象呢?”

其实,主任早已经与他远在日本的妻子离婚。原因是他妻子在日本另有所爱,并重新建立了家庭。

在婚礼上,主任和小张高举着酒杯,向蔡国明频频敬酒,说道:“你真是个非常有主见的人,非常诚实可靠的人,我们由衷地感谢你。”

不久,主任被提拔到市级机关担任领导工作,蔡国明经主任的推荐,顺利地接替了办公室主任工作,成为那里最年轻的领导干部。

试想,如果不是老师为蔡国明出了个高招,蔡国明一旦将问题张扬出去,恐怕不但主任难以为人,连蔡国明也早就被领导炒鱿鱼了。由此看来,人生在世,眼睛不能太管事,当糊涂时则糊涂。与人交往,做一个嘴巴比较严的人,才能让身边的人更加信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