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所谓优秀,不过是和自己死磕
78931000000015

第15章 所谓优秀,不过是和自己死磕

01

漂亮知性,精致干练。这是阔别三年再见到苏涵的第一印象。刚毕业的那几年,我们还在同一事务所工作,那时我和苏涵,还有同龄的燕燕被戏称为“事务所三剑客”。原因除了总是形影不离,还因为我们三个都是微胖界的“土肥圆”。

而今,她瘦了一大圈,化着精致、职业的妆容,过肩鬈发梳成马尾垂于脑后,额际一缕碎卷长长垂下,恰到好处地修饰了脸形;一袭无袖白色衬衫搭配职业的包裙,连耳饰、项链和手表这些细节都跟她的整体风格交相辉映,在高跟鞋的衬托下,整个人显得神采奕奕却又不失温婉。这哪里还是当初的“土肥圆”,俨然一副职场女精英的模样。

她是我为数不多的钦佩的人之一。她本科念的中文,可她对此不感兴趣,于是在大三时便去经管系蹭会计课,立志要考CPA。她度过了很长一段如同炼狱一般的考证生活。

那时候,她全然没有财务基础,文科出身的她,连会计学最基础的“借贷”都分不清楚,更别说要啃完六大本厚达三四百页艰涩高深的纯理论教材了。她说那段时间她很焦虑、很沮丧,紧张到头发每天大把大把地掉,因为就算是对着教材听网校的专业老师讲课,大部分内容她都无法听懂。

而那时候,面容姣好的她有一个家境不错随时都能给她介绍安稳工作的男友。这世间那么多条好走的路,她却偏偏选择了这条于她来说最艰难的路。她说,既然选了这条路,除了跟自己死磕到底,已无路可退。

大学毕业后她如愿进了一家企业当会计,从最基础的财务工作做起,工作之余全力备考CPA。我似乎能想象到她拒绝了一切娱乐活动,深夜对着书本和习题抓耳挠腮的模样,想象那几本教材也必然被她记得密密麻麻,翻得破旧不堪。

她说即便是在最苦最难的时候,也没想过要放弃。那些书和习题,5遍不够,就刷10遍,10遍不够就刷20遍。她坚信,只要跟自己死磕到底,这些科目她定然能全部拿下。

她终于用了四年时间,考过了CPA所有科目,并且在工作中熟练掌握Excel的各项功能,进入了一家国内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独自带项目。之后她跳槽去了一家国内知名的投行,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考过了保代,独自承接业务,梳理流程,与国外项目组对接,建立自己的团队,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如今31岁的她,已是她所在的投行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每年拿到的分红已然超出她的工资数倍。她智商平平,也不见得有什么天赋,但她却达到了同龄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

这次约见她,她携带的资料里不仅有各种合同和计划书,还夹杂了几套司法考试的试题。她笑着说:“今年准备挑战一下司法考试这个‘中国第一考’。”我问她:“一直这么拼,会累吗?”

她笑说:“当然累。我有时候做项目做到深夜会没来由地大哭一阵,很多时候我只想认怂。但是不拼会更累。刚进投行的那年,我是个菜鸟,什么都不懂,我不聪明也没有后台,完全靠与自己死磕才勉强撑过来。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放弃,现在我可能还住在8平方米的出租屋里为下个月的租金发愁呢。”

我发现,真正厉害的人并非是将竞争对手踩在脚底下的人,而是自己铆足一股劲儿,在经年累月里不断与自己死磕到底的人。那些被生活扇过的耳光,那些每一个你觉得自己就要倒下的时刻,总能通过与自己的死磕而绝处逢生,而生活赐予你的岁月静好,便是走到哪都可以过得很好的能力。

02

你一定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各大公众号上都提倡“早睡早起是最廉价的自律”,于是你也下定决心早睡早起。可晚上刷朋友圈、刷微博、看剧,一抬眼就到了12点;早上5点闹钟准时响起,心想再睡一下下,昏昏沉沉之际摁掉闹钟继续睡,一睁眼已然8点。

看着电视上女明星的细胳膊大长腿,再反观自己身上的肥膘,于是信誓旦旦嚷嚷着减肥,坚持了几天节食和运动之后,因为受不了美食的诱惑和全身性的肌肉酸痛,于是安慰自己有点肉肉好像也没什么。报了一个演讲班和英语口语班,上了几堂课后觉得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讲话怪别扭的,觉得英语口语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实在太少,况且练了这么久仍然不见成效,索性放弃。

于是后来,见到与自己同龄的人身材匀称、皮肤光滑、气色红润,而当初与自己一同参加培训班说话都结结巴巴的同学竟然拿到了市里演讲比赛的第一名,自己眼看着要升职了,却被一个口语流利的新同事取代。

那一刻,你心里是否会有懊恼和不甘?是否会后悔当初自己轻易扼杀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可能性?可见,很多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只有三分钟热度,没做多少努力便望而却步。

很多时候,我们的失败,并不是因为我们缺少天赋,而是因为我们习惯且享受待在舒适区里,不敢与自己死磕到底,不敢开始一场从头到尾只是与自己的较量。

人们常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其实,在拥有越来越多选择和机会的当下,我们更需要的是专注的能力,学会把自己喜欢的事情死磕到底。

乔布斯有一句经典名言:“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种与自己死磕的精神也造就了苹果在今天无可超越的地位。

罗振宇每天在《罗辑思维》发布60秒的语音,外人问是如何能够坚持做到四年的,他的回答很谦卑。可我们能想象出,这背后不知道需要多少次一遍又一遍地与自己较真,才能让《罗辑思维》成为一个标杆性的节目。

03

毕业之前我是个内向、害羞、胆小、笨拙的人,语言表达能力极差,从不主动与不熟的人说话,不得不说的时候,也总是结结巴巴、满脸通红。因此我不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每次参加集体活动我总是躲在角落里,我不喜欢与人打交道,也尽量避免在超过3个人的团队里讲话。

我只喜欢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回避且厌恶一切人际交往。可毕业之后我做着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需要与上级、客户、同事、券商乃至律师沟通审计事宜,需要每周开例会时在项目团队所有人面前汇报工作进度,需要为了获取更完整更正确的企业审计资料与客户的会计师各种周旋。

我在面对工作上专业性的难度及强度的同时,还要费尽“洪荒之力”克服自己性格上与人交往的缺陷,因此一度心力交瘁,整晚失眠。但工作总归要继续下去。于是我只能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去改变,去做那些害怕做的事。

那段时间,我犯过很多低级错误,也因为沟通不到位被领导劈头盖脸地责骂,也曾多次深夜躲在洗手间痛哭流泪。我一遍遍怀疑自己,甚至想过也许我根本不适合这份工作。

但这几年,我坚持了下来。我一遍遍虚心向年长的同事请教专业难题,也深夜在出差时入住的酒店恶补专业知识,同时将第二天要解决的问题一一列出,硬着头皮与客户沟通和协调。

我甚至报了一个当众讲话的培训班,跟着老师和同学一遍遍上台演讲。从起初的尴尬、沉默到能站在台上说出只言片语,再到后来能对着全班二十几个人流利完成一段5分钟的即兴演讲,甚至后来在宝安区文化广场上举办的露天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我逐渐放开自己,不再害怕合群,跟陌生人讲话也不再脸红、结巴,面对几百人几千人讲话时虽然还是会怯场,但我一旦站上去便能坚持讲到最后,工作也逐渐变得游刃有余。内心变得自信、强大、丰盈,这令我惊喜。我从未想过自己能有这样的变化。

如果你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舒适区,没有把自己逼进绝望的死角,没有在深夜中一次次痛哭过,那么抱歉,其实你永远不知道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也永远不知道自己究竟能有多优秀。如果你没有和自己死磕过,没有经历过被命运揉碎后重塑自我的过程,你永远不知道这个全新的自己到底能有多强大。

成功其实并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方法的话,就是死磕。正如麦家说的,我们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聪明人,最缺的其实是与自己死磕的“笨人”。

04

亚里士多德说:“每天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然后你会发现,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所以你能看到的所有的“优秀”和“成功”背后,不过是当事人忠于自己的感受,相信自己的力量,长年累月与自己的舒适状态作对的结果。

他们一点点踏入自己未曾渉入过的禁区,一关一关地闯,一次次相信自己,一次次卸掉自己的胆怯和懦弱,一遍遍重新给自己换上与这可恶生活正面交锋的铠甲。

最酷的人生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不断死磕自己、升级自己,穿越惊涛骇浪后,你笑着说:“很难,但是我过来了!”那时候你才成为了全新的你。生活从来不是秀场,能允许你每一次从容换装之后粉墨登场,它更多的时候是你死我活的战场。

你若不想输,不想全军覆没,势必得把它变成一切“胆小、怯懦、恐惧、缺陷”的修罗场。当你一遍遍与自己死磕后战胜了这些,才能迎来蜕变和奇迹,才能真正定位“我是谁”。