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叶辛文学回忆录
78932400000002

第2章 自序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广东人民出版社邀请了一批著名作家,出版了这套《文学回忆录》。这些作家,大都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作家,他们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历史,他们的作品反映的也大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思考。

1977年,我的中篇小说《高高的苗岭》和《深夜马蹄声》出版,从此我踏上了文学之路,之后我笔耕不辍,一发而不可收,40年里我创作了140多本文学书籍。

40年来,我从一个身处偏远贵州山区的知青,成长为一个专业作家,我的创作也渐渐从农村到城市全视野看中国。我创作了《基石》《拔河》《新澜》《三年五载》《私生子》《缠溪之恋》等长篇小说,关注和思考着农村的发展变化和农民的命运;我创作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风凛冽》《在醒来的土地上》《蹉跎岁月》《孽债》《客过亭》等长篇小说,思考着知青这一代人的命运;我创作了《家教》《家庭奏鸣曲》《发生在霍家的事》《省城里的风流韵事》《家庭的阴影》等长篇小说,思考着知识分子一群人的命运;我创作了《恐怖的飓风》《华都》《安江事件》等长篇小说,思考着一座城市的过去与今天;我创作了《上海日记》《问世间情》等长篇小说,思考的是新城市人的命运;我写了《圆圆魂》《古今海龙屯》等长篇小说,思考着中国前天、昨天的历史。我用作家的眼光看中国,描摹我心中的中国农村与城市,书写在中国大地上的不同人等的命运,我觉得有写不完的东西。是社会生活为我提供了文学的养分与滋补,养育了我的文学创作。回眸我40年的文学创作,创作的脉搏伴随着时代的跳动而跳动,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过来的。

这是一本人生之书,细细想来,我的青春、我的欢乐、我的痛苦、我的思索……我整个的人生,几乎全在这本书里流泻、书写、抒怀、描摹,时光荏苒,几十年如白驹过隙,再看这本书时,会有一种怀念之情,内心充满了无限感慨,这是我人生之中最重要的时光留下的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这是我的人生足迹。

这是一本文学之书,回头看看,我的创作从踏入文学门槛,到初涉文坛,再到成熟的创作,字里行间都是滴滴心血和日夜勤奋的步履。

这也是一本时代之书,仔细品读,我发现自己的灵魂浸泡在一路走过来的每一个时代里,时代的风起云涌、狂暴巨澜、炫丽阳光、迅猛发展无不在我的创作里,这本书像是录影机一样,镜头之处是一个个时代的记录,更有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

触摸这些文字,有感伤、有感叹、有感触,但愿读者能从这本书中,读出一些意味,读出一些收获,读出一些成长。

叶辛

2018年8月8日

于贵阳花溪孔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